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开展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红紫双色球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统计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11.90%)低于对照组(30.95%)(P<0.05)。结论:采用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开展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值得推广实。
关键词:综合评估护理;冠心病;老年;心脏不良事件
临床中60岁以上高龄群体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患者受血管腔阻塞或狭窄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心肌缺氧、缺血或坏死等情况,导致恶性心律失常、不稳定性心绞痛等不良事件频发,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由于大多数老年冠心病患者缺乏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治疗配合度较低。为了探讨更加科学的护理方案,本文就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开展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价值展开了下述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4例。纳入标准:①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②心功能分级[2]Ⅰ~Ⅲ级;③患者年龄>60岁。排除标准:①合并肺肾肝功能不全;②合并恶性肿瘤;③认知功能障碍;④精神病、帕金森;⑤沟通障碍。采用红紫双色球法将随机其分成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63~81岁,平均年龄(69.47±1.53)岁。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69.25±1.78)岁。患者均获知情权,组间基线数据对比均衡性良好。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遵医嘱检查、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用药指导、体征指标监测、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实施护理:(1)患者入院72h内建立个人电子信息档案,包括患者的疾病评估、社会信息、检查结果、复诊、随访记录等资料信息。(2)根据电子档案记录的评估内容,针对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睡眠障碍等问题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3)个性化护理方案中的重点干预处方内容包括抑郁处方、睡眠障碍处方、视听障碍处方、大小便失禁处方、药物联合使用处方、营养不良处方、慢性疼痛处方,护士在开展各项处方干预前,由科室主管护师对护士展开专项培训,待护士熟练掌握各项处方技能后方可开展护理计划。(4)结合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开展康复训练,运动量以患者耐受为宜,训练期间护士和家属全程陪护,保证患者的安全性。(5)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回院复查,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疾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记录在案,输入电子健康档案。对于未能按时返院复查者督促患者填写复查日记,经核实复诊信息和日记内容吻合后,再录入患者个人健康电子档案。
1.3观察指标
统计心脏不良事件,包括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1.4統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SPSS23.0内运行,以X2检验定性资料(%、n),以t检验定量资料(`x±s),P小于0.05,表明有差异。
2结果
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中冠心病患者一旦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则会引发心衰、血栓等危重症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经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11.90%VS30.95%),显示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模式可有效防控心力衰竭恶化等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更佳。初步分析后可知,综合评估护理模式要求医护人员从患者的躯体生理功能、全面医疗、环境因素。社会功能、心理认知功能等多角度出发,综合评估患者的健康状态,根据患者存在的负性情绪、睡眠障碍、视听障碍等问题,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护理计划,有效减少各类危险因素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与上述分析一致,李灿[3]对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研究后发现,采用综合评估护理模式护理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54%,远低于常规护理患者的47.27%,证实实施综合评估护理能够有效保障患者临床治护安全性,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谷云飞. 心脏病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分析与护理干预[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5(24):236.
[2]吴勇进, 李玲. 不同心功能分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TNF-α、MMP-9、IL-6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 37(7):904-906.
[3]李灿. 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 广西医学, 2018,40(13):128-131.
关键词:综合评估护理;冠心病;老年;心脏不良事件
临床中60岁以上高龄群体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患者受血管腔阻塞或狭窄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心肌缺氧、缺血或坏死等情况,导致恶性心律失常、不稳定性心绞痛等不良事件频发,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由于大多数老年冠心病患者缺乏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治疗配合度较低。为了探讨更加科学的护理方案,本文就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开展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价值展开了下述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4例。纳入标准:①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②心功能分级[2]Ⅰ~Ⅲ级;③患者年龄>60岁。排除标准:①合并肺肾肝功能不全;②合并恶性肿瘤;③认知功能障碍;④精神病、帕金森;⑤沟通障碍。采用红紫双色球法将随机其分成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63~81岁,平均年龄(69.47±1.53)岁。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69.25±1.78)岁。患者均获知情权,组间基线数据对比均衡性良好。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遵医嘱检查、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用药指导、体征指标监测、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实施护理:(1)患者入院72h内建立个人电子信息档案,包括患者的疾病评估、社会信息、检查结果、复诊、随访记录等资料信息。(2)根据电子档案记录的评估内容,针对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睡眠障碍等问题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3)个性化护理方案中的重点干预处方内容包括抑郁处方、睡眠障碍处方、视听障碍处方、大小便失禁处方、药物联合使用处方、营养不良处方、慢性疼痛处方,护士在开展各项处方干预前,由科室主管护师对护士展开专项培训,待护士熟练掌握各项处方技能后方可开展护理计划。(4)结合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开展康复训练,运动量以患者耐受为宜,训练期间护士和家属全程陪护,保证患者的安全性。(5)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回院复查,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疾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记录在案,输入电子健康档案。对于未能按时返院复查者督促患者填写复查日记,经核实复诊信息和日记内容吻合后,再录入患者个人健康电子档案。
1.3观察指标
统计心脏不良事件,包括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1.4統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SPSS23.0内运行,以X2检验定性资料(%、n),以t检验定量资料(`x±s),P小于0.05,表明有差异。
2结果
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中冠心病患者一旦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则会引发心衰、血栓等危重症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经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11.90%VS30.95%),显示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模式可有效防控心力衰竭恶化等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更佳。初步分析后可知,综合评估护理模式要求医护人员从患者的躯体生理功能、全面医疗、环境因素。社会功能、心理认知功能等多角度出发,综合评估患者的健康状态,根据患者存在的负性情绪、睡眠障碍、视听障碍等问题,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护理计划,有效减少各类危险因素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与上述分析一致,李灿[3]对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研究后发现,采用综合评估护理模式护理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54%,远低于常规护理患者的47.27%,证实实施综合评估护理能够有效保障患者临床治护安全性,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谷云飞. 心脏病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分析与护理干预[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5(24):236.
[2]吴勇进, 李玲. 不同心功能分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TNF-α、MMP-9、IL-6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 37(7):904-906.
[3]李灿. 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 广西医学, 2018,40(13):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