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兼具自然和人工因素。滨水区具有丰富的景观要素,同时伴随着浓厚的生活人文气息和历史积淀,对城市生态景观塑造起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城市水体受损严重,滨水空间以及其辐射范围内的生活空间亟待改善与修复。以武昌巡司河概念规划为例,从景观、生态、历史地理等方面探讨滨水空间在城市中的价值体现,并论述其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城市滨水空间;更新规划;生态修复
一、绪论
在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滨水空间以其良好的城市形象、怡人的人居环境、巨大的经济价值、优越的建设用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城市规划研究中最为敏感的问题。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形成的场所,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的开敞空间。生态的脆弱性和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城市滨水空间的环境建设必须严格控制其开发利用强度和利用方式,因地制宜选择最合理的城市改造和建设方式,循序渐进,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国外研究现状
滨水空间重在人与自然的交流,这集中表现在空间的活力度上面。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一书中就街区活力提出了著名的论述。她运用社会学方法对美国城市空间中的社会生活进行了调整,对当代城市空间进行分析,提出了街道和广场是城市骨架形成的最基本的要素。为了保证一定的街区活力,她认为,1.最为整体地区至少用于两种基本的功能,并且越多越好。2.沿着街的街区不应超过一定的长度。3.不同时代的建筑物共存于“纹理紧密的混合”之中。4.街道上要有高度集中的人,并且作为街道的“所有者”而行动(Jane Jacobs,1961)。Christopher Alexander比较了人造城市和自然形成的城市,并在A city is not a tree一书中提出了“城市的半网络结构”,他指出城市应该是半网络结构,因为半网络形结构内充满着许多复杂多样的联系和人性感、人情味,这是都是无法设计出来的东西。
近年来规划学科向多元化的发展,往往涉及人文、社会、生态、经济等方面,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例如文章Typology-based Vitality Promotion of Urban Waterfront Public Spac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提到了类型学分析方法,该文针对三峡水库周边城市发展中的“建设性破坏”,将这些城市分为点、线、面三种类型,从土地利用和交通的角度出发,提出功能改造和空间更新战略(TAN Xin,2017)。Coelho和Rodrigo从地理学角度出发,分析得出了城市地理地质赋予了城市公共空间以特色的结论,并反思了城市与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基础性设施和集体所有的空间与地理方位关系密切。
滨水空间的再生和发展可以看作一个城市在空间和视觉上作出改变的标志性事件,滨水空间的多面性体现在城市建设的复杂性,各种要素参与其中并相互作用。Waterfront Regeneration : Experiences in City-building重点分析了通过城市建设活动创建新的公共空间的方法,提出生活空间的塑造和公民参与规划是滨水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Garcia Ferrari,2012)。Kevin Lynch也在其著作Image of the City中提出了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他认为空间不是容纳人类活动的容器,而是一种与人行为联系在一起的场所。
(二)国外研究现状
1.历史流域延续
滨水地段(waterfront)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是“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亦即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 “历史滨水地段”处于城市或城镇历史环境中,它集优美自然景观和浓厚历史文化于一身,是城市风貌的缩影和代表(张环宙等,2010)。
地理学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特色。以区域为单元的人地关系研究是地理学研究的永恒课题。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学术界和政府十分关注的热点,而协调人地关系、改善生态环境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王尚义为首的研究团队在总结了历史流域研究的诸多特征并在《地理学发展视角下的历史流域研究》中作出概述。综合特征、历史演变特征、空间相对稳定的特征和情景事件分析与复原特征等是流域的重要特征。
滨水历史地段修缮的原则和保护措施,总结起来为倡导和谐的人本原则、尊重历史文脉的原则、回归自然的生态原则和重视更新发展原则。谈到保护方法,应当强调界定保护范围和控制历史地段开发力度的规划手段,并延续当地建筑的功能和重视按原有功能进行建筑设计(邵健健,2008)。
2.濱水生态修复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行动,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客观需要,是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修复城市生态,改善生态功能”就要求尊重自然生态环境规律,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采取多种方式、适宜的技术,系统地修复山体、水体和废弃地,构建完整连贯的城乡绿地系统。
滨水空间的因其景观性和功能性,在城市生态修复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的海绵城市治理理念为生态修复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伍业钢的《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技术、案例》在海面城市建设规划中,对河湖、湿地和沟渠等现存的“海绵体”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修复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周边的开发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分析》提到了几点具体措施,包括:(1)对于城市原来所具有的不用进行改动建设,例如:森林、湿地、山体等。(2)在建设一些公共设施的时候要尽量保证其排水设计,应该多采用透水性较强的铺装设计。(3)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进行合理的生物滞留池、下凹式绿地的建设。(4)在进行设计时候,要既满足城市防洪排涝还能进行充分的城市景观单位的调蓄容积,对于雨水进行合理的利用为城市的绿化做出良好的贡献等。 3.滨水旅游开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消费观念不断改变,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这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旅游规划的任务就是要寻求城市精华,塑造特色,在现有城市基础上为访问者展示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滨湖新城的美,美在人文,文化是城市的根系和灵魂,能否突出文化内涵,是衡量工程建设成败的重要尺标(陈春莲,2010)。宋智(1997)以《星光胡生态旅游区规划初探》为例,认为:(1)规划者应该把旅游规划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把环境保护作为系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从系统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全局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出发,制定符合实情的旅游规划。(2)旅游业与风景林及碧水共存。(3)旅游业应采取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以保证其永续发展。吴必虎、贾佳基于滨水区的功能开发理论,对武汉城市的滨水区开发进行探讨。许珂指出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应强调其旅游功能,并提出滨水区旅游功能开发的具体思路和措施。
三、项目概况
(一)项目简介
地理典籍《水经注》对巡司河有过描述,整个河流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一直延续至今。如今的巡司河残迹的源头则在武汉市武昌区的南端,全长在16~17公里。途径江夏区和武昌区之后汇入长江。其源头由八分山的数条河流并成,经过众多高校,在鲇鱼套靠近造船厂附近汇入长江。河段宽度均匀,保持在25~30米之间。在20世纪50年代,巡司河保持着优良的水质,大部分地段清澈见底,甚至有水鸟在其上飞翔。进入1970年,巡司河水质开始走上了下坡路,由于周边的居住区密集布置,这里成为了武昌区中部地区的最大污染源。20世纪末以后,水葫芦开始入侵巡司河,整个河面逐渐富营养化,杂草丛生,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明显递减。近十年来,武汉市政府高度重视巡司河改造问题,拟投入数十亿资金对巡司河重点地段进行保护和治理。
2010年2月起,武汉市正式开始对巡司河开始改造,投资在40亿至50亿。随着巡司河的改造,整个区域正在逐渐展现往昔的风采。这里的地理优势和周边环境注定巡司河滨水空间将成为居住和商业的中心,武昌的核心将会被巡司河以及周边的区域改写。
针对巡司河的污染现状的难点和整治工程的成效,依据武汉市专项规划,本规划截选巡司河长江入河口地段,全长1.7公里地段,根据用地南北扩展约550米区域作出重点的改造。
(二)项目认知
武昌巡司河滨水空间概念性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借助历史地理学的概念,将历史上武昌城原有一段具有护城河性质的河道进行生态修复,通过改造提升武泰闸片区的城市功能,使之生态景观化、功能复合化,打造成环境友好型的宜居城市。同时兼顾历史与现实,通过对巡司河的历史文献的解读,以及对该地段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城市总体规划(上位规划)的指导思想,贯彻“双修”的原则对现在武泰闸地区的巡司河街(从巡司河武泰闸暗涵至鲇鱼套段)进行概念设计,即将巡司河街作为现有城市道路恢复为原来河道空间,并重构该片区目前混杂的城市功能布局,完善路网格局,打造成为既有历史文脉感的场所,又具有现代生活意趣的人居环境。
项目所处地段人文环境浓郁:在规划范围北面,有中和门(辛亥革命后,称为起义门/首义门);邻近还有紫阳湖(公园以及张之洞路);沿复兴路可直抵辛亥革命博物馆;可以说该片区为近代人文荟萃之所在。然而,建国以后随着武昌船厂的兴建,原巡司河通江的功能逐渐弱化,直至其中一段完全改为暗涵形成城市道路——巡司河街,并形成混杂的住区。多年来,实践证明该地区作为武昌的南大门,一直为交通最为拥堵的地区(包括现在南湖花园片区);直至最近10年,随着武汉城市日益快速发展,地铁4号线、白沙洲大道的升级改造(高架部分)、武昌火车站及其下穿隧道等一系列的重大市政建设的完成,此设计更具现实意义。项目目的便是通过概念城市设计为该地区的城市更新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路,通过一系列的规划措施(“点、线、面”的布局)来促进项目的实现。
四、背景分析
(一)区域发展背景
规划地块属湖北武汉市,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武汉市则位于湖北省中部,是国家中心战略城市,也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重点城市。在武汉经济飞速发展的前提下,武汉的中心地区必将得到飞速发展。从中观层面上看,巡司河地区毗邻长江,是联系中部其他城市的重要枢纽。从微观的层面上看,巡司河片区是武汉二环线与三环线的交叉口,也是公交系统与地铁系统的换乘点,在促进武汉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将来势必成为新的商业中心。
(二)上位规划解读
武汉市发布的控制性詳细规划的要求,巡司河片区主要由居住、商业和体育用地组成,该规划梳理了交通量较小的道路,并且对于次干道级别以下的道路与鹦鹉洲白沙洲等高架作了立体交叉处理。武汉市巡司河整治专项规划对于本案也有借鉴指导意义,因此该规划开辟了巡司河街,疏通了巡司河,并将其扩展至30米宽。根据武汉市土地利用兼容性表,改变约15%的居住用地,设置两岸的滨水商业布局,针对船舶工业的转变,设置独具特色的博物馆等。
(三)现状分析
现状用地:现状用地主要由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组成。值得注意的是,在鹦鹉洲和白沙洲高架周边已经设置了少量的绿化隔离措施。现状商业主要成零散布置,不成体系。体育用地与周边产生的冲突较大,易造成干扰。停车场并没有服务到大部分范围。
现状交通:现状交通最明显的特征是两条快速路穿越整个地块,并且为立体交叉方式。交通性次干道均为南北向,分别为解放路和复兴路,首义路在地块北部并没有贯穿地块。巡司河街为该地区的生活性次干道,服务于车辆和行人,宽度约为10米,其下为巡司河,地基基础较差。支路及以下道路为老式废弃道路,往往因为两边的商业经营管理问题,道路逐渐变窄。现状道路主要以人行为主,切道路之间的夹角小于75°,不符合道路规范要求,需要进行整改。 现状建筑:现状建筑由四类建筑组成。一类建筑主要集中在地块的西部和东部,这里都是船舶工业园区和大型商业地区。二类建筑零散布置在地块北部和地块的东南角,由高质量的住居和少部分公共建筑组成。三类建筑集中在地块的中部,主要是棚户区。区域主体为四类建筑,分布在中部。
现状人文:巡司河片区的人文集中在流域文化,特别体现在滨水两岸的商业文化。在巡司河封闭之后,部分商业建筑凌乱地布置在巡司河街两边,并在首义路、复兴路等地区形成纵向延伸。
现状产业:该地区的主要产业包括转变中的船舶工业,面积占该地区的五分之一。街沿江景色和高架周边的绿色布置,养老产业和医疗产业也在这里兴起。由于商业用地的散乱布置,小商品经济也逐渐兴起,批发市场在该地区占有一定的地位。武泰闸体育场为该地区的体育产业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作用,该体育用地与周边的商业共同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白沙洲高架西侧的大片商业土地为大型商场的建设提供了用地,引进了时尚购物的理念。
五、规划设计
(一)规划原则
本规划重点引入历史地理学概念,这将是城市规划学科与地理学等多学科的有机结合的新尝试。滨水地段的地理学研究重在历史流域的研究,这部分研究的对象涵盖了江河湖泊以及周边的建设环境。历史流域的地段特征包含了具有城市历史特征的环境,它集中体现了城市的人文历史特征。城市建设近几年来遇到了全球环境的巨大动荡,可持续城市设计成为了人们的研究热点。
海绵城市是本规划的具体手段,这个概念由北大学者俞孔坚教授率先提出。它是对于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在最近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海绵城市与城市综合管廊共同建设,这成为了规划的风向标。武汉拥有众多湖泊,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天然场所,如何利用巡司河本身和北部的紫阳湖公园共同完成渗水和净水的问题应当是本规划的重点工程。对于规划地块内部,应结合居住区密集的特点,将组团绿地扩大,划分绿地步行道。整个地块应利用场地高差,将雨水和废水引入巡司河和绿化组团内部,共同形成一个区域性的海绵体。
1.聚集零散功能,促进生长式发展
对于区域内零散的商业部分,要想法设法在空间和功能上对其进行集中布置,形成有效的功能流线,协调各区域的土地利用。
2.复兴老式建筑,提倡可持续发展
规划将以起义门为起点,复兴老武昌商业区,使老旧建筑的价值再生,形成仿古的商业街。
3.转变居住形式,创新生态式发展
将巡司河沿线的景观引入住居是本案的特色,规划将打开组团绿地空间,形成良好的通风廊道,优化绿色景观空间。
4.控制用地规模,开启高效率发展
规划将严格控制建设面积,合理利用适宜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保护好禁止建设区。该片区将合理安排开发时序,预留发展空间,控制好生态蓝线、绿线。
5.注重学科交叉,推进人本式发展
该规划充分尊重以人为本的原则,借助历史风貌区形成区域性特色,划定文化发展区形成产业转型,倡导多元化发展。
(二)规划理念
规划将以交通导向为基本的开发模式,聚集各类产业和功能,借助中部区位优势打造多样化的功能区。注重人本文化,提升生活和工作的舒适度,吸引中高端人才。将环境建设和生态修复放在首要位置,塑造舒适宜人的亲水空间,以巡司河为东西横轴,将周边的景观延伸至江边,合理配置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注重文化的延续性和地域性,保存好相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最后建设该地区独有的空间特色,合理布置建筑和景观,形成完整的规划系统。城市空间的聚集,现代服务产业集群,聚长河之“人气”;构建山水生态格局,提升地区环境品质,借长河之“灵气”;传承地方传统文脉,促进多元文化交流,现长河之“艺气”;整合城市空间肌理并创建一个有特色空间节点,接长河之“地气”。
(三)方案总平面
方案总体体现建筑高度阶梯分布的原则,巡司河的北侧与南侧布置高层商业和住宅,临近河岸的部分降低建筑高度,使巡司河的宽高比达到宜人的尺度。方案总平面讲究整体协调统一,建筑密度尽量均匀化,且考虑到绿地率的要求,将组团中心的绿地扩大,内部的绿地进行切割,进而形成步行街道。对于规划的重点,巡司河两岸,商业均做出了一定的退后处理。
(四)道路交通
遵从上位规划的指导,在鹦鹉洲和白沙洲高架等高等级道路不变的情况下,增设部分支路,梳理无用道路形成人车分流。综合评价河道两边的地基基础,减少机动车道路网,提高步行街路网密度。
(五)绿地景观
规划宜在两高架快速路原有绿地部分增设绿化防护带,对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作出有效的隔离措施。在巡司河旁边的绿化景观带宜布置景观走廊,起到休闲娱乐及景观绿化的作用。規划对于组团绿地有着特殊化的处理,将组团Z字型切割后形成人行道,不仅绿色生态,而且有利于居民的出行。建筑的布置也迎合了绿化的布置,整个居住小区是一个绿色的开敞空间。对于绿地系统而言,由巡司河主轴和各组团绿地形成了整个巡司河片区的绿化网络,其中紫阳湖公园起着开敞空间的引领作用。
六、结语
城市滨水空间的修复终究是一项实践,如何将理论与规划实践相结合甚至普遍推广形成一种生态更新模式始终是一项艰巨任务。为了实现滨水地区的可持续建设开发利用,必须重视历史地理流域,挖掘其文化价值内涵,关注场所与人的关系。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应当是规划所必须考虑的。
参考文献:
[1]Jane Jacobs.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M]. First Edition,1961.
[2]TAN Xin. Typology-based Vitality Promotion of Urban Waterfront Public Spac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7:51-56. [3]Coelho, Rodrigo. Reconstituting the Geographical Place: The Design of Public Spaces of Excep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City (the Case of the City Park Waterfront Project in Porto)[J].Spaces in-between: Cultural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s on Environmental Discourse. 2:148-162.
[4]Garcia Ferrari, Maria Soledad,Smith, Harry.Waterfront Regeneration:Experiences in City-building[J].Abingdon,Oxon[England]:Routledge,2012.
[5]Qiuhao. Conservation and Revitalization of the Heritage in Inner City from China to Western Countries: a case study of Yangzhou, China.[D].Department of Civic Design Contemporary Planning Practices in Western Countries Final Essay,2011.
[6]Darren Man-wai Cheung , Bo-sin Tang.Social order, leisure, or tourist attraction? The changing planning missions for waterfront space in Hong Kong [D].Habitat International,2015.
[7]伍業钢.海绵城市设计[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8]王伟平.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分析[J].城市建筑,2015,(21):53.
[9]宋智.星光湖生态旅游区规划初探[J].中南水力发电,1997,(02):5-6.
[10]陈春莲.浅谈合肥市滨湖新城旅游规划[J].安徽建筑,2010,(05):28-29.
[11]王尚义.地理学发展视角下的历史流域研究[J].地理研究,2015,(34):27-38.
[12]张环宙,吴茂英.休闲游憩导向的国外城市历史滨水地段复兴研究[J].人文地理,2010,(04):132-136
[13]宋立.基于生态循环理论的城市水休闲旅游规划体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
[14]邵健健.城市滨水历史地区保护研究——以上海苏州河沿岸为例[D].同济大学,2008.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城市滨水空间;更新规划;生态修复
一、绪论
在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滨水空间以其良好的城市形象、怡人的人居环境、巨大的经济价值、优越的建设用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城市规划研究中最为敏感的问题。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形成的场所,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的开敞空间。生态的脆弱性和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城市滨水空间的环境建设必须严格控制其开发利用强度和利用方式,因地制宜选择最合理的城市改造和建设方式,循序渐进,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国外研究现状
滨水空间重在人与自然的交流,这集中表现在空间的活力度上面。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一书中就街区活力提出了著名的论述。她运用社会学方法对美国城市空间中的社会生活进行了调整,对当代城市空间进行分析,提出了街道和广场是城市骨架形成的最基本的要素。为了保证一定的街区活力,她认为,1.最为整体地区至少用于两种基本的功能,并且越多越好。2.沿着街的街区不应超过一定的长度。3.不同时代的建筑物共存于“纹理紧密的混合”之中。4.街道上要有高度集中的人,并且作为街道的“所有者”而行动(Jane Jacobs,1961)。Christopher Alexander比较了人造城市和自然形成的城市,并在A city is not a tree一书中提出了“城市的半网络结构”,他指出城市应该是半网络结构,因为半网络形结构内充满着许多复杂多样的联系和人性感、人情味,这是都是无法设计出来的东西。
近年来规划学科向多元化的发展,往往涉及人文、社会、生态、经济等方面,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例如文章Typology-based Vitality Promotion of Urban Waterfront Public Spac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提到了类型学分析方法,该文针对三峡水库周边城市发展中的“建设性破坏”,将这些城市分为点、线、面三种类型,从土地利用和交通的角度出发,提出功能改造和空间更新战略(TAN Xin,2017)。Coelho和Rodrigo从地理学角度出发,分析得出了城市地理地质赋予了城市公共空间以特色的结论,并反思了城市与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基础性设施和集体所有的空间与地理方位关系密切。
滨水空间的再生和发展可以看作一个城市在空间和视觉上作出改变的标志性事件,滨水空间的多面性体现在城市建设的复杂性,各种要素参与其中并相互作用。Waterfront Regeneration : Experiences in City-building重点分析了通过城市建设活动创建新的公共空间的方法,提出生活空间的塑造和公民参与规划是滨水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Garcia Ferrari,2012)。Kevin Lynch也在其著作Image of the City中提出了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他认为空间不是容纳人类活动的容器,而是一种与人行为联系在一起的场所。
(二)国外研究现状
1.历史流域延续
滨水地段(waterfront)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是“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亦即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 “历史滨水地段”处于城市或城镇历史环境中,它集优美自然景观和浓厚历史文化于一身,是城市风貌的缩影和代表(张环宙等,2010)。
地理学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特色。以区域为单元的人地关系研究是地理学研究的永恒课题。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学术界和政府十分关注的热点,而协调人地关系、改善生态环境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王尚义为首的研究团队在总结了历史流域研究的诸多特征并在《地理学发展视角下的历史流域研究》中作出概述。综合特征、历史演变特征、空间相对稳定的特征和情景事件分析与复原特征等是流域的重要特征。
滨水历史地段修缮的原则和保护措施,总结起来为倡导和谐的人本原则、尊重历史文脉的原则、回归自然的生态原则和重视更新发展原则。谈到保护方法,应当强调界定保护范围和控制历史地段开发力度的规划手段,并延续当地建筑的功能和重视按原有功能进行建筑设计(邵健健,2008)。
2.濱水生态修复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行动,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客观需要,是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修复城市生态,改善生态功能”就要求尊重自然生态环境规律,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采取多种方式、适宜的技术,系统地修复山体、水体和废弃地,构建完整连贯的城乡绿地系统。
滨水空间的因其景观性和功能性,在城市生态修复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的海绵城市治理理念为生态修复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伍业钢的《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技术、案例》在海面城市建设规划中,对河湖、湿地和沟渠等现存的“海绵体”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修复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周边的开发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分析》提到了几点具体措施,包括:(1)对于城市原来所具有的不用进行改动建设,例如:森林、湿地、山体等。(2)在建设一些公共设施的时候要尽量保证其排水设计,应该多采用透水性较强的铺装设计。(3)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进行合理的生物滞留池、下凹式绿地的建设。(4)在进行设计时候,要既满足城市防洪排涝还能进行充分的城市景观单位的调蓄容积,对于雨水进行合理的利用为城市的绿化做出良好的贡献等。 3.滨水旅游开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消费观念不断改变,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这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旅游规划的任务就是要寻求城市精华,塑造特色,在现有城市基础上为访问者展示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滨湖新城的美,美在人文,文化是城市的根系和灵魂,能否突出文化内涵,是衡量工程建设成败的重要尺标(陈春莲,2010)。宋智(1997)以《星光胡生态旅游区规划初探》为例,认为:(1)规划者应该把旅游规划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把环境保护作为系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从系统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全局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出发,制定符合实情的旅游规划。(2)旅游业与风景林及碧水共存。(3)旅游业应采取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以保证其永续发展。吴必虎、贾佳基于滨水区的功能开发理论,对武汉城市的滨水区开发进行探讨。许珂指出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应强调其旅游功能,并提出滨水区旅游功能开发的具体思路和措施。
三、项目概况
(一)项目简介
地理典籍《水经注》对巡司河有过描述,整个河流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一直延续至今。如今的巡司河残迹的源头则在武汉市武昌区的南端,全长在16~17公里。途径江夏区和武昌区之后汇入长江。其源头由八分山的数条河流并成,经过众多高校,在鲇鱼套靠近造船厂附近汇入长江。河段宽度均匀,保持在25~30米之间。在20世纪50年代,巡司河保持着优良的水质,大部分地段清澈见底,甚至有水鸟在其上飞翔。进入1970年,巡司河水质开始走上了下坡路,由于周边的居住区密集布置,这里成为了武昌区中部地区的最大污染源。20世纪末以后,水葫芦开始入侵巡司河,整个河面逐渐富营养化,杂草丛生,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明显递减。近十年来,武汉市政府高度重视巡司河改造问题,拟投入数十亿资金对巡司河重点地段进行保护和治理。
2010年2月起,武汉市正式开始对巡司河开始改造,投资在40亿至50亿。随着巡司河的改造,整个区域正在逐渐展现往昔的风采。这里的地理优势和周边环境注定巡司河滨水空间将成为居住和商业的中心,武昌的核心将会被巡司河以及周边的区域改写。
针对巡司河的污染现状的难点和整治工程的成效,依据武汉市专项规划,本规划截选巡司河长江入河口地段,全长1.7公里地段,根据用地南北扩展约550米区域作出重点的改造。
(二)项目认知
武昌巡司河滨水空间概念性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借助历史地理学的概念,将历史上武昌城原有一段具有护城河性质的河道进行生态修复,通过改造提升武泰闸片区的城市功能,使之生态景观化、功能复合化,打造成环境友好型的宜居城市。同时兼顾历史与现实,通过对巡司河的历史文献的解读,以及对该地段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城市总体规划(上位规划)的指导思想,贯彻“双修”的原则对现在武泰闸地区的巡司河街(从巡司河武泰闸暗涵至鲇鱼套段)进行概念设计,即将巡司河街作为现有城市道路恢复为原来河道空间,并重构该片区目前混杂的城市功能布局,完善路网格局,打造成为既有历史文脉感的场所,又具有现代生活意趣的人居环境。
项目所处地段人文环境浓郁:在规划范围北面,有中和门(辛亥革命后,称为起义门/首义门);邻近还有紫阳湖(公园以及张之洞路);沿复兴路可直抵辛亥革命博物馆;可以说该片区为近代人文荟萃之所在。然而,建国以后随着武昌船厂的兴建,原巡司河通江的功能逐渐弱化,直至其中一段完全改为暗涵形成城市道路——巡司河街,并形成混杂的住区。多年来,实践证明该地区作为武昌的南大门,一直为交通最为拥堵的地区(包括现在南湖花园片区);直至最近10年,随着武汉城市日益快速发展,地铁4号线、白沙洲大道的升级改造(高架部分)、武昌火车站及其下穿隧道等一系列的重大市政建设的完成,此设计更具现实意义。项目目的便是通过概念城市设计为该地区的城市更新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路,通过一系列的规划措施(“点、线、面”的布局)来促进项目的实现。
四、背景分析
(一)区域发展背景
规划地块属湖北武汉市,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武汉市则位于湖北省中部,是国家中心战略城市,也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重点城市。在武汉经济飞速发展的前提下,武汉的中心地区必将得到飞速发展。从中观层面上看,巡司河地区毗邻长江,是联系中部其他城市的重要枢纽。从微观的层面上看,巡司河片区是武汉二环线与三环线的交叉口,也是公交系统与地铁系统的换乘点,在促进武汉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将来势必成为新的商业中心。
(二)上位规划解读
武汉市发布的控制性詳细规划的要求,巡司河片区主要由居住、商业和体育用地组成,该规划梳理了交通量较小的道路,并且对于次干道级别以下的道路与鹦鹉洲白沙洲等高架作了立体交叉处理。武汉市巡司河整治专项规划对于本案也有借鉴指导意义,因此该规划开辟了巡司河街,疏通了巡司河,并将其扩展至30米宽。根据武汉市土地利用兼容性表,改变约15%的居住用地,设置两岸的滨水商业布局,针对船舶工业的转变,设置独具特色的博物馆等。
(三)现状分析
现状用地:现状用地主要由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组成。值得注意的是,在鹦鹉洲和白沙洲高架周边已经设置了少量的绿化隔离措施。现状商业主要成零散布置,不成体系。体育用地与周边产生的冲突较大,易造成干扰。停车场并没有服务到大部分范围。
现状交通:现状交通最明显的特征是两条快速路穿越整个地块,并且为立体交叉方式。交通性次干道均为南北向,分别为解放路和复兴路,首义路在地块北部并没有贯穿地块。巡司河街为该地区的生活性次干道,服务于车辆和行人,宽度约为10米,其下为巡司河,地基基础较差。支路及以下道路为老式废弃道路,往往因为两边的商业经营管理问题,道路逐渐变窄。现状道路主要以人行为主,切道路之间的夹角小于75°,不符合道路规范要求,需要进行整改。 现状建筑:现状建筑由四类建筑组成。一类建筑主要集中在地块的西部和东部,这里都是船舶工业园区和大型商业地区。二类建筑零散布置在地块北部和地块的东南角,由高质量的住居和少部分公共建筑组成。三类建筑集中在地块的中部,主要是棚户区。区域主体为四类建筑,分布在中部。
现状人文:巡司河片区的人文集中在流域文化,特别体现在滨水两岸的商业文化。在巡司河封闭之后,部分商业建筑凌乱地布置在巡司河街两边,并在首义路、复兴路等地区形成纵向延伸。
现状产业:该地区的主要产业包括转变中的船舶工业,面积占该地区的五分之一。街沿江景色和高架周边的绿色布置,养老产业和医疗产业也在这里兴起。由于商业用地的散乱布置,小商品经济也逐渐兴起,批发市场在该地区占有一定的地位。武泰闸体育场为该地区的体育产业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作用,该体育用地与周边的商业共同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白沙洲高架西侧的大片商业土地为大型商场的建设提供了用地,引进了时尚购物的理念。
五、规划设计
(一)规划原则
本规划重点引入历史地理学概念,这将是城市规划学科与地理学等多学科的有机结合的新尝试。滨水地段的地理学研究重在历史流域的研究,这部分研究的对象涵盖了江河湖泊以及周边的建设环境。历史流域的地段特征包含了具有城市历史特征的环境,它集中体现了城市的人文历史特征。城市建设近几年来遇到了全球环境的巨大动荡,可持续城市设计成为了人们的研究热点。
海绵城市是本规划的具体手段,这个概念由北大学者俞孔坚教授率先提出。它是对于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在最近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海绵城市与城市综合管廊共同建设,这成为了规划的风向标。武汉拥有众多湖泊,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天然场所,如何利用巡司河本身和北部的紫阳湖公园共同完成渗水和净水的问题应当是本规划的重点工程。对于规划地块内部,应结合居住区密集的特点,将组团绿地扩大,划分绿地步行道。整个地块应利用场地高差,将雨水和废水引入巡司河和绿化组团内部,共同形成一个区域性的海绵体。
1.聚集零散功能,促进生长式发展
对于区域内零散的商业部分,要想法设法在空间和功能上对其进行集中布置,形成有效的功能流线,协调各区域的土地利用。
2.复兴老式建筑,提倡可持续发展
规划将以起义门为起点,复兴老武昌商业区,使老旧建筑的价值再生,形成仿古的商业街。
3.转变居住形式,创新生态式发展
将巡司河沿线的景观引入住居是本案的特色,规划将打开组团绿地空间,形成良好的通风廊道,优化绿色景观空间。
4.控制用地规模,开启高效率发展
规划将严格控制建设面积,合理利用适宜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保护好禁止建设区。该片区将合理安排开发时序,预留发展空间,控制好生态蓝线、绿线。
5.注重学科交叉,推进人本式发展
该规划充分尊重以人为本的原则,借助历史风貌区形成区域性特色,划定文化发展区形成产业转型,倡导多元化发展。
(二)规划理念
规划将以交通导向为基本的开发模式,聚集各类产业和功能,借助中部区位优势打造多样化的功能区。注重人本文化,提升生活和工作的舒适度,吸引中高端人才。将环境建设和生态修复放在首要位置,塑造舒适宜人的亲水空间,以巡司河为东西横轴,将周边的景观延伸至江边,合理配置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注重文化的延续性和地域性,保存好相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最后建设该地区独有的空间特色,合理布置建筑和景观,形成完整的规划系统。城市空间的聚集,现代服务产业集群,聚长河之“人气”;构建山水生态格局,提升地区环境品质,借长河之“灵气”;传承地方传统文脉,促进多元文化交流,现长河之“艺气”;整合城市空间肌理并创建一个有特色空间节点,接长河之“地气”。
(三)方案总平面
方案总体体现建筑高度阶梯分布的原则,巡司河的北侧与南侧布置高层商业和住宅,临近河岸的部分降低建筑高度,使巡司河的宽高比达到宜人的尺度。方案总平面讲究整体协调统一,建筑密度尽量均匀化,且考虑到绿地率的要求,将组团中心的绿地扩大,内部的绿地进行切割,进而形成步行街道。对于规划的重点,巡司河两岸,商业均做出了一定的退后处理。
(四)道路交通
遵从上位规划的指导,在鹦鹉洲和白沙洲高架等高等级道路不变的情况下,增设部分支路,梳理无用道路形成人车分流。综合评价河道两边的地基基础,减少机动车道路网,提高步行街路网密度。
(五)绿地景观
规划宜在两高架快速路原有绿地部分增设绿化防护带,对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作出有效的隔离措施。在巡司河旁边的绿化景观带宜布置景观走廊,起到休闲娱乐及景观绿化的作用。規划对于组团绿地有着特殊化的处理,将组团Z字型切割后形成人行道,不仅绿色生态,而且有利于居民的出行。建筑的布置也迎合了绿化的布置,整个居住小区是一个绿色的开敞空间。对于绿地系统而言,由巡司河主轴和各组团绿地形成了整个巡司河片区的绿化网络,其中紫阳湖公园起着开敞空间的引领作用。
六、结语
城市滨水空间的修复终究是一项实践,如何将理论与规划实践相结合甚至普遍推广形成一种生态更新模式始终是一项艰巨任务。为了实现滨水地区的可持续建设开发利用,必须重视历史地理流域,挖掘其文化价值内涵,关注场所与人的关系。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应当是规划所必须考虑的。
参考文献:
[1]Jane Jacobs.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M]. First Edition,1961.
[2]TAN Xin. Typology-based Vitality Promotion of Urban Waterfront Public Spac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7:51-56. [3]Coelho, Rodrigo. Reconstituting the Geographical Place: The Design of Public Spaces of Excep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City (the Case of the City Park Waterfront Project in Porto)[J].Spaces in-between: Cultural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s on Environmental Discourse. 2:148-162.
[4]Garcia Ferrari, Maria Soledad,Smith, Harry.Waterfront Regeneration:Experiences in City-building[J].Abingdon,Oxon[England]:Routledge,2012.
[5]Qiuhao. Conservation and Revitalization of the Heritage in Inner City from China to Western Countries: a case study of Yangzhou, China.[D].Department of Civic Design Contemporary Planning Practices in Western Countries Final Essay,2011.
[6]Darren Man-wai Cheung , Bo-sin Tang.Social order, leisure, or tourist attraction? The changing planning missions for waterfront space in Hong Kong [D].Habitat International,2015.
[7]伍業钢.海绵城市设计[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8]王伟平.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分析[J].城市建筑,2015,(21):53.
[9]宋智.星光湖生态旅游区规划初探[J].中南水力发电,1997,(02):5-6.
[10]陈春莲.浅谈合肥市滨湖新城旅游规划[J].安徽建筑,2010,(05):28-29.
[11]王尚义.地理学发展视角下的历史流域研究[J].地理研究,2015,(34):27-38.
[12]张环宙,吴茂英.休闲游憩导向的国外城市历史滨水地段复兴研究[J].人文地理,2010,(04):132-136
[13]宋立.基于生态循环理论的城市水休闲旅游规划体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
[14]邵健健.城市滨水历史地区保护研究——以上海苏州河沿岸为例[D].同济大学,2008.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