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很多城市都计划修建地铁等轨道交通设施,并且很多城市的地铁轨道交通设施已经投入到实际运营过程中。在我国地铁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对地铁结构进行养护能够有效避免地铁运营问题以及相关事故的发生。并且,技术人员也积累了丰富的检修经验,但是对于运营地铁养护中大修施工来说,涉及到的技术仍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因此对相关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铁;结构;维修;轨道;技术
想要做好地铁结构养护工作,就需要首先明确相应的维修工艺,对于问题严重的部分,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地铁结构进行改造和优化,从而达到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作用。另外,技术人员也需要掌握地铁结构养护中的关键技术,从而能够根据具体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基于此,本文从具体的施工制度出发,对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旨在为地铁结构养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运营地铁结构养护维修施工制度
对于保证地铁结构养护维修施工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来说,构建科学、完整的管理机制,保证相关制度、机制能够得到落实,是相关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技术人员,都需要遵循以下流程开展相应的地铁结构养护维修工作:
第一,需要推动巡视检查工作的常态化运转。一般需要保持每天一粗检,以月份或者季度为单位对相关设备、结构进行精细的检查与维护。在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结构部分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并形成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库。这样,技术人员则可以通过对数据库内数据进行分析的方式,了解相关构件的变化状态,明确构件的老化趋势,从而能够在构件发生实质性破损之前,完成构件的更换与维修。这样标准化水平较高的维修改造流程,能够进一步提升维修的时效性。
第二,制定标准化的检修模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应该认识到,在地铁结构养护过程中,不同问题的出现频率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该结合地铁的实际设计情况以及过往检修中问题的出现情況进行总结,对于常见问题应该制定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同时,在方案制定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解决方案所带来的具体影响。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够对问题进行分类和分级,并对解决方案进行优化和整合,这样能够进一步提升故障、问题的排查检修速度,保证地铁设施运营的稳定性。
第三,落实专项改造工作。对于维持地铁运行的部分设备来说,其使用寿命有着一定的区别,因此随着地铁运营时间的不断延长,需要对不同的设备以及结构进行专项改造工作。同时,很多地铁系统已经采用了自动化远程控制技术,因此能够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同时能够获取到设备的运行数据。那么,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技术人员则可以通过分析现有数据的方式,制定专项改造技术方案,从而保证地铁系统整体的运行稳定性。
第三,定期更新维修管理制度。随着地铁运行、维护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地铁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实现了技术升级与改造。因此,传统的维修管理制度将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地铁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就需要根据技术发展的实际需求,定期对维修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调整,从而保证制度能够起到支持维修工作开展的目的。
二、运营地铁结构养护维修关键技术
(一)换道岔技术
在现场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则要借助现地更换机制进行处理,将旧道岔拆除后直接更换新型道岔,并不需要借助一些特殊机械设备进行辅助处理中。
第一,要落实系统化施工准备,对相关运输机械进行综合检查,保证附属机械和设备检查效果的实效性,从而提高整体管理的实际水平。
第二,要落实吊装道岔处理工序,结合装车计划要求和相关程序体系,利用轨道平板吊车就能有效将道岔进行方向的分离处理,从而保证平板车施工管理效果符合预期,且整体装车顺序也要结合运行参数以及管理体系,确保控制机制的完整性。
第三,要进行道岔运输,利用前端拉后端顶的编组方式进行平板吊车处理工序,有效整合运输动力推送效果,维护材料运输工作的实效性,并且利用平板吊车进行道岔两侧的处理。
第四,集中进行人工拨移处理,主要是借助专用工具和平板吊车进行道岔拨移操作,不能超限工作,要结合调整机制建立锁定工序,从而减少爬行问题对整体运行流程产生的影响。
第五,要建立拼装道岔轨件组合管理,另外也需要统筹处理轨道组合,进而达到提升吊装管理效率,保证施工安全的作用。
第六,需要对道岔进行集中更换,线路设计处理工作需要在拆除现有道岔后进行,并且需要平板吊车的配合,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现有信号,并完成转撤操作。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首先拆除轨道上的连接杆以及轨道连线,随后让吊车在人工配合下完成新辙叉的安装工作。在连接原有道岔和新轨道后,需要对其平顺度进行检测,避免几何尺寸误差对工程产生的影响,进一步保证施工质量。在最后,需要移除老旧道岔以及相关的扣件,保证扣件连接处的结构质量。并且,需要技术人员从系统化的角度对导曲线支距进行调整。
(二)尼龙套管处理技术
第一,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技术人员对相关技术要求以及工艺规范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整个操作流程进行调整,这样能够有效保证材料相应施工工艺满足实际需求。与此同时,技术人员也需要对材料运输与堆放等工作进行优化和调整,以达到避免材料受到施工影响而出现质量问题等情况。
第二,在振捣处理之前,需要技术人员对振捣设备的工作进行检查。在安装双头螺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在铁垫板道钉孔处完成锚固处理,以达到提升密实度的租用,同时也能保证钉孔边缘具有较为理想的有效性。以上操作都能保证安装扣件的处理效果。
第三,双头螺旋扣件需要保持间隔一天更换一个的频率,因此在检修过程中需要严格检查双头螺旋扣件的更换情况,并保证扣件质量能够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三)道床裂缝修补技术
在地铁运营过程中,道床裂缝是十分常见的问题,因此道床裂缝修补技术也是常用养护技术之一。在修补过程中,需要首先完成区域封闭工作,随后运用立模分析机制了解裂缝状态,并借助凿除控制技术完成具体的处理工作。随后,需要技术人员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早强剂,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能够处于相对稳定的应力状态。另外,在对裂缝表面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运用钢丝刷清理好混凝土的比表面,其宽度需要控制在5cm作用。并且,需要对裂缝进行集中的粘结一体化注入处理,其中我们需要将注入器间隔控制在20cm~30cm之间。
(四)混凝土结构施工养护技术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涉及到混凝土结构施工养护技术,与其他技术相同,地铁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之前,同样需要按照技术标准对混凝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工作。由于地铁内环境相对阴暗潮湿,所以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环境进行测量,并根据实际需求对混凝土的配比以及添加剂的选用进行调整和确定。同时,对于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同样需要通过振捣等操作保证混凝土处于均匀的状态。重要部位的混凝土结构维修养护工作的开展,一般会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因此在养护工作开展之前,与地铁调度部门取得相应的联系,避免地铁施工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铁施工相对复杂,并且由于地铁环境与一般施工环境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未来地铁施工过程中,也需要将环境因素作为重点的考虑因素,并结合技术以及设备的应用情况,对养护维修技术及相关制度进行优化和调整。
参考文献:
[1]吴乐,刘鼎.城市地铁的軌道结构选型与设计要点[J].价值工程,2019,38(24):126-129.
[2]渠媛. 轨道养护维修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3]刘伟斌,刘海涛,赵磊,施成,李志伟.地铁运营条件下新型板式轨道设计研究[J].铁道建筑,2019,59(01):76-80.
[4]刘楷鹏. 地铁设备维修外包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
[5]黄艳华. 运营地铁结构健康风险感知与诊断[D].华中科技大学,2017.
[6]潘栋. 地铁结构变形预测模型与安全评估分析[D].东南大学,2016.
[7]杨铭悦. 地铁结构管养一体化系统框架构建及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5.
(作者单位: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
关键词:地铁;结构;维修;轨道;技术
想要做好地铁结构养护工作,就需要首先明确相应的维修工艺,对于问题严重的部分,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地铁结构进行改造和优化,从而达到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作用。另外,技术人员也需要掌握地铁结构养护中的关键技术,从而能够根据具体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基于此,本文从具体的施工制度出发,对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旨在为地铁结构养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运营地铁结构养护维修施工制度
对于保证地铁结构养护维修施工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来说,构建科学、完整的管理机制,保证相关制度、机制能够得到落实,是相关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技术人员,都需要遵循以下流程开展相应的地铁结构养护维修工作:
第一,需要推动巡视检查工作的常态化运转。一般需要保持每天一粗检,以月份或者季度为单位对相关设备、结构进行精细的检查与维护。在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结构部分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并形成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库。这样,技术人员则可以通过对数据库内数据进行分析的方式,了解相关构件的变化状态,明确构件的老化趋势,从而能够在构件发生实质性破损之前,完成构件的更换与维修。这样标准化水平较高的维修改造流程,能够进一步提升维修的时效性。
第二,制定标准化的检修模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应该认识到,在地铁结构养护过程中,不同问题的出现频率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该结合地铁的实际设计情况以及过往检修中问题的出现情況进行总结,对于常见问题应该制定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同时,在方案制定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解决方案所带来的具体影响。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够对问题进行分类和分级,并对解决方案进行优化和整合,这样能够进一步提升故障、问题的排查检修速度,保证地铁设施运营的稳定性。
第三,落实专项改造工作。对于维持地铁运行的部分设备来说,其使用寿命有着一定的区别,因此随着地铁运营时间的不断延长,需要对不同的设备以及结构进行专项改造工作。同时,很多地铁系统已经采用了自动化远程控制技术,因此能够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同时能够获取到设备的运行数据。那么,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技术人员则可以通过分析现有数据的方式,制定专项改造技术方案,从而保证地铁系统整体的运行稳定性。
第三,定期更新维修管理制度。随着地铁运行、维护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地铁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实现了技术升级与改造。因此,传统的维修管理制度将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地铁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就需要根据技术发展的实际需求,定期对维修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调整,从而保证制度能够起到支持维修工作开展的目的。
二、运营地铁结构养护维修关键技术
(一)换道岔技术
在现场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则要借助现地更换机制进行处理,将旧道岔拆除后直接更换新型道岔,并不需要借助一些特殊机械设备进行辅助处理中。
第一,要落实系统化施工准备,对相关运输机械进行综合检查,保证附属机械和设备检查效果的实效性,从而提高整体管理的实际水平。
第二,要落实吊装道岔处理工序,结合装车计划要求和相关程序体系,利用轨道平板吊车就能有效将道岔进行方向的分离处理,从而保证平板车施工管理效果符合预期,且整体装车顺序也要结合运行参数以及管理体系,确保控制机制的完整性。
第三,要进行道岔运输,利用前端拉后端顶的编组方式进行平板吊车处理工序,有效整合运输动力推送效果,维护材料运输工作的实效性,并且利用平板吊车进行道岔两侧的处理。
第四,集中进行人工拨移处理,主要是借助专用工具和平板吊车进行道岔拨移操作,不能超限工作,要结合调整机制建立锁定工序,从而减少爬行问题对整体运行流程产生的影响。
第五,要建立拼装道岔轨件组合管理,另外也需要统筹处理轨道组合,进而达到提升吊装管理效率,保证施工安全的作用。
第六,需要对道岔进行集中更换,线路设计处理工作需要在拆除现有道岔后进行,并且需要平板吊车的配合,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现有信号,并完成转撤操作。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首先拆除轨道上的连接杆以及轨道连线,随后让吊车在人工配合下完成新辙叉的安装工作。在连接原有道岔和新轨道后,需要对其平顺度进行检测,避免几何尺寸误差对工程产生的影响,进一步保证施工质量。在最后,需要移除老旧道岔以及相关的扣件,保证扣件连接处的结构质量。并且,需要技术人员从系统化的角度对导曲线支距进行调整。
(二)尼龙套管处理技术
第一,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技术人员对相关技术要求以及工艺规范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整个操作流程进行调整,这样能够有效保证材料相应施工工艺满足实际需求。与此同时,技术人员也需要对材料运输与堆放等工作进行优化和调整,以达到避免材料受到施工影响而出现质量问题等情况。
第二,在振捣处理之前,需要技术人员对振捣设备的工作进行检查。在安装双头螺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在铁垫板道钉孔处完成锚固处理,以达到提升密实度的租用,同时也能保证钉孔边缘具有较为理想的有效性。以上操作都能保证安装扣件的处理效果。
第三,双头螺旋扣件需要保持间隔一天更换一个的频率,因此在检修过程中需要严格检查双头螺旋扣件的更换情况,并保证扣件质量能够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三)道床裂缝修补技术
在地铁运营过程中,道床裂缝是十分常见的问题,因此道床裂缝修补技术也是常用养护技术之一。在修补过程中,需要首先完成区域封闭工作,随后运用立模分析机制了解裂缝状态,并借助凿除控制技术完成具体的处理工作。随后,需要技术人员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早强剂,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能够处于相对稳定的应力状态。另外,在对裂缝表面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运用钢丝刷清理好混凝土的比表面,其宽度需要控制在5cm作用。并且,需要对裂缝进行集中的粘结一体化注入处理,其中我们需要将注入器间隔控制在20cm~30cm之间。
(四)混凝土结构施工养护技术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涉及到混凝土结构施工养护技术,与其他技术相同,地铁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之前,同样需要按照技术标准对混凝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工作。由于地铁内环境相对阴暗潮湿,所以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环境进行测量,并根据实际需求对混凝土的配比以及添加剂的选用进行调整和确定。同时,对于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同样需要通过振捣等操作保证混凝土处于均匀的状态。重要部位的混凝土结构维修养护工作的开展,一般会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因此在养护工作开展之前,与地铁调度部门取得相应的联系,避免地铁施工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铁施工相对复杂,并且由于地铁环境与一般施工环境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未来地铁施工过程中,也需要将环境因素作为重点的考虑因素,并结合技术以及设备的应用情况,对养护维修技术及相关制度进行优化和调整。
参考文献:
[1]吴乐,刘鼎.城市地铁的軌道结构选型与设计要点[J].价值工程,2019,38(24):126-129.
[2]渠媛. 轨道养护维修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3]刘伟斌,刘海涛,赵磊,施成,李志伟.地铁运营条件下新型板式轨道设计研究[J].铁道建筑,2019,59(01):76-80.
[4]刘楷鹏. 地铁设备维修外包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
[5]黄艳华. 运营地铁结构健康风险感知与诊断[D].华中科技大学,2017.
[6]潘栋. 地铁结构变形预测模型与安全评估分析[D].东南大学,2016.
[7]杨铭悦. 地铁结构管养一体化系统框架构建及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5.
(作者单位: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