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定区新集初级中学
摘 要:近年来,农村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诸多伤害。农村留守儿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主要是由于农村学校及留守儿童监护人食品安全意识较差,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正规的购销渠道,监管环节较为薄弱等原因造成的。鉴于此,唯有对症下药,积极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加强各方食品安全意识教育,促进农村食品购销环节的监管,以及实现农村食品的安全治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预防农村留守儿童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食品安全;探析
其实吃饭是需要学习的,不管是吃饭的礼仪还是吃饭内容其实都不是先天具备的。特别是吃什么,怎么吃才能够促进健康,这应当是国民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从小接受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而在有关饮食和健康的教育方面却一直缺失。
食育的内涵很丰富,简单来说就是学习吃什么和怎么吃,能够促进我们的健康。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与大多数城市孩子相比,在吃什么才健康的问题上,我校所在地区的农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孩子们购买的零食以伪劣的垃圾零食为主。
“一个3岁的孩子如果每天吃一包辣条,他吃进去的盐是我们营养学会推荐量的220%,一个6岁的孩子一天吃一包辣条的话,他吃的盐是推荐量的172.33%;10岁孩子每天吃一包辣条,摄入钠盐是推荐量的129.5%,可是有的孩子一天吃三四包辣条,所以这是很大的问题。”彭亚拉担忧地说。
经济条件改善不一定能改善孩子的营养状况
所以食育的任务在农村非常有必要。调研中发现,会以零食代替正餐的孩子占到40.7%,他们只注重口味,只注重便宜,不太了解正餐对营养健康的必要性。
调研发现,贫困地區超重和肥胖不是问题,主要问题是营养不良,有37%的孩子偏瘦。但调研发现如果他们的经济条件改善了,他们的身体质量指数(简称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的合格率并不会提高。“我们在山西和湖南的调研发现,原以为经济条件好了以后,营养不良的孩子就变成了合格的孩子,实际情况是变成了超重和肥胖的孩子。所以经济条件的改善不一定能够改善孩子的营养状况,不一定能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我们还需要教育。”
一、从膳食观念入手塑造生产观念
现在的农村儿童可能是未来的食品生产者,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在农业生产。因此,《读本》不仅关心食物本身的安全、营养,还关注食物生产的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态保护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关注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的安全,注重农业安全生产、食品储藏、加工的安全知识与意识的教育与培养。
“绿色革命”对农业生产的巨大促进作用,又阐明了农兽药、化肥不合理使用的严重后果,如对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最终污染食物,危害人类健康。“我们希望教孩子们拒绝所谓‘一家两制’的做法——我生产的食物给自己吃的不加这些东西,给别人吃的就加好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样的做法会互相毒害。我们希望从孩子的膳食观念、生产观念开始影响他们。”
二、保障农村留守儿童食品安全的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健康及其家庭幸福的问题,也关系到整个农村社会稳定的大局问题。因此,各级政府、留守儿童家庭、农村学校和社会力量应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以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食品安全问题,以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各级政府应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为农村留守儿童的食品安全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鉴于国家尚未出台专项法律条款用于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食品安全,既有的未成年人有关法律法规也缺乏对农村留守儿童食品安全的针对性保护。为此各级政府应根据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解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食品安全主要问题的同时,从制度方面为农村留守儿童的食品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此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应该确立专门的组织和部门来行使留守儿童的权益保障工作,为其食品安全代言,并负责相关政策的落实与执行。
其次,加强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食品安全教育。近些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食物中毒事件频发,主要是由于留守儿童自身及其监护人食品安全意识欠缺。为此,一方面,农村学校应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并应将其列为常态化的教育活动,如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向学生讲授食品安全知识。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妇联和其他公益机构应定时向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如举办食品安全培训班等。此外,县乡等政府部门以及村民自治组织、农村“两委”应借助村民们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积极普及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再次,加强农村食品购销环节的监管。简而言之,一是对农村地区的餐饮行业和学校食堂定期进行严格的卫生审查;二是积极培育“放心店”,对农村地区的商店、超市、流动摊点展开综合治理,不断提高经营者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要求他们对进货、生产、存储、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三是逐步建立食品安全溯源管理制度,积极推行散装食品的标签、标示制度,一旦某些食品出现问题,就能够迅速及时地进行处理,从而把产生的危害降低到最小,进而有效地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食品安全和身心健康。
最后,各职能部门协调互动,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的综合治理。2014年下半年,按照中央统一的部署和安排,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积极配合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校园及其周边区域的食品店、餐饮店等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不符合各项规定的商贩。但在农村地区,由于食品安全监管“软硬件”落后,无法及时有效地监测出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一定程度上,这次专项检查没起到应有的效果。今后应继续发挥我国城乡对口支援的制度优势,促使城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先进的技术设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优秀的监测人才能够为农村地区共享。另外,还应加强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领导地位,通过对相关监管部门的协调指导,建立和落实食品安全的问责机制和考核机制,促使各个部门协调合作联动,共同落实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邓永胜.中国现有7000万农村留守儿童,1300万无户籍登记[EB/OL].中国新闻网,2014.
[2]佚名.江西食物中毒事件38名小学生住院,大部分是留守儿童[EB/OL].中国日报网,2015.
[3]刘鹏.改革食品安全城乡分治,保障食品安全国民待遇[J].行政管理改革,2012,(9):52-53.
[4]江大红,杨柳.山寨食品充斥农村,监管缺位是主因[N].生命时报,2012,(1).
[5]毛伟豪,李德欣.媒体调查辣条制作:工人如厕后不洗手直接装辣条[N].现代金报,2015.
该文为甘肃省2014年度“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留守儿童餐桌文化教育的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
摘 要:近年来,农村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诸多伤害。农村留守儿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主要是由于农村学校及留守儿童监护人食品安全意识较差,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正规的购销渠道,监管环节较为薄弱等原因造成的。鉴于此,唯有对症下药,积极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加强各方食品安全意识教育,促进农村食品购销环节的监管,以及实现农村食品的安全治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预防农村留守儿童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食品安全;探析
其实吃饭是需要学习的,不管是吃饭的礼仪还是吃饭内容其实都不是先天具备的。特别是吃什么,怎么吃才能够促进健康,这应当是国民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从小接受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而在有关饮食和健康的教育方面却一直缺失。
食育的内涵很丰富,简单来说就是学习吃什么和怎么吃,能够促进我们的健康。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与大多数城市孩子相比,在吃什么才健康的问题上,我校所在地区的农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孩子们购买的零食以伪劣的垃圾零食为主。
“一个3岁的孩子如果每天吃一包辣条,他吃进去的盐是我们营养学会推荐量的220%,一个6岁的孩子一天吃一包辣条的话,他吃的盐是推荐量的172.33%;10岁孩子每天吃一包辣条,摄入钠盐是推荐量的129.5%,可是有的孩子一天吃三四包辣条,所以这是很大的问题。”彭亚拉担忧地说。
经济条件改善不一定能改善孩子的营养状况
所以食育的任务在农村非常有必要。调研中发现,会以零食代替正餐的孩子占到40.7%,他们只注重口味,只注重便宜,不太了解正餐对营养健康的必要性。
调研发现,贫困地區超重和肥胖不是问题,主要问题是营养不良,有37%的孩子偏瘦。但调研发现如果他们的经济条件改善了,他们的身体质量指数(简称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的合格率并不会提高。“我们在山西和湖南的调研发现,原以为经济条件好了以后,营养不良的孩子就变成了合格的孩子,实际情况是变成了超重和肥胖的孩子。所以经济条件的改善不一定能够改善孩子的营养状况,不一定能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我们还需要教育。”
一、从膳食观念入手塑造生产观念
现在的农村儿童可能是未来的食品生产者,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在农业生产。因此,《读本》不仅关心食物本身的安全、营养,还关注食物生产的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态保护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关注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的安全,注重农业安全生产、食品储藏、加工的安全知识与意识的教育与培养。
“绿色革命”对农业生产的巨大促进作用,又阐明了农兽药、化肥不合理使用的严重后果,如对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最终污染食物,危害人类健康。“我们希望教孩子们拒绝所谓‘一家两制’的做法——我生产的食物给自己吃的不加这些东西,给别人吃的就加好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样的做法会互相毒害。我们希望从孩子的膳食观念、生产观念开始影响他们。”
二、保障农村留守儿童食品安全的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健康及其家庭幸福的问题,也关系到整个农村社会稳定的大局问题。因此,各级政府、留守儿童家庭、农村学校和社会力量应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以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食品安全问题,以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各级政府应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为农村留守儿童的食品安全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鉴于国家尚未出台专项法律条款用于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食品安全,既有的未成年人有关法律法规也缺乏对农村留守儿童食品安全的针对性保护。为此各级政府应根据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解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食品安全主要问题的同时,从制度方面为农村留守儿童的食品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此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应该确立专门的组织和部门来行使留守儿童的权益保障工作,为其食品安全代言,并负责相关政策的落实与执行。
其次,加强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食品安全教育。近些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食物中毒事件频发,主要是由于留守儿童自身及其监护人食品安全意识欠缺。为此,一方面,农村学校应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并应将其列为常态化的教育活动,如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向学生讲授食品安全知识。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妇联和其他公益机构应定时向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如举办食品安全培训班等。此外,县乡等政府部门以及村民自治组织、农村“两委”应借助村民们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积极普及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再次,加强农村食品购销环节的监管。简而言之,一是对农村地区的餐饮行业和学校食堂定期进行严格的卫生审查;二是积极培育“放心店”,对农村地区的商店、超市、流动摊点展开综合治理,不断提高经营者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要求他们对进货、生产、存储、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三是逐步建立食品安全溯源管理制度,积极推行散装食品的标签、标示制度,一旦某些食品出现问题,就能够迅速及时地进行处理,从而把产生的危害降低到最小,进而有效地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食品安全和身心健康。
最后,各职能部门协调互动,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的综合治理。2014年下半年,按照中央统一的部署和安排,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积极配合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校园及其周边区域的食品店、餐饮店等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不符合各项规定的商贩。但在农村地区,由于食品安全监管“软硬件”落后,无法及时有效地监测出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一定程度上,这次专项检查没起到应有的效果。今后应继续发挥我国城乡对口支援的制度优势,促使城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先进的技术设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优秀的监测人才能够为农村地区共享。另外,还应加强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领导地位,通过对相关监管部门的协调指导,建立和落实食品安全的问责机制和考核机制,促使各个部门协调合作联动,共同落实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邓永胜.中国现有7000万农村留守儿童,1300万无户籍登记[EB/OL].中国新闻网,2014.
[2]佚名.江西食物中毒事件38名小学生住院,大部分是留守儿童[EB/OL].中国日报网,2015.
[3]刘鹏.改革食品安全城乡分治,保障食品安全国民待遇[J].行政管理改革,2012,(9):52-53.
[4]江大红,杨柳.山寨食品充斥农村,监管缺位是主因[N].生命时报,2012,(1).
[5]毛伟豪,李德欣.媒体调查辣条制作:工人如厕后不洗手直接装辣条[N].现代金报,2015.
该文为甘肃省2014年度“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留守儿童餐桌文化教育的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