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为师生冲突“买单”?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ok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师和学生,师生关系理应是教育中最基本的关系。师生关系客观地存在着冲突与对抗,如何认识这种冲突和对抗?谁该为师生冲突“买单”?
  
  一、关于师生冲突
  
  师生冲突是指教师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不和谐现象,它是正常师生关系的异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师生之间的对抗和紧张。关于师生冲突目前学界已有诸多研究成果,从冲突结果来看,师生冲突有“良”性师生冲突与“恶”性师生冲突,良性师生冲突会建构起新的和谐师生关系,恶性师生冲突会毁坏正常的师生关系,因而又可称为建设性师生冲突和破坏性师生冲突。建设性师生冲突无疑会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在冲突过程中加强师生沟通,从而有利于教学及管理,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但基于各方面因素,更多时候师生冲突表现为破坏性冲突。当破坏性师生冲突发生时,谁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如何对破坏性师生冲突进行“归责”才是理性的和合理的?师生冲突中怎样才能进行正确的责任“归因”?
  
  二、师生冲突——教师买单
  
  当破坏性师生冲突发生时,一般只会直接涉及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方面,而间接的对其他方面产生作用及影响。当然,破坏性师生冲突的原因必然是多方面的,责任承担主体也应该是多方面不应该是单一的,但就主要责任而言,则应该由教师承担,教师应该承担师生冲突中的主要责任。
  首先,教师职业素质要求教师应该承担起破坏性师生冲突中的主要责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从本质上来说是社会上的一种职业。既然作为职业,必定有特定的职业规范,社会对职业主体具有相应的职业素质要求。对应到教师这一职业,职业素质则应该体现为能否较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破坏性师生冲突中,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从业者,理应对教学过程中的冲突事件负责并促进冲突实现良性发展,以保证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这是职业素质所在,是教师职业能力的一部分。当然,破坏性师生冲突现象的发生,原因肯定有许多方面,既有可能是由于学生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其他方面的原因,但教师不应该以此为理由来推卸自身应该承担的主要责任。因为,教师这一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社会分工的普适性要求社会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各司其职”。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因而教师在破坏性师生冲突中应主动承担起主要责任,否则就是缺乏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缺乏从业能力。如果教师把导致破坏性师生冲突的原因归因于自身之外,无疑类似于医生无法医治病人时反而责怪病人未进行较好的早期预防,责怪病人家属未进行良好的早期照顾。这是逃避责任的体现,是缺乏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表现,无疑是毫无意义的。
  其次,教师作为成人群体的代言人要求他们应该承担起破坏性师生冲突中的主要责任。
  在师生互动关系中,教师是成人社会的代言人,是相对成熟一方,而学生则是相对不成熟的一方。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认识,直接来源于他们的学校生活体验,学生正处于成长期,感性与理性并存但感性居多,自制能力差,许多外在性的适应都还停留于生理性反映,缺乏必要的社会属性指导,在知识储备及生理发育方面都无法完全理解及适应成人社会的规范,也正因此教育也才有了存在的逻辑前提。基于师生在社会属性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不完全对等,因而师生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代沟,教师理解和认同的东西,学生却不一定能够理解和认同。学生在家庭中是受监护人,在学校中是受教育者,基于学生个体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师生沟通双方的认知差异,因而他们身上潜藏着对成人群体权威及规范的“反抗”品质,这是由学生特有的身心特点所决定的。学生还是未成年人,不能完全把握自己行为,渴求独立自主、反叛,力图摆脱成人规范和成人权威,这是破坏性师生冲突发生的内在条件。从个人修养方面来看,在破坏性师生冲突中,教师如果“直面”冲突与学生对抗到底.只能说明教师的个人修养与学生处于同一水平,只能说明教师职业素质低下,因为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而教师是成年人,双方不能适用同一标准。从法律来看,在破坏性师生冲突中,教师无疑具有“完全责任能力”,对于冲突应担负“完全责任”,而学生只具备“有限责任能力”,只担负“有限责任”,因而教师也应该承担起破坏性师生冲突中的主要责任。
  
  三、艺术处理师生冲突
  
  和谐的师生关系无疑是教学中的理想状态,但师生关系和谐也只能是对立中的和谐,和谐以对立为存在的理论前提,没有对立则和谐也无从谈起,因而师生冲突是不可避免并必要存在着的。教师应该有承担破坏性师生冲突事件中主要责任的意识,并培养起自身正确处理破坏性师生冲突的能力,要认识到正确处理破坏性师生冲突的能力是教师职业素质构成之一。
  应对破坏性师生冲突,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艺术处理。要正确看待师生冲突特别是正确看待破坏性师生冲突,教师要有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并自觉培养起自觉应对处理破坏性师生冲突的能力,学会艺术地处理破坏性师生冲突,将师生之间的一切冲突和对抗在友好亲密的氛围中得到完美化解。
其他文献
一、地理学科特性分析    地理是一门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可以综合应用自己所学到的学科知识和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审美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了要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要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如何更好地贯彻这些理念呢?我校实施
作文难,作文教学更难,而“难”恰是一个学科的精髓所在,如果自己不能形成一套富于个性色彩的作文训练思路,就绝不是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  笔者认为,恰当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是作文教学走出困惑的关键所在。    “读”与“写”    无疑,“读”与“写”既是语文教学的“双璧”,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的关系,从三个角度表现出来:第一“读”与“写”是各自独立的,一个负责主体由外而内的吸收,一个负责主体由内而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精心培护这块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    一、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我们必须抓住兴趣做文章。    1 以悬念激趣  在
摘 要: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是课堂,创设真实情境并引导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文章以“区域生态问题及其治理”为课例,依托“家乡高邮湖古今环境问题”的真实情境,浅谈在真实情境中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策略,并提出在真实情境中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真实情境;地理核心素养;落实步骤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
摘 要:磨课是青年教师成长中展示自我和锻炼自我的有效途径,对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文章以“锋面系统”为例,从课堂主线、课堂引入、教学重点、难点、课堂语言、师生活动几方面着手,反复研磨,最终使本课例得到提升。  关键词:磨课;地理教学;教学设计;锋面系统  所谓“磨课”是指一段时间内,帮助上课教师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学预案和试教进行认真研究、反复推敲、细致打磨,最终达到生成好课、升格
摘 要:文章以“内力作用”为例,结合单元备课思路,改变传统教学目标编写模式,从核心素养提升出发,提出整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教学情境、明确教学目标、重视问题教学与任务群设置、重视表现性评价等高中地理单元备课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单元备课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传统的备课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单元备课是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单元是以专题、问题及学生活动为中心,将具有因果关系、
摘 要: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达,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一线地理教师一直在探究的问题,而赛耶模型是实现STEM教育核心理念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为例,选择“万州港电的三生三世”为问题链条,探索借助赛耶模型进行地理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教学实践证明赛耶模型是现阶段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一种可行教学方式。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赛耶模
长期以来,学习困难、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被称为“差生”,再加上不守纪律,就被称为“双差生”。学生一旦被视为“差生”,在教师、同学眼中往往就是“嫌弃儿”的角色,他们在集体里往往不受欢迎,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这种角色、地位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其实,把学习有困难、成绩差的学生称为“差生”,本身就带有偏见,有不少“差生”虽然成绩不佳,但在其他方面有天赋,因此我们应称其为“后进生”、“待优生”。 
消费方式是指消费者同消费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是消费者在一定条件下,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占有、支配和使用以满足其需要的全部行为的总和。消费方式除受客观件的制约外,还受消费者本身的个性、情感、偏好等主观因素的制约。中职生的文学消费方式是指中职生对文学作品的选择、阅读以满足其心理需要的行为总和。本文意在通过对中职生当前的文学消费方式做出分析,在对中职生文学消费方式进行把握的基础上对学生文学教育方面有所作为,
近年以来,由于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农村的基础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许多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但就在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让人担忧的地方。农村学生,尤其较为偏远乡镇学校学生的父母大多已进城务工。笔者曾对本校及周边乡镇学校的学生进行统计,留守少年儿童占学生人数的60%以上,留守少年儿童中,40%以上是后进生,其中20%左右的学生问题较为严重。  过多的后进生的存在,给农村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