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的语文教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girl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中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课本之间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阅读中教师应充当打开学生阅读读物大门的钥匙,在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上,语文教师应是艺术感染的使者。语文教师必须投身到新课改当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充当好“桥梁、纽带、钥匙、使者”的角色。
  【关键词】新课改 教材 桥梁和纽带 课外读物 人文精神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97-0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如今,新课改已经进行几年了,不同地域不同领域,改进的程度和效果各不相同。尤其是语文教学这一块,语文教师也感到很头痛,怎样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书育人,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具体应该充当什么角色、做点儿什么、起什么作用?据笔者多年的语文教学实际体验,以及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个人认为语文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课本之间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语文课堂上学生是求知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得知识,教师应为学生搭建一座桥梁,并帮助学生顺利地通过这座桥走进教材。在与教材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问题,如遇障碍教师应帮助排除。这时学生与教材可能发生感情上的变化,对难题疏远了,那么教师在当中一定要起纽带作用,切不可让学生远之。
  教师如何搭建好桥,真正起到纽带作用呢?首先,设法激发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兴趣,使学生自觉地、自然地走上这座桥,通过后使学生达到流连忘返的程度,在那里如饥似渴地获得意想不到的知识。使学生感受到读书是一种乐趣。其次,教师在备课时备教材、备学生。要认真设计好教材中的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自己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性。使他们感受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这样教师只有在教材和学生之间穿行,互相勾引,使学生进入教材情境,难以脱身,这样他们从中汲取的知识是无量的。真正达到不绑难逃的目的。
  二、新课改形势下,在阅读中教师应充当打开学生阅读读物大门的钥匙。
  课堂教学的内容其实是有限的,而课外读物内涵的知识却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只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是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上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不断的有选择性地把有益的课外读物推荐给学生,帮学生打开课外读物的大门,在书海中寻找并学习适合自己的知识。
  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能整天领着学生围着课本转,反反复复地练啊、写啊!加重学生不必要的负担,使学生都有烦感,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带领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进课外阅读大门。
  如何将学生带入课外阅读的大门,大门如何打开呢?首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给学生自由。比如阅读内容的选择,除不健康之外历史、科技、社会、天文、地理等都可以选读。其次做好阅读指导,如怎样选书,怎样读等都要指导。最后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如每天安排好阅读时间,在阅读过程中爱提出问题,认真做好读书笔记,阅读后写读后感总结自己的感悟,这样也能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三、在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上,语文教师应是艺术感染的使者。
  人文精神不能靠说教强行传给学生,这样是不科学的,这样做会适得其反,人文精神传输重在感染和熏陶。
  语文教师不是只懂一点儿汉语知识或修辞格等语文理论知识就可以的,我们要终生学习,不断丰富自我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我们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顺畅地传给学生。
  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使者,需要具备哪几方面的修养?教师准备的那桶水该含哪些成份呢?首先是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成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即教师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的风度主要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为人师表。最后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学习和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和创造更新的美。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发展和语文教学新课标的落实,我们语文教师对自己工作性质和任务应有新的认识,自己究竟应该怎样做,做什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为了转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必须投身到新课改当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充当好“桥梁、纽带、钥匙、使者”的角色。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56-02  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而创新是发展的力量之源,让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  为了与时俱进,众多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开始思索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
期刊
【摘要】现在大多数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兴趣,既有对学科本身的兴趣也有对教师的兴趣。可是让学生对原本从心底抵触的东西开始感兴趣到有浓厚的兴趣似乎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更是考验老师的上课技巧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教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61-01  数学是其他学科的地基,只有把地基打好,才能盖好高楼
期刊
【摘要】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化学与食品科学交叉的纽带。食品化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本文将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体会重点探讨如何优化食品化学教学内容,以使该门课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食品化学 教学内容 优化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食品化学》教学内容优化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2012C56)。  【中图分类号】G64【文
期刊
【摘要】运动员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比赛任务重,学习时间少的学训矛盾一直是困扰教师与学生的难题。我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加入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原有基础出发,注重学生新旧知识“桥梁”的搭建,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开设一门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选修课程,作为基础数学课程的补充的想法就油然而生了,该课程从兴趣开始,注重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最终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期刊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相对于数学知识而言,它的呈现是隐蔽的,是学生难以独立地从教材的字里行间直接获取的,它隐含于数学知识与教学活动中。本文就初三平面几何“圆周角”一节的教学谈些这方面的作法与体会。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活动 圆周角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40-01  一、运动变化、引出定义,培养学生的运动变化观和
期刊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依据爱好和兴趣自愿组成,并遵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组织,大学精神文明的承受者,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可以拓宽知识结构,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但在实践中,社团发展也出现了令人困扰的诸多问题,社团文化以及核心价值的偏差,社团管理体制的不顺畅,社团内部管理的混乱,干部素质以及能力的参差不齐导致社团人才的流失
期刊
【摘要】借用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对高校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重新构架课程框架,充分利用平台的教学功能辅助我的《有机化学》教学工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 功能应用 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81-01  随着网络的社会化,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借助网络随时随地学习,这种改变不断冲击着传统教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94-01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增进以课程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自主,然而,当校本课程被定位于“持续时间长”“大规模”“精英教师主导”取向时,其提升教师课程能力的理想预期就被降低了,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微课堂以教师自身的能力和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基点,既体现了校本课程追求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定位,同时又因其“灵
期刊
【摘要】班级管理的成败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所以关于班级管理的探索一直成为广大班主任老师所关心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发扬民主这一视角出发,从民主创设自我教育环境和民主参与班级自我管理两个方面,阐述了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民主 高年级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92-01  在很多班主任看来,提
期刊
【摘要】中职生,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作为社会上的一个特殊教育群体,备受大众轻视,尤其是来自父母同学的漠视。在中职生15到19岁,本就是个情感敏感多发时期,自我意识呈现高涨,出现叛逆心理,再加上中职教育的忽略,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本文将从临邑师范学校为调查范围,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个例等活动,展开研究,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情况,讨论分析各种问题现象,切实做到完善科学理论,为以后的中职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