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中心的初中物理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er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以学为中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是新课改对广大一线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实现以学为中心的初中物理教学,需要教师在组织物理教学的时候,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贯穿到教学的各个阶段,使学生们通过体验多样的学习活动,既能获取物理知识,又能发展物理能力,提高物理学习效果。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以自身的教学经验为切入点,从课前预习、课中讲解和课后复习这三个阶段入手,阐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 以学为中心 教学策略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物理教学传统教学有哪些区别,物理教学任务是什么,物理教学途径有哪些,这些都是物理教师不能逃避的问题。尽管伴随着课改的实施,不少物理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索和探究,不断地提升物理教学的人文性。但是教学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的,物理教学低效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仍是物理教师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教什么”“怎么教”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因此,解决当前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仍需要教师进一步地探究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物理教学,是需要将学习物理的权利还给学生的教学,是学生的学习贯穿于教学各个阶段的教学。基于此,笔者在实施以学为中心的初中物理教学的时候,应用了如下策略:
  一、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观看微课,自主学习
  以学为中心的物理教学,少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尤其,在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仅可以建构对新知的感性认知,做好课堂学习准备,还可以潜移默化地锻炼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长期被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物理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受到限制,在面对课前自主学习任务的时候,往往是苦思冥想不知道如何学,也不知道学什么,致使自主学习效果不佳,同时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微课的出现和应用,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便利。简单地说,在组织物理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联系教学内容,录制形象生动的教学微课,将其发送给学生。学生们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可以跟随着“看不见的老师”的步伐,一步步地探寻新知,提升自主学习针对性,同时建构对新知的感性认知。基于此,笔者在组织初中物理教学之前,会录制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以“声音的特性”为例,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们早已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需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地认识声音。立足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笔者在课前分析教材内容,确定了如此教学内容:声音的特征、乐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幅频率关系、发声体发出的音色。围绕这三项教学内容,笔者利用信息技术软件录制了微课。在微课中,笔者创设了三项活动:活动一:探究声音的强弱和哪些因素有关?活动二: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有哪些?活动三:辨别声音有哪些不同?如此录制的微课,将新知内容串联在一起,便于学生通过经历教学活动,初步地建构对新知的认知。为了提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围绕微课和教材内容,笔者还设计了自主学习任务单,驱动学生们解决一个个问题。
  2.展现所学,确定教学
  以学为中心的物理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物理学习实际情况为基础的教学活动。通过观看微课,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大部分学生是可以初步建构新知认知的。学生的物理学习是具有生成性的,教师无法在课前面面俱到地进行预设,如此影响课堂学习情况。要想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物理学习需求,驱动学生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要在课前先把握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打破了时空限制,为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提供了便利。因此,在组织物理预习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会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们上传完成的自主学习任务单。之后,笔者则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单,通过分析他们的任务完成情况和记录的学习困惑,确定课堂教学重难点,驱动学生在课堂上迁移知识,探究新知。
  二、课中:引导学生互动学习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进行多元互动的教学场所,以学为中心的物理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多元互动。所以,在建构以学为中心的初中物理课堂的时候,教师要多样策略地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学习。
  1.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互动学习的实现,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的。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之前,通过观看微课,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大部分学生建构了对新知内容的初步理解。在体验课堂教学之初,他们需要对新知的认知,如此才能进入到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进一步地展开对新知的探究。建构主义者立足学生的學习特点,提出了创设教学情境的建议。在物理课堂导入环节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借助特殊的教学场景营造出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还可以使学生迁移知识经验,展开对新知的深入探究。所以,在建构以学为中心的物理课堂的时候,笔者首先会创设教学情境。
  以“声音的特性”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初,笔者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播放了一些音乐。这些音乐的声音千差万别。基于此,笔者提出问题:通过倾听这些音乐,你们发现声音有怎样的不同?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有哪些?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有哪些?……受到问题的驱动,学生们自主地迁移课前预习经验,展开对声音特性的探究。
  2.小组互动,合作探究
  生生互动,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的。受到物理学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影响,在参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物理学习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着他们对物理知识的进一步探究,同时也使他们受到物理学习打击,影响物理学习效果。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在参与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着明显的个性差异。个性差异的存在,虽然影响着整体教学,但却为学生们合作学习提供了便利。所以,在建构以学为中心的物理课堂的时候,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还要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基础,建构合作学习小组,驱动学生们发挥个性,互动交流,合作解决物理问题,实现物理有效探究。   一般情况下,笔者在实施初中物理教学的时候,会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构建异质小组。即将不同学习水平、学习特点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中,接着,立足学生分组情况,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探究任务,夯实互动基础。
  以“液体的压强”为例,在参与这节课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掌握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公式和应用。为了使学生们掌握这三项内容,笔者将具体的教学内容,转化为一个个任务,驱动学生们在小组中合作探究任务,建构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具体地,针对液体压强的特点,笔者先展示实验情境:在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底扎上几个小孔,此时,有水从小孔中流出来。针对该现象,提出问题:水从小孔中流出来,说明了什么呢?在已有生活经验的辅助下想,学生们会自主地联想到压强。接着,笔者提出任务:液体为什么会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呢?在提出这个任务之后,笔者将探究权利还给学生们,鼓励他们在小组中互动交流,合作设计解决这个任务的方案,并动手操作。在个性差异的影响下,学生们针对这个任务,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方法。紧接着,笔者鼓励他们借助适宜的方式验证此方案或方法。在学生们验证的过程中,笔者走进小组中,对他们的操作行为进行点拨,实现师生互动,并借助师生互动,使学生突破原有方案、方法的限制,有效地探寻到物理规律,实现对任务的解决。
  3.操作实验,获取知识
  实验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验证物理猜想和方案,离不开物理实验。在提出合作探究任务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提出的猜想或方案,引导他们设计实验方案,利用手边的实验器材,操作物理实验,借助实验现象,总结出物理规律,自然而然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组织“液体压强”教学的时候,笔者针对液体压强的特点提出了探究任务。在学生们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笔者提供了薄膜、u型管等器材,引导学生们联系教材内容,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在学生们操作实验之后,笔者随机选择一个小组展现实验过程,共享实验结果。为了使学生们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理解,笔者还联系学生的合作探究情况,继续提出问题: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要如何知道某一位置的压强大小是多少呢?借此驱动学生们继续互动探究。
  通过一次次的完成探究任务,学生们不仅实现了合作学习,潜移默化地发展了合作探究能力,还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便于提高物理课堂学习效果。
  三、课后:引导学生应用学习
  以学为中心的物理教学,是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教学活动。物理课程标准中早已指出,在讲解了物理基础知识之后,教师要应用多样的策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使学生借助对物理知识的应用,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潜移默化地发展物理应用能力。此外,物理课程标准中还指出,在实施物理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建立物理教学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积累物理问题解决经验,进一步地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物理学习效果。所以,在实施以学为中心的物理教学的时候,笔者在讲解了新知内容之后,为学生们创设了生活化的物理实践活动,驱动学生体验生活,实现应用学习。
  例如,在组织了“摩擦力”教学活动之后,笔者联系基础知识,设计了开放性的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们联系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设计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场景及其方案。如此作业设计,将应用物理的权力还给了学生们,便于学生们通过加深对基礎知识的理解,同时锻炼物理应用能力。
  实施以学为中心的物理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物理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在实施以学为中心的物理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学贯穿到课前预习、课中教学和课后复习这三个环节,使学生通过经历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和应用学习,提高物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姚晓君.“基于学”为中心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分析[J].教师,2017(21):89-90.
  [2]龚瑞婧.物理教学,实践学习——以“学”为中心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7(30):131.
  [3]姜小勤.构建以“学”为中心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9):26.
  [4]沈科峰.以“学”为中心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5(9):107.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翠岗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农村薄弱学校采用名校办分校模式,实施城乡“一体化”办学,依靠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和总校的名校效应、名师效应,在教师调配、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文化建设、招生规模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实现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满足了当地农民对优质文化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办学模式 农村教育  在城乡“一体化”办学模式下,白银市三中作为白银市十中分校,依靠
【内容摘要】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不可机械应用运用教材,而要创造性地延伸与拓展教材内容,实现教材资源的充分挖掘。本文就如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运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探讨,望对教学实践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 历史与社会 教材 核心素养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历史与社会又衍生出了新的教学问题,部分教师可能会因大量延伸与拓展教
【内容摘要】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师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通过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能够更加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采取灵活的策略将生物模型建构方法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立足于课程教学内容,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针对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的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以科学的方式更加
【内容摘要】分层教学的最大特色就是因人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每个人的不同,引导学生学习社会需要的技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分层教学在学校的教学实践中非常有必要,而且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更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在讲解地理知识时也要将分层教学融入进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 高中地理 应用策略 
【内容摘要】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开展乡土资源对于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十分重要。使用数字资源,可以创造一个丰富而现实的情境,促使学生独立学习、积极参与,亲身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综合性学习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将有助于学习任务的多样化,提高活动体验的趣味性,从而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将对在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乡土资源改善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探究,分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也为学习生活提供便利,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所开展的英语课堂已丧失活力,其所选取的素材与教学手段,不仅无法符合学生发展需要,也无法提起学生兴趣。新课改理念的逐步深化也使各学科课堂发生了改变,奋战在一线的英语教师也在为英语课堂的创新与优化不断努力。将现代化教育技术与优异课堂相结合,使英语课堂重焕光彩,将传统枯燥英语课堂转化为生动鲜活的新时期英语课堂,将学生对英语知
【内容摘要】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下人们对于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符合当下实情要求的综合型学习人才,也是现阶段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而在高中教育当中,因为学生的课业压力相对较大,同时也面临着高考,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停留于知识点的背诵,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为此本文就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
【内容摘要】结合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来针对性开展英语教学是有必要的,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英语学习中有所提升。因此本文基于分层教学法的内涵,从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初中英语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以期给初中英语教师因材施教完成英语教学任务提供建议,保障初中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 分层教学法 策略分析  引言  英语属于一门语言类
【内容摘要】教育就是利用每一个契机转化学生的教育行为,让其摆脱沉重的心里枷锁,快乐幸福地享受学习过程,并收获知识为其所用,而潜意识学习则为真正的快乐教育助力导航。  【关键词】潜意识 特点 引导 学习 意义  潜意识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或没有被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潜意识学习所激发的能量是无法用语言衡量的,它有别于意识层面的学习,也不同于强迫性的学习,它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推进,我国教育行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校过于注重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精神文化培养。语文作为人文性较高的科目,对于高中生精神文化的培养有着巨大优势,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学科中人文价值的构建策略进行分析,旨在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理念,为我国社会培养人才。  【关键词】新课改 精神文化培养 价值观念  语文课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