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问题指的是在教学中起到主导和支撑作用的问题。向学生提出主问题有助于学生进行整体性阅读,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初中语文阅读课上,教师要合理安排主问题,用有质量的问题来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感知。在语文教学中,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并不是说问题多多益善。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问题有的时候比选择十个“碎问”更具有效果,它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艺术。
特级教师余映潮曾经提出过艺术设计阅读主问题的教学理念,认为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 尽量少,但是却要具有关键性,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层次地设置主问题,让主问题的设置更为合理。
一、标题设问,整体感知
基于层级理论,教师在设计主问题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阅读 要求给问题分层,其中筛选信息、理解内容等方面的问题为初级问题,发现创新、评价鉴赏等方面的则为高级问题。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围绕文章的标题提出初级问题,让学生从中筛选必要的信息,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在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入手,给学生设置主问题,促进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教师可以提问:“文章的题目叫作《爸爸的花儿落了》,大家能从这个题目中捕捉到什么信息?” 有学生回答:“有两点:一个是‘爸爸’能让人知道这篇文章的主人公;第二点就是‘花儿落了’,交代了文章的内容,文章讲述的是属于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师继续启发:“那大家就带着问题阅读文章,看看文章是如何描写‘爸爸’ 的,文章题目中所说的‘花儿’,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它的凋零对于爸爸来说意味着什么?”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发现,原来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目,一方面说的是爸爸种植的夹竹桃凋谢了,另方面则委婉暗示爸爸的离开人世。
从标题入手能让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大致了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立意,促使学生找到理 解文本、鉴赏文本的有效途径。
二、内涵设问,深度理解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下去,提出中等层次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文本 中的某些细节内容进行设问,让学生分析文本的内涵,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帮助其梳理知识,激发其探究欲望。
在学习《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细节内容提出一些问题,促进学生品读文章的片段,深入解读文章。如教师可以提问:“文章既然是写花的,那么为什么.又会从花谈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作者在描写藤萝的时候,为什么会因此想到有关于生死谜、手足情?作者为何要将花和人联系起来呢?”学生在品读文章的细节之后,发现文章主要是通过对比的手法将花的现状和过去的状态进行对比,说明紫藤萝的生命力旺盛,从而联想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作者此时正在担心弟弟的病情,所以才会想到生死迷、手足情。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由于紫藤萝花和人之间有共性,作者才会将它们联系起来。通过深度解读,学生对文章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背影》是一篇情深意切的文章,文中几次提到的父亲的“背影”自然是理解文章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设置主问题:“找一下文章中有哪些描写父亲背影的关键句子,说一说作者每一次看见父亲背影时候的不同感受,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感呢?”这个主问题围绕着文章的关键句子展开,如果能够掌握了这个问题,必然会对理解文意有不小的帮助。学生可以从文章中找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等句子,并且对这些关键句进行分析,掌握作者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写出了父亲浓浓的爱子之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重点描写父亲的背影呢?和直接写父亲的面容相比,作者写背影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提出和文章内涵有关的问题能让学生深人阅读文本,促进学生在探究文本的基础上把握文本 的内蕴,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
三、发展设问,升华素养
基于层级理论,教师最后要设置更高层次的问题,促进学生提高思想高度。教师可以紧扣文章中的某些关键词句,让学生探寻这些词句在作者文本中的特殊含义,在推敲和思考中升华自己的语文素养。
在学习《伤仲永》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抓住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句让学生进行分析。如“受之天”“父利其然也……不使学”“受之人”等。教师可以提问:“方仲永一生的才能变化从五岁到二十岁分为三个阶段,你认为作者对哪一个阶段描写得最为仔细,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写这个阶段呢?”学生在分析后发现作者详细写了方仲永幼时才华横溢的阶段,以此来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深入思考,你认为人的天资和后天教 育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认为自己是聪明人还是有点笨呢?听了方仲永的故事后又有什么启发?”这个问题以文章作为基础,并有所发展,让学生深入探究文本所要展现的文化内涵,对学生有一定促进作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层级理论循序渐进地设计主问题,让学生从解读文章标题开始,渐渐深人,探究文章的内涵,挖掘文章中关键词句的深意,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特级教师余映潮曾经提出过艺术设计阅读主问题的教学理念,认为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 尽量少,但是却要具有关键性,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层次地设置主问题,让主问题的设置更为合理。
一、标题设问,整体感知
基于层级理论,教师在设计主问题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阅读 要求给问题分层,其中筛选信息、理解内容等方面的问题为初级问题,发现创新、评价鉴赏等方面的则为高级问题。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围绕文章的标题提出初级问题,让学生从中筛选必要的信息,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在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入手,给学生设置主问题,促进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教师可以提问:“文章的题目叫作《爸爸的花儿落了》,大家能从这个题目中捕捉到什么信息?” 有学生回答:“有两点:一个是‘爸爸’能让人知道这篇文章的主人公;第二点就是‘花儿落了’,交代了文章的内容,文章讲述的是属于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师继续启发:“那大家就带着问题阅读文章,看看文章是如何描写‘爸爸’ 的,文章题目中所说的‘花儿’,究竟指的是什么花,它的凋零对于爸爸来说意味着什么?”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发现,原来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目,一方面说的是爸爸种植的夹竹桃凋谢了,另方面则委婉暗示爸爸的离开人世。
从标题入手能让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大致了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立意,促使学生找到理 解文本、鉴赏文本的有效途径。
二、内涵设问,深度理解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下去,提出中等层次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文本 中的某些细节内容进行设问,让学生分析文本的内涵,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帮助其梳理知识,激发其探究欲望。
在学习《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细节内容提出一些问题,促进学生品读文章的片段,深入解读文章。如教师可以提问:“文章既然是写花的,那么为什么.又会从花谈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作者在描写藤萝的时候,为什么会因此想到有关于生死谜、手足情?作者为何要将花和人联系起来呢?”学生在品读文章的细节之后,发现文章主要是通过对比的手法将花的现状和过去的状态进行对比,说明紫藤萝的生命力旺盛,从而联想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作者此时正在担心弟弟的病情,所以才会想到生死迷、手足情。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由于紫藤萝花和人之间有共性,作者才会将它们联系起来。通过深度解读,学生对文章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背影》是一篇情深意切的文章,文中几次提到的父亲的“背影”自然是理解文章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设置主问题:“找一下文章中有哪些描写父亲背影的关键句子,说一说作者每一次看见父亲背影时候的不同感受,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感呢?”这个主问题围绕着文章的关键句子展开,如果能够掌握了这个问题,必然会对理解文意有不小的帮助。学生可以从文章中找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等句子,并且对这些关键句进行分析,掌握作者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写出了父亲浓浓的爱子之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重点描写父亲的背影呢?和直接写父亲的面容相比,作者写背影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提出和文章内涵有关的问题能让学生深人阅读文本,促进学生在探究文本的基础上把握文本 的内蕴,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
三、发展设问,升华素养
基于层级理论,教师最后要设置更高层次的问题,促进学生提高思想高度。教师可以紧扣文章中的某些关键词句,让学生探寻这些词句在作者文本中的特殊含义,在推敲和思考中升华自己的语文素养。
在学习《伤仲永》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抓住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句让学生进行分析。如“受之天”“父利其然也……不使学”“受之人”等。教师可以提问:“方仲永一生的才能变化从五岁到二十岁分为三个阶段,你认为作者对哪一个阶段描写得最为仔细,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写这个阶段呢?”学生在分析后发现作者详细写了方仲永幼时才华横溢的阶段,以此来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深入思考,你认为人的天资和后天教 育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认为自己是聪明人还是有点笨呢?听了方仲永的故事后又有什么启发?”这个问题以文章作为基础,并有所发展,让学生深入探究文本所要展现的文化内涵,对学生有一定促进作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层级理论循序渐进地设计主问题,让学生从解读文章标题开始,渐渐深人,探究文章的内涵,挖掘文章中关键词句的深意,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