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转向亚洲

来源 :东疆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or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俄罗斯转向亚洲是其国家政治、经济利益使然,转向过程并没有外界想象得那样快,并且伴随着一些困难,但是进程已经开启,回头已不可能。虽然俄罗斯在极力避免冲突,并努力与各国建立良好的关系,但是莫斯科对不同政府的态度还是有所区别的。在保留争议的情况下协调可以协商的问题,是俄罗斯处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基础,这种“和平共处”模式使俄罗斯与非西方世界变得更加接近,也是俄罗斯转向亚洲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
  俄罗斯;中国;亚洲;对外政策;转向
  [中图分类号] D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17
  )04008005
  [收稿日期] 2017-01-10
  [作者简介]
  1.А.А.卢金,男,教授,俄罗斯国籍,俄罗斯外交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东亚及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国际关系部主任,研究方向为俄罗斯中国问题;2.刘锋,男,经济学博士,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延吉 133002)
  一、俄罗斯:欧洲,还是亚洲?
  有关俄罗斯属于欧洲还是亚洲的争论已经持续多个世纪。俄罗斯国内关于这个问题的评论取决于时代的变迁以及国内政治倾向的变化。基辅罗斯时期,基督教从拜占庭传入俄罗斯,拜占庭是当时最先进的、并与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最接近的世界文明中心。在基督教会分裂之前,关于欧洲和亚洲的划分问题还不存在。彼得大帝时期,随着“通向欧洲窗口”的打开,整个18世纪,俄罗斯都将自己视为欧洲的一部分。
  19世纪,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俄政府曾经提出一个全新的官方构想,根据这一构想俄罗斯不再被视为欧洲国家,而是建立在著名的三位一体(东正教、君主专制、民族)基础上的已经摆脱了阶级斗争的独特国家。这种说法最初的目的在于给予皇帝以意识形态上的决策依据,既防止欧洲革命趋势向俄罗斯蔓延,又维持俄罗斯当时的社会体制不变。但由此引发了强烈的社会争议:西方派呼吁继续按照欧洲模式构建俄罗斯人的生活;而斯拉夫派则批评这一做法具有明显的官僚主义和国家行为特征,完全没有考虑到俄罗斯人,准确地说,是斯拉夫人的自治传统。
  苏联时期,虽然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已经进入到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模式,但是争论仍然在持续着。所谓的“亚细亚生产方式”(Азиатский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凸显的就是俄罗斯的亚洲属性,同时理论家们坚信苏联是沿着人类共同的发展轨迹前行,是为其他国家指明发展道路,只是发展速度有些超前罢了。当时在苏联的侨民中甚至出现了时下流行的“欧亚主义”概念,这种观点认为俄罗斯文明继承了一些“图兰人”(非斯拉夫民族),如突厥、乌戈尔-芬兰、蒙古等民族的文化传统。“欧亚主义”概念的形成主要是源于对当时“分崩离析”的欧洲的失望,甚至有时是为了刻意证明苏联布尔什维克制度所具有的鲜明的“非欧洲特征”。
  苏联解体后,在丧失了历史上曾经属于俄罗斯的部分西部领土之后,俄罗斯的地理重心向亚洲靠拢了许多,客观上使俄罗斯与亚洲更加接近了。如今虽然大部分的俄罗斯人口居住在欧洲,但俄罗斯三分之二的领土却位于亚洲。社会调查资料显示,居住在太平洋沿岸和中俄边境地区的俄罗斯人依然认为自己是欧洲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实质上就是欧洲人,但是历史都将他们抛到了亚洲大陆上。
  这里,“抛”一词并非要说明俄罗斯人在亚洲存在的欧亚理论,而是要强调国家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亚洲邻国的关系,取决于对他们的态度。亚洲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最终促使发展与亚洲伙伴的关系成为迫切而现实的任务。对于俄罗斯来说,中亚、东亚、南亚具有特殊的意义。
  中亚各民族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曾经与俄罗斯同属于一个国家,同一种文化。尽管彼此之间互有优缺点,终究还是同一个独特而古老文明的继承者。中亚国家是俄罗斯倡导欧亚一体化的参与者或潜在参与者,他们是俄罗斯在各类国际组织中的合作伙伴。其中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对参与上海合作组织都十分积极,一方面因为中国的参与;另一方面出于担心阿富汗的安全局势以及受到来自阿富汗的安全威胁。
  东亚是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全球主要政治、经济利益正向这里集结。自2010年起,中国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不仅为俄罗斯创造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也形成了一定的挑战。与此同时,俄罗斯同日本、韩国的经贸合作也得到积极的发展。此外,对俄罗斯来说,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亦是其在东亚的核心利益之一。
  南亚对俄罗斯来说同样重要。目前俄罗斯与南亚國家的合作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无论是双边、俄中印三边,还是金砖五国框架下的多边关系,俄罗斯都非常看重发展与印度这一传统地缘政治伙伴的政治关系,但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发展仍十分缓慢。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印度是南亚的中心,对于坚持走自己独立发展道路、不倾向其他国家的俄罗斯来说,发展与印度的关系非常必要。当然,域内其他国家对俄罗斯实现其对外政治任务也同样重要:巴基斯坦在调节阿富汗问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斯里兰卡在对抗恐怖主义方面有意与俄罗斯展开合作,且该国已经获得了“上合组织”对话伙伴国地位;孟加拉国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经贸合作伙伴。
  此外,虽然发展缓慢,但俄罗斯始终在积极推进着与东盟其他国家的关系。
  二、俄罗斯转向亚洲的实质
  20世纪90年代初,独立后的俄罗斯在尝试融入西方文明的理想破灭后,国家领导者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与亚州邻国发展合作关系的必要性,并逐渐开始将目光转向亚洲。俄罗斯这种转向的实质是什么?拥有悠久历史的俄罗斯双头鹰国徽早已经给出了明示,或者用国家领导者的话说就是:“俄罗斯既要关注西方,又要关注东方。”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盘活亞洲方向的对外合作不应被视为取代与西方国家的合作,特别是不应取代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合作,因为俄罗斯与欧盟国家在历史、政治、经贸、文化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与那些被称之为西方的国家开展合作是俄罗斯解决现代化战略任务和实现国内突破性发展的关键条件,因为这些国家集中了俄罗斯所需要的主要先进技术。但是,不扩大与经济快速发展的亚洲邻国的合作,上述目标将无法实现,也无法解决国家发展的另外一个最重要的战略任务——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经济崛起。   所以,俄罗斯转向亚洲不是脱离欧洲,而是增加亚洲方向的比重,使其符合俄罗斯的切实利益和21世纪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上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已经表明,莫斯科方面无论是进行反西方并与亚洲国家结盟的政策尝试,还是一味倒向西方的努力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在弗拉基米尔·普京就任总统的最初几年,俄罗斯至少在经贸领域仍然保持着面向欧洲的发展惯性。国家领导层仍然存在这样一种错觉,就是可以与西方国家展开平等的对话,可以通过相互让步达成一致。正因为如此,俄罗斯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友好的举措,如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普京总统第一个给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打电话表示哀悼。再如,俄罗斯主动缩减了在古巴和越南的军事存在。但是,与叶利钦时期一样,西方并没有将俄方做出的一系列让步理解为友善的表达,而是将其视为俄罗斯示弱的表现,并坚持将西方的军事设施推进至俄罗斯的边境地区,还试图说服莫斯科方面这样做完全是为了俄罗斯考虑。
  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关系局势也是几度紧张,如1996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事件和2008年的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当然这些事件后来都成功调解了。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再度紧张起来,当时西方国家试图将俄罗斯最亲密的伙伴,文化上更接近俄罗斯的乌克兰纳入自己的军事和政治监管之下。由此引发的莫斯科与西方的公开对抗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俄罗斯转向亚洲的进程,亚洲国家的地位和作用重新得到审视,不仅被视为是一种补充,而且被看作是可以取代西方的经贸合作伙伴。需要指出的是,这意味着俄罗斯转向亚洲进程的加快,而不是进程的开始。俄罗斯方面意在摆脱对美国和欧盟单方面依赖的对外政治和经济政策在乌克兰危機爆发以及西方对俄实施制裁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已经开始了,而且该政策也变得日趋成熟,近年来只是加快了转变的速度和程度而已。对于这种转变的必要性和建立不受其他力量影响的平衡政策必要性的理解,都是基于承认俄罗斯与欧洲国家在地缘政治和文化方面基础的差异。
  俄罗斯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其文化是独特的,它完全不会融入于儒家的权威主义,也不会融入反宗教的欧洲式自由主义。当然,从文化与文明的角度最终找到本国在世界上的独有位置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现阶段加强与亚太伙伴的合作,至少使其達到与欧洲国家的合作水平,将会促进俄罗斯在上述方向的发展。
  三、俄罗斯与中国的相互接近
  (一)俄中关系的发展
  俄中两国相互接近是现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突出事件。在西方政治家们看来,西方完全不理解莫斯科现今的意愿并拒绝进行任何妥协,造成俄罗斯背离“现代”国家(也就是附属于西方并执行其政策)的目标。随着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疏远,莫斯科开始与北京建立务实的、互利的合作关系。俄方这一方针同意图巩固经济改革成果和推行更加积极的对外经济政策的北京不谋而合。因此双方逐渐构建起了新型的俄中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以意识形态为基础,而是建立在实际利益基础之上的,并以致力于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为目标,但不针对任何第三国。
  中国对俄罗斯的看法及其对俄政策已经清晰地反映在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全国人大外委会主任委员傅莹的文章中,该文不久前发表在美国《外交》杂志上,[1]其译文发表在《光明日报》上。[2]显然,作者认为有必要向西方伙伴解释中国和俄罗斯相向而行的动机和彼此接近的限度,也有必要强调“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关系密切,但不是盟友”。作者的观点非常有趣:“中俄关系是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并非所谓的‘权宜婚姻’。中俄关系是内容丰富、基础牢固、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冷战后的国际关系演变进一步拉近了两国的关系。”[1]她还进一步指出,“一些西方分析家和政府官员推测(可能有人希望),俄罗斯深度介入当前叙利亚和乌克兰的冲突将导致北京和莫斯科的关系紧张,甚至破裂。事实上这种状况并没有发生。”[1]
  文章同时指出,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都无意正式结盟,也不会结成任何形式的反西方联盟。她还谈到了双方的一些分歧,两国外交政策的关注点也各有侧重,俄罗斯传统上面向欧洲,而中国则更多聚焦于亚洲;两国外交行事风格也不同,俄罗斯在全球舞台上经验更加丰富,外交上往往强势、主动,常出人意料,而中国的外交则应对性多一些,更小心谨慎。但是有些俄罗斯人对中俄力量对比的变化感到不适,“中国威胁论”在俄罗斯仍有一定市场,担心中国在邻国影响力不断增长。尽管中俄双方已经和平解决了领土争议,“沙俄于19世纪末抢占中国大约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问题在中国评论界仍常有议论。”[1]然而,正如傅莹所说,因有益于全球地缘战略形势的发展,所以这些分歧不会继续深化,不会导致双边关系变冷。
  (二)俄中对外经济合作成果
  以贸易量缩减来证明俄罗斯没有转向亚洲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俄罗斯对外贸易额的减少不仅反映在同亚洲国家合作方面,它与所有国家的贸易额都在下降,这是俄罗斯自身的经济问题引起的。俄罗斯对中国的贸易额下降,是由于俄主要出口商品——能源价格的下降。类似的情况也曾出现在1998年和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而随着每一次危机后俄经济形势的好转,俄中贸易额都会很快恢复并迅猛增长,自2010年起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国。此外,2015年不仅俄罗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对外贸易额都下降了。
  2015年年末,中俄签订了几个极具标志性的合作项目,非常值得关注:亚马尔液化天然气出口项目,共吸引中国投资7亿欧元;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加工及石化产品公司西布尔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10%的股权转让协议顺利完成交割;中国私人投资财团收购了俄罗斯后贝加尔诺里尔斯克镍业13.3%的股权。[3]这些协议表明,俄罗斯政府正在鼓励中方资本进入过去被禁止的敏感经济领域。
  当然,2015年中俄关系发展的主要成就还是双方共同发表了“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合作宣言,这是在习近平主席同年5月访俄时达成的。“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计划不仅为中俄双边合作,而且为中国与作为整体的欧亚经济联盟的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为落实两国元首发表的宣言,目前双方在交通走廊建设、消除贸易壁垒和高新技术等领域的联合投资项目均已展开。   四、俄罗斯积极寻求与亚洲其他国家开展合作
  俄罗斯对待亚洲其他国家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在东亚,俄罗斯继续积极推进同日本、韩国的关系。安倍首相在其国内的强势地位提高了他对与俄罗斯签订和平协议的兴趣,俄罗斯也做出了积极回应。这一问题在2013年安倍访问俄罗斯期间曾经被写入联合声明。但是,后来日本参与制裁俄罗斯给双边关系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日本外交官在私下表示,这样做是来自于美国的压力,并不符合日本的利益,但俄罗斯必须要对日本实施反制措施。2016年5月,在俄美分歧仍然很大的情况下,作为美国盟友的日本国家领导人安倍出訪了俄罗斯,这种访问并不多见,访俄期间日本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合作计划。同年9月,日本领导人再次访问俄罗斯,并参加了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东方经济论坛。尽管如此,俄日在解决领土问题争端,进而签署和平协定等领域的分歧依然巨大,双方需要走的路还很远。
  尽管韩国是美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但它也是俄罗斯在东亚地区“最没有问题”的合作伙伴。首尔对于开展对俄经贸合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期待,特别是在朴槿惠当选国家领导人之后,俄罗斯与韩国举行了多次俄韩高层会晤。2013年9月,圣彼得堡20国集团峰会及其随后的2个月期间,俄韩双方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2015年11月,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普京与朴槿惠再次进行会晤。2014年俄韩双边贸易额达到250亿美元,但2015年却降至181亿美元。然而,自2015年1月1日起俄韩互免签证协议正式生效。
  在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恶化以后,韩国成为唯一承受华盛顿巨大压力没有参与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美国盟友。韩国商人对继续发展对俄全方位合作、深化对俄投资非常感兴趣,甚至打算取代一些参与对俄制裁的竞争对手并扩大与俄罗斯的合作。俄罗斯在声称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 (THAAD)是“不合理”[4]的同时也提出,俄罗斯没有理由过度担心,因为这个系统尚不对其核力量构成威胁,俄罗斯赞同中方的观点,认为部署萨德系统实际上是针对中国的,而不是针对朝鲜。莫斯科认为首尔未必有选择的余地,俄方尊重其在对俄制裁問题上的立场,努力扩大对韩经济合作。
  除此之外,俄罗斯在亚洲其他地区的合作正在得到快速提升。2015年12月末,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俄罗斯,双方完成了一系列扩大合作的举措:俄印两国签署了为期10年的石油供应协议,双方就军工产品生产、10亿美元的联合投资以及共同应对恐怖主义等问题达成一致,俄印还签订了简化商务签证的政府间协议。莫迪提出至2025年要将双边贸易额提高到300亿美元。[5]虽然俄罗斯与印度的经贸合作要远逊于俄中贸易,但俄罗斯与印度经常交流彼此对世界结构的见解,两国人民相互都抱有友好的情感,几乎找不到仇视印度或对俄印关系有疑问的俄罗斯人,同样也找不到对俄罗斯有疑问的印度人。
  俄罗斯与东盟的合作无论是在东盟组织内,还是各成员国之间都得到了积极的发展。2015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上,梅德韦杰夫总理提议开启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与东盟的协商,发展经济合作伙伴关系。[6]另外,俄罗斯与伊朗的关系也在积极推进,俄罗斯与西方的紧张关系极大地提升了俄伊合作的价值,这成为俄罗斯中东政策变化后产生的重要成果,也是对当前国际形势的新认识。
  总之,俄罗斯转向亚洲是国家政治、经济利益使然,其过程并没有像外界想象的那样迅速,并且伴随着一些困难,但是进程已经开启,回头已不可能。
  参考文献:
  [1]Fu Ying: How China Sees Russia: Beijing and Moscow Are Close, but Not Allies, Foreign Affairs, 2016. January/February.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china/2015-12-14/how-china-sees-russia.
  [2]《傅莹谈中俄关系:是伙伴还是盟友》,《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23日。
  [3]"Норникель" продал инвесторам из Китая 13,3% в золотомедном проекте за $100 млн. http://tass.ru/ekonomika/2563649.
  [4]“Foreign Ministry statement on the decision to deploy US ballistic missile defence system in South Korea,”8 July,2016. http://www.mid.ru/en/maps/kr/-/asset_publisher/PR7UbfssNImL/content/id/2349040
  [5]Н. Моди в столице России: подписание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их контрактов, усиление торг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России и Индии. http://centeresir.ru/archives/1308
  [6]Россия предложила начать переговоры ШОС и?ЕАЭС с?АСЕАН о?возможных партнерствах. 15.12.2015. http://lenta.ru/news/2015/12/15/medvedev/
  [责任编辑 豁 然]
其他文献
[摘 要] 外语教材的真实性一般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情景真实、语言纯正、体裁多样,而其中“语言纯正”尤为重要。为了分析韩国语教学中的“语言纯正”问题,我们基于韩国语准口语语料库,首先,利用统计学中的区间估计方法阐述了在韩国语口语中出现的代词及代词语节结构的语言学特征。其次,利用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方法把韩国语听力教材中的对话例文与之相比较,检验这些教材在代词的使用方面是否真实地反映了韩国语口语的特征。
期刊
[摘要]《九云梦》使用了大量源自中国文学的典故,以奇一、拉特、凡克三种《九云梦》英译中“春云的故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中国文学典故的不同类型的误译,可以发现,这些误译不仅对原文的文意,而且对原文的结构造成了破坏。而这些误译产生的原因,不仅在于三名西方英译者缺乏对中国文学传统的基本了解,更在于他们无意将原文所传达的文化符号译介给英语读者的西方中心主义心态,反映出了明显的东方主义色彩。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在東亚地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其域外行旅经历对日后实业救国、教育兴邦的社会实绩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不少“域外人”的中国行纪作品中都曾记录与张謇的交流情况。以明治后期来华日人山本宪撰写的《燕山楚水纪游》为中心,可发现近代东亚中国行纪里的张謇形象,以及蕴藏在文本背后双方笔谈对话的态度和政治立场,在揭开历史面纱的同时,亦涉及史实背后的逻辑可能性。  [关键词]张謇
期刊
[摘 要]  在韩国政府推行的韩国历史教科书国定化过程中,伪史学者们利用政府的支持试图将他们所认同的没有依据的历史叙述贯彻其中,并对韩国史学界展开了猛烈批判,其言行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和排他性,表现为一种“历史法西斯主义”。因此,目前韩国历史学受到“国家权力的不当干涉”和“伪历史学的攻击”而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在这种夹缝中把握均衡并克服冲击是摆在韩国史学者面前的沉重课题。  [关键词]  伪史学
期刊
[摘 要] 发音是外语教学的基础,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正确掌握外语的基本标志,也是今后更深层次学习的前提条件与基础。通过韩国语“?”、 “?”与汉语“e”、“o”的对比,考察分析中国的韩国语学习者在学习发音阶段中出现的一些错误 ,可以有效解決发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关键词] 韩国语;汉语;元音;发音  [中图分类号] H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
期刊
浙江大学比较教育学博士。先后在意大利慈幼会大学和德国不莱梅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行政教研部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比较教育。  记者:您小时候接触过绘本吗?您第一次接触绘本是什么时候?  佛朝晖:我小时候看的儿童读物还不算真正的绘本,那些书大多是教小朋友行为规范和数数字的。我印象中最深的是一本立体书,后来被我的表弟表妹撕坏了。书的名字已经不记得了,内容大致是告诉小朋友见
期刊
[摘 要]韩国因其特殊的地缘关系,深受中日两国,尤其是中国的影响,同时还保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使得韩国人的基本人际状态有其特殊性。通过“PSH”模型对韩国人的基本人际状态,即对“极致伦人”进行解构,可以系统总结韩国的社会文化特征,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韩国人的社会心理,这对于处理好中日韩三方关系,实现东北亚地区的和谐与稳定有着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极致伦人;韩国;基本人际状态;“PSH”模
期刊
[摘 要]中国朝鲜族作为跨境民族之一长期开展朝鲜语-汉语双语教育,这对提高朝鲜族汉语水平以及推进朝鲜族语言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在我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对外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延边地区的双语教育不仅为我国对外交流合作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展现出跨境语言的重要作用,进而为我国其他地区的跨境语言双语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跨境民族;双语教育;朝汉双语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 要]综观日本“郑成功文学”形成、流变及其研究态势可以看出,江户时期是日本“郑成功文学”的先声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反映出强烈的国家主义意识;明治、大正及昭和前期(1945年以前)为发展期,相关文学作品具有浓厚政治色彩;“战后”以来为繁荣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摆脱了“战前”意识形态的束缚,而以历史小说创作为主,“海洋”因素融入其中。日本“郑成功文学”的研究态势体现在《国性爷合战》文学文本的研究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关注近代越南汉喃“小学”“蒙学”课本的学者还不多,从类别、体例、结构形式入手,考述近代越南汉喃“小学”“蒙学”课本文献来源,可以有效说明其语体性质,特别是其在东亚汉语教育史上的价值。以东亚汉语课本编撰史研究价值、东亚汉语教学史研究价值,以及东亚汉语言文字史研究价值发掘为基本目标,对近代越南汉喃“小学”“蒙学”课本的学术价值进行探讨,就汉语言文字史研究来说,意义重大,比如包括汉语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