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越来越难教!”不少语文老师发出这样的慨叹,我也有同感,为什么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学语文?为什么学生上语文课时总不能兴致勃勃而甚至于会开小差?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是:没趣,听少几句也没什么关系。这一学期,我担任初二的语文课。学期初,学生中不想学语文的思想就更普遍、更突出了。能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我努力去作了一番教学尝试、实践。
实践见真知,反馈的信息告诉我,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语文课有趣、有用。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从激情、引趣、启思、授法四方面去努力。
一、激情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和“趣”是紧密联系着的。因而,我首先致力于“激情”,以引起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1.以“情”激情
动人之情者莫过于情。我总是把“微笑”带进课堂,总是精神饱满地走进教室,使学生一看到老师就有一种愉悦感,使学生一看到老师就感到精神振奋。一句“同学们好”我力求说得亲切、热情;同学们的“老师好”自然会更加真挚、热诚。和谐的气氛,心灵的沟通,怎会不激起感情的浪花?我把这称为“感情开幕式”。每教一篇新课文,我总是精心设计一小段足以撩拨情思的导语,谓之“感情导入”。例如,在教《背影》时,我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背影》,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父母、长辈们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背影’。想到它,你会否感动?”这时,下面议论开了。我让大家议论了一会以后,顺势说:“是的,亲人的背影我们太熟悉了!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我深深体会,一曲引子,虽只寥寥数言,只要教师能情注其中,足可以掀动学生感情的澜波,使学生“未读课文先有情”,学生有了这样的“情”,对课文的学习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往。
2.以“文”激情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诗歌,散文固为情之所铸,小说、戏剧中故事的叙述,环境的描写、人物的刻画也无处不有文情;就是议论性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的感情也在回荡。显然,如果能把学生带进这情的天地,学生不可能不动情。朗读,无疑是能达到这一目的极为重要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我很注重朗读:教师读,学生读;读片段,读整篇。作者情注文中,读者现情于声外,自然而然,读者和听者就会受到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染,从而产生共鸣,这种感情上的共鸣就会变成孜孜以求的欲望和力量。例如,我教《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我本来要求学生一段一段地分组轮流读。但是学生越读越激昂,谁也不愿中途遏止,大家都一直到读完全文才肯罢休。有了这样的“情”,对课文的学习当然会是兴致勃勃了。
但那些感情不那么浓烈的文章,单让学生朗读,往往感情带动不起来,这就要辅以引导。我教《寻找时传祥》这课时,就有这种情况,于是,我引导学生探入体味时传祥是什么时代什么职业的人,与现在有什么差距,用“寻找”有什么意义。分析“时传祥”与“精神”的恰当配搭,使学生明白时传祥精神在现实中缺失,寻找时传祥精神是时代的呼唤。学生感受了作者的“情”,自己的感情也就调动起来了。这样的引导,能激发学生向往学好语文,希望深入探究课文的一种较为巩固的、持续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无疑是课堂教学中所最需要的和最可宝贵的。
二、引趣
要引起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实在得从多方面努力,而我深有体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极为重要。因而,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求新”“求活”“求变”。例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共四篇议沦文,根据课文重点和教学的重点,以及它们在该单元的地位,四篇文章我分别采用了四种教法:《为人民服务》我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让学生分大层次小层次,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为一篇较为典型的科学研究演讲,我则先让学生读知识短文“中西学术文化的差异”,然后要求学生以此为指导分组讨论阅读;《我有一个梦想》是一篇好文章,读它确实是“如饮醇酒,其味无穷”,我让学生反复朗读后进行评论;《你是你的船长》是课外阅读课文,我让学生通过编习题,解习题的方式阅读。在《为人民服务》教学中,让学生找出具体叙述了什么、描写了什么,哪些是议论等,然后(下转第29版)(上接第28版)分析“叙”如何为“议”服务。我要求学生的阅读方法是“细细品味”,摘录文中的语句作比较,从而体味作者观察的细致,描写的细腻,笔法的灵活,用词造句的考究。这样“因文定法”,灵活多样,学生也就学得饶有趣味。
三、启思
语文的教学着眼点,无疑应该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多思,教师要努力启思。而课堂上如果能够始终紧扣文章的字、词、句、篇,丝丝入扣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既愉快又紧张,就会既有“不愿开小差”,又有“开不得半点小差”之感,就会出现一个兴趣勃勃、专心致志的局面。
鲁迅的《祝福》我已执教多次,过去教的时候,多用传统模式,也曾用过“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八字教学法”去教。今学期执教时,我却对教材作了另一种处理,课前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然后用两节课时间进行启思阅读,我让学生讲述了祥林嫂的悲惨故事,把祥林嫂的悲惨遭遇简要地板书出来后,便这样设疑:“同学们,祥林嫂为什么会如此不幸?为什么会悲惨地死去?”我们了解了祥林嫂的悲惨故事以后,自然而然应该去探究这个问题了。著名作家丁玲说:“《祝福》是真正的悲剧,祥林嫂是非死不行吗”?然后,紧紧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层层设问,促使学生去阅读、去思考。第一节课的四十五分阅读,学生思考和回答了二十多个问题,从“鲁四老爷与祥林嫂”到“婆婆”“大伯”与“祥林嫂”再到“柳妈”、鲁镇人与“祥林嫂”以及祥林嫂的自身去探究了“祥林嫂之死”,步步追溯,揭示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揭示了祥林嫂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思想。而祥林嫂的性格特点、肖像描写也自然而然地融汇于其中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我”,分析环境描写、标题的深刻含义等,全文便学完了。我觉得这种教法和往常的教法比较起来,其突出的特点是:教师不仅“多问”更注意“善问”,问在关键处,自始至终紧紧地把学生的心抓住,自始至终紧扣文章的字、词、句、篇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吃透文章的精髓。我深深体会到,如果能够紧紧抓住文章的“领”,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抓住学生的心理,巧妙的组织教材,那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会有一种觅幽探胜的追求和兴趣,就会有一种拾级而上的感觉和喜悦,这无疑是最能引爆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师引导学生一路“左顾右盼”,蝉前联后,学生的思路就会得以扩展而日益开阔。教师引导学生追本溯源步步深入,学生的思维就会日臻深刻和严密。
四、授法
教给学生读书写作的方法,固然是使“教”能达“不教”之必需。而从另一角度说,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授法”,使學生感到能从学习中掌握一些“套路”,那么,学生会更体会到“语文课有用”,就不会觉得“听多听少一个样了”。
这一学期初二的语文课有个议论文单元,其教学要点都十分明确,主要是学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从学生的实际看,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都不太重视“论证”。因而学完这单元后,我引导学生整理归纳所学的有关论证的知识,用图表法变现出来,使学生了解了“论证”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区别了“论证的结构方式”,着重讨论了对这些“形式”“方式”“方法”的恰当运用。在教记叙文时,我紧紧结合课文总结夹叙夹议的一般特点后,给学生讲了“主题的确立”“思路的构想”“表达方式的使用”等写作知识。这些,无疑都能给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提供一些方法。教完小说后,我跟学生总结了“分析小说主题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心理描写种种”“标题的运用”等等。并让学生写了两篇文艺评论,一篇分析人物,一篇分析艺术特色。通过这样,让学生掌握了小说的阅读方法。
显然,上面所说的只是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工作,从而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理性化这一角度而言。而事实上,教师在朗读、分析、启思等教学活动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授法。如果我们能在一切的教学活动中更有意识地注意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学生便容易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学生明显地感到自己能力的提高,感到能学到受用终生的知识,对语文课也就会自然而然感兴趣了。
实践见真知,反馈的信息告诉我,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语文课有趣、有用。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从激情、引趣、启思、授法四方面去努力。
一、激情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和“趣”是紧密联系着的。因而,我首先致力于“激情”,以引起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1.以“情”激情
动人之情者莫过于情。我总是把“微笑”带进课堂,总是精神饱满地走进教室,使学生一看到老师就有一种愉悦感,使学生一看到老师就感到精神振奋。一句“同学们好”我力求说得亲切、热情;同学们的“老师好”自然会更加真挚、热诚。和谐的气氛,心灵的沟通,怎会不激起感情的浪花?我把这称为“感情开幕式”。每教一篇新课文,我总是精心设计一小段足以撩拨情思的导语,谓之“感情导入”。例如,在教《背影》时,我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背影》,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父母、长辈们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背影’。想到它,你会否感动?”这时,下面议论开了。我让大家议论了一会以后,顺势说:“是的,亲人的背影我们太熟悉了!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我深深体会,一曲引子,虽只寥寥数言,只要教师能情注其中,足可以掀动学生感情的澜波,使学生“未读课文先有情”,学生有了这样的“情”,对课文的学习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往。
2.以“文”激情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诗歌,散文固为情之所铸,小说、戏剧中故事的叙述,环境的描写、人物的刻画也无处不有文情;就是议论性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的感情也在回荡。显然,如果能把学生带进这情的天地,学生不可能不动情。朗读,无疑是能达到这一目的极为重要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我很注重朗读:教师读,学生读;读片段,读整篇。作者情注文中,读者现情于声外,自然而然,读者和听者就会受到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染,从而产生共鸣,这种感情上的共鸣就会变成孜孜以求的欲望和力量。例如,我教《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我本来要求学生一段一段地分组轮流读。但是学生越读越激昂,谁也不愿中途遏止,大家都一直到读完全文才肯罢休。有了这样的“情”,对课文的学习当然会是兴致勃勃了。
但那些感情不那么浓烈的文章,单让学生朗读,往往感情带动不起来,这就要辅以引导。我教《寻找时传祥》这课时,就有这种情况,于是,我引导学生探入体味时传祥是什么时代什么职业的人,与现在有什么差距,用“寻找”有什么意义。分析“时传祥”与“精神”的恰当配搭,使学生明白时传祥精神在现实中缺失,寻找时传祥精神是时代的呼唤。学生感受了作者的“情”,自己的感情也就调动起来了。这样的引导,能激发学生向往学好语文,希望深入探究课文的一种较为巩固的、持续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无疑是课堂教学中所最需要的和最可宝贵的。
二、引趣
要引起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实在得从多方面努力,而我深有体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极为重要。因而,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求新”“求活”“求变”。例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共四篇议沦文,根据课文重点和教学的重点,以及它们在该单元的地位,四篇文章我分别采用了四种教法:《为人民服务》我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让学生分大层次小层次,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为一篇较为典型的科学研究演讲,我则先让学生读知识短文“中西学术文化的差异”,然后要求学生以此为指导分组讨论阅读;《我有一个梦想》是一篇好文章,读它确实是“如饮醇酒,其味无穷”,我让学生反复朗读后进行评论;《你是你的船长》是课外阅读课文,我让学生通过编习题,解习题的方式阅读。在《为人民服务》教学中,让学生找出具体叙述了什么、描写了什么,哪些是议论等,然后(下转第29版)(上接第28版)分析“叙”如何为“议”服务。我要求学生的阅读方法是“细细品味”,摘录文中的语句作比较,从而体味作者观察的细致,描写的细腻,笔法的灵活,用词造句的考究。这样“因文定法”,灵活多样,学生也就学得饶有趣味。
三、启思
语文的教学着眼点,无疑应该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多思,教师要努力启思。而课堂上如果能够始终紧扣文章的字、词、句、篇,丝丝入扣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既愉快又紧张,就会既有“不愿开小差”,又有“开不得半点小差”之感,就会出现一个兴趣勃勃、专心致志的局面。
鲁迅的《祝福》我已执教多次,过去教的时候,多用传统模式,也曾用过“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八字教学法”去教。今学期执教时,我却对教材作了另一种处理,课前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然后用两节课时间进行启思阅读,我让学生讲述了祥林嫂的悲惨故事,把祥林嫂的悲惨遭遇简要地板书出来后,便这样设疑:“同学们,祥林嫂为什么会如此不幸?为什么会悲惨地死去?”我们了解了祥林嫂的悲惨故事以后,自然而然应该去探究这个问题了。著名作家丁玲说:“《祝福》是真正的悲剧,祥林嫂是非死不行吗”?然后,紧紧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层层设问,促使学生去阅读、去思考。第一节课的四十五分阅读,学生思考和回答了二十多个问题,从“鲁四老爷与祥林嫂”到“婆婆”“大伯”与“祥林嫂”再到“柳妈”、鲁镇人与“祥林嫂”以及祥林嫂的自身去探究了“祥林嫂之死”,步步追溯,揭示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揭示了祥林嫂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思想。而祥林嫂的性格特点、肖像描写也自然而然地融汇于其中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我”,分析环境描写、标题的深刻含义等,全文便学完了。我觉得这种教法和往常的教法比较起来,其突出的特点是:教师不仅“多问”更注意“善问”,问在关键处,自始至终紧紧地把学生的心抓住,自始至终紧扣文章的字、词、句、篇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吃透文章的精髓。我深深体会到,如果能够紧紧抓住文章的“领”,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抓住学生的心理,巧妙的组织教材,那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会有一种觅幽探胜的追求和兴趣,就会有一种拾级而上的感觉和喜悦,这无疑是最能引爆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师引导学生一路“左顾右盼”,蝉前联后,学生的思路就会得以扩展而日益开阔。教师引导学生追本溯源步步深入,学生的思维就会日臻深刻和严密。
四、授法
教给学生读书写作的方法,固然是使“教”能达“不教”之必需。而从另一角度说,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授法”,使學生感到能从学习中掌握一些“套路”,那么,学生会更体会到“语文课有用”,就不会觉得“听多听少一个样了”。
这一学期初二的语文课有个议论文单元,其教学要点都十分明确,主要是学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从学生的实际看,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都不太重视“论证”。因而学完这单元后,我引导学生整理归纳所学的有关论证的知识,用图表法变现出来,使学生了解了“论证”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区别了“论证的结构方式”,着重讨论了对这些“形式”“方式”“方法”的恰当运用。在教记叙文时,我紧紧结合课文总结夹叙夹议的一般特点后,给学生讲了“主题的确立”“思路的构想”“表达方式的使用”等写作知识。这些,无疑都能给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提供一些方法。教完小说后,我跟学生总结了“分析小说主题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心理描写种种”“标题的运用”等等。并让学生写了两篇文艺评论,一篇分析人物,一篇分析艺术特色。通过这样,让学生掌握了小说的阅读方法。
显然,上面所说的只是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工作,从而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理性化这一角度而言。而事实上,教师在朗读、分析、启思等教学活动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授法。如果我们能在一切的教学活动中更有意识地注意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学生便容易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学生明显地感到自己能力的提高,感到能学到受用终生的知识,对语文课也就会自然而然感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