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不同塑料替代天然砂制备了塑料混凝土并研究了其性能.由于塑料的低密度,塑料混凝土表现出了较高的孔隙率与较低的密度.与标准混凝土力学强度值相比,制备的
【机 构】
:
陕西开放大学,陕西西安710119;陕西工商职业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不同塑料替代天然砂制备了塑料混凝土并研究了其性能.由于塑料的低密度,塑料混凝土表现出了较高的孔隙率与较低的密度.与标准混凝土力学强度值相比,制备的不同塑料混凝土试件力学强度均高于标准值,并且在PS-5中达到最高,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42.4 MPa和6.9 MPa.在导热系数方面,PS-5的导热系数为1.407 W/(m·K),低于空白样品的1.6 W/(m·K),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此外,PS-5具有较好的耐久度、较高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能和抗渗透性,可用于轻质非承重构件.
其他文献
通过共混法制备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PHBV)基复合薄膜,并研究了聚碳酸亚丙酯(PPC)的用量对PHBV基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PC含量的增加,PHBV
制备了一种无氟耐用环氧/棕榈蜡/炭黑(EP/CW/CB)超疏水复合涂层,调控CW和CB的比例,以获得超疏水性能.使用砂纸磨损实验、落砂实验以及胶带剥离实验验证复合涂层的耐摩擦性能
通过准静态实验对单根正六边形碳管(单管)、双管、三管和四管蜂窝结构进行轴向压溃研究.对比四种不同数量碳管蜂窝结构的破坏方式、吸能和比吸能规律,指出了蜂窝结构的黏接区
采用二氧化碳釜压法制备高熔体流动速率的聚丙烯(PP)发泡材料,考察温度、处理时间和压力等工艺参数对PP发泡材料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加入质量分数2%~8%的二氧化硅(SiO2)、云
针对船坞内的水深不足以使半潜式起重平台(Semi-Submersible Crane Vessel, SSCV)独自安全漂移出坞的问题,设计2种下水方案,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评估平台下水过程其结构强度的
从环境影响和控制成本的角度考虑,得到高表面质量的微发泡制品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添加模具涂层实现被动成型温度的控制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该研究中,将不同厚度ZrO2材料
采用发泡法制备了聚偏二氟乙烯(PVDF)泡沫,并在其上沉积了光热转换材料聚吡咯(PPy),制备了PVDF/PPy复合多孔泡沫光热材料.PVDF/PPy泡沫内的多孔结构有利于水分的输运,并且黑
采用二次开模技术制备了发泡聚丙烯(PP)材料,并利用辐照加速器对制品进行改性处理,探究了改性PP性能与处理时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辐照处理后的发泡PP材料韧性明显降低,但刚性
采用氮化硼(BN)作为导热填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酰胺6/氮化硼(PA6/BN)导热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万能试验机等方法研究了经过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的BN对PA6
基于Solidwork软件分析了电子琴键斜销抽芯模具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性技术,完成电子琴键工艺性的应用.确定了电子琴键斜销抽芯注塑模具的分型面选择、浇注系统、冷却系统、斜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