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印度的刺绣亮片和摩洛哥的露肩肚兜皮流苏神经质地混搭在一起, 就有了波西米亚风格。当望夫出征的爱人用手指饼干、芝士和鲜奶油集结成提拉米苏, 就有了舌尖上的混搭游戏。当爱因斯坦把物理学和宇宙学混为一谈, 就有了狭义和广义概念上的相对论。如果你有心, 就几乎可以在任何领域混搭出1+1 大于2 的额外收获。
比如工作之于经济学, 绝对是一场美妙的混搭。
当网络开始热衷于传送“你可以跑不过刘翔, 但你一定要跑过CPI”、“10 亿人早上起来去上班, 之后就有了GDP”时, 你有充分的理由需要在工作的同时混搭经济学知识。
请记住,《职场》没有打算以本期策划的研究成果去争夺下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啊, 如果能这样也相当不赖)!
我们拥有的, 只是一群乐于研究工作这回事的狂热爱好者。
我们希望从一个经济学的理性工作人的角度出发为你找到那些懂经济学的工作专家, 让他们关于经济学的功底为你提供另一个思考工作的角度。
经济学是一个强大的工具, 它有助于人们理解军队为什么要进攻、选民为什么对投票缺乏热情、离婚率为什么会上升。
10 亿人早晨起来去工作, 之后就有了GDP
10 亿人早晨起来去工作, 之后就有了GDP。
上述这句话是英国伟大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对“国民生产总值”下的定义, 之所以称其伟大, 在于他把工作和经济学之间的联系精确到了近乎莽撞的地步。
工作与闲暇之间的冲突, 家庭、工作和家务事, 购物与节约, 母亲与孩子,孩子和教育, 幸福或者可能对幸福造成威胁的东西——犯罪、征税、性、健康、衰老、油价...... 这些东西不重要? 把宏观经济打碎, 剩下的就是这些琐碎, 它支配的不仅是我们的工作。
用哲学的逻辑、社会学的头脑、心理学的解剖、历史学的跨度、法学的规范去解决困惑——当我们已经尝试了100 种思考的方式而收效甚微之后, 不妨试试第101 种: 用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工作。
正如弗里德曼在《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里写到的:“经济学是一个强大的工具, 它有助于人们理解军队为什么要进攻、选民为什么对投票缺乏热情、离婚率为什么会上升。”
经济学家
是如何思考问题的?
美国经济学家格里高利· 曼昆(N.Gregory Mankiw) 认为学经济学的目的是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显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去掌握类似“Y=C(Y-T)+I(r)+G”( 宏观经济学中关于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公式) 这样深奥到乏味的经济学方程式, 或者需要学会使用数学模型、图表之类的分析工具去解决问题。“向经济学家学思考”, 它不是教条, 而是一种方法、一种智力工具、一种思维技巧, 有助于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
美国经济学教授保罗· 海恩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里提出, 经济学家在思考时会关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 个体的行为; 其二, 群体的合作; 其三, 前面两种活动的结果。”此外, 我国经济学家钱颖一认为,“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 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或基准点(Benchmark) 和分析工具(Analytical tools)。”
如果说保罗· 海恩说的是经济学家思考的“世界观”, 那么钱颖一提出的就是关于经济学家思考的“方法论”。假设我们尝试把二者的观点结合起来,不难发现经济学家在思考问题时有两个经纬度, 经度上需要关注“个体行为”和“群体协作”; 维度上则需要对“视角”、“基准点”、用何种“分析工具”等三方面进行合理定位。
“世界观”:
个人和团队的制约平衡
保罗· 海恩说,“对个体行为的关注主要指‘节约和权衡’, 节约意味着使用者最大限度地从资源中获取他想要的东西, 而资源稀缺性则使节约成为必要。此外, 如果说个体经济行为的核心问题是稀缺性, 那么群体经济合作的核心问题就是存在大量互不相同甚至互不兼容的个人计划。”请允许我用两个最简单的句子来对这段“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做个解读: 首先, 基于个人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其次, 基于群体是“相生相克互为因果”。
我们不是耶和华, 对于任何人来说时间都是稀缺资源。所以不管你是盖茨· 比尔还是比尔· 盖茨都面临选择所带来的成本: 你选择熬夜写稿, 就意味着必须减少睡眠; 选择出差, 那就不能陪孩子去逛海洋公园; 选择吃意大利面,那就要放弃法国红酒小羊排......我的意思是你不能同时拥有一切, 这就是鱼和熊掌的“机会成本”, 所以在不同的稀缺性造成的约束之下人的选择行为会具有各自的倾向性。了解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为自己做决定, 并理解或能预估他人的行为。
另外, 每个上班族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规划行驶路线, 考虑何时并线,决定绿灯变黄灯时该加速还是减速, 每个人都在做着适合自己的选择, 可为什么世界没有乱? 因为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的生存都依赖于专业化和交换,整个世界就是一条硕大的多头食物链,个人的需求在彼此之间互为因果。了解到这一点就不难发现, 作为职场人,我们需要思考的, 是如何让自己具备“比较优势”以满足交换, 并以此赢得收益。
了解到以上两点, 接下来我们可以尝试着用经济学的方法论去分析问题了。不过要注意的是这样思考的结果并不意味着就完美、没有偏见。就像我们知道人们基于他们预期的收益和成本进行选择——这不就正是一个带有偏见的视角?
“方法论”:
切入点 标准 执行力
如果把钱颖一提及的关于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视角、基准点、分析工具”换成职场人通俗易懂的提法, 便是“视野、标准、执行力”。这就是我们基于经济学逻辑思考工作时的方法论。
首先, 经济学家看问题的出发点通常基于三项基本假设,“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这种视角借用到工作中便是要通过分析目标受众的偏好、自身完成工作面临的挑战以及可利用的资源来找到问题的“切入点”。比如你是一位销售经理要去见客户, 那么应该在此前尽量了解客户的要求和偏好, 有目的性地发挥相应的优势, 同时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谁、他们最大的优势和不利是什么,以此扬长避短。
其次,“基准点”的重要性不在于它们是否准确无误地描述了现实, 而在于建立了一些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 说白了就是制定“标准”。这个标准的产生最大的成就不在于它完全正确, 而在于人们有了一个评判工作是否合格的共同指标。
再次,“分析工具”无非就是找到 一个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而当“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这件事作用到工作上时, 就变成了“执行力”。它意味着“杀鸡不用牛刀”, 意味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工作
从世界范围内看, 国家贫富的差别性原因不是“物品”, 而是“想法”, 而个体差异的原因恐怕也源于此。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工作, 不见得能让我们永远正确, 但至少可以避免少犯错。
拿靓人税为例。阿根廷作家奥塔洛拉建议政府开征这项美丽税, 因为他觉得俊男美女在社会上得到的好处更多,他们既容易找到工作, 又容易结识异性,所以应该回馈社会更多一点。
乍一看这种观点无可厚非, 按照伦敦吉尔德霍尔大学研究人员Killings 访问了平均年龄为33 岁的11000 人之后得到的结论来看: 长相一般的秘书比起漂亮的秘书收入要少15%; 缺乏吸引力的男子较英俊的同事要少赚15%; 姿色较差的女子也较美丽的同事少赚11%。看来长相讨巧的人的确更容易在职场获得机会——就像大多数人如果看到富人和自己征收同样的税会感觉不公平那样, 为何不向不公平的美丽征税?
就在我们为这样的想法而跃跃欲试时,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史蒂文· 兰兹伯格轻易就击溃了这种坚持, 他说:“如果按照这个逻辑, 我们也应该像‘聪明’、‘身高’这种特征征税, 如果资质好的人必须要承担太多的义务, 那所有的人都会被这种政策导向发展成为平庸之辈, 因为我们会因此打击人们在洗发水、化妆品和牙科等环节上的消费。事实上, 如果我们想要周围都是美丽的事物, 我们就应该去资助美丽的事物, 而不是向它征税。”
这就是一种属于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 它几乎可以解读贯穿我们工作生涯的一切: 比如为什么要上大学和深造?因为求学得到的投资回报率最高, 在澳大利亚,3 年本科学位的平均预期回报率高达14.5%。比如为什么工作时间一般会定在8 小时? 因为根据边际效益递减的原理来看, 工作11 小时同工作8 小时相比工作成果差异甚微。
把经济学的头脑作用到工作上, 能够让我们以一个理性工作人的立场出发, 让工作更令人满意。
为什么不向美丽征税?
因为我们也没有向“天赋”纳税。经济学的“公平原则”反对的正是“以公平正义之名所进行的专制式的平均主义”。
为什么在星巴克要买大杯咖啡?
因为“节约交易成本能使经营者与消费者共同受益”。企业降低大杯与其他杯型咖啡之间的差价能使其卖出更多的大杯咖啡,提高利润, 同时消费者获益。
为什么性越多越安全?
因为“疾病成本降低而性关系带来的益处上升”, 身体健康的人参与性活动的百分比越高, 参与者遇上性风险的可能就越小, 因此找寻性伙伴的成本将大大低于收益。
比如工作之于经济学, 绝对是一场美妙的混搭。
当网络开始热衷于传送“你可以跑不过刘翔, 但你一定要跑过CPI”、“10 亿人早上起来去上班, 之后就有了GDP”时, 你有充分的理由需要在工作的同时混搭经济学知识。
请记住,《职场》没有打算以本期策划的研究成果去争夺下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啊, 如果能这样也相当不赖)!
我们拥有的, 只是一群乐于研究工作这回事的狂热爱好者。
我们希望从一个经济学的理性工作人的角度出发为你找到那些懂经济学的工作专家, 让他们关于经济学的功底为你提供另一个思考工作的角度。
经济学是一个强大的工具, 它有助于人们理解军队为什么要进攻、选民为什么对投票缺乏热情、离婚率为什么会上升。
10 亿人早晨起来去工作, 之后就有了GDP
10 亿人早晨起来去工作, 之后就有了GDP。
上述这句话是英国伟大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对“国民生产总值”下的定义, 之所以称其伟大, 在于他把工作和经济学之间的联系精确到了近乎莽撞的地步。
工作与闲暇之间的冲突, 家庭、工作和家务事, 购物与节约, 母亲与孩子,孩子和教育, 幸福或者可能对幸福造成威胁的东西——犯罪、征税、性、健康、衰老、油价...... 这些东西不重要? 把宏观经济打碎, 剩下的就是这些琐碎, 它支配的不仅是我们的工作。
用哲学的逻辑、社会学的头脑、心理学的解剖、历史学的跨度、法学的规范去解决困惑——当我们已经尝试了100 种思考的方式而收效甚微之后, 不妨试试第101 种: 用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工作。
正如弗里德曼在《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里写到的:“经济学是一个强大的工具, 它有助于人们理解军队为什么要进攻、选民为什么对投票缺乏热情、离婚率为什么会上升。”
经济学家
是如何思考问题的?
美国经济学家格里高利· 曼昆(N.Gregory Mankiw) 认为学经济学的目的是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显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去掌握类似“Y=C(Y-T)+I(r)+G”( 宏观经济学中关于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公式) 这样深奥到乏味的经济学方程式, 或者需要学会使用数学模型、图表之类的分析工具去解决问题。“向经济学家学思考”, 它不是教条, 而是一种方法、一种智力工具、一种思维技巧, 有助于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
美国经济学教授保罗· 海恩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里提出, 经济学家在思考时会关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 个体的行为; 其二, 群体的合作; 其三, 前面两种活动的结果。”此外, 我国经济学家钱颖一认为,“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 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或基准点(Benchmark) 和分析工具(Analytical tools)。”
如果说保罗· 海恩说的是经济学家思考的“世界观”, 那么钱颖一提出的就是关于经济学家思考的“方法论”。假设我们尝试把二者的观点结合起来,不难发现经济学家在思考问题时有两个经纬度, 经度上需要关注“个体行为”和“群体协作”; 维度上则需要对“视角”、“基准点”、用何种“分析工具”等三方面进行合理定位。
“世界观”:
个人和团队的制约平衡
保罗· 海恩说,“对个体行为的关注主要指‘节约和权衡’, 节约意味着使用者最大限度地从资源中获取他想要的东西, 而资源稀缺性则使节约成为必要。此外, 如果说个体经济行为的核心问题是稀缺性, 那么群体经济合作的核心问题就是存在大量互不相同甚至互不兼容的个人计划。”请允许我用两个最简单的句子来对这段“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做个解读: 首先, 基于个人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其次, 基于群体是“相生相克互为因果”。
我们不是耶和华, 对于任何人来说时间都是稀缺资源。所以不管你是盖茨· 比尔还是比尔· 盖茨都面临选择所带来的成本: 你选择熬夜写稿, 就意味着必须减少睡眠; 选择出差, 那就不能陪孩子去逛海洋公园; 选择吃意大利面,那就要放弃法国红酒小羊排......我的意思是你不能同时拥有一切, 这就是鱼和熊掌的“机会成本”, 所以在不同的稀缺性造成的约束之下人的选择行为会具有各自的倾向性。了解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为自己做决定, 并理解或能预估他人的行为。
另外, 每个上班族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规划行驶路线, 考虑何时并线,决定绿灯变黄灯时该加速还是减速, 每个人都在做着适合自己的选择, 可为什么世界没有乱? 因为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的生存都依赖于专业化和交换,整个世界就是一条硕大的多头食物链,个人的需求在彼此之间互为因果。了解到这一点就不难发现, 作为职场人,我们需要思考的, 是如何让自己具备“比较优势”以满足交换, 并以此赢得收益。
了解到以上两点, 接下来我们可以尝试着用经济学的方法论去分析问题了。不过要注意的是这样思考的结果并不意味着就完美、没有偏见。就像我们知道人们基于他们预期的收益和成本进行选择——这不就正是一个带有偏见的视角?
“方法论”:
切入点 标准 执行力
如果把钱颖一提及的关于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视角、基准点、分析工具”换成职场人通俗易懂的提法, 便是“视野、标准、执行力”。这就是我们基于经济学逻辑思考工作时的方法论。
首先, 经济学家看问题的出发点通常基于三项基本假设,“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这种视角借用到工作中便是要通过分析目标受众的偏好、自身完成工作面临的挑战以及可利用的资源来找到问题的“切入点”。比如你是一位销售经理要去见客户, 那么应该在此前尽量了解客户的要求和偏好, 有目的性地发挥相应的优势, 同时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谁、他们最大的优势和不利是什么,以此扬长避短。
其次,“基准点”的重要性不在于它们是否准确无误地描述了现实, 而在于建立了一些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 说白了就是制定“标准”。这个标准的产生最大的成就不在于它完全正确, 而在于人们有了一个评判工作是否合格的共同指标。
再次,“分析工具”无非就是找到 一个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而当“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这件事作用到工作上时, 就变成了“执行力”。它意味着“杀鸡不用牛刀”, 意味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工作
从世界范围内看, 国家贫富的差别性原因不是“物品”, 而是“想法”, 而个体差异的原因恐怕也源于此。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工作, 不见得能让我们永远正确, 但至少可以避免少犯错。
拿靓人税为例。阿根廷作家奥塔洛拉建议政府开征这项美丽税, 因为他觉得俊男美女在社会上得到的好处更多,他们既容易找到工作, 又容易结识异性,所以应该回馈社会更多一点。
乍一看这种观点无可厚非, 按照伦敦吉尔德霍尔大学研究人员Killings 访问了平均年龄为33 岁的11000 人之后得到的结论来看: 长相一般的秘书比起漂亮的秘书收入要少15%; 缺乏吸引力的男子较英俊的同事要少赚15%; 姿色较差的女子也较美丽的同事少赚11%。看来长相讨巧的人的确更容易在职场获得机会——就像大多数人如果看到富人和自己征收同样的税会感觉不公平那样, 为何不向不公平的美丽征税?
就在我们为这样的想法而跃跃欲试时,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史蒂文· 兰兹伯格轻易就击溃了这种坚持, 他说:“如果按照这个逻辑, 我们也应该像‘聪明’、‘身高’这种特征征税, 如果资质好的人必须要承担太多的义务, 那所有的人都会被这种政策导向发展成为平庸之辈, 因为我们会因此打击人们在洗发水、化妆品和牙科等环节上的消费。事实上, 如果我们想要周围都是美丽的事物, 我们就应该去资助美丽的事物, 而不是向它征税。”
这就是一种属于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 它几乎可以解读贯穿我们工作生涯的一切: 比如为什么要上大学和深造?因为求学得到的投资回报率最高, 在澳大利亚,3 年本科学位的平均预期回报率高达14.5%。比如为什么工作时间一般会定在8 小时? 因为根据边际效益递减的原理来看, 工作11 小时同工作8 小时相比工作成果差异甚微。
把经济学的头脑作用到工作上, 能够让我们以一个理性工作人的立场出发, 让工作更令人满意。
为什么不向美丽征税?
因为我们也没有向“天赋”纳税。经济学的“公平原则”反对的正是“以公平正义之名所进行的专制式的平均主义”。
为什么在星巴克要买大杯咖啡?
因为“节约交易成本能使经营者与消费者共同受益”。企业降低大杯与其他杯型咖啡之间的差价能使其卖出更多的大杯咖啡,提高利润, 同时消费者获益。
为什么性越多越安全?
因为“疾病成本降低而性关系带来的益处上升”, 身体健康的人参与性活动的百分比越高, 参与者遇上性风险的可能就越小, 因此找寻性伙伴的成本将大大低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