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医学教育的持续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日益提高,医患关系的和谐构建已迫在眉睫。与此同时,全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日益提升。医学教育的创新改革对于我国医患关系的改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本文就深化人文教育,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做一些分析,希望能为医患关系的改善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人文教育 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228-0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人们对于卫生服务的需求和质量不断提高。而目前全社会都比较关注的医患关系的紧张问题,是我国医学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患者、医院以及政府等多个方面努力。医生是医患关系中的重要环节,故医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显得极其重要。其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包括医生的人文教育素质。事实证明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才能满足当前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下文就从给医学就修生带教的经验探讨医学人文教育对医患紧张关系的缓解的重要作用。
来我院进修的医生大多来自各省级兄弟医院。他们是当地科室的中坚力量。将近1年的进修学习,我们不仅注重医学就修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且将人文教育贯彻始终。
1.加强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认知
医学就修生已具备良好的医学基础教育。历经多年的临床工作,人文教育的理念可能在有的医生心中已经淡薄。医学教育的整体水平不仅影响着医学人才的素质培养,对于医学科技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1]。反复灌输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是就修学习的重要组成成分。着重培养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使进修医生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稳定、良好的医患关系,对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稳定发展非常关键,而且还能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保证社会和谐[2]。
2.完善课程设置,增强职业道德
2.1 加大医学人文课程设置比例
一名优秀的医学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德,这也是促进医学人才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医学的主要目的是治病救人。在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生命健康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着对生命的敬畏,其中包含着对患者的情感,这样才能使医学人才始终具备对生命负责的人文态度[3]。同时,在医学人才的成长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在欧美医学教育中,人文社会的课程占据着五分之一以上的课时,而我国的平均比例不及欧美水平的一半。因此,在医学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应积极参考国外的课程设置,积极加大医疗和社会、医学人文导论等课程的比例,加开人文讲坛讲座。从而有效提高医学人才的人文素质。使所有医生从认识上深刻领悟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在美国纽约东北的萨拉纳克湖畔,静躺着一位医学博士——特鲁多(1848-1915)。在他的墓志铭上写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们每名医务工作者在每天繁复的临床工作之余,更应该反思100多年前墓志铭上的这三句话,并深刻理解其中深蕴的医学人文思想。
2.2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加强人文精神的传播,使人文精神能够贯彻到整個医学教育过程中,使人文精神的传播能够与医学知识的传授形成结合运用。同时,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以身作则,通过良好的示范行为,使医学生能够将人文关怀转化为实际行动,使人文精神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医学就修生的思想精神,以此有效提高医学就修生的人文素养。此外,在进行医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关注医学就修生的实际需求,使人性化观念能够充分融入到教育过程中,使医学就修生能够认同和理解到人文精神的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药理学家秦伯益说,中国历来有这么三句话——“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国家的事、人的事、病的事,都离不开一个“医”。关心人的身体健康就要医病,关心人的精神健康就要医人,关心人的生存环境就要治国。由于分工的不同,治国靠政治家、思想家,治人靠文学家、教育家,治病靠医学家、药学家,而贯穿其中的核心都是对人的关怀。有一句话说:“我们走得太快,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100年后,当我们回望特鲁多医生和他的墓志铭时,我们最该找回的是当初选择医生职业的那份初心,以及医患间原本应有的那份深情。让我们每名医务工作者时刻铭记“勿忘初心,砥砺前行”。
3.增进医患沟通能力
就目前来看,我国许多医疗纠纷的产生原因不仅仅局限于医疗水平,更多的源于医疗人员匮乏的沟通能力,且大多数病患都有其相应的性格特征,这就使得医学人才很可能会面对病患的不合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沟通去解决问题,若是医疗服务人才不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就可能发生言语冲突,继而产生医疗纠纷。因此,在进行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应积极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医学就修生能够了解到医疗服务不仅仅是医疗技术上的问题,更是一个面对病患的交际工作,对于病患的心理障碍和精神问题都要及时进行疏导。相比于100多年前特鲁多生活的那个时代,今天的医学科学技术有了飞速进步,为医生的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很多疾病也已得到成功的治愈,想方设法拯救患者生命仍是医生职业的核心价值追求。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疾病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临床医学发展的局限性,医学并非万能。但从患者角度看,尽管有时疾病无法治愈,但医者的关怀始终倍感亲切。多建立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由衷地从患者角度想问题,处理问题,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取得患者的高度信任,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
首先,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使其能够以微笑面对患者,以真诚面对患者的疑惑,有效建立医患的和谐关系。其次,教师也要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各种活动积极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例如为学生构建一个医患沟通实践的环境,使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病人,通过实践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4.结论
总之,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已日益提高,社会群体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提升,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在医学就修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加强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认知、完善课程设置、增强职业道德、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从多方面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早在明朝,我们古代医学大家有句名言:“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不要忘记了我们所从事的医学这门神圣的职业。要增强医学职业的神圣感和自豪感。医务界有一大批有良知的医生,也有一大批有良知的医院管理者。我们自己一定要有信心,也请社会对我们这个行业有信心。
参考文献:
[1]耿景海,文民刚,周增桓.医学教育改革热点及发展趋势[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04:86-91.
[2]孙红霞.健康教育在构建心血管内科和谐医患关系中的 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3)200-201.
[3]张知非, 付小锁, 李利生,等. 当前医患关系下的基础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5):437-439.
【关键词】人文教育 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228-0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人们对于卫生服务的需求和质量不断提高。而目前全社会都比较关注的医患关系的紧张问题,是我国医学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患者、医院以及政府等多个方面努力。医生是医患关系中的重要环节,故医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显得极其重要。其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包括医生的人文教育素质。事实证明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才能满足当前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下文就从给医学就修生带教的经验探讨医学人文教育对医患紧张关系的缓解的重要作用。
来我院进修的医生大多来自各省级兄弟医院。他们是当地科室的中坚力量。将近1年的进修学习,我们不仅注重医学就修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且将人文教育贯彻始终。
1.加强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认知
医学就修生已具备良好的医学基础教育。历经多年的临床工作,人文教育的理念可能在有的医生心中已经淡薄。医学教育的整体水平不仅影响着医学人才的素质培养,对于医学科技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1]。反复灌输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是就修学习的重要组成成分。着重培养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使进修医生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稳定、良好的医患关系,对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稳定发展非常关键,而且还能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保证社会和谐[2]。
2.完善课程设置,增强职业道德
2.1 加大医学人文课程设置比例
一名优秀的医学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德,这也是促进医学人才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医学的主要目的是治病救人。在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生命健康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着对生命的敬畏,其中包含着对患者的情感,这样才能使医学人才始终具备对生命负责的人文态度[3]。同时,在医学人才的成长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在欧美医学教育中,人文社会的课程占据着五分之一以上的课时,而我国的平均比例不及欧美水平的一半。因此,在医学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应积极参考国外的课程设置,积极加大医疗和社会、医学人文导论等课程的比例,加开人文讲坛讲座。从而有效提高医学人才的人文素质。使所有医生从认识上深刻领悟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在美国纽约东北的萨拉纳克湖畔,静躺着一位医学博士——特鲁多(1848-1915)。在他的墓志铭上写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们每名医务工作者在每天繁复的临床工作之余,更应该反思100多年前墓志铭上的这三句话,并深刻理解其中深蕴的医学人文思想。
2.2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加强人文精神的传播,使人文精神能够贯彻到整個医学教育过程中,使人文精神的传播能够与医学知识的传授形成结合运用。同时,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以身作则,通过良好的示范行为,使医学生能够将人文关怀转化为实际行动,使人文精神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医学就修生的思想精神,以此有效提高医学就修生的人文素养。此外,在进行医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关注医学就修生的实际需求,使人性化观念能够充分融入到教育过程中,使医学就修生能够认同和理解到人文精神的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药理学家秦伯益说,中国历来有这么三句话——“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国家的事、人的事、病的事,都离不开一个“医”。关心人的身体健康就要医病,关心人的精神健康就要医人,关心人的生存环境就要治国。由于分工的不同,治国靠政治家、思想家,治人靠文学家、教育家,治病靠医学家、药学家,而贯穿其中的核心都是对人的关怀。有一句话说:“我们走得太快,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100年后,当我们回望特鲁多医生和他的墓志铭时,我们最该找回的是当初选择医生职业的那份初心,以及医患间原本应有的那份深情。让我们每名医务工作者时刻铭记“勿忘初心,砥砺前行”。
3.增进医患沟通能力
就目前来看,我国许多医疗纠纷的产生原因不仅仅局限于医疗水平,更多的源于医疗人员匮乏的沟通能力,且大多数病患都有其相应的性格特征,这就使得医学人才很可能会面对病患的不合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沟通去解决问题,若是医疗服务人才不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就可能发生言语冲突,继而产生医疗纠纷。因此,在进行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应积极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医学就修生能够了解到医疗服务不仅仅是医疗技术上的问题,更是一个面对病患的交际工作,对于病患的心理障碍和精神问题都要及时进行疏导。相比于100多年前特鲁多生活的那个时代,今天的医学科学技术有了飞速进步,为医生的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很多疾病也已得到成功的治愈,想方设法拯救患者生命仍是医生职业的核心价值追求。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疾病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临床医学发展的局限性,医学并非万能。但从患者角度看,尽管有时疾病无法治愈,但医者的关怀始终倍感亲切。多建立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由衷地从患者角度想问题,处理问题,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取得患者的高度信任,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
首先,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使其能够以微笑面对患者,以真诚面对患者的疑惑,有效建立医患的和谐关系。其次,教师也要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各种活动积极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例如为学生构建一个医患沟通实践的环境,使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病人,通过实践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4.结论
总之,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已日益提高,社会群体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提升,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在医学就修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加强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认知、完善课程设置、增强职业道德、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从多方面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早在明朝,我们古代医学大家有句名言:“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不要忘记了我们所从事的医学这门神圣的职业。要增强医学职业的神圣感和自豪感。医务界有一大批有良知的医生,也有一大批有良知的医院管理者。我们自己一定要有信心,也请社会对我们这个行业有信心。
参考文献:
[1]耿景海,文民刚,周增桓.医学教育改革热点及发展趋势[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04:86-91.
[2]孙红霞.健康教育在构建心血管内科和谐医患关系中的 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3)200-201.
[3]张知非, 付小锁, 李利生,等. 当前医患关系下的基础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5):437-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