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雷克.博克教育思想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banana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的教育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博克的教育质量思想中的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大学的教育目标,以及给我国大学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教育思想; 教育质量; 教育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124-001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应该说,当前面临的最核心问题是大学扩招后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1]。大学的教育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德雷克·博克(Derek·Bok),哈佛大学前校长在他的著作《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中,考察了美国大学生取得的进步与本科教育的目标之间的差距,提出值得外界关注的本科教育中的问题,明确提出了关于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框架,分析了美国大学本科教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德雷克·博克的教育思想,有分析地吸取其合理或借鉴其可行之处。
   “历史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判断本科教育质量是否提高的方法”,其中一种是“去考察大学教授的行为,以为他们决定了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及方向”[2],大学教授被指责承担过多的科研,忽视教学和学生。博克认为这一批评过于简单化,他认为大学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不是教师科研多于教学,忽视学生的学习成效。但是学生所接受的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判断力、价值观和态度。在这种前提下,大学至少存在六大问题。
  一、教授和学生对大学的角色和本科教育的功能有着不同的认识
   一方面,在文理学科老师看来,知识本身就是目的。而另一方面,多数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目的却与此不同。他们很少认为知识本身就是目的,而更多地认为知识是为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例如毕业后找到一份高薪职业,变得更成熟,取得事业成功等。博克以“技能”为例,抱着通过大学教育能找到高薪工作,帮助自己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本科生,会非常重视对自身技能的培养。但是,那些认为教育的目的即为知识本身的教授自然不会认同。
  二、教师间缺乏合作
   不同教授和院系间的合作障碍重重,尽管他们之间没有合作的义务,但他们的合作或许更有利于教育。但现实是:如果这些课程不符合教授的专业兴趣,他们就不愿意任课。但从总体上看,教师之间的合作没有达到最佳效果。
  三、忽视教育目的,出现在教师们定期评估、修订课程体系的过程中
   通常在探讨课程问题之前,并没有认真关注本科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什么。几乎所有人都在原则上认同这样的观点:进行任何一项人类活动之前,如果不明确活动目的,就很难做有效的规划。但是在现实中,许多教师却对这一步骤持“走过场”的态度,敷衍了事一番后便开始讨论本科教育的具体内容——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导师咨询,等等。当然,最近几年高校开始不断审视自身的通识课程目标,不断添加新的课程要求来实现新的目标,例如要求学生理解文化多样性和全球化等,但是这些调整只是针对课程体系的局部内容,并没有全面审视四年制大学所有教育目的。
  四、过于强调通识教育
   教师们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讨论通识课程上,而通识课程通常只占学生所有课程的三分之一或略多。事实上,整个课程体系最大的部分并非通识课程,而是专业课程,其比例占学生所有课程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但是,教师们却很少认真考察过专业课程的情况。
  五、忽视教学方法
   大家几乎把所有时间用来讨论学生应该上哪些课,却很少谈及应该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但事实上,改变教学方法要比改变教学内容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改变教学方法意味着教师们必须改变长期以来的教学习惯,掌握一些并不熟悉的教学技巧。为了避免麻烦,教师们只好举起“学术自由”的挡箭牌。他们对“学术自由”原则的使用超越了其原本的含义——只求自己讲授的课程不受外界干扰。在多数高校中,使用什么教学方法是教师的个人特权,不必所有教师集体商定。这样做的结果是: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被掩藏了起来,不必接受大家的评估。
  六、对课外活动重视不够
   多数评估几乎只关注教授们参与的活动——为学生授课、为学生提供咨询、为学生评分。然而,不断有研究表明:许多本科生认为,在大学生活中,课外活动与学术活动具有同等的价值。
   在博克列出的六个问题中,大学管理者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加以运用。关于学生接受人文主义的教育还是科学主义的教育,抑或是两者更好的融合,是长期以来有争议的问题。大学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学生学到什么,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应根据自身不同特色定位有其相应的教育目的,这些教育目的的制定应切实可行,不可盲目照搬或模仿。大学的教学方法跟教学能力应该是紧密联系的,如早在20世纪70年代有研究表明,在所有能力中,教学能力应是第一位[5],现在的扩招情况使得学生增多,师生比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再是一味的填鸭式,大班上课,尤其体现在实用课程中。教师关注学生学了多少,而不是仅仅学生来听课了。这些问题值得思考,我们的校长、院长该怎么做,怎么改进教育质量?
   博克给予我们他关于本科教育质量的思考远不止这些,或许我们会有这样的印象:处于社会、政府和校内力量的多重压力下,大学校长很难能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但是,博克提醒我们:大学校长其实拥有大量可以利用的资源,以贯彻自己的教育改革思想。关键是:校长、院长们是否愿意去动员这些资源和力量。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战略.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
  [2]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4]阎光才.“要么发表要么出局”,研究型大学内部的潜规则.比较教育研究.2009.2
  [5]Marvin A.Jolson,Criteria for Promotion and Tenure: A Faculty View,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17,No.1.(Mar.,1974)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学习分析中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性质的变化,在体育教育中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五个“解放”进行阐述,并对体育教师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关键词:体育课程标准; 创新思维; 中学生; 体育教师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042-001新课标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
摘 要:急剧的社会变化给中小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压力,也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思考: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感悟到生命的价值?笔者认为1.构建和谐课堂:让尊重成为和谐课堂的主旋律,让“以生为本”成为和谐课堂的追求,体现对生命的关怀。2.创设生活课堂,拓展生命的广度。3.建构思想课堂,提升生命的深度。4.重塑情感课堂,彰显生命的力度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堂; 生命教育; 和谐; 生活; 思想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它应该而且必须展示美,挖掘课堂教学中多方面的深层次的美。关键词:阅读教学; “美”的教学; 审美教育; 意义; 措施与方法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044-001新课程改革呼唤主体
摘 要:以笔者在教学中的自身经历表述了教师如何通过对学生课外学习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词:初中; 课外阅读课; 课外辅导; 课外活动课; 阅读能力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057-001英语教师在大胆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拿来主义”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课外学习的指导和辅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提升阅
摘 要:本文结合《课程标准》中“写字教学要重视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的理念,就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重点阐述了新理念下如何提高写字教学质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关键词:写字教学; 新课程; 姿势; 学生; 间架结构; 教师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084-001俗话说:“熟能生巧”,掌握书写技能离不开练
摘 要:在现实生活的交际过程中,提问是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课堂教学更接近日常交际环境,课堂提问便成为师生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提问不仅能及时检查学情,启迪学生思维,还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节教学进程,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提问艺术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085-001
摘 要:作者用一个“爱生”的事例,感悟到“教师的事业本身就是爱的事业,师爱胜过友人之爱、亲子之爱,因为他包蕴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关键词:“爱生”; 滋润心灵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087-001我一直珍藏着一封感人肺腑的信。“老师,我永远也忘不了你,是你为我树立了学习的信心;是你为我鼓足了学习的勇气;是你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是你
摘 要: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一切实践活动都需要依赖听觉,听,是音乐最基本的特征,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关键词:音乐课; 倾听与想象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094-001马克思曾经说过:“欣赏音乐,需要有辨别音律的耳朵,对于不辨别音乐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课程标准》对音乐教学也提出了这样的建议:遵循听觉艺术的感
摘 要:我们的省级规划立项课题——《古镇资源园本活动中“方案教学”的运用与研究》起源于古镇上得天独厚的“古宅、古桥、古人、古巷……”在筛选具有教学意义的古镇资源→品味“方案教学”的真正内涵→感悟课题带来的成效等一系列的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具有精神导向意义的课题研究,能把幼儿园变成孩子成长的乐园、教师乐业的家园。关键词:古镇资源; 方案教学; 起步; 探索; 成效中图分类号:G610 文
摘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要:营造和谐氛围;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热情;重视知识过程;提炼数学方法;及时反思小结;检测反馈评价。以上几个方面要相辅相成,互相联系和渗透。关键词:数学; 兴趣; 探究; 互动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119-001随着新教材的实施和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原有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有的教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