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一格的专科辞典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tang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常会因生词僻典而“卡壳”,翻阅《辞海》、《辞源》往往也难以寻得出典。特别是古代小说、戏曲,俚语、俗语颇多,普通工具书根本查不到。这就需要查《俗语典》。
  《俗语典》的编者胡朴安,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一生勤于笔耕,著作等身,所著《中国训诂学史》、《中国风土大全》影响甚广。二十年代初,他与家人一块编成《俗语典》,全书分十二集,搜罗范围很广,“于经史诸子及古今诸文士笔记小说靡不穷搜博讨”,间附考证,皆言之有据,令人信服。
  所谓“俗语”,是指约定俗成,广泛流行的定型语句。《汉书》卷五十一《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是为“俗语”最早见于古史记载。《隋书·经籍志》著录王劭《俗语难字》一卷、刘霁《释俗语》八卷,可惜均已失传。清代小学很发达,出现了一些语言文字专著,如钱大昕的《恒言录》、陈《恒言广证》,翟灏《通俗编》、梁同书《直语补证》等,但检索不便,距现代意义上的辞典工具书相差甚远。
  《俗语典》一书,除了条目齐备,引书广泛外,还有几个特点。
  首先,实用性很强。编者在《例言》中说:“搜集以俗语为断,其有古非俗语,今熟于众人之口成为俗语者,亦在搜集之列;至若古为俗语,今已不知其为何语者则多从割弃”,确定了取舍标准,就能有针对性地去搜集材料,书中所收条目,大多为人们所习见,流传至今,加以编排得体,“字画分部,尤便检览”,对比近年所出辞书,引文更为详尽(如“百家姓”条,《辞源》释文还不如《俗语典》详细),是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好助手。
  其次,雅俗共赏,韵味无穷。俗语大多起于民间,流传于妇人孺子之口,它往往能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反映古代社会的多采生活。精彩的俗语,往往伴随着一个妙趣横生的典故,如“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出自《世说新语》,原文是:钟士季不识嵇康,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旁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寥寥数语,魏晋名士风度跃然纸上。又如“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出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是明代北京市民嘲骂严嵩的词句,鲜明地表现了市民“恨之欲其死”的心理。诸如此类,在查考语源的同时,可以见出当时的民风习俗。
  再次,阅读此书,还可以丰富古代文化知识,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古人写作,喜欢用典,不熟悉典故的出处,不明了典故的意义,便无法理解古人行文用典的奥妙。有时一篇文章,看似平淡无奇,倘若用典恰当,便令人拍案叫绝,这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
  本书成于众手,编写时间仓促,难免鲁鱼亥豕,粗略校对一过,错字挑出不少,如寅集84页“南北巷”条,“巷”字应为“卷”字;辰集87页“市井”条引《毛诗疏》:“市者者”,当为“市井者”;卯集“太师椅”条及“太岁方动土”条引岳珂“《程史》”,当为《史》;戍集108页“难兄难弟”条引文有误(宋末文天样被俘,坚贞不屈而死,而其弟文溪附元,后人作诗:“江南见说好溪山,兄也难来弟也难,可惜梅花各心事,南枝向暖北枝寒”,即用此典,而编者漏载)。此外,引文多不注明详细出处,卷数,甚至将书名删略,让人伤透脑筋。但暇不掩瑜,总的说来,《俗语典》仍不失为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工具书。
  
  (《俗语典》,胡朴安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八月第一版,〔精〕4.80元)
其他文献
在给小花浇水时,  看到有枯萎的花瓣,  (要是没有枯萎的花瓣就好了)  不过有了枯萎的花瓣,  小花就能换上新的衣裳了。  在帮小花取枯萎的花瓣时,  发现了几根杂草,  (要是没有小草就好了)  不过有了小草,  小花就可以和小草在风中跳舞了。  帮小花浇水后,  看到叶子上有几只小虫,  (要是没有小虫就好了)  不过有小虫在,  小花就可以和小虫聊天了。  别的孩子也是这样吗?  也像我一
<正>1957年,英国国立医学研究所的Isancs和Lind-enman在研究病毒的干扰现象时发现一种可溶性物质,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一物质能够抑制多种病毒在细胞内的繁殖,于是将其命名为干
作为海南建省20年来“查办的涉案金额最高的党政领导干部腐败案件”的主角,海南文昌原市委书记谢明中,也曾有过为改变家庭命运和民生福祉而自强不息、艰难拼搏的光辉岁月,甚至在一段时间里表现得和一些敢闯敢干的铁腕式改革^物相当类似。    辞旧迎新的2007年12月31日,海南各大报章无一例外地刊登了一条消息:因涉嫌巨额受贿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文昌原市委书记谢明中将被移送司法机关。报道说,谢明中多次收受文
在外婆家附近的小山上,果树的种类极多,一口气都说不完。其中,我最爱的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果树——桃树。  说到桃树,它没有杏仁和桉树那样修长的身姿,没有沙漠胡杨那样张扬的生命力,也不像柳树那样的娇美。它只有弯弯曲曲杂乱的树枝,单薄的绿叶。矮圆的体型,如同一位高龄的老人,根本与“姿态优美”等词碰不上边。但,在我的眼里,这是一种难得的朴素美。  但要是说桃树除了朴素,就没有什么其他亮点的话,那你就错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