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鉴赏教学是主要内容之一。一直以来,美术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怎样在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阐述了高中美术鉴赏课对学生审美心理的重要意义;其次,提出相关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其能够感知美、欣赏美。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审美心理
之所以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设立鉴赏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体会艺术内涵。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对美的欣赏能力,培养其思维创新能力,强化审美能力。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坚持教学原则,把美术鉴赏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从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并形成对世界的正确感知。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对学生审美心理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对于美术教师来说,美术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就拿鉴赏课程来说,它不仅对教师的专业要求较高,而且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理解能力。与常规的美术欣赏课不同,美术鉴赏课需要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细致品味,深刻理解,通过鉴赏作品,使学生体会其内涵。从审美心理的视角来看,高中美术鉴赏课对学生审美心理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
1.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上,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美术理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了解一定的美术理论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产生审美情感。当学生对美术理论知识深入学习后,就可以顺利完成初级美术鉴赏作业了。在鉴赏的过程中,学生借助美术理论知识进行欣赏,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随着鉴赏的不断积累,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心理。
2.促进感性与理性的有机融合
主观审美心理和美术理论知识相互融合的过程,称之为美术鉴赏课。在课堂上,学生会把自身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情感心理相结合去欣赏作品,从而促进自身美术素养和艺术感知能力的提高。以感性学习为出发点,学生把审美情感和理论知识二者进行整合,可以使作品变得清新脱俗,凌驾于现实世界之上。以理性学习为出发点,学生在学习过线条选择、构图布局和色彩搭配等专业知识后,可以为接下来的美术鉴赏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际上,学生在鉴赏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就是学生与作品作者情感交流的结果,即学生对美的感知。
3.有利于学生了解事物更深层次的美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设立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作品美。美术鉴赏课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透过作品看到背后的内涵所在,从而强化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而学生在自身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美术作品所呈现出的美,形成自己的情感认知,从而完成对作品的二次鉴赏,即审美体验完成。
二、高中美术鉴赏课学生审美心理的培养策略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趋于成熟。因此,开展美术鉴赏课程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由文化课带来的压力,愉悦身心,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培养艺术素养,从而健康发展。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时,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引发对美术作品的无限遐想,从而对美术课程产生兴趣,不断积累文化知识,提高自身審美能力。
1.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艺术美的品味
在美术鉴赏课中,教师必须不断钻研教材,使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除了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鉴赏以外,教师还可以尝试运用美术体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美,对作品进行高层次品味。在传统的美术鉴赏教学中,有些教师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即使运用情境教学的方式也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此,教师可以根据鉴赏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小组互动讨论教学、导学案教学法等,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其综合能力。例如,在对印象派画作进行鉴赏时,首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搜集、了解与印象派画作相关的知识,并尝试鉴赏。随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印象派的经典画作《麦田上的乌鸦》,引导学生从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亲身经历着手,进行赏析。最后,以小组的方式进行交流总结。在学生完成讨论后,教师再整合补充,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解决困惑。
2.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加深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学校应对美术鉴赏课程重视起来。面对紧张的高考,学生通常会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变得紧张焦躁。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美术鉴赏课可以使学生自我感知,愉悦身心,充分感受美,缓解紧张情绪,调节学习状态。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和播放视频、音频的方式,吸引学生眼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作品鉴赏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其审美心理。例如,在鉴赏作品《心灵的慰藉》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来创设鉴赏情境,引导学生根据作者所处的年代和生活状态来挖掘艺术内涵,勾起学生的遐想,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陈羽裳.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心理学因素分析[J].好家长,2018(66):203.
[2]周宏.“微型课题导引”:以鉴赏家的姿态学习:“审美人生教育”下的美术鉴赏教学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8(6):33-37.
编辑 薄跃华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审美心理
之所以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设立鉴赏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体会艺术内涵。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对美的欣赏能力,培养其思维创新能力,强化审美能力。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坚持教学原则,把美术鉴赏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从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并形成对世界的正确感知。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对学生审美心理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对于美术教师来说,美术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就拿鉴赏课程来说,它不仅对教师的专业要求较高,而且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理解能力。与常规的美术欣赏课不同,美术鉴赏课需要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细致品味,深刻理解,通过鉴赏作品,使学生体会其内涵。从审美心理的视角来看,高中美术鉴赏课对学生审美心理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
1.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上,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美术理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了解一定的美术理论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产生审美情感。当学生对美术理论知识深入学习后,就可以顺利完成初级美术鉴赏作业了。在鉴赏的过程中,学生借助美术理论知识进行欣赏,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随着鉴赏的不断积累,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心理。
2.促进感性与理性的有机融合
主观审美心理和美术理论知识相互融合的过程,称之为美术鉴赏课。在课堂上,学生会把自身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情感心理相结合去欣赏作品,从而促进自身美术素养和艺术感知能力的提高。以感性学习为出发点,学生把审美情感和理论知识二者进行整合,可以使作品变得清新脱俗,凌驾于现实世界之上。以理性学习为出发点,学生在学习过线条选择、构图布局和色彩搭配等专业知识后,可以为接下来的美术鉴赏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际上,学生在鉴赏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就是学生与作品作者情感交流的结果,即学生对美的感知。
3.有利于学生了解事物更深层次的美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设立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作品美。美术鉴赏课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透过作品看到背后的内涵所在,从而强化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而学生在自身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美术作品所呈现出的美,形成自己的情感认知,从而完成对作品的二次鉴赏,即审美体验完成。
二、高中美术鉴赏课学生审美心理的培养策略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趋于成熟。因此,开展美术鉴赏课程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由文化课带来的压力,愉悦身心,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培养艺术素养,从而健康发展。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时,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引发对美术作品的无限遐想,从而对美术课程产生兴趣,不断积累文化知识,提高自身審美能力。
1.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艺术美的品味
在美术鉴赏课中,教师必须不断钻研教材,使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除了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鉴赏以外,教师还可以尝试运用美术体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美,对作品进行高层次品味。在传统的美术鉴赏教学中,有些教师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即使运用情境教学的方式也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此,教师可以根据鉴赏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小组互动讨论教学、导学案教学法等,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其综合能力。例如,在对印象派画作进行鉴赏时,首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搜集、了解与印象派画作相关的知识,并尝试鉴赏。随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印象派的经典画作《麦田上的乌鸦》,引导学生从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亲身经历着手,进行赏析。最后,以小组的方式进行交流总结。在学生完成讨论后,教师再整合补充,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解决困惑。
2.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加深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学校应对美术鉴赏课程重视起来。面对紧张的高考,学生通常会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变得紧张焦躁。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美术鉴赏课可以使学生自我感知,愉悦身心,充分感受美,缓解紧张情绪,调节学习状态。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和播放视频、音频的方式,吸引学生眼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作品鉴赏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其审美心理。例如,在鉴赏作品《心灵的慰藉》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来创设鉴赏情境,引导学生根据作者所处的年代和生活状态来挖掘艺术内涵,勾起学生的遐想,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陈羽裳.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心理学因素分析[J].好家长,2018(66):203.
[2]周宏.“微型课题导引”:以鉴赏家的姿态学习:“审美人生教育”下的美术鉴赏教学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8(6):33-37.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