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享有“历史诗人”美誉的美国黑人桂冠女诗人丽塔·达夫对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书写聚焦于一个女人、一个时刻、一个事件。这位女人就是被誉为美国“民权运动之母”的罗莎·帕克斯,这个时刻就是罗莎在公交车上拒绝把座位让给白人的时刻,而这个事件就是著名的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抵制运动。达夫钻掘到这段历史的“下面”,辩证地阐释了以下三个和这场运动息息相关的问题:罗莎“累了”还是罗莎“准备好了”;罗莎是“领袖”还是“桥梁”;“罗莎”还是“罗莎们”,分别从族群身份、政治身份和女性身份等三个层面揭开了罗莎·帕克斯刻板形象生成的实质和成因,从而有效还原了那段历史的本真面貌。
关键词:丽塔·达夫;罗莎·帕克斯;黑人民权运动
基金项目:本文为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丽塔·达夫研究”(17FWW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山东师范大学英美文学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立项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卓,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英语诗歌和诗学、英语国家族裔文学、英语教育研究。陈寅初,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美国文学。
Title: On Rita Dove’s Historical Writing of Civil Rights Movement
Abstract: African American woman poet Laureate Rita Dove, praised as poet of history, focuses on a woman, a moment and an event in her writing of 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 The woman is Rosa Parks who is claimed as the mother of 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 The moment is that when Rosa refused to give up her seat to the white. And the event is the famous Montgomery bus boycott. Dove digs into the underneath of the history, exploring dialectically three issues closely related to this movement: 1)Rosa “tired” or Rosa “ready”; 2) Rosa a “leader” or a “bridge”; 3) One Rosa or a group of Rosa, revealing the nature and reason of the stereotype of Rosa Park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thnic identity, gender identity and political identity, and thus effectively restores the truth of history.
Key words: Rita Dove; Rosa Parks; African-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
Authors: Wang Zhuo is professor of English at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and director of Research Center for Foreig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t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358, China). She is also the chief editor of Journal of 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Her major research area is English poetry and poetics, ethnic literature of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and English teaching research. E-mail: [email protected]. Chen Yinchu is postgraduate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358, China).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merican literature. E-mail: [email protected]
美国黑人桂冠女诗人丽塔·达夫(Rita Dove,1952-)享有“历史诗人”的美誉(Rampersad 54)。评论家布瑞泽尔(Jana Evans Braziel)认为,“历史和记忆是达夫全部作品的核心”(Cucinella 107)。著名评论家派特·瑞什拉托(Pat Righelato)也指出:“在当代美国诗人中,丽塔·达夫的历史表达从形式到主题范围都是最多样化的”(Righelato 760)。可见,达夫诗歌中的历史元素已经成为达夫研究者公认的达夫诗歌的标志之一。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是黑人解放史中最重要的篇章,因此这个历史瞬间走入达夫的诗歌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那么达夫是如何书写这一重要的历史阶段的呢?纵观她以黑人民权运动为题材的诗歌我们发现,达夫的慧眼始终聚焦于一个女人、一个时刻和一个事件。这位女人就是被誉为美国“民权运动之母”的罗莎·帕克斯(Rosa Parks, 1913-2005),这个时刻就是罗莎在公交车上拒绝把座位让给白人的时刻,而这个事件就是著名的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抵制运动。正是这个女人、这个时刻、这个事件构成了达夫出版于1999年的诗集《与罗莎·帕克斯在公交车上》(On the bus with Rosa Parks)的主体部分,并赋予了这部诗集统一的精神气质。①达夫为聚焦于這三点可谓抓住了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核心。罗莎·帕克斯被称为“民权运动之母”,罗莎拒绝让座的时刻成为黑人民权运动的伟大起点,而公交车抵制运动则成为黑人民权运动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事件。然而除了以上三点,达夫聚焦于罗莎·帕克斯显然还有更为深层的考量。对于已经成为“公共神话”的罗莎·帕克斯(Theoharis vii),“我们如何讲述”她的“故事”以及与她相关的“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抵制运动”已经成为公共话语建构、历史书写等领域都颇为关注的问题(Kohl)。罗莎·帕克斯的故事已然成为传奇,然而恰恰因为这一点,在政治、种族、性别话语的反复建构下,罗莎的形象也逐渐被刻板化。当她被刻板化为一个符号、一种象征和一个传奇之后,作为女人、作为黑人的罗莎到底以怎样的方式和这场改变了美国黑人政治命运的运动发生着联系就逐渐沉入到历史的下面,而这却恰恰成为对“历史的下面”情有独钟的达夫最为理想的写作素材。 一、罗莎“累了”还是罗莎“准备好了”?
事实上,出生于20世纪初,2005年才故去的罗莎在历史上的背影还没有走远,然而当我们以认真的态度审视她的背影时,却不得不承认这个背影已经模糊不清了。在《女性在20世纪美国的角色》(Women’s Roles in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中,罗莎和她拒绝让座的行为已经被凝缩为20世纪美国女性大事年表1955年后面的短短的文字:“罗莎·帕克斯拒绝遵从阿拉巴马蒙哥马利市法律要求非裔美国人要给白人乘客让座的规定。她的拒绝激发了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抵制运动”(May xxv)。这几行冰冷的文字显然不足以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罗莎,一个有血有肉的罗莎。历史的谜团已经开始逐渐笼罩这位黑人民权运动之母。比如,罗莎·帕克斯是一个怎样的人?她为何要冒着触犯法律的危险,拒绝给白人让座?当时的情境如何?达夫的这部诗集以独特的视角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独特的思考。在这部诗集的最后一部分“与罗莎·帕克斯在公交车上”中,达夫引用了著名历史学家西曼·萨玛(Simon Schama)的一句话:“所有历史都是熟悉和陌生之间的协商。”这段话精确地体现了达夫书写这段历史的策略,那就是以她独特的方式协商这段历史。那么,就这段和罗莎有关的历史而言,有哪些细节是人们熟悉的呢?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罗莎拒绝让座的动因颇为好奇,而对于这一动因的诠释也成为定位罗莎这一行为到底是有意为之的英勇行为,还是一种朴素的本能的关键所在。达夫在这部诗集中首先思考的就是罗莎是“累了”还是罗莎“准备好了”的问题。
史学家对这一问题似乎早有定论。那就是罗莎当时拒绝让座,是因为她感觉太累了。“疲惫不堪的罗莎·帕克斯”“存在于民族文化象征的层面”(Kohl 7)。人们已经熟知的故事往往是这样讲述的:罗莎·帕克斯是一名20世纪50年代生活在蒙哥马利的穷裁缝。当时该地区还实行种族隔离政策,因此在公交车上黑人和白人的座位是隔离开的。一天,疲惫不堪的罗莎下班回家,在公家车上坐在了前排的座位。当车上人越来越多,开始有白人乘客站着时,司机要求罗莎给白人让座。当时的罗莎又累又气,拒绝让座,于是司机叫来警察,逮捕了罗莎。而这个看似偶然的事件成为一场伟大的政治运动的起点,罗莎本人也成为发起了这场“大”运动的“小”人物。
这就是达夫儿时从大人的口中听到的关于罗莎的故事(Dove,“Rosa Parks: the Torchbearer”),也是很多人脑海中根深蒂固的罗莎的故事。然而历史学家却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这种讲述是一个“更好的故事”,却是一种“错误理解”(Fischer 599)。对罗莎有过深入研究的赫伯特·科尔(Herbert Kohl)曾经在学生中做过调查,结果足以表明罗莎刻板印象有多么根深蒂固。学生们一致认为罗莎·帕克斯“是”,而且“应该是”一个贫穷、身心俱疲的单亲母亲。当科尔问学生,是从哪里得来关于罗莎的形象的,学生的回答更是令人惊讶:他们感觉罗莎就应该是这样的人(Kohl 4-5),因为只有被生活折磨得筋疲力尽的人才会心中充满愤怒和仇恨,也才会做出这样大胆的举动。可以说罗莎的形象已经形成了“刻板印象”。对于这样的讲述,儿时的达夫做了一个有趣的类比:只是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做却能够引发一场意义重大的运动,就像她从小听到的童话故事(Dove,“Rosa Parks: the Torchbearer”)。这表明达夫并不相信这就是故事的真相,也不认为这就是故事的全部。成为诗人的达夫再次尝试挖掘历史的下面,探索罗莎·帕克斯故事背后的真相。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圆了达夫儿时的梦想。那么什么才是羅莎·帕克斯故事的真相呢?达夫又是如何在诗歌中呈现罗莎故事的全部和真相呢?
前文提到的对罗莎故事的讲述表面看似乎没有问题,而且罗莎本人对当时的回忆更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我真的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动窝。根本没有什么打算。我就是买东西回来太累了。我的脚很疼”(Parks,“Rosa L. Parks Paper”)。然而,这个普遍流行的故事对罗莎的呈现以及由此引发的她在黑人权力运动中的角色定位却存在着问题。首先,对罗莎的个人身份的定位严重偏离事实;其次,对罗莎行为的动机的解读有失偏颇。对此,达夫有着深刻的理解。在“罗莎”一诗中,这个黑人女性呈现出一种优雅的复杂性:
她怎么坐在那里,
生不逢时是非颠倒之地
马上就要不对劲儿了。
那个简洁的名字
带着坐到椅子上
休息一下的梦想。她的敏感的外套。
无为胜有为,无声胜有声:
她的凝视的清冽的火焰
被闪光灯雕琢。
当他们弯腰捡回她的钱包时
她怎么站起。
彬彬有礼。(Dove 83)
这首小诗短小精悍,却传递出了令人惊讶的信息,更以诗人的想象复原了罗莎那永远留在历史上的瞬间。这首小诗开篇准确地定位了这场历史事件的性质:在那个是非颠倒的历史时间,在公交车那个黑白泾谓分明的空间,罗莎“坐下”这个看似平常的动作将注定引起轩然大波。这就意味着,罗莎虽然并非刻意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之举,她的行为却是历史的必然。诗歌第二小节还原了当时的罗莎拖着疲惫身躯坐下的心态:坐下休息一下是她的一个朴素的梦。然而当风波骤起,罗莎却展现出她的另一面:沉着、果敢、高贵、不可侵犯:面对白人司机和乘客们的咄咄逼人,罗莎的眼睛喷射出的是冷静的火焰,这就是“无为胜有为,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一种“沉静的力量”(Dove, “Rosa Parks: The Torchbearer”)。当罗莎被宣布逮捕时,她不但没有惊慌失措,反而如英雄般款款起身,她的“彬彬有礼”传递的是一种心理的优势和与生俱来的尊严。面对这一意外事件,罗莎的反应出奇镇定,似乎她一直在等待这一时刻的到来。这样看来,“累了”的罗莎也是“准备好”了的罗莎。这一点达夫在写给《时代》(Time)杂志纪念罗莎的文章中有了更为深刻的表达:“罗莎是残酷的强权面前人类尊严的持久的象征。”(Dove,“Rosa Parks: The Torchbearer”)达夫对罗莎的这一定位是非常精准的,也受到广泛认可。2000年出版的企鹅版《罗莎·帕克斯》传记扉页,就引用了达夫的这首诗歌,足见这首小诗的影响力。此外,从达夫的这首小诗,我们还能解读出罗莎的行为之所以具有历史必然性还有另外一点原因,那就是她似乎无意与某一个带有种族主义倾向的“个人”缠斗不清,这也是她面对命令她让座的司机,请她下车的警察并无怨气和愤怒,依旧能够保持冷静、尊严甚至优雅的原因所在。罗莎显然没有把这次让座事件归结为个人恩怨,她深知她要面对的是“宪法的种族主义”(institutional racism)(Carmichael & Hamilton 44-56),是一种弥漫于法律、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之中,无形却无处不在的种族主义。这种以法律和社会习俗固化下来的种族主义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白人的灵魂深处,并在不经意间外化为他们共谋的言语和行为。 所以说,丝毫没有惊慌失措,款款起身的罗莎早已为这一时刻做好了准备:“她的旅程早在12年前就开始了”,“当她第一次参加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ACP)的集会时,她的勇气就开始积聚了”(Kielburger & Kielburger 247)。达夫显然了解罗莎那些隐藏在这次著名事件背后的经历。在“法律”一诗中,“12年”作为罗莎反抗行为的起点得以艺术化处理:
而当时刻到来时
她会知道。
保持礼貌,尽管她的肩膀正
疼着,公交车司机
就是12年前
把她赶下车的人。(Dove 81-82)
达夫对罗莎的此种地位的定位既符合罗莎的真实社会身份,也符合英雄史观。她的诗歌中的罗莎形象与近10年来历史学家对罗莎的探索得出的新结论不谋而合。对于罗莎·帕克斯是否只是一个无知的黑人妇女,由于疲惫而拒绝让座,目前历史学家已经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乔伊斯·汉森(Joyce A. Hanson)在《罗莎·帕克斯传记》(Rosa Parks: A Biography 2011)中公允而辩证地重新定位了罗莎的行为:尽管罗莎肯定在那一天并没有打算挑战隔离制度,她也并非是一个疲惫不堪的老女人,碰巧成了英雄。把罗莎仅仅定位为疲惫不堪的穷裁缝,忽略她作为黑人社群领导者的身份,“把一场有组织的为自由的抗争变成了一个个人的发泄行为”(Hanson xi)。从罗莎本人的自传我们可以发现,早在公交车事件之前,罗莎就已经是当地一位经验丰富的民权运动活动家,是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蒙哥马特分部的秘书(Parks & Haskins 55-89)。所以,“罗莎并非只是游荡进历史”(Hanson xi),她进入历史的原因既是个人的,也是政治的;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那么,罗莎为何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自己“累了”呢?事实上,罗莎之所以强调自己累了,和当时的历史政治语境紧密相连。当拒绝让座和被捕事件发生后,出现了一系列黑人群体抵抗行动。这就使得有人对罗莎的行为是否出于自愿和自发产生了疑问。有研究者认为:她拒绝让座是精心策划实施的(Moon 137)。针对这种“预谋论”,罗莎和马丁·路德·金都充满警惕地予以了坚决反驳。金反复强调,罗莎的事件是“突然出现的因素,不是抗议的起因……起因深埋在相似的不平等事件的记录里”(King)。罗莎也再次阐释了自己“累了”的原因:“这不是事先安排好的。当司机要求我起来,而我不想服从他的命令于是就发生了。一整天工作之后我真的是太累了”(Fischer 601)。然而,当人们满足于反复引用罗莎的这番解释,理直气壮地得出了罗莎“累了”的结论时,他们却忽略了罗莎讲过的另外一段话:“人们总是说我没有让座是因为我累了,但那不是真的。我不是身体疲惫,或者说我那天并不比其他工作一天后更累……不是的,唯一让我身心具疲的是我厌倦了屈服”(Rediger 38)。罗莎这段话似乎与她自己所说的“我累了”自相矛盾。然而这段话传递的却是最为真实的信息:罗莎的确是疲惫了,但是并非只是身体的疲惫,更多的是心理和精神上的疲惫。“厌倦了屈服”正是对心理疲惫的最好阐释,而这种心理的疲惫累积到爆发的时刻,就是罗莎“准备好”的时刻了。因此从“罗莎累了”,到“罗莎准备好了”,反映了这一事件的历史必然。
二、罗莎是“领袖”还是“桥梁”?
罗莎·帕克斯之所以自然而然地成为马丁·路德·金身边的“小”人物,并在经过不断的刻板形象生产后成为“疲惫”的罗莎,和罗莎作为黑人女性的性别身份不无关系。而这也是达夫对作为历史人物和政治人物的罗莎感兴趣的另一个原因。達夫对黑人女性群体对历史的贡献的理解是颇为独到的。她曾经以自己喜爱的歌剧对历史进行了这样的类比:“历史常常被描绘成一出宏大歌剧中的系列咏叹调,都是男中音的阴谋诡计和男高音的英雄主义。然而,一些最波澜壮阔的事件却是由偶然事件触发的……人们禁不住会想如果抵制运动第一个夜晚的机会没有出现的话,——如果罗莎·帕克斯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坐在后排,或者她根本就错过了公交车的话,那么小马丁·路德·金究竟在民权运动中会扮演何种角色呢?”(Dove, “Rosa Parks: The Torchbearer”)的确如此,金正是在这次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杰出领袖并以此为契机开始他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的。在某种程度上说,罗莎成就了金和他的非暴力不抵抗运动。金对美国民权运动的巨大贡献使他成为历史大书特写的人物,而那位曾经点燃这场熊熊烈火的黑人女性却被风尘在岁月的年轮中,变得面目模糊,变得疏离陌生。然而,这种陌生感却成为达夫诗歌创作的灵感之源,成为实现她在熟悉与陌生的历史之间、大写与小写的历史之间协商的最生动的题材。通过书写这个一直笼罩在马丁·路·德金的身影之下的历史人物,达夫“寻求确立罗莎·帕克斯作为现代民权运动之母的角色,[地位上]次于,但事实上[时间上]先于马丁·路德·金”(Steffen155)。
众所周知,在黑人政治运动中,一直存在着“领袖暴力”的倾向(Edwards xv)。其中的一种暴力倾向就是“在政治价值的性别等级中建构黑人政治主体和运动”,从而把“至高无上的权利赋予了正统的男性特质”(Edwards xv)。可以说,这是一种典型的领袖气质的“性别暴力”,而不幸的是,这种“领袖暴力已经塑形了当代美国非裔叙事”(Edwards xv)。前文提到的对罗莎·帕克斯去领袖气质的叙事,和下文将要提到的对其他有着同样英勇行为的黑人女性的排斥,都是这种性别化“领袖暴力”的结果。达夫在这部诗集中要做的就是揭示出这种“领袖暴力”中包含的明显的性别歧视,并复原黑人女性在黑人民权运动中的领袖地位。
那么,黑人女性在这场似乎由强势的男性领导者一统天下的民权运动中到底占据着怎样的位置呢?这个位置在历史中似乎很难寻找,因为“民权时代(20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的社会运动的历史大多聚焦于男性领导权”(Moon128)。“正如历史学家所指出的那样,民权运动时代自由抗争的意识形态在组织和非正式集体内部产生了性别等级,这不仅影响了黑人社会运动在当时如何起作用,而且自然化、扩大化了那些领导权的性别化意识形态”(Edwards 128)。金、马尔克姆·X(Malcolm X)等男性黑人领袖不仅在美国家喻户晓,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然而对女性领导者,人们却知之甚少。可见,尽管女性扮演着重要角色,民权运动和社会运动领导权还是由公共男性人物控制着。比如,在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中,男性扮演着决策者,发言人的角色,而女性的角色定位却是“辅助性的非官方领导者”,而且男性领导者普遍存在着边缘女性的倾向,在很多情况下更是把她们贬低为秘书的角色,或者教育项目的工作人员(Moon134)。罗莎·帕克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在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中,就是任职秘书,长期从事的就是辅助性工作。尽管由于公交车事件,人们能够回忆起罗莎在抵制运动中起到了某种作用,但是关于罗莎和其他黑人女性还是缺乏准确定位,原因就在于“性别刻板印象在社会运动阶层中起着重要作用”(134)。那么到底如何定位罗莎以及如罗莎一样的黑人女性在这场关乎黑人历史命运的运动中的位置呢? 达夫在给《时代》杂志撰写的《罗莎·帕克斯:手持火炬的引路人》一文中,对罗莎和金同时出现的一个场景的描述很能说明问题:金声如洪钟地对着上百万民众演讲,而当他激情澎湃的演讲结束后,罗莎从金的身边站起身来,以便大家能够看到她。然而她却没有说话。对此,达夫的评论是:没有必要说话。她的沉默就是言说,因为她告诉民众,我和你们在一起,而这就足够了(Dove“Rosa Parks: The Torchbearer”)。可以说达夫所描绘的这个场景在黑人民权运动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很好地定位了黑人男性领袖和女性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位置。学者贝琳达·罗波奈特(Belinda Robnett)对黑人女性领导者的定位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叫做“桥梁领导者”(bridge leaders)。值得注意的是,罗波奈特在提出黑人女性这一领导地位和领导模式时,正是以罗莎·帕克斯为依据的。所谓“桥梁领导者”就是由于性别身份而形成的“领导权的草根阶层”, 这个阶层在正式组织和跟随者之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桥梁”的作用(Robnett 1667)。可以说她们是“至下而上”的领导者。这个黑人女性领导者的定位与自我定位具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尽管处于领导阶层的边缘和底层,她们所起的作用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男性领导者和民众之间上传下达往往是革命成功的关键所在。其二、黑人女性似乎并不急于打破和男性领导者之间的平衡,并安于自己的“桥梁领导者”身份。这说明这个身份和位置其实是黑人女性自主的选择。这样看来,黑人女性既不是黑人男性领袖们的牺牲者,也不是他们的棋子,恰恰相反,她们是“抵抗的天才”,因为她们以自己的方式成为黑人领袖和普通民众之间沟通的媒介。
罗莎在这场运动中就自动选择了“桥梁领袖”的位置,站在黑人男性同胞身边,以自己自信的微笑和优雅的沉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是历史赋予罗莎的使命,也是罗莎本人的历史选择。而这一点正是达夫对她钦佩不已的原因所在。达夫在诗歌中反复强化了罗莎的微笑和沉默。在“在华盛顿华纳剧院大厅”(“In the Lobby of the Warner Theatre, Washington, D.C.”)一诗中,晚年的罗莎尽管出行已经不便,但是她的优雅和微笑却依然如故,而这两样秘密武器传递的力量依旧令人动容:
她是真正的灵感,她是活着的历史。
观众在一串闪烁不定的光点中鱼贯而下。
她等待着。她知道如何服从,
就像人们预想的那样冷静沉思坐在那里。
她学会了在人群中穿行
带着一丝我们于心不忍见到的微笑,
那微笑缝缀了冷静。
向地面舒展,在反射的火光中
闪亮的青铜,我们迫不及待探出头去
一睹风采,但见
那微笑真的是发在内心——
没有半点做作。她很好奇;
我们的方式让她遭了罪(蜂拥而入,低声呢喃,
喋喋不休,导演低眉弯腰
迎接媒体闪光顶)知道有人
试图触摸她,然后侍者
把我们轻轻推开。她点点头,
举起一只手好像要安慰我们
然后慢慢放在腿上。
搁在那里。安慰的想法
抚慰了我们;她举手致意
已经成为她的标志性动作,
就像她坐在那里为我们创造的历史,
等待那个接纳她的时刻。(Dove 86-87)
罗莎的沉默在此种语境下有两点意义:首先,这种带着尊严的沉默是民权运动所需要的一种带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其二,这种带有理解的沉默是当时黑人女性自我认定的政治斗争的角色定位。可以说,罗莎的沉默是“一种完美的沉默”(Ambert 1995)。正如布鲁克斯(Gwendolyn Brooks)诗中所言:“没有说出的话更有力量”(Mootry & Smith 36)。可见,罗莎在这场运动中选择了和金不同的角色,却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场改变了美国黑人族群命运的斗争中,羅莎和金各自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并以最合适的方式完美合作。
事实上,罗莎的选择是黑人女性的一个伟大传统。美国19世纪最重要的黑人社会活动家弗朗西斯·哈珀(Frances E.W. Harper 1825-1911)就曾经在性别和种族之间作出了一个十分相似的抉择。在美国平等权利联合会的1867年大会上,选举权应该先给黑人(男性)还是妇女(白人)的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以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 1818-1895)为代表的一方决定以牺牲黑人女性而求得黑人男性的选举权。他认为黑人男性的选举权问题不但是向着平等的方向迈进的一大步,而且是“生存或死亡的问题”(Foner 84),因为“黑人男性需要选举权保护他的生命和财产,并确保他受到遵守并接受教育”(84)。黑人男性的选举权被上升到政治权利和生存需要的高度。不过支持妇女选举权的一方也同样以“共和自由的名义”把妇女投票者描绘成为可以“拯救国家”的积极的政治和道德力量(David 133)。除了渲染女性的精神拯救力量,更有一些代表把优先赋予女性选举权归结为黑人男性品德低下、生性暴力。一些人认为优先赋予贫穷,没有教养的黑人男性而不是中产阶级白人女性选举权是对后者的“贬低或是侮辱”(Painter 50)。僵持的局面促使双方都想争取一位有威望的黑人女性的支持,而他们同时选择的都是哈珀。哈珀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支持黑人选举权一方。哈珀带着一种悲壮的豪情说:“只要种族中的男性可以达到他们所需要的”,她不会让“黑人妇女成为绊脚石”。这就意味着在她的女性身份和黑人身份的选择中,她放弃了前者,拥抱了后者。借用当时一位记者的解读就是,当哈珀遇到种族问题时,她“放弃性别这个次要问题”(Foster 533)。哈珀的选择是历史性的。这一原则树立了黑人女权主义最本质的思维模式:种族选择的优先权。从这一传统来看,罗莎在民权运动中的自我身份定位正是遵循着黑人女性的这一富有牺牲精神的伟大传统。 三、“罗莎”还是“罗莎们”?
值得注意的是,在《与罗莎·帕克斯在公交车上》这部诗集中,达夫不仅书写了罗莎·帕克斯,还特别写了两首诗歌分别献给克劳戴特·科尔文(Claudette Colvin)和玛丽·史密斯(Mary Smith),因为她们在同一年,却略早于罗莎·帕克斯,做出了相同的举动。这两首诗歌分别是《克劳戴特·科尔文去上班》(Claudette Colvin Goes to Work 79)②和《法律》(The Enactment 81-82)。克劳戴特·科尔文是第一位由于抵制公交车种族隔离被逮捕的黑人妇女,比罗莎·帕克斯早了9个月,当时科尔文只有15岁。稍后,18岁的玛丽·史密斯由于同样的原因被逮捕,比罗莎·帕克斯早了大约40天。那么为何克劳戴特·科尔文和玛丽·史密斯没有如罗莎一样成为点燃抵制运动火焰的人物呢?情况恰恰相反,这两位黑人女性一生笼罩在罗莎·帕克斯的身影之下,成为黑人民权运动的一个“注脚”(Barnes)。这个中原因何在呢?
克劳戴特·科尔文的律师、民权运动活动家福瑞德·格雷(Fred Gray)曾经说,“我认为,克劳戴特·科尔文比任何其他和这场运动有关的人都更有勇气”(Hoose 101)。此言不虚。克劳戴特·科尔文不但是第一位拒绝把座位让给白人的黑人,她还在一年之后对公交车种族隔离提请上诉,成为著名的“布劳德诉盖尔案”(Browder v. Gayle)四位原告之一。然而,克劳戴特·科尔文的贡献却曾经一度被历史“遗忘”,“她获得历史地位之门似乎永远关闭了”(Hoose 102)。然而她的被遗忘却恰恰是历史的选择,也正是她的贡献所在。克劳戴特·科尔文被逮捕之后,黑人运动的领导者认为她不适合代表黑人群体,成为抵制运动的代表人物。而他们给出的原因似乎很不可思议:除了她还未成年,看起来不如已经步入中年的罗莎更为可靠之外,罗莎的肤色较浅,身材苗条,更容易让白人接受,也更为体面(Adler)。换言之,罗莎体现的是黑人和白人都能接受的“标准形象”(Hohle 1),因此更适合成为这场运动的代表。另一位黑人女孩玛丽·史密斯没有能够成为这场运动的代表的原因看似不同,实则是基于同一种思维模式。当时18岁的玛丽已经怀有身孕,而这场运动的领导者认为未婚妈妈的形象不适合作为黑人族群权力运动的代表形象。相比之下,体面、知性,肤色较浅、有更为丰富的生活和斗争经验的罗莎是更为合适的人选。达夫对此的理解非常到位:
别用未成年人,特别是
别用那些底层的穷黑人,
不管她父母做什么
维持生计。别用任何
没心没肺的人
管不住自己的嘴。
将会是一名女人,
一位顶天立地的女人:
最好性格腼腆,最好结婚生子。(Dove 81-82)
三个“别用”强调的就是黑人权力运动领导人们对将要代表族群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候选人的三个基本条件:年龄、社会身份和个人品性。这三个排除性条件就把克劳戴特·科尔文和玛丽·史密斯决绝地排除在外了。而第二节中的理想条件是额外要求:女性、母亲、性格内敛、有定力。而罗莎恰恰符合以上所有条件。
克劳戴特和罗莎的不同从达夫的诗歌中清晰地表现出来。与“罗莎”一诗冷静的语气,优雅的气质不同,《克劳戴特·科尔文去上班》一诗的语气激昂、愤怒:
家仆深更半夜沿着列克星敦打扫铺面
当阴云在大地的灾难中扑面而来
占据了他们的位置。闪烁的华彩
随处可见——灯泡从每个
狭小的住所倾泻而出,昏黄的里面
金色的瓦数宣布着有人在家?
还是我身心疲惫,给我来杯啤酒吧。(Dove 79)
与罗莎沉静地坐在公交车上,心静如水不同,克劳戴特·科尔文的内心阴云密布,暗流涌动。如果说罗莎是一位知识女性,那么稚气未消的克劳戴特就是一个布鲁斯“疯狂”少女,一路唱着忧伤、愤怒的歌谣:
然后我知道是开始我工作的时候了。
沿着街道,出租車发动,朝着城中
驶去;霓虹灯闪烁不定变成狂喜
男人凑在一起点起香烟发出一阵
狂言豪语:“你好妈妈”很快就变质成了
“你的妈妈”当然没有回答——好像
他们能做的最大伤害就是侮辱你在到底为何在
这里的理由,为了你能活命安生
在一群白人中走下车。
那么丑陋、那么肥硕、那么无语、那么油腻——
我们要怎样做上帝才能爱我们?
妈妈是女仆;我的爹爹像个顽童刈草坪,
而我是公交车上的疯狂女孩,那个
在课堂上写下了要当总统的女孩。(Dove 79)
这段嬉笑怒骂,壮志理想交杂在一起的豪言壮语是还处于青春期的克劳戴特心态的真实写照。相比之下,冷静、知性的罗莎显然更适合完成历史赋予黑人的伟大使命。然而,细品这首诗歌,我们不难发现,达夫似乎在这首诗歌中倾注了更为深厚的感情。诗歌中黑人女孩的自白勾勒出了一个尽管不美,却十分生动的形象:敢爱敢恨、洒脱不羁,生命力顽强。显然,在达夫的心中,克劳戴特同样是一位值得大书特写的女英雄。
克劳戴特的伟大之处正是在于她在充分理解了这个使命的特定要求之后,表现出来的伟大的牺牲精神。她在一次访谈中回望那段历史,说出了这段令人动容的肺腑之言:
如今当我回望过去,我认为罗莎·帕克斯是当时代表那场运动的合适人选。她是一个好人,一个有力量的人,比我更容易被更多人接受。但是我也做出了一个个人宣言,那个宣言是她没有做出的,可能也不会做出的。我的是为正义的第一次洪亮呐喊。(Hoose 104)
这里有对历史事件的透彻理解,有对历史使命的奉献精神,有对族群和个人关系的辩证审视,也有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正是有了如克劳戴特一样既平凡又伟大的黑人女性,黑人族群的命运才在历史的各个关键的拐点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通过书写被黑人民权运动的历史有意忽略并隐藏的两位黑人女性,达夫对罗莎的行为进行了另一种阐释。罗莎之所以“准备好了”是因为她并不是孤军奋战。正如历史学家们所阐释的那样:“通常那样的公众胜利不仅是个人的英勇成就,而是集体的坚持和不为人所知的很多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Craig Kielburger & Marc Kielburger 247)。这个黑人女性的群像说明罗莎·帕克斯不是一个孤独的英雄。达夫对此的理解和公共领域以及人们脑海中的罗莎的行为有着极大不同。美国人历来喜欢个人主义英雄。在很多关于罗莎的画像中,罗莎都被描绘成一个孤独的身影,一个人坐在公交车上,裹着她的长大衣,眼睛藏在眼镜后面,仿佛孤岛上的一个幽魂。这就是人们记住的罗莎的形象。当曼荷莲女子学院(Mount Holyoke College)授予罗莎荣誉学位时,这样评价她:“当你引领前行时,你根本无从知道是否有人愿意跟随”(Fischer 599)。其实答案是肯定的。罗莎并不是孤独的前行者,恰恰相反,她有着众多黑人兄弟姐妹在民权之路上同行。
注释【Notes】
①这部诗集中的“往后坐,放松点”(Sit Back, Relax 75)、“处境无法忍耐”(“The situation is intolerable”76)、“自由之旅”(Freedom Ride 77)、“法律”(The Enactment 81-82)、“罗莎”(Rosa 83)、“伊丽莎白二世。穿越大西洋。第三天。”(QE2. Transatlantic Crossing. Third Day. 84)、“从池塘,门廊看过去:下午六点,早春”(The Pond, Porch-View: Six P.M., Early Spring 88)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书写了罗莎·帕克斯和与她相关的事件(See Rita Dove, On the bus with Rosa Parks,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1999)。引文由筆者自译。以下出自该诗集的引文将随文在括号内标出诗歌名称和出处页码,不另作注。
②达夫本人很看重这首诗歌,在她编辑的企鹅版《20世纪美国诗歌选集》(The Penguin anthology of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poetry)中她收录了自己的这首诗歌。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Adler, Margot. “Before Rosa Parks, There Was Claudette Colvin.” Mar. 15, 2009<http://www.npr.org/templates/story/story.php?storyId=101719889>.
Ambert, Alba. A Perfect Silence. Houston: Arte Público P, 1995.
Barnes, Brooks. “From Footnote to Fame in Civil Rights History.” Nov. 25, 2009<http://www.nytimes.com/2009/11/26/books/26colvin.html?_r=0>.
Belinda, Robnett. “African-American Women in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1954-65: Gender, Leadership, and Micromobiliz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6 (1996): 1661-1693.
Carmichael, Stokely and Charles V. Hamilton. Black Power: The Politics of Liberation in America.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7.
Cucinella, Catherine, ed. Contemporary American Women Poets: An A-to-Z Guide.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2002.
David, Sue.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Elizabeth Cady Stanton: Women’s Rights and the American Political Traditions. New York: New York UP, 2008.
Dove, Rita. “Rosa Parks: the Torchbearer.” Time 153. 23 (6/14/1999).
Dove, Rita. On the bus with Rosa Parks.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1999.
Erica R. Edwards. Charisma and the Fictions of Black Leadership. Minneapolis and London: U of Minnesota P, 2012.
Fischer, David Hackett. Liberty and Freedom: A Visual History of America’s Founding Ideas. New York: Oxford UP, 2005.
Foner, Philip S., ed. Frederick Douglass on Women’s Rights.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1976. Hanson, Joyce A. Rosa Parks: A Biography. New York: Greenwood, 2011.
Hine, Darlene Clark, ed. Black Women in America: An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Brooklyn, New York: Carlson Publishing, 1993.
Hohle, Randolph. Black Citizenship and Authenticity in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New York: Rouledge, 2013.
Hoose, Phillip. Claudette Colvin: Twice Toward Justice. New York: Melanie Kroupa Books, 2009.
Kielburger, Craig and Marc Kielburger. Me to We: Find Meaning in a Material World. Mississauga, Ontario: John Wiley & Sons Canada, Ltd., 2004.
King, Martin Luther. Stride Toward Freedom.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58.
Kohl, Herbert. She Would Not Be Moved: How We Tell the Story of Rosa Parks and the Montgomery Bus Boycott. New York: The New Press, 2005.
May, Martha. Women’s Roles in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2009.
Moon, Danelle. Daily Life of Women During the Civil Rights Era.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Green Wood, 2011.
Mootry, Maria and Gary Smith, eds. A Life Distilled: Gwendolyn Brooks, Her Poetry and Fiction. Urbana: U of Illinois P, 1987.
Painter, Nell Irvin. “Voices of Suffrage: Sojourner Truth, Frances Watkins Harper and the Struggle for Woman Suffrage.” Votes for Women: The Struggle for Suffrage Revisited. Ed. Nell Irvin Painter. New York: Oxford UP, 2002.
Parks, Rosa and Jim Haskins. Rosa Parks: My Story. New York: Dial Books, 1992.
Parks, Rosa L. “Rosa L. Parks Paper.” Walter Reuther Archives of Labor and Urban Affairs. Wayne State University, Box 1, Folder 1.
Rampersad, Arnold. “The Poem of Rita Dove.” Callaloo 26 Winter (1986): 52-60.
Rediger, Pat, ed. Great African Americans in Civil Rights. New York: Crabtree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Righelato, Pat. “Rita Dove and the Art of History.” Callaloo 31.3 (2008) : 760-775.
Steffen, Therese. Crossing Color: Transcultural Space and Place in Rita Dove’s Poetry, Fiction, and Drama. New York:Oxford UP, 2001.
Theoharis, Jeanne. The Rebellious Life of Mrs. Rosa Parks. Boston: Beacon Press, 2013.
責任编辑:刘晓燕
关键词:丽塔·达夫;罗莎·帕克斯;黑人民权运动
基金项目:本文为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丽塔·达夫研究”(17FWW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山东师范大学英美文学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立项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卓,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英语诗歌和诗学、英语国家族裔文学、英语教育研究。陈寅初,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美国文学。
Title: On Rita Dove’s Historical Writing of Civil Rights Movement
Abstract: African American woman poet Laureate Rita Dove, praised as poet of history, focuses on a woman, a moment and an event in her writing of 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 The woman is Rosa Parks who is claimed as the mother of 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 The moment is that when Rosa refused to give up her seat to the white. And the event is the famous Montgomery bus boycott. Dove digs into the underneath of the history, exploring dialectically three issues closely related to this movement: 1)Rosa “tired” or Rosa “ready”; 2) Rosa a “leader” or a “bridge”; 3) One Rosa or a group of Rosa, revealing the nature and reason of the stereotype of Rosa Park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thnic identity, gender identity and political identity, and thus effectively restores the truth of history.
Key words: Rita Dove; Rosa Parks; African-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
Authors: Wang Zhuo is professor of English at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and director of Research Center for Foreig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t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358, China). She is also the chief editor of Journal of 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Her major research area is English poetry and poetics, ethnic literature of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and English teaching research. E-mail: [email protected]. Chen Yinchu is postgraduate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358, China).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merican literature. E-mail: [email protected]
美国黑人桂冠女诗人丽塔·达夫(Rita Dove,1952-)享有“历史诗人”的美誉(Rampersad 54)。评论家布瑞泽尔(Jana Evans Braziel)认为,“历史和记忆是达夫全部作品的核心”(Cucinella 107)。著名评论家派特·瑞什拉托(Pat Righelato)也指出:“在当代美国诗人中,丽塔·达夫的历史表达从形式到主题范围都是最多样化的”(Righelato 760)。可见,达夫诗歌中的历史元素已经成为达夫研究者公认的达夫诗歌的标志之一。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是黑人解放史中最重要的篇章,因此这个历史瞬间走入达夫的诗歌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那么达夫是如何书写这一重要的历史阶段的呢?纵观她以黑人民权运动为题材的诗歌我们发现,达夫的慧眼始终聚焦于一个女人、一个时刻和一个事件。这位女人就是被誉为美国“民权运动之母”的罗莎·帕克斯(Rosa Parks, 1913-2005),这个时刻就是罗莎在公交车上拒绝把座位让给白人的时刻,而这个事件就是著名的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抵制运动。正是这个女人、这个时刻、这个事件构成了达夫出版于1999年的诗集《与罗莎·帕克斯在公交车上》(On the bus with Rosa Parks)的主体部分,并赋予了这部诗集统一的精神气质。①达夫为聚焦于這三点可谓抓住了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核心。罗莎·帕克斯被称为“民权运动之母”,罗莎拒绝让座的时刻成为黑人民权运动的伟大起点,而公交车抵制运动则成为黑人民权运动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事件。然而除了以上三点,达夫聚焦于罗莎·帕克斯显然还有更为深层的考量。对于已经成为“公共神话”的罗莎·帕克斯(Theoharis vii),“我们如何讲述”她的“故事”以及与她相关的“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抵制运动”已经成为公共话语建构、历史书写等领域都颇为关注的问题(Kohl)。罗莎·帕克斯的故事已然成为传奇,然而恰恰因为这一点,在政治、种族、性别话语的反复建构下,罗莎的形象也逐渐被刻板化。当她被刻板化为一个符号、一种象征和一个传奇之后,作为女人、作为黑人的罗莎到底以怎样的方式和这场改变了美国黑人政治命运的运动发生着联系就逐渐沉入到历史的下面,而这却恰恰成为对“历史的下面”情有独钟的达夫最为理想的写作素材。 一、罗莎“累了”还是罗莎“准备好了”?
事实上,出生于20世纪初,2005年才故去的罗莎在历史上的背影还没有走远,然而当我们以认真的态度审视她的背影时,却不得不承认这个背影已经模糊不清了。在《女性在20世纪美国的角色》(Women’s Roles in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中,罗莎和她拒绝让座的行为已经被凝缩为20世纪美国女性大事年表1955年后面的短短的文字:“罗莎·帕克斯拒绝遵从阿拉巴马蒙哥马利市法律要求非裔美国人要给白人乘客让座的规定。她的拒绝激发了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抵制运动”(May xxv)。这几行冰冷的文字显然不足以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罗莎,一个有血有肉的罗莎。历史的谜团已经开始逐渐笼罩这位黑人民权运动之母。比如,罗莎·帕克斯是一个怎样的人?她为何要冒着触犯法律的危险,拒绝给白人让座?当时的情境如何?达夫的这部诗集以独特的视角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独特的思考。在这部诗集的最后一部分“与罗莎·帕克斯在公交车上”中,达夫引用了著名历史学家西曼·萨玛(Simon Schama)的一句话:“所有历史都是熟悉和陌生之间的协商。”这段话精确地体现了达夫书写这段历史的策略,那就是以她独特的方式协商这段历史。那么,就这段和罗莎有关的历史而言,有哪些细节是人们熟悉的呢?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罗莎拒绝让座的动因颇为好奇,而对于这一动因的诠释也成为定位罗莎这一行为到底是有意为之的英勇行为,还是一种朴素的本能的关键所在。达夫在这部诗集中首先思考的就是罗莎是“累了”还是罗莎“准备好了”的问题。
史学家对这一问题似乎早有定论。那就是罗莎当时拒绝让座,是因为她感觉太累了。“疲惫不堪的罗莎·帕克斯”“存在于民族文化象征的层面”(Kohl 7)。人们已经熟知的故事往往是这样讲述的:罗莎·帕克斯是一名20世纪50年代生活在蒙哥马利的穷裁缝。当时该地区还实行种族隔离政策,因此在公交车上黑人和白人的座位是隔离开的。一天,疲惫不堪的罗莎下班回家,在公家车上坐在了前排的座位。当车上人越来越多,开始有白人乘客站着时,司机要求罗莎给白人让座。当时的罗莎又累又气,拒绝让座,于是司机叫来警察,逮捕了罗莎。而这个看似偶然的事件成为一场伟大的政治运动的起点,罗莎本人也成为发起了这场“大”运动的“小”人物。
这就是达夫儿时从大人的口中听到的关于罗莎的故事(Dove,“Rosa Parks: the Torchbearer”),也是很多人脑海中根深蒂固的罗莎的故事。然而历史学家却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这种讲述是一个“更好的故事”,却是一种“错误理解”(Fischer 599)。对罗莎有过深入研究的赫伯特·科尔(Herbert Kohl)曾经在学生中做过调查,结果足以表明罗莎刻板印象有多么根深蒂固。学生们一致认为罗莎·帕克斯“是”,而且“应该是”一个贫穷、身心俱疲的单亲母亲。当科尔问学生,是从哪里得来关于罗莎的形象的,学生的回答更是令人惊讶:他们感觉罗莎就应该是这样的人(Kohl 4-5),因为只有被生活折磨得筋疲力尽的人才会心中充满愤怒和仇恨,也才会做出这样大胆的举动。可以说罗莎的形象已经形成了“刻板印象”。对于这样的讲述,儿时的达夫做了一个有趣的类比:只是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做却能够引发一场意义重大的运动,就像她从小听到的童话故事(Dove,“Rosa Parks: the Torchbearer”)。这表明达夫并不相信这就是故事的真相,也不认为这就是故事的全部。成为诗人的达夫再次尝试挖掘历史的下面,探索罗莎·帕克斯故事背后的真相。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圆了达夫儿时的梦想。那么什么才是羅莎·帕克斯故事的真相呢?达夫又是如何在诗歌中呈现罗莎故事的全部和真相呢?
前文提到的对罗莎故事的讲述表面看似乎没有问题,而且罗莎本人对当时的回忆更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我真的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动窝。根本没有什么打算。我就是买东西回来太累了。我的脚很疼”(Parks,“Rosa L. Parks Paper”)。然而,这个普遍流行的故事对罗莎的呈现以及由此引发的她在黑人权力运动中的角色定位却存在着问题。首先,对罗莎的个人身份的定位严重偏离事实;其次,对罗莎行为的动机的解读有失偏颇。对此,达夫有着深刻的理解。在“罗莎”一诗中,这个黑人女性呈现出一种优雅的复杂性:
她怎么坐在那里,
生不逢时是非颠倒之地
马上就要不对劲儿了。
那个简洁的名字
带着坐到椅子上
休息一下的梦想。她的敏感的外套。
无为胜有为,无声胜有声:
她的凝视的清冽的火焰
被闪光灯雕琢。
当他们弯腰捡回她的钱包时
她怎么站起。
彬彬有礼。(Dove 83)
这首小诗短小精悍,却传递出了令人惊讶的信息,更以诗人的想象复原了罗莎那永远留在历史上的瞬间。这首小诗开篇准确地定位了这场历史事件的性质:在那个是非颠倒的历史时间,在公交车那个黑白泾谓分明的空间,罗莎“坐下”这个看似平常的动作将注定引起轩然大波。这就意味着,罗莎虽然并非刻意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之举,她的行为却是历史的必然。诗歌第二小节还原了当时的罗莎拖着疲惫身躯坐下的心态:坐下休息一下是她的一个朴素的梦。然而当风波骤起,罗莎却展现出她的另一面:沉着、果敢、高贵、不可侵犯:面对白人司机和乘客们的咄咄逼人,罗莎的眼睛喷射出的是冷静的火焰,这就是“无为胜有为,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一种“沉静的力量”(Dove, “Rosa Parks: The Torchbearer”)。当罗莎被宣布逮捕时,她不但没有惊慌失措,反而如英雄般款款起身,她的“彬彬有礼”传递的是一种心理的优势和与生俱来的尊严。面对这一意外事件,罗莎的反应出奇镇定,似乎她一直在等待这一时刻的到来。这样看来,“累了”的罗莎也是“准备好”了的罗莎。这一点达夫在写给《时代》(Time)杂志纪念罗莎的文章中有了更为深刻的表达:“罗莎是残酷的强权面前人类尊严的持久的象征。”(Dove,“Rosa Parks: The Torchbearer”)达夫对罗莎的这一定位是非常精准的,也受到广泛认可。2000年出版的企鹅版《罗莎·帕克斯》传记扉页,就引用了达夫的这首诗歌,足见这首小诗的影响力。此外,从达夫的这首小诗,我们还能解读出罗莎的行为之所以具有历史必然性还有另外一点原因,那就是她似乎无意与某一个带有种族主义倾向的“个人”缠斗不清,这也是她面对命令她让座的司机,请她下车的警察并无怨气和愤怒,依旧能够保持冷静、尊严甚至优雅的原因所在。罗莎显然没有把这次让座事件归结为个人恩怨,她深知她要面对的是“宪法的种族主义”(institutional racism)(Carmichael & Hamilton 44-56),是一种弥漫于法律、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之中,无形却无处不在的种族主义。这种以法律和社会习俗固化下来的种族主义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白人的灵魂深处,并在不经意间外化为他们共谋的言语和行为。 所以说,丝毫没有惊慌失措,款款起身的罗莎早已为这一时刻做好了准备:“她的旅程早在12年前就开始了”,“当她第一次参加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ACP)的集会时,她的勇气就开始积聚了”(Kielburger & Kielburger 247)。达夫显然了解罗莎那些隐藏在这次著名事件背后的经历。在“法律”一诗中,“12年”作为罗莎反抗行为的起点得以艺术化处理:
而当时刻到来时
她会知道。
保持礼貌,尽管她的肩膀正
疼着,公交车司机
就是12年前
把她赶下车的人。(Dove 81-82)
达夫对罗莎的此种地位的定位既符合罗莎的真实社会身份,也符合英雄史观。她的诗歌中的罗莎形象与近10年来历史学家对罗莎的探索得出的新结论不谋而合。对于罗莎·帕克斯是否只是一个无知的黑人妇女,由于疲惫而拒绝让座,目前历史学家已经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乔伊斯·汉森(Joyce A. Hanson)在《罗莎·帕克斯传记》(Rosa Parks: A Biography 2011)中公允而辩证地重新定位了罗莎的行为:尽管罗莎肯定在那一天并没有打算挑战隔离制度,她也并非是一个疲惫不堪的老女人,碰巧成了英雄。把罗莎仅仅定位为疲惫不堪的穷裁缝,忽略她作为黑人社群领导者的身份,“把一场有组织的为自由的抗争变成了一个个人的发泄行为”(Hanson xi)。从罗莎本人的自传我们可以发现,早在公交车事件之前,罗莎就已经是当地一位经验丰富的民权运动活动家,是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蒙哥马特分部的秘书(Parks & Haskins 55-89)。所以,“罗莎并非只是游荡进历史”(Hanson xi),她进入历史的原因既是个人的,也是政治的;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那么,罗莎为何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自己“累了”呢?事实上,罗莎之所以强调自己累了,和当时的历史政治语境紧密相连。当拒绝让座和被捕事件发生后,出现了一系列黑人群体抵抗行动。这就使得有人对罗莎的行为是否出于自愿和自发产生了疑问。有研究者认为:她拒绝让座是精心策划实施的(Moon 137)。针对这种“预谋论”,罗莎和马丁·路德·金都充满警惕地予以了坚决反驳。金反复强调,罗莎的事件是“突然出现的因素,不是抗议的起因……起因深埋在相似的不平等事件的记录里”(King)。罗莎也再次阐释了自己“累了”的原因:“这不是事先安排好的。当司机要求我起来,而我不想服从他的命令于是就发生了。一整天工作之后我真的是太累了”(Fischer 601)。然而,当人们满足于反复引用罗莎的这番解释,理直气壮地得出了罗莎“累了”的结论时,他们却忽略了罗莎讲过的另外一段话:“人们总是说我没有让座是因为我累了,但那不是真的。我不是身体疲惫,或者说我那天并不比其他工作一天后更累……不是的,唯一让我身心具疲的是我厌倦了屈服”(Rediger 38)。罗莎这段话似乎与她自己所说的“我累了”自相矛盾。然而这段话传递的却是最为真实的信息:罗莎的确是疲惫了,但是并非只是身体的疲惫,更多的是心理和精神上的疲惫。“厌倦了屈服”正是对心理疲惫的最好阐释,而这种心理的疲惫累积到爆发的时刻,就是罗莎“准备好”的时刻了。因此从“罗莎累了”,到“罗莎准备好了”,反映了这一事件的历史必然。
二、罗莎是“领袖”还是“桥梁”?
罗莎·帕克斯之所以自然而然地成为马丁·路德·金身边的“小”人物,并在经过不断的刻板形象生产后成为“疲惫”的罗莎,和罗莎作为黑人女性的性别身份不无关系。而这也是达夫对作为历史人物和政治人物的罗莎感兴趣的另一个原因。達夫对黑人女性群体对历史的贡献的理解是颇为独到的。她曾经以自己喜爱的歌剧对历史进行了这样的类比:“历史常常被描绘成一出宏大歌剧中的系列咏叹调,都是男中音的阴谋诡计和男高音的英雄主义。然而,一些最波澜壮阔的事件却是由偶然事件触发的……人们禁不住会想如果抵制运动第一个夜晚的机会没有出现的话,——如果罗莎·帕克斯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坐在后排,或者她根本就错过了公交车的话,那么小马丁·路德·金究竟在民权运动中会扮演何种角色呢?”(Dove, “Rosa Parks: The Torchbearer”)的确如此,金正是在这次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杰出领袖并以此为契机开始他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的。在某种程度上说,罗莎成就了金和他的非暴力不抵抗运动。金对美国民权运动的巨大贡献使他成为历史大书特写的人物,而那位曾经点燃这场熊熊烈火的黑人女性却被风尘在岁月的年轮中,变得面目模糊,变得疏离陌生。然而,这种陌生感却成为达夫诗歌创作的灵感之源,成为实现她在熟悉与陌生的历史之间、大写与小写的历史之间协商的最生动的题材。通过书写这个一直笼罩在马丁·路·德金的身影之下的历史人物,达夫“寻求确立罗莎·帕克斯作为现代民权运动之母的角色,[地位上]次于,但事实上[时间上]先于马丁·路德·金”(Steffen155)。
众所周知,在黑人政治运动中,一直存在着“领袖暴力”的倾向(Edwards xv)。其中的一种暴力倾向就是“在政治价值的性别等级中建构黑人政治主体和运动”,从而把“至高无上的权利赋予了正统的男性特质”(Edwards xv)。可以说,这是一种典型的领袖气质的“性别暴力”,而不幸的是,这种“领袖暴力已经塑形了当代美国非裔叙事”(Edwards xv)。前文提到的对罗莎·帕克斯去领袖气质的叙事,和下文将要提到的对其他有着同样英勇行为的黑人女性的排斥,都是这种性别化“领袖暴力”的结果。达夫在这部诗集中要做的就是揭示出这种“领袖暴力”中包含的明显的性别歧视,并复原黑人女性在黑人民权运动中的领袖地位。
那么,黑人女性在这场似乎由强势的男性领导者一统天下的民权运动中到底占据着怎样的位置呢?这个位置在历史中似乎很难寻找,因为“民权时代(20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的社会运动的历史大多聚焦于男性领导权”(Moon128)。“正如历史学家所指出的那样,民权运动时代自由抗争的意识形态在组织和非正式集体内部产生了性别等级,这不仅影响了黑人社会运动在当时如何起作用,而且自然化、扩大化了那些领导权的性别化意识形态”(Edwards 128)。金、马尔克姆·X(Malcolm X)等男性黑人领袖不仅在美国家喻户晓,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然而对女性领导者,人们却知之甚少。可见,尽管女性扮演着重要角色,民权运动和社会运动领导权还是由公共男性人物控制着。比如,在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中,男性扮演着决策者,发言人的角色,而女性的角色定位却是“辅助性的非官方领导者”,而且男性领导者普遍存在着边缘女性的倾向,在很多情况下更是把她们贬低为秘书的角色,或者教育项目的工作人员(Moon134)。罗莎·帕克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在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中,就是任职秘书,长期从事的就是辅助性工作。尽管由于公交车事件,人们能够回忆起罗莎在抵制运动中起到了某种作用,但是关于罗莎和其他黑人女性还是缺乏准确定位,原因就在于“性别刻板印象在社会运动阶层中起着重要作用”(134)。那么到底如何定位罗莎以及如罗莎一样的黑人女性在这场关乎黑人历史命运的运动中的位置呢? 达夫在给《时代》杂志撰写的《罗莎·帕克斯:手持火炬的引路人》一文中,对罗莎和金同时出现的一个场景的描述很能说明问题:金声如洪钟地对着上百万民众演讲,而当他激情澎湃的演讲结束后,罗莎从金的身边站起身来,以便大家能够看到她。然而她却没有说话。对此,达夫的评论是:没有必要说话。她的沉默就是言说,因为她告诉民众,我和你们在一起,而这就足够了(Dove“Rosa Parks: The Torchbearer”)。可以说达夫所描绘的这个场景在黑人民权运动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很好地定位了黑人男性领袖和女性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位置。学者贝琳达·罗波奈特(Belinda Robnett)对黑人女性领导者的定位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叫做“桥梁领导者”(bridge leaders)。值得注意的是,罗波奈特在提出黑人女性这一领导地位和领导模式时,正是以罗莎·帕克斯为依据的。所谓“桥梁领导者”就是由于性别身份而形成的“领导权的草根阶层”, 这个阶层在正式组织和跟随者之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桥梁”的作用(Robnett 1667)。可以说她们是“至下而上”的领导者。这个黑人女性领导者的定位与自我定位具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尽管处于领导阶层的边缘和底层,她们所起的作用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男性领导者和民众之间上传下达往往是革命成功的关键所在。其二、黑人女性似乎并不急于打破和男性领导者之间的平衡,并安于自己的“桥梁领导者”身份。这说明这个身份和位置其实是黑人女性自主的选择。这样看来,黑人女性既不是黑人男性领袖们的牺牲者,也不是他们的棋子,恰恰相反,她们是“抵抗的天才”,因为她们以自己的方式成为黑人领袖和普通民众之间沟通的媒介。
罗莎在这场运动中就自动选择了“桥梁领袖”的位置,站在黑人男性同胞身边,以自己自信的微笑和优雅的沉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是历史赋予罗莎的使命,也是罗莎本人的历史选择。而这一点正是达夫对她钦佩不已的原因所在。达夫在诗歌中反复强化了罗莎的微笑和沉默。在“在华盛顿华纳剧院大厅”(“In the Lobby of the Warner Theatre, Washington, D.C.”)一诗中,晚年的罗莎尽管出行已经不便,但是她的优雅和微笑却依然如故,而这两样秘密武器传递的力量依旧令人动容:
她是真正的灵感,她是活着的历史。
观众在一串闪烁不定的光点中鱼贯而下。
她等待着。她知道如何服从,
就像人们预想的那样冷静沉思坐在那里。
她学会了在人群中穿行
带着一丝我们于心不忍见到的微笑,
那微笑缝缀了冷静。
向地面舒展,在反射的火光中
闪亮的青铜,我们迫不及待探出头去
一睹风采,但见
那微笑真的是发在内心——
没有半点做作。她很好奇;
我们的方式让她遭了罪(蜂拥而入,低声呢喃,
喋喋不休,导演低眉弯腰
迎接媒体闪光顶)知道有人
试图触摸她,然后侍者
把我们轻轻推开。她点点头,
举起一只手好像要安慰我们
然后慢慢放在腿上。
搁在那里。安慰的想法
抚慰了我们;她举手致意
已经成为她的标志性动作,
就像她坐在那里为我们创造的历史,
等待那个接纳她的时刻。(Dove 86-87)
罗莎的沉默在此种语境下有两点意义:首先,这种带着尊严的沉默是民权运动所需要的一种带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其二,这种带有理解的沉默是当时黑人女性自我认定的政治斗争的角色定位。可以说,罗莎的沉默是“一种完美的沉默”(Ambert 1995)。正如布鲁克斯(Gwendolyn Brooks)诗中所言:“没有说出的话更有力量”(Mootry & Smith 36)。可见,罗莎在这场运动中选择了和金不同的角色,却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场改变了美国黑人族群命运的斗争中,羅莎和金各自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并以最合适的方式完美合作。
事实上,罗莎的选择是黑人女性的一个伟大传统。美国19世纪最重要的黑人社会活动家弗朗西斯·哈珀(Frances E.W. Harper 1825-1911)就曾经在性别和种族之间作出了一个十分相似的抉择。在美国平等权利联合会的1867年大会上,选举权应该先给黑人(男性)还是妇女(白人)的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以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 1818-1895)为代表的一方决定以牺牲黑人女性而求得黑人男性的选举权。他认为黑人男性的选举权问题不但是向着平等的方向迈进的一大步,而且是“生存或死亡的问题”(Foner 84),因为“黑人男性需要选举权保护他的生命和财产,并确保他受到遵守并接受教育”(84)。黑人男性的选举权被上升到政治权利和生存需要的高度。不过支持妇女选举权的一方也同样以“共和自由的名义”把妇女投票者描绘成为可以“拯救国家”的积极的政治和道德力量(David 133)。除了渲染女性的精神拯救力量,更有一些代表把优先赋予女性选举权归结为黑人男性品德低下、生性暴力。一些人认为优先赋予贫穷,没有教养的黑人男性而不是中产阶级白人女性选举权是对后者的“贬低或是侮辱”(Painter 50)。僵持的局面促使双方都想争取一位有威望的黑人女性的支持,而他们同时选择的都是哈珀。哈珀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支持黑人选举权一方。哈珀带着一种悲壮的豪情说:“只要种族中的男性可以达到他们所需要的”,她不会让“黑人妇女成为绊脚石”。这就意味着在她的女性身份和黑人身份的选择中,她放弃了前者,拥抱了后者。借用当时一位记者的解读就是,当哈珀遇到种族问题时,她“放弃性别这个次要问题”(Foster 533)。哈珀的选择是历史性的。这一原则树立了黑人女权主义最本质的思维模式:种族选择的优先权。从这一传统来看,罗莎在民权运动中的自我身份定位正是遵循着黑人女性的这一富有牺牲精神的伟大传统。 三、“罗莎”还是“罗莎们”?
值得注意的是,在《与罗莎·帕克斯在公交车上》这部诗集中,达夫不仅书写了罗莎·帕克斯,还特别写了两首诗歌分别献给克劳戴特·科尔文(Claudette Colvin)和玛丽·史密斯(Mary Smith),因为她们在同一年,却略早于罗莎·帕克斯,做出了相同的举动。这两首诗歌分别是《克劳戴特·科尔文去上班》(Claudette Colvin Goes to Work 79)②和《法律》(The Enactment 81-82)。克劳戴特·科尔文是第一位由于抵制公交车种族隔离被逮捕的黑人妇女,比罗莎·帕克斯早了9个月,当时科尔文只有15岁。稍后,18岁的玛丽·史密斯由于同样的原因被逮捕,比罗莎·帕克斯早了大约40天。那么为何克劳戴特·科尔文和玛丽·史密斯没有如罗莎一样成为点燃抵制运动火焰的人物呢?情况恰恰相反,这两位黑人女性一生笼罩在罗莎·帕克斯的身影之下,成为黑人民权运动的一个“注脚”(Barnes)。这个中原因何在呢?
克劳戴特·科尔文的律师、民权运动活动家福瑞德·格雷(Fred Gray)曾经说,“我认为,克劳戴特·科尔文比任何其他和这场运动有关的人都更有勇气”(Hoose 101)。此言不虚。克劳戴特·科尔文不但是第一位拒绝把座位让给白人的黑人,她还在一年之后对公交车种族隔离提请上诉,成为著名的“布劳德诉盖尔案”(Browder v. Gayle)四位原告之一。然而,克劳戴特·科尔文的贡献却曾经一度被历史“遗忘”,“她获得历史地位之门似乎永远关闭了”(Hoose 102)。然而她的被遗忘却恰恰是历史的选择,也正是她的贡献所在。克劳戴特·科尔文被逮捕之后,黑人运动的领导者认为她不适合代表黑人群体,成为抵制运动的代表人物。而他们给出的原因似乎很不可思议:除了她还未成年,看起来不如已经步入中年的罗莎更为可靠之外,罗莎的肤色较浅,身材苗条,更容易让白人接受,也更为体面(Adler)。换言之,罗莎体现的是黑人和白人都能接受的“标准形象”(Hohle 1),因此更适合成为这场运动的代表。另一位黑人女孩玛丽·史密斯没有能够成为这场运动的代表的原因看似不同,实则是基于同一种思维模式。当时18岁的玛丽已经怀有身孕,而这场运动的领导者认为未婚妈妈的形象不适合作为黑人族群权力运动的代表形象。相比之下,体面、知性,肤色较浅、有更为丰富的生活和斗争经验的罗莎是更为合适的人选。达夫对此的理解非常到位:
别用未成年人,特别是
别用那些底层的穷黑人,
不管她父母做什么
维持生计。别用任何
没心没肺的人
管不住自己的嘴。
将会是一名女人,
一位顶天立地的女人:
最好性格腼腆,最好结婚生子。(Dove 81-82)
三个“别用”强调的就是黑人权力运动领导人们对将要代表族群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候选人的三个基本条件:年龄、社会身份和个人品性。这三个排除性条件就把克劳戴特·科尔文和玛丽·史密斯决绝地排除在外了。而第二节中的理想条件是额外要求:女性、母亲、性格内敛、有定力。而罗莎恰恰符合以上所有条件。
克劳戴特和罗莎的不同从达夫的诗歌中清晰地表现出来。与“罗莎”一诗冷静的语气,优雅的气质不同,《克劳戴特·科尔文去上班》一诗的语气激昂、愤怒:
家仆深更半夜沿着列克星敦打扫铺面
当阴云在大地的灾难中扑面而来
占据了他们的位置。闪烁的华彩
随处可见——灯泡从每个
狭小的住所倾泻而出,昏黄的里面
金色的瓦数宣布着有人在家?
还是我身心疲惫,给我来杯啤酒吧。(Dove 79)
与罗莎沉静地坐在公交车上,心静如水不同,克劳戴特·科尔文的内心阴云密布,暗流涌动。如果说罗莎是一位知识女性,那么稚气未消的克劳戴特就是一个布鲁斯“疯狂”少女,一路唱着忧伤、愤怒的歌谣:
然后我知道是开始我工作的时候了。
沿着街道,出租車发动,朝着城中
驶去;霓虹灯闪烁不定变成狂喜
男人凑在一起点起香烟发出一阵
狂言豪语:“你好妈妈”很快就变质成了
“你的妈妈”当然没有回答——好像
他们能做的最大伤害就是侮辱你在到底为何在
这里的理由,为了你能活命安生
在一群白人中走下车。
那么丑陋、那么肥硕、那么无语、那么油腻——
我们要怎样做上帝才能爱我们?
妈妈是女仆;我的爹爹像个顽童刈草坪,
而我是公交车上的疯狂女孩,那个
在课堂上写下了要当总统的女孩。(Dove 79)
这段嬉笑怒骂,壮志理想交杂在一起的豪言壮语是还处于青春期的克劳戴特心态的真实写照。相比之下,冷静、知性的罗莎显然更适合完成历史赋予黑人的伟大使命。然而,细品这首诗歌,我们不难发现,达夫似乎在这首诗歌中倾注了更为深厚的感情。诗歌中黑人女孩的自白勾勒出了一个尽管不美,却十分生动的形象:敢爱敢恨、洒脱不羁,生命力顽强。显然,在达夫的心中,克劳戴特同样是一位值得大书特写的女英雄。
克劳戴特的伟大之处正是在于她在充分理解了这个使命的特定要求之后,表现出来的伟大的牺牲精神。她在一次访谈中回望那段历史,说出了这段令人动容的肺腑之言:
如今当我回望过去,我认为罗莎·帕克斯是当时代表那场运动的合适人选。她是一个好人,一个有力量的人,比我更容易被更多人接受。但是我也做出了一个个人宣言,那个宣言是她没有做出的,可能也不会做出的。我的是为正义的第一次洪亮呐喊。(Hoose 104)
这里有对历史事件的透彻理解,有对历史使命的奉献精神,有对族群和个人关系的辩证审视,也有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正是有了如克劳戴特一样既平凡又伟大的黑人女性,黑人族群的命运才在历史的各个关键的拐点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通过书写被黑人民权运动的历史有意忽略并隐藏的两位黑人女性,达夫对罗莎的行为进行了另一种阐释。罗莎之所以“准备好了”是因为她并不是孤军奋战。正如历史学家们所阐释的那样:“通常那样的公众胜利不仅是个人的英勇成就,而是集体的坚持和不为人所知的很多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Craig Kielburger & Marc Kielburger 247)。这个黑人女性的群像说明罗莎·帕克斯不是一个孤独的英雄。达夫对此的理解和公共领域以及人们脑海中的罗莎的行为有着极大不同。美国人历来喜欢个人主义英雄。在很多关于罗莎的画像中,罗莎都被描绘成一个孤独的身影,一个人坐在公交车上,裹着她的长大衣,眼睛藏在眼镜后面,仿佛孤岛上的一个幽魂。这就是人们记住的罗莎的形象。当曼荷莲女子学院(Mount Holyoke College)授予罗莎荣誉学位时,这样评价她:“当你引领前行时,你根本无从知道是否有人愿意跟随”(Fischer 599)。其实答案是肯定的。罗莎并不是孤独的前行者,恰恰相反,她有着众多黑人兄弟姐妹在民权之路上同行。
注释【Notes】
①这部诗集中的“往后坐,放松点”(Sit Back, Relax 75)、“处境无法忍耐”(“The situation is intolerable”76)、“自由之旅”(Freedom Ride 77)、“法律”(The Enactment 81-82)、“罗莎”(Rosa 83)、“伊丽莎白二世。穿越大西洋。第三天。”(QE2. Transatlantic Crossing. Third Day. 84)、“从池塘,门廊看过去:下午六点,早春”(The Pond, Porch-View: Six P.M., Early Spring 88)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书写了罗莎·帕克斯和与她相关的事件(See Rita Dove, On the bus with Rosa Parks,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1999)。引文由筆者自译。以下出自该诗集的引文将随文在括号内标出诗歌名称和出处页码,不另作注。
②达夫本人很看重这首诗歌,在她编辑的企鹅版《20世纪美国诗歌选集》(The Penguin anthology of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poetry)中她收录了自己的这首诗歌。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Adler, Margot. “Before Rosa Parks, There Was Claudette Colvin.” Mar. 15, 2009<http://www.npr.org/templates/story/story.php?storyId=101719889>.
Ambert, Alba. A Perfect Silence. Houston: Arte Público P, 1995.
Barnes, Brooks. “From Footnote to Fame in Civil Rights History.” Nov. 25, 2009<http://www.nytimes.com/2009/11/26/books/26colvin.html?_r=0>.
Belinda, Robnett. “African-American Women in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1954-65: Gender, Leadership, and Micromobiliz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6 (1996): 1661-1693.
Carmichael, Stokely and Charles V. Hamilton. Black Power: The Politics of Liberation in America.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7.
Cucinella, Catherine, ed. Contemporary American Women Poets: An A-to-Z Guide.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2002.
David, Sue.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Elizabeth Cady Stanton: Women’s Rights and the American Political Traditions. New York: New York UP, 2008.
Dove, Rita. “Rosa Parks: the Torchbearer.” Time 153. 23 (6/14/1999).
Dove, Rita. On the bus with Rosa Parks.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1999.
Erica R. Edwards. Charisma and the Fictions of Black Leadership. Minneapolis and London: U of Minnesota P, 2012.
Fischer, David Hackett. Liberty and Freedom: A Visual History of America’s Founding Ideas. New York: Oxford UP, 2005.
Foner, Philip S., ed. Frederick Douglass on Women’s Rights.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1976. Hanson, Joyce A. Rosa Parks: A Biography. New York: Greenwood, 2011.
Hine, Darlene Clark, ed. Black Women in America: An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Brooklyn, New York: Carlson Publishing, 1993.
Hohle, Randolph. Black Citizenship and Authenticity in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New York: Rouledge, 2013.
Hoose, Phillip. Claudette Colvin: Twice Toward Justice. New York: Melanie Kroupa Books, 2009.
Kielburger, Craig and Marc Kielburger. Me to We: Find Meaning in a Material World. Mississauga, Ontario: John Wiley & Sons Canada, Ltd., 2004.
King, Martin Luther. Stride Toward Freedom.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58.
Kohl, Herbert. She Would Not Be Moved: How We Tell the Story of Rosa Parks and the Montgomery Bus Boycott. New York: The New Press, 2005.
May, Martha. Women’s Roles in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2009.
Moon, Danelle. Daily Life of Women During the Civil Rights Era.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Green Wood, 2011.
Mootry, Maria and Gary Smith, eds. A Life Distilled: Gwendolyn Brooks, Her Poetry and Fiction. Urbana: U of Illinois P, 1987.
Painter, Nell Irvin. “Voices of Suffrage: Sojourner Truth, Frances Watkins Harper and the Struggle for Woman Suffrage.” Votes for Women: The Struggle for Suffrage Revisited. Ed. Nell Irvin Painter. New York: Oxford UP, 2002.
Parks, Rosa and Jim Haskins. Rosa Parks: My Story. New York: Dial Books, 1992.
Parks, Rosa L. “Rosa L. Parks Paper.” Walter Reuther Archives of Labor and Urban Affairs. Wayne State University, Box 1, Folder 1.
Rampersad, Arnold. “The Poem of Rita Dove.” Callaloo 26 Winter (1986): 52-60.
Rediger, Pat, ed. Great African Americans in Civil Rights. New York: Crabtree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Righelato, Pat. “Rita Dove and the Art of History.” Callaloo 31.3 (2008) : 760-775.
Steffen, Therese. Crossing Color: Transcultural Space and Place in Rita Dove’s Poetry, Fiction, and Drama. New York:Oxford UP, 2001.
Theoharis, Jeanne. The Rebellious Life of Mrs. Rosa Parks. Boston: Beacon Press, 2013.
責任编辑:刘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