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类院校与综合类院校的贫困生心理状态差异的调研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jie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贫困生人数的增加,在社会给予他们物质资助的同时,高校贫困生的精神贫困也逐渐凸现出来。而在中医类院校中,思想较为传统,学习较为的单一,是否会因为这样的环境而有着与其他综合性院校贫困生不一样的心态。通过调查中医类院校与综合类院校的贫困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学习中国传统医学的贫困生与综合性学校的贫困生的心理状态的差异,找出存在差异的原因,制定出一系列适合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的措施。
  关键词: 高校;中医;贫困生;心理
  早在2004年,中国扶贫基金会某项目开发主管就统计出当时我国高校的在校生中贫困生的比例约为20%,特困生的比例约为8%。经调查, 2011年,贫困生的比例已上升到25%以上,特困生的比例上升到15%左右,这些贫困生作为高校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不仅面临着经济困难,还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恰当的帮助,这种困难不仅将影响他们身体发育和健康,甚至可能会对其行为、心理、生活态度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采取措施改善贫困生的物质条件的同时,还要从精神层面上关注他们,加强对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而广西中医药大学学生贫困生面大,以2011年为例,广西中医药大学认定贫困生2849人,占在校本专科学生35.1%,其中特困生1282人占在校本专科学生15.8%。对于调研中医类专业贫困学生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调查问卷以及走访的形式,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状态。并发放调查问卷到广西大学这类综合性大学,了解广西大学贫困生的心理状态,通过比较找到解决的办法。
  一、贫困生大学生现状
  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高等院校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在西部。由于身心疾病、感情波折、学习压力、经济困难等问题导致的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和安全隐患问题已愈发突出。但由于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纳入学校的总体教育体系之中,而专门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其相关研究还不多见。在新形势下,建立针对高校贫困生的、有效的、可操作性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有效地调动、协调、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力量进行及时、有效的危机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校新的评价标准的原因
  在原来的学习环境中,贫困生优秀与否的评价标准是学习成绩的好坏,但是如今的高校是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评价,学习成绩不再是唯一的标准。而且能考进大学的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取得不错的学习成绩。所以,贫困生很可能因为失去唯一的心理支柱——优异的学习成绩而再度使自己的心理失衡。
  2.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的原因
  尽管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步入大学都意味着生活环境的变化,都必须为适应环境而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调整。但对于贫困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贫困生而言,这个调整却充满更大的挑战。农村贫困生的原有的社会结构比较单一,而新的城市环境则充斥着复杂的内容与形形色色的群体,这就给贫困生的认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处理不好新旧环境的巨大反差,就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3.高校校园非主流文化的消极影响的原因
  贫困生也希望友谊,渴望爱情,但没有经济能力参与一些校园的非主流文化活动。而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同学穿名牌,进饭店,交友广泛。这样会使得一些贫困生深感自卑,恐惧与别人交往,将自己封闭起来。经调查可知,中医类学校贫困生心理状态要比综合类大学贫困生心理状态要差。在中医类学校对于中医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对于学校,社团的活动不感兴趣,甚至有厌恶的想法。不想去参与活动,不愿去多交朋友。而在综合类大学存在问题是,综合类大学的大多贫困生为了表现自己,不惜编造各种借口向家里要钱,以维持交友和恋爱的各种开销。有一些贫困生因过强的自尊心又使他们更为消极的去对待各种事物。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表现
  1.强烈的自卑心理
  由于家庭经济贫困,贫困生大多存在自卑心理。自卑是贫困生表现最突出、最普遍的一种心理状态,衣着打扮不如别人,很多新鲜事物也没听过见过,遇到事情不敢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害怕自己说错会给别人嘲笑,他们通常表现出不自信,容易低估自己的能力,高估别人的能力,常常认为别人能做好的事自己会做不好,然而当错过某些可以展現自我的机会时又会懊悔、自责,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而中医类学校的贫困生对于自卑心理则更为明显。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自己遇到的问题,总想着自己可以解决。
  2.过强的自尊心
  贫困生大多数从小就自立能力较强,很多东西都是靠自己的努力争取来的,他们比其他同学的自尊心更强,更加渴望成功,更为看重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与评价。因此,很多贫困生宁愿挨饿受冻,也不愿意和别人说起自己的困难,更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认为那是同情、怜悯、施舍。有的甚至把自己伪装起来,让自己看起来很“豪爽”、很“富有”。自尊本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信任的积极心理,但物极必反,过强的自尊心反而加强贫困生们的心理障碍。让其承受了更大的心理压力。
  3.紧张的人际关系
  自尊、自卑、敏感使得大部分贫困生容易产生自闭心理,不愿意与别人交往。他们害怕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弱点,平时也很少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孤立起来,而别人则会觉得他们难以接近、不合群,造成人际关系紧张,难以适应社会大环境。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1.家庭环境的影响
  贫困大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或边远山区,以及城镇下岗职工家庭。在长期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他们饱受人间的困苦,他们有的在成长过程中,时常受到周围世俗的伤害,遭到嘲弄和轻视,这往往使他们心灵受到伤害。中医类学校的贫困生大多是生活在农村或边远山区,对于大城市的新鲜感,和求知欲以及攀比心理让他们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而在综合类学校的贫困生大多来自城镇下岗职工家庭,对于大城市生活没有那么明显的新鲜感。   2.经济困难的影响
  经济贫困己经成为贫困大学生最现实的心理压力,对于他们来说,在校期间首先要解决的往往不是学习问题,而是经济问题。他们有的在食堂吃饭也要精打细算,有的为了省钱常常早餐不吃,一天只吃二餐,还有少数贫困生甚至连吃饭穿衣这样的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即使是这种生活状况也是靠父母节衣缩食甚至借款才得以勉强解决。可见经济上的窘迫,生活上的压力成为不少贫困大学生内心难以消解的沉重负担。在校期间,他们有的刻苦读书,希望拿到更多的奖学金,有的则千方百计寻求机会在社会上打工挣钱,希望能为自己摆脱或缓解经济上的压力。然而这种打工往往以耽误学业为代价,因此他们经常处于一种想打工又怕耽误学习,想学习又要挣钱维持生活的矛盾中,长此以往,很难解除心里这种尖锐的矛盾。这样往往会造成贫困生在个性与人格上发生变化,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病症状,时常过分自尊,精神高度紧张,防范意识强,心胸狭窄,对他人的言行举止和外部环境十分敏感,不喜欢牵强附会,因而易受到伤害。
  3.心理素质教育缺乏的影响
  心理素质不高是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内在原因。经济贫困并不必然引起心理问题,经济贫困只能成为引起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外因,而外因是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疾病主要取决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不高,自我意识水平较低,容易产生自我评价偏差。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差,许多贫困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自我评价偏低,心理惆怅,焦虑,惟恐不能完成学业,自卑感强。而另一方面,少数贫困生又表现为过强的自尊心,自傲粉饰的矛盾心理。欣慰的是,近年来,高校已逐步重视心理教育,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等措施,预防贫困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在综合性学校对于心理教育课程要比中医类学校的专业很多,会针对很多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的办法,而中医类学校,因为更为注重对传统医学的学习,对心理教育仍旧不够重视。因此两类学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四、解决中医类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实在另人担忧,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任其发展的话,将会有更多的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而且越来越严重,无论是对人才的培养,还是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存在严重的不利。而且通过调查发现对于中医类学校的贫困生和综合类大学的贫困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差异并不明显。有一些微小的差别,但总体来说,高校贫困大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还是常见的那些。因此,整个社会、各高校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同样作为一名贫困生,经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以及通过问卷调查的统计和查阅资料等方法,得出以下几种解决办法。
  1.注意经济资助的方式方法
  引起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问题,为此,学校着手的第一件事是要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满足其最基本的生活物质需要。而在资助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起反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贫困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和生活习惯,这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工作,针对不同的贫困生我们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帮助他们。比如:对于特困生,可以通过国家奖助学金直接给予帮助;对于比较勤快而且较开朗希望自食其力的贫困生,可以在学校为他们争取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对于自尊心较强的贫困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为他们创造一个兼职的机会。给贫困生多点关爱,让贫困生在获得经济资助的同时也得到心理上的支持。这也是自己的切身体会,通过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来解决自己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质。这样自己也不会感觉很丢脸,而且锻炼了自己与人交流和办事的能力,更好的提升了自己。
  2.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多一些心理咨询机构
  针对贫困生出现的各种心理上的问题,学校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用专业的知识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从根源上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高校应该开设一些心理健康、心理学等一些选修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定时请一些心理专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培养一支经验丰富的有专业水准的教师队伍,为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提供保证。同时在校内设立心理咨询常驻机构,及时为有心理疑惑的同学解疑答惑,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及时为他们提供心理上的援助,改变他们自卑、敏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把一切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现在学校基本设立心理咨询室,但因为地点较为偏僻或宣传不够,许多学生不知道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或因为不能正视心理问题而大都没有到咨询室接受辅导。因此,学校应在校园文化中加强心理指导,让贫困生找到安放心靈的港湾。
  3.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独立健全的人格
  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不单是客观的经济条件引起的,更主要的还是贫困生对贫困对现实的非理性认知。如在国家发放资助学金和贷款的时候,有些贫困生事后才反映自己家里的真实情况,他们刚开始不想说出自己的遭遇,害怕别人知道后会嘲笑他们,看不起他们,可当结果确定下来后,他们又后悔自己没争取,想争取的时候已经没机会了。因此,要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塑造独立健全的人格,用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减轻自己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4.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平时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出现的问题是密不可分的,心理问题的出现不仅反映贫困生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也反映出校园中也会出现一些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现象。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人文文化的培养,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摒弃攀比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教育全体学生要学会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关心,学会感恩。同时,也要加强班级和宿舍的建设,利用社团、学生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体育活那动,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吴远,邰永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的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2005-12-21(4)
  [2]胡健稳,杨静.提高贫困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2006-9-5
  [3]吴艳东,王体正.和谐校园构建下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J]湖北大学学报,2006-9-33(5)
  [4]周玉林.从马家爵案反思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林业教育,2006-2
其他文献
摘 要: 八年级物理教学进行赏识性教育,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了积极性,增强对物理的兴趣与爱好,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课堂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赏识性教育;积极性;兴趣;自尊心;自信心  进入八年级,初中生开始学习物理的起始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从心理上重视。在如今新课程的改革大潮中,作为参与者和实施者——教师,则更应该积极探索以适应新教材的改革,教学中进行赏识性教育,在
期刊
历史是一门知识渊博,且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但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美育的重要阵地,而且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方面也有独特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然而由于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仍不注意体质的锻炼,尤其是不能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利用有关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体育观,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一、民族体
期刊
摘 要: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在受到冲击的同时也迎来机遇,网络环境进入语文课堂是时代科技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探究式教学的一个良好契机。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入手,从多个方面着手进行探究,探讨互联网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影响,探索互联网环境下如何重新定位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小学语文;网络环境;优势与不足;教学策略  当现代社会进入到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也要与时俱
期刊
摘 要: 维果茨基强调:知识不能直接灌输,应由学生运用更大的认知能力自行建构。根据需要动机理论和集体动力理论,采取学和教学的互动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优化课堂交往交流,并且能够将外界的学习环境和学生内部的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人格、能力和知识“内化”给学生,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逐渐形成互促、互助、互动的课堂。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深入的探析了“互助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
期刊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许多思想品德课教师采用了“讨论法”。讨论法教学打破了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独语状态,为学生提供各抒己见的机会。但有些教师流于形式化,讨论没有明确的目的,讨论的时间分配不合理等等。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思想品德课运用讨论法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传统教学论虽认为教学是一种师
期刊
摘 要: 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全程的主体,要提高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整合能力,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更新观念;大力提高教师的素养;加强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共同成长;整合校园文化资源;整合社会生活资源。  关键词: 校本资源;开发;整合;观念;素养;社会生活  “校本资源”就是以校为本的资源,包括课内课外、学科内外、校园文化等适合于课程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切资源。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从校本课程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普通高中课程模块教学的实施,美术课模块教学及其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为了切实贯彻普通高中模块课程改革理念,以实现“自主管理、主动发展、自主选择、个性发展”的新要求,研究普通高中课程模块教学成为教育研究不容忽视的问题。  高中美术新课程的五个内容系列主题鲜明、学习内容相对完整,并具有较强的灵活多样性和探究性;九个学习模块都以特定的主题为核心,学生在模块课程中获得的是一
期刊
摘 要: 在幼儿的家庭教育中,巧妙地运用一些亲子游戏,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亲子课堂,不仅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生活饮食各方面的习惯,锻炼身体,丰富生活经验,开发智力,更能增进亲子关系,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家充满爱的欢声笑语!  关键词: 亲子游戏;生活习惯;身体;生活经验;智力;亲情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这个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每个孩
期刊
在下乃区区一介中学教师,素日里为应付检查难免发表些许言不由衷的托词,倒了自家胃口,抖落一地鸡皮,今夜趁四下无人倒想说两句实诚话。一来打算将在下关于此次培训的认知过程示个众,二来,算是把小人参加培训这几日些许感想曝个光。  参加南通市“预热学习”起初,小的心里便是一百个不情愿。我本不是一勤快之人,历经了高考前的繁复教学,难得有个悠长的假期,这时的培训简直堪比逼张飞绣花,着实扫了兴致。怎无奈在下人微言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饮食越来越倾向于健康,营养成为中式烹饪工艺的重点。本文针对目前中式烹饪工艺营养缺乏的情况,初步分析和探讨了在健康水平上优化中式烹饪营养工艺发展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中式烹饪;营养;健康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饮食文化的进步也带动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烹调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正在逐渐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人类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