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2013年和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的高考作文题来看,“新材料作文”已然是近两年高考作文的主流,,也许它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高考作文的基本命题形式。对比解析两年的18份作文题,命题均保证让尽量多的考生有话可说。鉴于此,高考作文要求考生把审题重心从概念转向内容,把追求形式完美转向内容完善,使写作由复杂回归至简单。
关键词:高考;新课标卷;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作者简介:王美智(1981-),女,陕西户县人,户县第五中学中教二级教师,硕士。
一、2013年与2014年高考试卷综述
2013年和2014年均18套语文试题,其中有3套为全国命题:全国新课标卷Ⅰ供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4省使用;全国新课标卷Ⅱ供内蒙古、宁夏、云南、黑龙江、吉林、新疆、贵州、西藏、甘肃、青海、海南等11省区使用;全国大纲卷供广西使用;其余14套由实行新课改的相关省份分省命题。这18套试卷基本依照全国新课标卷进行分值安排:即:古诗文阅读36分,选考题(二选一)25分,语言文字应用20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作文60分。
二、作文材料内涵对比
(一)2013年作文
1、作文素材
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当地许多富有经验的老工匠都不敢去切割这样一块昂贵的宝石,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年轻工匠的师傅感叹的说,有些时候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
2、写作评析
2013年作文材料的主要事件是钻石切割。这篇译文首次发表在2013年3月14日的《羊城晚报》。一些文字被命题人删掉了:抡起手里的小锤一下子就把那块价值连城的钻石完美地击成了两块的小徒弟仅来此工作了三天,但就是因为他不知道这块钻石的价值,所以手才不会发抖,动作准确果断。
假如这样来设计:就在商人知道学徒只有三天的学习经历后,他对老切割师的经验和方案也了解了,“切还是不切”变成了一个悬念!材料到此戛然而止,留下一个开放式的作文切口让考生思考,是否会有更多更好的创新思维出现呢?
因此,在笔者看来,2013年的命题或许是一个遗憾。
3、写作立意
抛开以上因素,我们对材料立意进行解析,材料有比较多的写作角度可供选择。例如:
1)从倾向性角度,即从事件中心角度或选好角度立意,如 “抛开得失荣辱、确保良好心态”、 “初生牛犊不畏虎,无欲内心少羁绊”、“多虑人间成功难,有勇天下难事少”等。
2)从老切割师角度立意可正可反:正面立意即“成功既需要经验,更需要勇气”、“知人善用”;反面立意即“经验的羽翼上系上黄金,就不敢起飞了”等。
3)从商人角度立意,商人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惜冒险赌一把,即“欲获多大的利益,就要敢于冒多大的风险”等。
4)从钻石的角度立意,“瑕不掩瑜,变化升值”等。
5)从老切割师与徒弟之间的关系立意,如“优势需要互补,合作才能共赢”等。
6)还可有的立意:“一点风险都不冒就是最大的风险”、“经验与勇气”、“技术与勇气”等。
(二)2014年作文
1、作文素材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相对,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过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碍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拥抱,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2、写作评析
与2013年高考作文题目不同的是,2014年的考题只提供事件的经过,结尾处没有点题,属于非点题式材料作文。这类没有清晰价值判断的材料作文难度较高,要求考生有清晰地提炼素材的能力。
从材料的内容来讲,考题关键的思考点在于:那对抱住的同学双双通过独木桥的行为应该怎样评价?这一行为是一种智慧的变通之法还是一种违反规则的行为?竞争对手之间拥抱通过而获得双赢是对规则的破坏?材料要通过这个特殊事件,引发考生对“比赛、竞争、淘汰、团结、合作、变通、双赢、规则”等热门话题进行深刻反思。在中国政治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的社会背景下,这则考题无疑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思辨性。应该说,这是一个难度适中并能够为每一位考生提供充分写作空间的优秀材料。
3、写作立意
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挖掘材料的内涵,提炼材料蕴含的哲理感悟,从而确定最佳立意。
写好或评判一篇文章,审题立意是前提,考生在明确文体、表达方式、选用材料、篇章结构、语言运用等环节上都不能忽视。从文体方面说,文章写成议论文、记叙文都可以,但是要写出精彩的篇章则需要精巧的构思。分析两年的作文材料,可以说审题上难度都不大,学生大都有话可说,两则材料总体浅近直白,基本没有审题上的难度,作文只要能做到“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便可得到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胡勤.让思想有点力度[J]语文学习,2009 (7/8) :41 -42
[2] 詹丹.开放中的价值取向:我们应有怎样的高考命题和作文[J]语文学习,2008 (12) :58 -59
关键词:高考;新课标卷;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作者简介:王美智(1981-),女,陕西户县人,户县第五中学中教二级教师,硕士。
一、2013年与2014年高考试卷综述
2013年和2014年均18套语文试题,其中有3套为全国命题:全国新课标卷Ⅰ供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4省使用;全国新课标卷Ⅱ供内蒙古、宁夏、云南、黑龙江、吉林、新疆、贵州、西藏、甘肃、青海、海南等11省区使用;全国大纲卷供广西使用;其余14套由实行新课改的相关省份分省命题。这18套试卷基本依照全国新课标卷进行分值安排:即:古诗文阅读36分,选考题(二选一)25分,语言文字应用20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作文60分。
二、作文材料内涵对比
(一)2013年作文
1、作文素材
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当地许多富有经验的老工匠都不敢去切割这样一块昂贵的宝石,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年轻工匠的师傅感叹的说,有些时候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
2、写作评析
2013年作文材料的主要事件是钻石切割。这篇译文首次发表在2013年3月14日的《羊城晚报》。一些文字被命题人删掉了:抡起手里的小锤一下子就把那块价值连城的钻石完美地击成了两块的小徒弟仅来此工作了三天,但就是因为他不知道这块钻石的价值,所以手才不会发抖,动作准确果断。
假如这样来设计:就在商人知道学徒只有三天的学习经历后,他对老切割师的经验和方案也了解了,“切还是不切”变成了一个悬念!材料到此戛然而止,留下一个开放式的作文切口让考生思考,是否会有更多更好的创新思维出现呢?
因此,在笔者看来,2013年的命题或许是一个遗憾。
3、写作立意
抛开以上因素,我们对材料立意进行解析,材料有比较多的写作角度可供选择。例如:
1)从倾向性角度,即从事件中心角度或选好角度立意,如 “抛开得失荣辱、确保良好心态”、 “初生牛犊不畏虎,无欲内心少羁绊”、“多虑人间成功难,有勇天下难事少”等。
2)从老切割师角度立意可正可反:正面立意即“成功既需要经验,更需要勇气”、“知人善用”;反面立意即“经验的羽翼上系上黄金,就不敢起飞了”等。
3)从商人角度立意,商人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惜冒险赌一把,即“欲获多大的利益,就要敢于冒多大的风险”等。
4)从钻石的角度立意,“瑕不掩瑜,变化升值”等。
5)从老切割师与徒弟之间的关系立意,如“优势需要互补,合作才能共赢”等。
6)还可有的立意:“一点风险都不冒就是最大的风险”、“经验与勇气”、“技术与勇气”等。
(二)2014年作文
1、作文素材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相对,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过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碍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拥抱,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2、写作评析
与2013年高考作文题目不同的是,2014年的考题只提供事件的经过,结尾处没有点题,属于非点题式材料作文。这类没有清晰价值判断的材料作文难度较高,要求考生有清晰地提炼素材的能力。
从材料的内容来讲,考题关键的思考点在于:那对抱住的同学双双通过独木桥的行为应该怎样评价?这一行为是一种智慧的变通之法还是一种违反规则的行为?竞争对手之间拥抱通过而获得双赢是对规则的破坏?材料要通过这个特殊事件,引发考生对“比赛、竞争、淘汰、团结、合作、变通、双赢、规则”等热门话题进行深刻反思。在中国政治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的社会背景下,这则考题无疑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思辨性。应该说,这是一个难度适中并能够为每一位考生提供充分写作空间的优秀材料。
3、写作立意
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挖掘材料的内涵,提炼材料蕴含的哲理感悟,从而确定最佳立意。
写好或评判一篇文章,审题立意是前提,考生在明确文体、表达方式、选用材料、篇章结构、语言运用等环节上都不能忽视。从文体方面说,文章写成议论文、记叙文都可以,但是要写出精彩的篇章则需要精巧的构思。分析两年的作文材料,可以说审题上难度都不大,学生大都有话可说,两则材料总体浅近直白,基本没有审题上的难度,作文只要能做到“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便可得到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胡勤.让思想有点力度[J]语文学习,2009 (7/8) :41 -42
[2] 詹丹.开放中的价值取向:我们应有怎样的高考命题和作文[J]语文学习,2008 (12)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