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经济学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dai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印度的刺绣亮片和摩洛哥的露肩肚兜皮流苏神经质地混搭在一起, 就有了波西米亚风格。当望夫出征的爱人用手指饼干、芝士和鲜奶油集结成提拉米苏, 就有了舌尖上的混搭游戏。当爱因斯坦把物理学和宇宙学混为一谈, 就有了狭义和广义概念上的相对论。如果你有心, 就几乎可以在任何领域混搭出1+1 大于2 的额外收获。
  比如工作之于经济学, 绝对是一场美妙的混搭。
  当网络开始热衷于传送“你可以跑不过刘翔, 但你一定要跑过CPI”、“10 亿人早上起来去上班, 之后就有了GDP”时, 你有充分的理由需要在工作的同时混搭经济学知识。
  请记住,《职场》没有打算以本期策划的研究成果去争夺下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啊, 如果能这样也相当不赖)!
  我们拥有的, 只是一群乐于研究工作这回事的狂热爱好者。
  我们希望从一个经济学的理性工作人的角度出发为你找到那些懂经济学的工作专家, 让他们关于经济学的功底为你提供另一个思考工作的角度。
  
  经济学是一个强大的工具, 它有助于人们理解军队为什么要进攻、选民为什么对投票缺乏热情、离婚率为什么会上升。
  
  10 亿人早晨起来去工作, 之后就有了GDP
  
  10 亿人早晨起来去工作, 之后就有了GDP。
  上述这句话是英国伟大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对“国民生产总值”下的定义, 之所以称其伟大, 在于他把工作和经济学之间的联系精确到了近乎莽撞的地步。
  工作与闲暇之间的冲突, 家庭、工作和家务事, 购物与节约, 母亲与孩子,孩子和教育, 幸福或者可能对幸福造成威胁的东西——犯罪、征税、性、健康、衰老、油价...... 这些东西不重要? 把宏观经济打碎, 剩下的就是这些琐碎, 它支配的不仅是我们的工作。
  用哲学的逻辑、社会学的头脑、心理学的解剖、历史学的跨度、法学的规范去解决困惑——当我们已经尝试了100 种思考的方式而收效甚微之后, 不妨试试第101 种: 用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工作。
  正如弗里德曼在《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里写到的:“经济学是一个强大的工具, 它有助于人们理解军队为什么要进攻、选民为什么对投票缺乏热情、离婚率为什么会上升。”
  
  经济学家
  是如何思考问题的?
  美国经济学家格里高利· 曼昆(N.Gregory Mankiw) 认为学经济学的目的是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显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去掌握类似“Y=C(Y-T)+I(r)+G”( 宏观经济学中关于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公式) 这样深奥到乏味的经济学方程式, 或者需要学会使用数学模型、图表之类的分析工具去解决问题。“向经济学家学思考”, 它不是教条, 而是一种方法、一种智力工具、一种思维技巧, 有助于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
  美国经济学教授保罗· 海恩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里提出, 经济学家在思考时会关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 个体的行为; 其二, 群体的合作; 其三, 前面两种活动的结果。”此外, 我国经济学家钱颖一认为,“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 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或基准点(Benchmark) 和分析工具(Analytical tools)。”
  如果说保罗· 海恩说的是经济学家思考的“世界观”, 那么钱颖一提出的就是关于经济学家思考的“方法论”。假设我们尝试把二者的观点结合起来,不难发现经济学家在思考问题时有两个经纬度, 经度上需要关注“个体行为”和“群体协作”; 维度上则需要对“视角”、“基准点”、用何种“分析工具”等三方面进行合理定位。
  
  “世界观”:
  个人和团队的制约平衡
  保罗· 海恩说,“对个体行为的关注主要指‘节约和权衡’, 节约意味着使用者最大限度地从资源中获取他想要的东西, 而资源稀缺性则使节约成为必要。此外, 如果说个体经济行为的核心问题是稀缺性, 那么群体经济合作的核心问题就是存在大量互不相同甚至互不兼容的个人计划。”请允许我用两个最简单的句子来对这段“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做个解读: 首先, 基于个人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其次, 基于群体是“相生相克互为因果”。
  我们不是耶和华, 对于任何人来说时间都是稀缺资源。所以不管你是盖茨· 比尔还是比尔· 盖茨都面临选择所带来的成本: 你选择熬夜写稿, 就意味着必须减少睡眠; 选择出差, 那就不能陪孩子去逛海洋公园; 选择吃意大利面,那就要放弃法国红酒小羊排......我的意思是你不能同时拥有一切, 这就是鱼和熊掌的“机会成本”, 所以在不同的稀缺性造成的约束之下人的选择行为会具有各自的倾向性。了解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为自己做决定, 并理解或能预估他人的行为。
  另外, 每个上班族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规划行驶路线, 考虑何时并线,决定绿灯变黄灯时该加速还是减速, 每个人都在做着适合自己的选择, 可为什么世界没有乱? 因为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的生存都依赖于专业化和交换,整个世界就是一条硕大的多头食物链,个人的需求在彼此之间互为因果。了解到这一点就不难发现, 作为职场人,我们需要思考的, 是如何让自己具备“比较优势”以满足交换, 并以此赢得收益。
  了解到以上两点, 接下来我们可以尝试着用经济学的方法论去分析问题了。不过要注意的是这样思考的结果并不意味着就完美、没有偏见。就像我们知道人们基于他们预期的收益和成本进行选择——这不就正是一个带有偏见的视角?
  
  “方法论”:
  切入点 标准 执行力
  如果把钱颖一提及的关于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视角、基准点、分析工具”换成职场人通俗易懂的提法, 便是“视野、标准、执行力”。这就是我们基于经济学逻辑思考工作时的方法论。
  首先, 经济学家看问题的出发点通常基于三项基本假设,“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这种视角借用到工作中便是要通过分析目标受众的偏好、自身完成工作面临的挑战以及可利用的资源来找到问题的“切入点”。比如你是一位销售经理要去见客户, 那么应该在此前尽量了解客户的要求和偏好, 有目的性地发挥相应的优势, 同时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谁、他们最大的优势和不利是什么,以此扬长避短。
  其次,“基准点”的重要性不在于它们是否准确无误地描述了现实, 而在于建立了一些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 说白了就是制定“标准”。这个标准的产生最大的成就不在于它完全正确, 而在于人们有了一个评判工作是否合格的共同指标。
  再次,“分析工具”无非就是找到 一个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而当“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这件事作用到工作上时, 就变成了“执行力”。它意味着“杀鸡不用牛刀”, 意味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工作
  从世界范围内看, 国家贫富的差别性原因不是“物品”, 而是“想法”, 而个体差异的原因恐怕也源于此。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工作, 不见得能让我们永远正确, 但至少可以避免少犯错。
  拿靓人税为例。阿根廷作家奥塔洛拉建议政府开征这项美丽税, 因为他觉得俊男美女在社会上得到的好处更多,他们既容易找到工作, 又容易结识异性,所以应该回馈社会更多一点。
  乍一看这种观点无可厚非, 按照伦敦吉尔德霍尔大学研究人员Killings 访问了平均年龄为33 岁的11000 人之后得到的结论来看: 长相一般的秘书比起漂亮的秘书收入要少15%; 缺乏吸引力的男子较英俊的同事要少赚15%; 姿色较差的女子也较美丽的同事少赚11%。看来长相讨巧的人的确更容易在职场获得机会——就像大多数人如果看到富人和自己征收同样的税会感觉不公平那样, 为何不向不公平的美丽征税?
  就在我们为这样的想法而跃跃欲试时,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史蒂文· 兰兹伯格轻易就击溃了这种坚持, 他说:“如果按照这个逻辑, 我们也应该像‘聪明’、‘身高’这种特征征税, 如果资质好的人必须要承担太多的义务, 那所有的人都会被这种政策导向发展成为平庸之辈, 因为我们会因此打击人们在洗发水、化妆品和牙科等环节上的消费。事实上, 如果我们想要周围都是美丽的事物, 我们就应该去资助美丽的事物, 而不是向它征税。”
  这就是一种属于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 它几乎可以解读贯穿我们工作生涯的一切: 比如为什么要上大学和深造?因为求学得到的投资回报率最高, 在澳大利亚,3 年本科学位的平均预期回报率高达14.5%。比如为什么工作时间一般会定在8 小时? 因为根据边际效益递减的原理来看, 工作11 小时同工作8 小时相比工作成果差异甚微。
  把经济学的头脑作用到工作上, 能够让我们以一个理性工作人的立场出发, 让工作更令人满意。
  
  为什么不向美丽征税?
  因为我们也没有向“天赋”纳税。经济学的“公平原则”反对的正是“以公平正义之名所进行的专制式的平均主义”。
  
  为什么在星巴克要买大杯咖啡?
  因为“节约交易成本能使经营者与消费者共同受益”。企业降低大杯与其他杯型咖啡之间的差价能使其卖出更多的大杯咖啡,提高利润, 同时消费者获益。
  
  为什么性越多越安全?
  因为“疾病成本降低而性关系带来的益处上升”, 身体健康的人参与性活动的百分比越高, 参与者遇上性风险的可能就越小, 因此找寻性伙伴的成本将大大低于收益。
其他文献
如果给自己的工作画一个坐标,X轴是职业,比如销售、市场、公关等;Y轴是行业,比如房地产、金融、传媒等,两条轴上任意一点的移动,都会给你带来变化,即可以定义为“转行”。    原因:居安思危才保险    郝健并不主张将“转行”规划在职业生涯中,他认为“这就好像刚结婚不久为将来做离婚准备。”但这并不妨碍大家经常思考自己所处的职业和行业,思考自己可能会遇到的困境,这叫居安思危。    门槛:年龄是问题吗
期刊
拜于媒体宣传,通常打算创业的人里有六成以上都清楚创业的高风险。普遍接受的规则是40%的新公司在一年之内倒闭,同时80%的新公司在成立5年内倒闭,而创业的前18个月,被公认为创业者最艰难的时期——  一方面他们将饱尝所有创业历程中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他们一无所知。其困难程度简直像突然间从一个顺时针转动的盘子跳到一个逆时针转动的盘子上,还要保持平衡一样——如果你挺过了创业的前18个月,那么你就有极大
期刊
【资料背景】众所周知,止咳水具有止咳、镇咳的作用。但其如毒品般能让人成瘾的副作用却鲜为人知。止咳水主要成分是磷酸可待因、盐酸麻黄碱等,而磷酸可待因属于中枢性镇咳药,成瘾性堪比吗啡;盐酸麻黄堿则具有平喘、兴奋和麻醉作用。大量服用止咳水,会让人兴奋、嗜睡、肌肉紧张、抽搐、脾气暴躁、失去知觉以及产生飞一般的感觉,与鸦片、海洛因等毒品相似,大量饮用会导致人无意识上瘾,危及健康。  2012年2月,深圳民间
期刊
人们开始变得对信息的出现不再敏感,甚至是一种恐慌。工作过多的压力,已经没有太多精力去应付无法为自己工作或生活呈现有用价值的信息。于是,信息过剩的负面效应浮现出来。    人们都认为自己会使用电子邮件,而且理所当然地认为收发邮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量的过剩,每天成堆的电邮,使都市人觉得疲惫,如何管理这些堆积如山的电邮成了大问题。许多人就像《仓鼠革命》里的小仓鼠一样,踏着永无止境的
期刊
你和你的观点是否还停留在  “社交就是相互利用”的旧石器时代?  在这次旅行的起点, 我们有义务告诉您,  关于社交商的进化演义:    尽管这与“达尔文进化论”无关, 但社交世界同样面临“物竞天择”的筛子原理, 如果不对此做些了解, 恐怕难免“不适者不存”的可能。  社交商进化论的四个阶段与我们结交他人的顺序无关。请注意: 并不是我们结识每一个人都要按照这样的步骤开始和进行。社交商进化论揭示的是
期刊
我们虽然经常强调,每个人要做team player,可是还是常常发现,大家习惯对牢电脑,各自忙去,宁可累死也一切自己来,还谓之“自在”。为什么要在人群中求孤单呢?    随着自由职业和外包的发展,不少人都是领份工回家做。有人羡慕这种工作状态,觉得“单干多自在啊!”其实,单干并不像你想得那么完美。做过的就知道,单干的视野往往局限于自己手中的部分,不了解整个项目的意义,不知道自己承担的这部分工作最后呈
期刊
张培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主任。1987年考入兰州大学从大本到博士,一待就是10年,中国气象局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在同一科室工作至今。    环保是一个大科学概念,而气象学则是一个大环保概念。气象学家会在检测后告诉你:按北冰洋现在的融冰速度将在2012年出现无冰现象;喜马拉雅地区的冰川到2035年总面积可能从现在的50万平方公里缩减到10万平方公里——这一切让我们介绍气象学家的科学工
期刊
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之一,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的思想政治素养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工作投入程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高度以及人生价值的树立等。本文主要探讨思想政治素养在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对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做了简要阐述,并从科学发展的角度阐明加强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在人才建设中的重要性,以此探究基层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
期刊
EMC很适合有意见直接提的“出头鸟”生存,并且员工越愿意挑战,得到的机会和空间越大。  在EMC中国卓越研发集团,有目标且目的性强的人,总能少走很多弯路,在这个大家庭中很快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快速成长并获得机会。除此之外,EMC很适合有意见直接提的“出头鸟”生存,并且,员工越愿意挑战,得到的机会和空间越大——这么看来,很适合目的性明确、说话直言不讳又喜欢挑战可能性的天蝎座生存呢。    员工自
期刊
90后女孩余博雅2012年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四毕业,2013年新年伊始,她在微博上发布了这样一条自己用Photoshop做的简历(见右图建立节选)。几天后,这条微博被转发了几万次。她因此得到了30多家企业的面试邀请,并很快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  余博雅的简历不仅在创意有趣,设计精美,她例举的经历也相当实在。简历的目标明确:“曾是一个好学生,想做一个好雇员。怀揣十八般武艺怀抱梦想和憧憬的我,想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