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理念“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感召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数学?我们怎样看待学生?我们怎样对待课堂?这些都已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学习新课标,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让我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离开生活这个源泉,数学将是一片死海,也将失去魅力.因此,数学教学应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效的、活生生的数学.作为教师,我们应从课堂教学着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把课堂搬到生活中去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匮乏,所以在教学中我尽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理解,使知识与技能同步发展.例如,在教学“克与千克认识时”我引导学生用各种秤称苹果、梨、桔子、书、一袋盐、小朋友的体重等,师生忙的不亦乐乎,可在练习时,很多学生还是无从下手,对1个鸡蛋大约多少克,5个苹果大约多少克,1千克大约多少个鸡蛋还是搞不清楚.于是我有个想法,把课堂搬到生活中去.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学生跟家长一起去超市购物,通过购物感受物体的重量.学生回校后汇报了他们的经历,并说出了由于单个物体大小不同,所以1千克物品的个数也不相同的体验.如1千克鸡蛋大约8个,而1只鸡却只有2千克.之后让他们做练习时,由于有了亲身积累的体验,所遇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在平时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教学简便运算135-98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妈妈去买衣服,带了100元整钱和35元零钱,一件衣服98元,她应该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妈妈还剩多少钱?学生答“把100元整钱给营业员,找回2元钱,最后还剩35 2=37(元).”引导学生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道理.依次类推,计算205—96=?、289 101=?等;学习了“圆的认识”以后设计游戏,让学生站成一横排,距离队伍2米处放一个玩具,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一个圆才公平,更好地体会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用这双数学的眼睛,观察周围事物,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使他们真正体验数学的魅力.
三、贴近生活,享受生活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学生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去.在课余时间,我往往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美化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并把做过的事写成数学日记的形式,在同学间传阅,供别人参考,分享自己的快乐!
这是一位学生写的日记.“母亲节快到了,为了感谢日夜操劳的母亲,老师要求我们用50元零用钱,包扎一束鲜花送给妈妈,怎样包才最漂亮?最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到花店了解每种花的单价:玫瑰3元/支,康乃馨1元/支,黄百合10元/支,白百合每束(有5支)30元,郁金香20元/支.准备买什么花?各买几支?总价是多少?”当然,选择的方法有很多种,但都十分有意思.
方法1:有的同学认为康乃馨表示的是一种感谢,花语十分贴近自己想表达的心意,而且每支的价钱也便宜,所以买一打康乃馨再加一支郁金香(1×12 20=32)需32元,还可以买一张贺卡5元,共需37元.
方法2:有的学生认为妈妈喜欢玫瑰花,自己买10支红玫瑰,另加一支郁金香(3×10 20=50)刚好50元.
方法3:有的学生认为郁金香比较贵我不买了,其他的花我各买两支,成双表示吉祥和祝福,白百合每束(有5支)30元,那每支就是30÷5=6(元),总共(3×2 1×2 10×2 6×2=40)需40元.
……
方法虽然不同,但有一种是相同的,那就是对妈妈浓浓的爱.从这篇数学日记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孩子不但纯洁可爱、充满爱心,还会运用“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还能综合运用“总价÷数量=单价”的数量关系及“求各总价之和”的方法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给母亲送花的过程中,既运用了数学知识,又明白要爱自己的妈妈,要关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能对人产生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通过大量的实际运用和记录,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还可以运用数学知识去美化生活,使生活变得更加有意思,使学生更爱生活和学习,并在运用中自觉的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想问题,增强了他们的应用意识,进一步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例如,如果你家的新房装修,让你去设计,你觉得怎样设计更美更实用更省钱?学生一定会去量一量,算一算自己家里房间的相关面积,根据比例画出设计图,再预算用多少资金,在资金允许范围内尝试解决粉刷、购买材料、装饰等装修的问题.
总之,数学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只有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才能使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富有活力,数学课堂才能涌动生命的灵性,才能使学生获得和谐发展,进而形成乐于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精神.让书本的数学成为生活的数学,让理论的数学成为实践的数学,让凝固的数学成为活动的数学,让学生快乐地学生活数学,过数学生活.
一、把课堂搬到生活中去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匮乏,所以在教学中我尽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理解,使知识与技能同步发展.例如,在教学“克与千克认识时”我引导学生用各种秤称苹果、梨、桔子、书、一袋盐、小朋友的体重等,师生忙的不亦乐乎,可在练习时,很多学生还是无从下手,对1个鸡蛋大约多少克,5个苹果大约多少克,1千克大约多少个鸡蛋还是搞不清楚.于是我有个想法,把课堂搬到生活中去.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学生跟家长一起去超市购物,通过购物感受物体的重量.学生回校后汇报了他们的经历,并说出了由于单个物体大小不同,所以1千克物品的个数也不相同的体验.如1千克鸡蛋大约8个,而1只鸡却只有2千克.之后让他们做练习时,由于有了亲身积累的体验,所遇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在平时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教学简便运算135-98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妈妈去买衣服,带了100元整钱和35元零钱,一件衣服98元,她应该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妈妈还剩多少钱?学生答“把100元整钱给营业员,找回2元钱,最后还剩35 2=37(元).”引导学生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道理.依次类推,计算205—96=?、289 101=?等;学习了“圆的认识”以后设计游戏,让学生站成一横排,距离队伍2米处放一个玩具,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一个圆才公平,更好地体会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用这双数学的眼睛,观察周围事物,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使他们真正体验数学的魅力.
三、贴近生活,享受生活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学生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去.在课余时间,我往往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美化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并把做过的事写成数学日记的形式,在同学间传阅,供别人参考,分享自己的快乐!
这是一位学生写的日记.“母亲节快到了,为了感谢日夜操劳的母亲,老师要求我们用50元零用钱,包扎一束鲜花送给妈妈,怎样包才最漂亮?最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到花店了解每种花的单价:玫瑰3元/支,康乃馨1元/支,黄百合10元/支,白百合每束(有5支)30元,郁金香20元/支.准备买什么花?各买几支?总价是多少?”当然,选择的方法有很多种,但都十分有意思.
方法1:有的同学认为康乃馨表示的是一种感谢,花语十分贴近自己想表达的心意,而且每支的价钱也便宜,所以买一打康乃馨再加一支郁金香(1×12 20=32)需32元,还可以买一张贺卡5元,共需37元.
方法2:有的学生认为妈妈喜欢玫瑰花,自己买10支红玫瑰,另加一支郁金香(3×10 20=50)刚好50元.
方法3:有的学生认为郁金香比较贵我不买了,其他的花我各买两支,成双表示吉祥和祝福,白百合每束(有5支)30元,那每支就是30÷5=6(元),总共(3×2 1×2 10×2 6×2=40)需40元.
……
方法虽然不同,但有一种是相同的,那就是对妈妈浓浓的爱.从这篇数学日记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孩子不但纯洁可爱、充满爱心,还会运用“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还能综合运用“总价÷数量=单价”的数量关系及“求各总价之和”的方法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给母亲送花的过程中,既运用了数学知识,又明白要爱自己的妈妈,要关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能对人产生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通过大量的实际运用和记录,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还可以运用数学知识去美化生活,使生活变得更加有意思,使学生更爱生活和学习,并在运用中自觉的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想问题,增强了他们的应用意识,进一步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例如,如果你家的新房装修,让你去设计,你觉得怎样设计更美更实用更省钱?学生一定会去量一量,算一算自己家里房间的相关面积,根据比例画出设计图,再预算用多少资金,在资金允许范围内尝试解决粉刷、购买材料、装饰等装修的问题.
总之,数学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只有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才能使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富有活力,数学课堂才能涌动生命的灵性,才能使学生获得和谐发展,进而形成乐于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精神.让书本的数学成为生活的数学,让理论的数学成为实践的数学,让凝固的数学成为活动的数学,让学生快乐地学生活数学,过数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