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对于学生提出的要求不仅是要掌握初中阶段的学科知识,更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学生的整体素质。初中阶段是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關键阶段。而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将生活化教学引入到学习中,可以培养班级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成长道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从根源上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内容。文章旨在分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究实践
将教育与生活进行紧密联系,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初中阶段的所有学科中都很适用。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主要强调将课程与生活化相结合,法治来源于社会生活,而道德来源于自身素质,都在强调生活与教学之间的紧密关系,只有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注重情感体验,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从而促进法治社会的发展。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为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生活中进行学习的探索,从生活中获取知识灵感,最终使学科知识在生活教学中得到升华。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该与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发展。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变化,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渗透可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学生将原本枯燥难懂的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道德与法治的建设当中。因此,生活化教学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当道德与法治与生活有机的融合,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并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与法治意识,为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一)有利于发挥德育功能作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是要在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也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伟大新青年。利于强调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初中生的未来做好道德规划,在德育教育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首先要培养其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学生只有立足于生活,才能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所见所感,有利于创新意识的激发以及提高动手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总结生活经验,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从而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由于学生间个体差异很大,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
教育的一大功能就是育人,要求从生活实际出发,将教学回归于生活。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更好地立足于社会生活当中,初中生的身心尚未成熟,一些做法和决定具有一定的错误性,没有很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变成社会需要的全面型发展人才。让生活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现状
(一)学生缺少课堂学习兴趣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而是将学习的重点放在了其他学科上。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过多关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升学问题。并没有将太多的精力投入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建设中。而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学生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点记忆,老师只是一味地进行自我讲解,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记忆力水平降低,对知识点的理解尚浅。没有将生活化教学渗透到课程当中。无法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科知识共鸣,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降低,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提出与发展,大部分教师都积极地转变了教育观念。为了使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许多教师作出了相应的教学形式改变。但由于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导致部分教师教学观念依旧落后,无法拉近师生间的感情。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来讲,只是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则会使课堂教学变得失去趣味性,从而导致学生对课堂以及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教师过度依赖教材讲解,导致生活化情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性不强,造成生活化经验的缺乏,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过于形式化
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老师认为只要将一些生活化的案例引入到教学中,再让学生进行讨论,就可以使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但由于选取的案例不够贴切,对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所以导致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过于片面性,大多以形式主义为主,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为达目的而进行教学。这样不但使学生很难理解所学知识,而且很难进行生活实际拓展,对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也无法用理论性知识解答,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降低。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知识内容较大,且内容复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不能将课程教学的讲解只停留在书本表面,还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并将生活化渗透到教学当中。这时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实际出发,在课程讲解之前对教案进行精心设计。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做更好的自己》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对自己做出评价。并在讨论中交流自己的优点以及不足,寻找自己的先进案例,拉近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在分享的过程中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生活以及学习中更加充满自信,增加对自己的自我认识能力。同时,在谈到学生缺点以及不足时,教师要对其进行尊重以及鼓励。让学生正确对待自身优点以及缺点,从中可以良好的调节二者间的关系,从而做更好的自己。 (二)教师以身作则,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指路人,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完善自我。所以。在进行知识的教导过程中,更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到以身作则。由于初中生具有一定的模仿性,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学生的判断。所以要想做到高质量的教学,就必须为学生做良好的榜样,让学生信服自己。由于生活和学习都在学校,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很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言行一致。教师不仅要拥有很强的专业能力水平,还要有很高的道德文化素养。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道德品行,通过不断完善自身道德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比如,在七年级上册讲解《师生情谊》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亲切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拉近师生间的感情,将日常生活中的师生关系带入到教学中。既要教授学生理论性知识,又要认真倾听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想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将真实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中
一切教学都来自生活实际,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来说,将其与生活相融合,可以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的深刻含义。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真实案例导入教学素材中,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将自己带入到情境之中,在课堂学习当中做到身临其境。例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册一单元第二课《合理利用网络时》时,老师可以分析现今互联网时代的利弊,在讲解过程中,要进行真实案例的列举。让学生在良莠不齐的信息时代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网络世界中的各类信息。例如将网贷的真实危害以及严重性告诉给学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在利用互联网过程中要遵循相关法律,进行合理科学的利用。通过这样的真实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法治的力量。
(四)利用多媒体引入生活化教学
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重点教学,将一些生活化的案例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放映。不仅可以深化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通过影音图片来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从而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与其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在学习《人民当家做主》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找到一些关于法律知识的教学视频,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让学生真正了解到人民当家做主的好处以及重要意义。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法制类型的节目。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生活化案例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当家作主的意识,增强法律意识。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初中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想要提高教学模式的高效性,就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做到以身作则。并通过多媒体设备将真实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建立健全学生的完整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中,还需要教师积极探索,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在方方面面进行创新与调整,从而实现学生高水平的德育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培养新青年。
参考文献:
[1]连常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3):80-81.
[2]莫素斌.初中道德與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4):134-135.
[3]施玉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8(4):125.
[4]庄芸.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46).
作者简介:
柳博,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柳树中学。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究实践
将教育与生活进行紧密联系,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初中阶段的所有学科中都很适用。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主要强调将课程与生活化相结合,法治来源于社会生活,而道德来源于自身素质,都在强调生活与教学之间的紧密关系,只有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注重情感体验,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从而促进法治社会的发展。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为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生活中进行学习的探索,从生活中获取知识灵感,最终使学科知识在生活教学中得到升华。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该与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发展。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变化,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渗透可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学生将原本枯燥难懂的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道德与法治的建设当中。因此,生活化教学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当道德与法治与生活有机的融合,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并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与法治意识,为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一)有利于发挥德育功能作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是要在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也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伟大新青年。利于强调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初中生的未来做好道德规划,在德育教育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首先要培养其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学生只有立足于生活,才能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所见所感,有利于创新意识的激发以及提高动手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总结生活经验,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从而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由于学生间个体差异很大,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
教育的一大功能就是育人,要求从生活实际出发,将教学回归于生活。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更好地立足于社会生活当中,初中生的身心尚未成熟,一些做法和决定具有一定的错误性,没有很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变成社会需要的全面型发展人才。让生活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现状
(一)学生缺少课堂学习兴趣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而是将学习的重点放在了其他学科上。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过多关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升学问题。并没有将太多的精力投入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建设中。而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学生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点记忆,老师只是一味地进行自我讲解,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记忆力水平降低,对知识点的理解尚浅。没有将生活化教学渗透到课程当中。无法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科知识共鸣,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降低,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提出与发展,大部分教师都积极地转变了教育观念。为了使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许多教师作出了相应的教学形式改变。但由于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导致部分教师教学观念依旧落后,无法拉近师生间的感情。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来讲,只是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则会使课堂教学变得失去趣味性,从而导致学生对课堂以及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教师过度依赖教材讲解,导致生活化情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性不强,造成生活化经验的缺乏,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过于形式化
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老师认为只要将一些生活化的案例引入到教学中,再让学生进行讨论,就可以使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但由于选取的案例不够贴切,对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所以导致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过于片面性,大多以形式主义为主,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为达目的而进行教学。这样不但使学生很难理解所学知识,而且很难进行生活实际拓展,对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也无法用理论性知识解答,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降低。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知识内容较大,且内容复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不能将课程教学的讲解只停留在书本表面,还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并将生活化渗透到教学当中。这时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实际出发,在课程讲解之前对教案进行精心设计。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做更好的自己》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对自己做出评价。并在讨论中交流自己的优点以及不足,寻找自己的先进案例,拉近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在分享的过程中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生活以及学习中更加充满自信,增加对自己的自我认识能力。同时,在谈到学生缺点以及不足时,教师要对其进行尊重以及鼓励。让学生正确对待自身优点以及缺点,从中可以良好的调节二者间的关系,从而做更好的自己。 (二)教师以身作则,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指路人,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完善自我。所以。在进行知识的教导过程中,更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到以身作则。由于初中生具有一定的模仿性,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学生的判断。所以要想做到高质量的教学,就必须为学生做良好的榜样,让学生信服自己。由于生活和学习都在学校,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很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言行一致。教师不仅要拥有很强的专业能力水平,还要有很高的道德文化素养。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道德品行,通过不断完善自身道德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比如,在七年级上册讲解《师生情谊》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亲切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拉近师生间的感情,将日常生活中的师生关系带入到教学中。既要教授学生理论性知识,又要认真倾听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想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将真实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中
一切教学都来自生活实际,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来说,将其与生活相融合,可以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的深刻含义。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真实案例导入教学素材中,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将自己带入到情境之中,在课堂学习当中做到身临其境。例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册一单元第二课《合理利用网络时》时,老师可以分析现今互联网时代的利弊,在讲解过程中,要进行真实案例的列举。让学生在良莠不齐的信息时代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网络世界中的各类信息。例如将网贷的真实危害以及严重性告诉给学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在利用互联网过程中要遵循相关法律,进行合理科学的利用。通过这样的真实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法治的力量。
(四)利用多媒体引入生活化教学
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重点教学,将一些生活化的案例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放映。不仅可以深化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通过影音图片来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从而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与其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在学习《人民当家做主》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找到一些关于法律知识的教学视频,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让学生真正了解到人民当家做主的好处以及重要意义。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法制类型的节目。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生活化案例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当家作主的意识,增强法律意识。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初中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想要提高教学模式的高效性,就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做到以身作则。并通过多媒体设备将真实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建立健全学生的完整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中,还需要教师积极探索,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在方方面面进行创新与调整,从而实现学生高水平的德育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培养新青年。
参考文献:
[1]连常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3):80-81.
[2]莫素斌.初中道德與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4):134-135.
[3]施玉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8(4):125.
[4]庄芸.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46).
作者简介:
柳博,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柳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