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配合“全面二孩”政策,各地应该继续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确保到“十三五”末,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新生儿逐步进入学龄前夕,基本缓解供需矛盾。在此基础上,还应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同步协调发展,从整体上扩大教育资源,从根本上提高政府的教育管理能力。
从整体上扩大教育资源
事实上,针对“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我区已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前瞻性的应对举措。在教育方面,《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到2020年,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还要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也就是普及十五年教育。这意味着,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压力将进一步减轻,能够帮助更多家庭实现优生优育的目的,也将从另一个层面促使“全面二孩”政策的良好预期顺利达成。
在1月25日举行的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白志繁表示,未来五年,我区将大力发展普惠学前教育,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确保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目标的实现。
在学前教育方面,我区将重点支持每个城区(县城)建设2—3所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建设1—2所公办幼儿园,改扩建一批幼儿园,重点支持54个精准扶贫县贫困村发展村级幼儿园,全区计划新建公办幼儿园1 288所,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 730所,建设多元普惠幼儿园4 000所。另外,支持每个城区(县城)建设2—3个学前教育集团,每个县(市、区)创建1—2所自治区示范幼儿园。
在义务教育方面,我区将深入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开展“大班额、大通铺”攻坚,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保障困难群体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争取到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全面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在高中教育方面,原则上人口小县要办好1所普通高中、1所普职融通“综合素质+一技之长”的综合高中;人口中等的县要同时办好1所普通高中和1所县级中职学校;人口大县在办好2—3所普通高中和1所县级中职学校的同时,还应探索普职融通办学和发展特色高中。此外,全区计划新建普通高中80所,改扩建普通高中300所,建设普职融通高中40所,鼓励高中阶段学校重点建设一批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自治区政府近日印发《广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2015—2020年)》,提出将重新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并通过全区教师统一公开招聘、特岗计划、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地方免费师范生培养项目等方式,多渠道扩大教师总量。
从根本上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单大圣指出,由于我国基础教育采取属地管理体制,人口政策调整对教育供给的挑战最终会反映在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上。各地政府根据学龄人口变化动态调整教育规划布局,原本就是教育管理的常规工作,也是非常精细的工作。因此,要让教育适应“全面二孩”政策,不仅要扩大资源、增加学位,还要从根本上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
单大圣认为,“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后,各级政府要针对各级各类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尤其应该重点思考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从学前教育来说,目前主要是在大中城市和县镇扩大资源,这些地区可以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矛盾比较集中的地方,但是乡镇以下的村级幼儿园建设也不能忽视,这些地区人口分散,办学成本高,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需要制定有效的办法。
从义务教育来说,主要是要解决学校布局调整问题。当前,许多地方都反映学龄人口形势变化太快,不知道学校到底应该建在哪里,因地制宜很难做到,“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管理的难度会更大,需要当地政府好好思考。
从高中阶段教育来说,一些地方普遍实行高中进城,致使城区的高中出现“大班额”问题,还有前些年高中快速发展形成的巨额债务需要集中化解。此外,由于职业教育涉及实习实训,办学成本远远高于普通教育,但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投入明显不足,难以适应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相比义务教育,政府在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略显不足,建议国家和各地政府尽快调整教育投入政策,切实增强高中阶段教育保障能力。
从高等教育来说,要大力扶持中西部高校建设,加大高等职业学校投入,逐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要继续提高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比例。
此外,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将是困扰我国教育发展的长期性问题,目前主要靠流入地政府自身解决,中央财政实行奖补。当前,国家已经提出了一些政策思路,比如利用中小学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随迁子女教育经费可携带机制,但要具体落实到教育管理上,还需要各地政府制定出台有效的配套措施。
从细节上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如前所述,“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一个紧迫的问题是教师会出现暂时性短缺,必须想办法及时补充。云南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沙丹建议,中小学可以和师范院校联合,挑选一些优秀的准毕业生临时担任代课工作,他们不仅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还受过专业的教育教学技能训练。这样相当于师范生提前实习,既帮助他们积累了教学经验,增加了求职砝码,也能暂时缓解一些中小学师资紧缺的局面。
针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难”的问题,南宁市人大代表林海提出,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住宅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的监管力度,由市政府牵头,组织规划、国土、住建、教育等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督促开发建设单位按要求配建学校并交付使用,应建而未建的,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建成。此外,还可以尝试购买学位服务,由市政府委托办学条件较好的民办学校,接收符合条件、材料齐全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府给予教育经费补助或教育补贴。
国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不仅仅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是需要“大量的优质劳动力”,这就需要教育改革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有效缓解“全面二孩”政策所带来的压力,不能仅从扩大教育供给、提供上学机会的角度去考虑,还应以此为契机,从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角度去系统设计教育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这才是此番生育政策调整的初衷。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员张虎认为,教育应当主动打破课堂、校园对教育的局限,让学生在学到静态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学到动态的职业初步认知、社会交往知识和团队合作知识等,这些动态知识对学生未来生活的影响至关重要,对国家未来也具有战略意义。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研究员周满生指出,面对“全面二孩”政策的挑战,高中阶段教育主要是解决如何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问题。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接受完整的高中阶段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地区劳动力的技术水平至关重要,是保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此,政府在高中阶段教育资源配置上,可适当向中等职业教育倾斜,使低收入的二孩家庭能够真正得到实惠。
(综合《中国经济时报》《南宁日报》、广西新闻网、云南网等)
(责编 欧金昌)
从整体上扩大教育资源
事实上,针对“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我区已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前瞻性的应对举措。在教育方面,《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到2020年,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还要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也就是普及十五年教育。这意味着,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压力将进一步减轻,能够帮助更多家庭实现优生优育的目的,也将从另一个层面促使“全面二孩”政策的良好预期顺利达成。
在1月25日举行的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白志繁表示,未来五年,我区将大力发展普惠学前教育,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确保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目标的实现。
在学前教育方面,我区将重点支持每个城区(县城)建设2—3所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建设1—2所公办幼儿园,改扩建一批幼儿园,重点支持54个精准扶贫县贫困村发展村级幼儿园,全区计划新建公办幼儿园1 288所,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 730所,建设多元普惠幼儿园4 000所。另外,支持每个城区(县城)建设2—3个学前教育集团,每个县(市、区)创建1—2所自治区示范幼儿园。
在义务教育方面,我区将深入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开展“大班额、大通铺”攻坚,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保障困难群体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争取到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全面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在高中教育方面,原则上人口小县要办好1所普通高中、1所普职融通“综合素质+一技之长”的综合高中;人口中等的县要同时办好1所普通高中和1所县级中职学校;人口大县在办好2—3所普通高中和1所县级中职学校的同时,还应探索普职融通办学和发展特色高中。此外,全区计划新建普通高中80所,改扩建普通高中300所,建设普职融通高中40所,鼓励高中阶段学校重点建设一批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自治区政府近日印发《广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2015—2020年)》,提出将重新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并通过全区教师统一公开招聘、特岗计划、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地方免费师范生培养项目等方式,多渠道扩大教师总量。
从根本上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单大圣指出,由于我国基础教育采取属地管理体制,人口政策调整对教育供给的挑战最终会反映在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上。各地政府根据学龄人口变化动态调整教育规划布局,原本就是教育管理的常规工作,也是非常精细的工作。因此,要让教育适应“全面二孩”政策,不仅要扩大资源、增加学位,还要从根本上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
单大圣认为,“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后,各级政府要针对各级各类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尤其应该重点思考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从学前教育来说,目前主要是在大中城市和县镇扩大资源,这些地区可以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矛盾比较集中的地方,但是乡镇以下的村级幼儿园建设也不能忽视,这些地区人口分散,办学成本高,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需要制定有效的办法。
从义务教育来说,主要是要解决学校布局调整问题。当前,许多地方都反映学龄人口形势变化太快,不知道学校到底应该建在哪里,因地制宜很难做到,“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管理的难度会更大,需要当地政府好好思考。
从高中阶段教育来说,一些地方普遍实行高中进城,致使城区的高中出现“大班额”问题,还有前些年高中快速发展形成的巨额债务需要集中化解。此外,由于职业教育涉及实习实训,办学成本远远高于普通教育,但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投入明显不足,难以适应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相比义务教育,政府在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略显不足,建议国家和各地政府尽快调整教育投入政策,切实增强高中阶段教育保障能力。
从高等教育来说,要大力扶持中西部高校建设,加大高等职业学校投入,逐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要继续提高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比例。
此外,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将是困扰我国教育发展的长期性问题,目前主要靠流入地政府自身解决,中央财政实行奖补。当前,国家已经提出了一些政策思路,比如利用中小学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随迁子女教育经费可携带机制,但要具体落实到教育管理上,还需要各地政府制定出台有效的配套措施。
从细节上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如前所述,“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一个紧迫的问题是教师会出现暂时性短缺,必须想办法及时补充。云南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沙丹建议,中小学可以和师范院校联合,挑选一些优秀的准毕业生临时担任代课工作,他们不仅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还受过专业的教育教学技能训练。这样相当于师范生提前实习,既帮助他们积累了教学经验,增加了求职砝码,也能暂时缓解一些中小学师资紧缺的局面。
针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难”的问题,南宁市人大代表林海提出,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住宅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的监管力度,由市政府牵头,组织规划、国土、住建、教育等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督促开发建设单位按要求配建学校并交付使用,应建而未建的,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建成。此外,还可以尝试购买学位服务,由市政府委托办学条件较好的民办学校,接收符合条件、材料齐全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府给予教育经费补助或教育补贴。
国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不仅仅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是需要“大量的优质劳动力”,这就需要教育改革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有效缓解“全面二孩”政策所带来的压力,不能仅从扩大教育供给、提供上学机会的角度去考虑,还应以此为契机,从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角度去系统设计教育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这才是此番生育政策调整的初衷。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员张虎认为,教育应当主动打破课堂、校园对教育的局限,让学生在学到静态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学到动态的职业初步认知、社会交往知识和团队合作知识等,这些动态知识对学生未来生活的影响至关重要,对国家未来也具有战略意义。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研究员周满生指出,面对“全面二孩”政策的挑战,高中阶段教育主要是解决如何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问题。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接受完整的高中阶段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地区劳动力的技术水平至关重要,是保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此,政府在高中阶段教育资源配置上,可适当向中等职业教育倾斜,使低收入的二孩家庭能够真正得到实惠。
(综合《中国经济时报》《南宁日报》、广西新闻网、云南网等)
(责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