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全国发生的新变化,引述我党实施八项规定的背景,分析实施八项规定后存在的潜在问题和不足,提出建立八项规定长效机制,并从六个方面阐述如何建立八项规定长效机制,常抓不懈,实现“干部清明、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确保中华大地风清气正!
关键词:八项规定 持续推行 建立长效机制 打造清明政治
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时间,一场全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全国23个省市相继出台了落实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开展“光盘行动”,反对“舌尖上的浪费”……赢得了社会的一片好评,各地呈现出新气象、新面貌——会议宴饮“瘦身”明显,高级会所门可罗雀;热热闹闹的奠基剪彩活动少了,各种会议“穿靴戴帽”的官话套话少了,中央唱响“真执行”的好声音,6起典型案例被曝光,两千违规官员被吹落马……从中央到地方、从会场到餐桌都明显让人感受到清风扑面。
这股清风令人欣喜,令人振奋,同时,如何持续推进八项规定,努力打造清明政治就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提上日程。
自实行八项规定以来,全国各地吹起节俭新风,成效明显,让人民群众看到和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但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初战告捷的同时,也不免生出一些担忧。一些地方和单位依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公款吃喝有回潮迹象,违纪违规行为故态复萌。一些更加隐蔽的公款吃喝场所初露端倪,内部食堂、豪华农家乐、矿泉水瓶装茅台等规避手段浮出水面,甚至一些公职人员在台面上行“明修栈道”的高调宣言,台面下是一如既往“暗渡陈仓”的慵懒散,上班打游戏、逛网店,恶习依旧。据中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2665个,给予组织处理和党政纪处分2290人次。
落实“八项规定”大快人心,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为何实施起来仍阻力重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是处决于一些公职人员对待八项规定的态度。一些违规的公职人员大致抱着这样几种心态:认为自己辛苦该享受的;认为“八项规定”只是阶段性的工作,只要“不撞枪口”就没事;认为这是官场“潜规则”,不请吃无以成事。二是在于一些商家在背后推波助澜。“八项规定”一出台,“限公消费”引发的“蝴蝶效应”直接导致了饭局、酒类、奢侈品等接待用品及服务的全面萎缩,商家绞尽脑汁,变地点、变标准、变名目、变包装,“矿泉水瓶装茅台”、“‘红塔山’盒里藏‘熊猫’”、“农家乐里洗桑拿”、向“下级‘借’车”等手段应运而生。
综上分析,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进作风非一时之功,真正要落实这些规定,无异于一场革命,关键是要建立长效机制,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坚持常态化,做到经常抓、长期抓,不搞“一阵风”,克服“周期律”,步步深化,久久为功,这样才能实现“干部清明、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著名专家学者王明高表示,“八项规定”意在为反腐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坚持两年,党风政风会大有改观。
那么,如何建立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长效机制呢?笔者认为:
一、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领导干部的形象,历来是社会行为规范的风向标,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关键要抓领导、领导抓,尤其是党政“一把手”,一把手的认识上去了,带头践行,“八项规定”的落实就会到位,就会长久。站在十八大的新起点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头垂范,习近平同志贴心式的开场白,与市民同行不封路,开会不念稿,让我们体会到了清新的风气,更让人民体会到了改进作风的决心和信心,为各级领导干部改进作风做出了表率、树立了典范,带了好头。自实行八项规定以来,各地的吃喝风已经大有收敛。
二、加强思想教育,凝聚作风建设的正能量。改作风就像“入党”一样,有的党员只在形式上入党,但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还没入党,因此改变作风最根本的还是看思想有没有转变。必须引入正气,以“道德讲堂”“法律学堂”为载体,加强道德、品德、官德“三德”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甘当铺路石,甘为人梯,真真切切地将转变作风的思想观念镌刻到每一位领导干部的心坎上,落实到每一个干部的行动上,讲正气、树清风,让八项规定真正成为一种行为规范、一种习惯、一种价值追求。切不可因“毛毛细雨湿润衣裳,点点贪念毁了名节”。
三、细化“八项规定”,同时融入地方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中。这是建立长效机制和常态化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会时指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八项规定的落实也在于此。中央层面的应健全落实和惩治的制度框架,适时把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有关内容写入党纪国法,并完善配套制度,明确违纪责任和处理标准。
四、改进作风,要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走群众路线不是向过去一样“喝白开水、吃窝窝头”,而是密切联系群众,增强党群干群之间的感情,与群众共命运心连心,中央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根植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近期一些地方开展的党员干部挂职基层,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目的就是与百姓“零距离”接触,以经常性的教育夯实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之基,促进党群良性互动,摒弃不实之举,纠正不正之风。
总之,“八项规定”贵在落实与坚持,反腐倡廉任重道远。王岐山同志指出:“反腐败既要坚持打持久战,也要打好歼灭战,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好在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坚持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带头改进工作作风,以实际行动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标杆、带动一方、影响一片。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信心常抓不懈,建立八项规定的长效机制,一定能实现“干部清明、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确保中华大地风清气正!
关键词:八项规定 持续推行 建立长效机制 打造清明政治
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时间,一场全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全国23个省市相继出台了落实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开展“光盘行动”,反对“舌尖上的浪费”……赢得了社会的一片好评,各地呈现出新气象、新面貌——会议宴饮“瘦身”明显,高级会所门可罗雀;热热闹闹的奠基剪彩活动少了,各种会议“穿靴戴帽”的官话套话少了,中央唱响“真执行”的好声音,6起典型案例被曝光,两千违规官员被吹落马……从中央到地方、从会场到餐桌都明显让人感受到清风扑面。
这股清风令人欣喜,令人振奋,同时,如何持续推进八项规定,努力打造清明政治就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提上日程。
自实行八项规定以来,全国各地吹起节俭新风,成效明显,让人民群众看到和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但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初战告捷的同时,也不免生出一些担忧。一些地方和单位依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公款吃喝有回潮迹象,违纪违规行为故态复萌。一些更加隐蔽的公款吃喝场所初露端倪,内部食堂、豪华农家乐、矿泉水瓶装茅台等规避手段浮出水面,甚至一些公职人员在台面上行“明修栈道”的高调宣言,台面下是一如既往“暗渡陈仓”的慵懒散,上班打游戏、逛网店,恶习依旧。据中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2665个,给予组织处理和党政纪处分2290人次。
落实“八项规定”大快人心,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为何实施起来仍阻力重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是处决于一些公职人员对待八项规定的态度。一些违规的公职人员大致抱着这样几种心态:认为自己辛苦该享受的;认为“八项规定”只是阶段性的工作,只要“不撞枪口”就没事;认为这是官场“潜规则”,不请吃无以成事。二是在于一些商家在背后推波助澜。“八项规定”一出台,“限公消费”引发的“蝴蝶效应”直接导致了饭局、酒类、奢侈品等接待用品及服务的全面萎缩,商家绞尽脑汁,变地点、变标准、变名目、变包装,“矿泉水瓶装茅台”、“‘红塔山’盒里藏‘熊猫’”、“农家乐里洗桑拿”、向“下级‘借’车”等手段应运而生。
综上分析,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进作风非一时之功,真正要落实这些规定,无异于一场革命,关键是要建立长效机制,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坚持常态化,做到经常抓、长期抓,不搞“一阵风”,克服“周期律”,步步深化,久久为功,这样才能实现“干部清明、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著名专家学者王明高表示,“八项规定”意在为反腐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坚持两年,党风政风会大有改观。
那么,如何建立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长效机制呢?笔者认为:
一、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领导干部的形象,历来是社会行为规范的风向标,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关键要抓领导、领导抓,尤其是党政“一把手”,一把手的认识上去了,带头践行,“八项规定”的落实就会到位,就会长久。站在十八大的新起点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头垂范,习近平同志贴心式的开场白,与市民同行不封路,开会不念稿,让我们体会到了清新的风气,更让人民体会到了改进作风的决心和信心,为各级领导干部改进作风做出了表率、树立了典范,带了好头。自实行八项规定以来,各地的吃喝风已经大有收敛。
二、加强思想教育,凝聚作风建设的正能量。改作风就像“入党”一样,有的党员只在形式上入党,但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还没入党,因此改变作风最根本的还是看思想有没有转变。必须引入正气,以“道德讲堂”“法律学堂”为载体,加强道德、品德、官德“三德”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甘当铺路石,甘为人梯,真真切切地将转变作风的思想观念镌刻到每一位领导干部的心坎上,落实到每一个干部的行动上,讲正气、树清风,让八项规定真正成为一种行为规范、一种习惯、一种价值追求。切不可因“毛毛细雨湿润衣裳,点点贪念毁了名节”。
三、细化“八项规定”,同时融入地方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中。这是建立长效机制和常态化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会时指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八项规定的落实也在于此。中央层面的应健全落实和惩治的制度框架,适时把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有关内容写入党纪国法,并完善配套制度,明确违纪责任和处理标准。
四、改进作风,要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走群众路线不是向过去一样“喝白开水、吃窝窝头”,而是密切联系群众,增强党群干群之间的感情,与群众共命运心连心,中央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根植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近期一些地方开展的党员干部挂职基层,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目的就是与百姓“零距离”接触,以经常性的教育夯实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之基,促进党群良性互动,摒弃不实之举,纠正不正之风。
总之,“八项规定”贵在落实与坚持,反腐倡廉任重道远。王岐山同志指出:“反腐败既要坚持打持久战,也要打好歼灭战,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好在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坚持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带头改进工作作风,以实际行动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标杆、带动一方、影响一片。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信心常抓不懈,建立八项规定的长效机制,一定能实现“干部清明、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确保中华大地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