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语文课堂都是老师设计问题学生回答,教控制着学,学的主动性被扼杀。今天的语文课堂老师把提问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先提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学生思考探究,从而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真正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
【关键词】教师角色 师生关系 学生提问 教学活动
语文课上,老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种教法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相悖,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课堂设计问题化”——时髦,也很对新课改的味口,老师设计问题,学生思考、研讨、回答。每节课上老是那么几个固定的学生在给老师“捧场”、“撑台”,其他学生只做看客和听众。他们的想法是:反正老师问的有人答,答不到点子上,老师最终还是要说出正面答案的,我们这些中下等生何必多嘴费脑筋呢。久而久之,这部分被动学习的学生既禁锢了思维,又对这门学科失去了兴趣,而常答不到“点子”上的学生同样也失去了兴趣,只好闭口静等老师的答案了。这样“撑台”的学生越来越少,最终冷场,老师只能落下个自问自答的尴尬局面。教者自觉乏味,学者怎么会有兴趣呢?如何走出这厌教厌学的困境?只有“走进新课程”一条路,去实践、探索:学生如何由学习的“奴隶”转变成学习的主人;教师如何由教学的“奴隶主”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
记得那是星期一,刚好进入新一单元——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早读时,我对学生说:“以前我们预习时只让大家在读课文时要查字(词)典自学要求掌握的字词;从今天起,我们的预习任务再加一点,就是读过课文后提出你不明白或最想问的问题,你的问题最好能把老师难住。”有很多同学听后就互递眼色,窃窃私语。
课堂上,在简单的单元导入后,我向学生提出了学习要求(即单元目标),并对其中的说明顺序(有哪几种)和说明方法(常用的)作了讲解,接着就转入本单元第一课《中国石拱桥》的学习。这次我是让语文课代表组织学生朗读课文,让两个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在黑板上记下读错的字。学生朗读结束后,语文课代表对朗读者分别进行了点评,我对语文课代表的组织进行了点评。接下来是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检查预习时自学字词的情况。
常规预习检查之后我说:“学习上想有所长进的同学请举手。”全班学生都举了手。“好!大家都想学习上有所长进,那老师告诉你几句话,你记住并时时落实到行动上,保证你节节课学有所得,学习天天都有长进!”学生个个聚精会神,不约而同地拿起了笔等待我的下文。“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不进。”我边说边让学生记下这几句话。学生个个情绪激动。我接着转入正题:“语文学习的上进,要从一个字的读音,一个词的意思开始积累,那么,就这一课而言,除了小黑板上的这些我们学会了的字词外,课文中你还有字的读音把握不准、词义不理解的,尽管提出来,大家共同学习。”接着就有学生举手提出对“陡坡”、“饮涧”等字的读音把握不准,还有对“悠久”、“独一无二”、“就地取材”的词义不清楚。举手的都是平时学习成绩差的,问题一出,就有同学给说了读音和词义。机不可失,我立即给予评价和激励:“某某同学可以说是一丝不苟,连这几个字的音调到底读第几声,要想搞清楚,其仔细认真的精神实在可嘉,同时,也可看出这几个同学在学习上很诚实,没有不懂装懂。你记住了这几个字的读音,这几个词的意思,就是你这节课的收获和长进。某某同学帮助那个同学解决了字音词义的疑问,是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的体现,这就叫做合作学习。”得到表扬的学生喜上眉梢,各得其乐。
“课文中字词没有问题了,下面请大家用几分钟时间就课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或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要求)提出你想要弄懂的问题。你说,我在黑板上记下关键词,其他同学请注意倾听别人发言,若有同样的问题说明英雄所见略同,就不再重复了。”我适时组织、指导着。
五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我一边在黑板上记下学生问题的关键,一边给予肯定,有些同学为了争先提问题,不但手举得高,还从座位上站起来了。看到这从未有过的课堂气氛,我当时很是激动。有个学生问:“书上说,两千年来,我们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这些惊人的杰作,除了最著名的赵州桥和卢沟桥外,还有哪些著名的石拱桥?”听到这个问题我当时一愣,这是我多次教这篇课文从未涉及的问题,怎么办?我灵机一动,话也随口说出:“某某同学对著名的石拱桥很感兴趣,提出这个问题不但不同一般,而且也很有深入探究的价值,它的深度在于把老师难住了。”接着教室突然爆发出一片掌声。我自然明白这掌声的含义。我接着说:“老师是人不是神,也是边学边教,走过去过的地方也极有限,再加上我们学校图书资料很少,暂时还不能上网,这个同学的问题,我暂时答不上来。”又是一片掌声。我表情从容,学生在为师生间的平等而鼓掌。掌声过后我说:“我建议某某同学将来上大学学桥梁专业,这样不但可以找到你今天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可以设计建造出更多更好更美的桥来。同时也希望将来走南闯北的同学,如果看到了很特别的石拱桥,一定要打电话告诉老师和同学,以弥补老师今天给大家留下的这个遗憾!”教室又是掌声一片。下课铃响了,还有很多举着手的。由于课前没有预计到,学生提问会这么踊跃,问题会这么多,这么多的问题怎么解决?我只好说:“提过问题的同学和还没来得及说出问题的同学,把你的问题都写在纸上,交给语文课代表,一起转交给我,下一节课我们一起讨论这些问题。”
收集到的问题有:(1)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什么?(2)课文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3)文中为什么先说形式优美,后说结构坚固?(4)文中引用《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的目的是什么?(5)赵州桥的雄伟表现在哪些方面?(6)在介绍赵州桥特点时为什么不先写大拱,而先写大拱上的小拱?(7)拱圈起什么作用?(8)赵州桥历史悠久,为什么还能保持原来的雄姿?(9)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有这样光辉的成就?(10)准确周密的语言体现在哪里?(11)作者想借中国石拱桥表达自己什么情感?
根据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提问的涵盖面,我又补充了三个问题:(12)赵州桥与卢沟桥有哪些异同点?(13)本文具体的说明顺序是什么?(14)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对这些问题如何处理,第二课时怎么上?经过反复思考,我把这些问题分成三个层次:1、看书自己找答案的:⑴⑵⑷⑸⑻⑼;2、同学或前后左右同学互相商讨的老师点拨讲解的⑶⑹⑽⑾⑿⒀⒁;3、小组探究讨论的:⑺。第一层次的问题在自学之后让差生回答,第二、三层次的问题在小组学习之后让小组发言人代表小组在全班交流、共同分享。不同类型的学生,各尽所能,都能得到老师的帮助指导、肯定激励,因材施教,各有所得。
桃李不言,自下成蹊!这是我完成这篇课文教学后最深刻的感言。
“角色”转变后的课堂气氛活跃,富有朝气,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想学的欲望明显,敢大胆质疑,不断地提出问题,争先恐后,抢着发言,教师富有激情,能随机应变,游刃自如。
基于上面的教学反思,经过实践与探索,我们有下面几点认识:
一、指导有效预习,让学生在学中问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基础性学科,“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要让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教是为了不教”。这“教”是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这“不教”是学生掌握了“方法”,具有了独立阅读的能力,在“不(无)教”的情形下,也能用“方法”去自主、广泛地阅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的教材只是一个载体,目的是让学生用这个载体在规定的“阶段”通过“过程与方法”来实现“总目标”。“方法”要在“过程”中逐步培养形成,怎样培养?我们认为,指导学生有效预习是第一步。怎么指导?用“目标”去指导。“预习”什么?首先是“独立识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语文学习的共性目标,也是学语文的最基本目标(要求)。其次,是要在学(预习)中提出疑问。“问”什么?教师要做“问”的引导者,指导学生“问”的范围、方向,这个“范围、方向”就是单元(课文)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中的“阶段目标”,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单元或每课时)的“三维目标”。其实人教版语文教材每单元“导语”中的两段话,就是该单元的学习主题和三维目标,其中第二段话就是学生提问的范围、方向。教师让学生明白了“这个”,学生就能在预习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营造和谐氛围,激励学生在问中思
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决定课堂气氛活跃与否的关键。当看到的是面孔严肃、居高临下的严师形象时,学生还怎么敢问!说错了挨训,问而不答会受讥讽,学生还如何想问!没有学生主动参与、质疑的课堂是“一潭绝望的死水”。实践证明,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学习,才敢说想问。构建温馨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责任在教师。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老师和学生真诚的心灵沟通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和谐、真诚、温馨的心理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真情付出,关心爱护、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字词的认识和理解或教学简单的问题多关注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同一个问题,众多的人举手,也应首先关顾他们;学生的问题若有不妥,教师要用心倾听让他将话说完,然后在鼓励中加以引导,让学生充分发现自己,相信自己的潜力,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要经常发现学生意外问题的闪光点,充分赏识这些闪光点是自己没想到的,承认自己的不足,改变教师权威的地位,“走下”高高在上的“讲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感觉到老师确实是他们学习中的帮助者,是促进他们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组织者。在民主中体现平等,在平等中营造和谐。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敢说想问,才会从问题的静听者、回答者转变成问题的提出者、探究者,才会由答案的“记者”、接收者转变成问题的思考者。学会发现问题,能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才是有效的学习;只读不思或无问题的学习,只是闲时的消遣,是无效劳动。
三、问题解决活动化,引导学生在思中学
初中学段的课文,一般都需要2—3课时才能学完。常规的教法是第一课时扫清障碍整体感知,第二(三)课时教师设问深入分析。任何改革都是在常规、传统的基础上做一些变动。我们现在将老师依据目标预设问题这一环节交给学生来完成,这就意味着第一课时要用一半的时间让学生提问,然后老师将这些问题收集在一起,进行整理分类,补充完善教学设计(备课),教学实施方案完全是建立在学生所提问题的基础上,要将学生的问题和老师补充的问题分成:学生看书独立思考的——需要同伴商量研讨的——需要老师讲解点拨的——需要学习小组探究的等不同的层次。按照问题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解决问题,去达成既定的课程目标,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为主体,教学目标问题化,课堂教学活动化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其实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学到《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先世为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时,有一个学生在课堂问道:“现在的衣着一年一个样,从秦到晋相隔四个朝代,历时几百年, ‘衣着’就没一点变化吗?”这是历次备课中从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的突然质疑让人猝不及防,使老师在为难和惊喜中受到启发。桃花源中的人淳朴好客,见渔人“便要还家”,皆“设酒杀鸡作食”招待他,“辞去”时,特别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而渔人为什么不讲诚信,“及郡下”马上就“诣太守,说如此”?这个在思考讨论的课堂活动中现场出现的问题是多么好的一个思想品质教育的契机点!这完全是预设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没有预想到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可能有不同的答案。怎么办?探究!我马上调整了预设的课堂活动计划。老师在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时受学生的启发(当时有一个学生说,文前的提示中告诉我们,《桃花源记》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我认为作者不这样设计情节就没有下文了),又立即来了灵感,这个问题的探究解决,不是正好转入到老师预设的那个问题??——“为什么说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了吗?我大为赞赏,因为我原来预设的这个对文章主题研讨的问题是一个孤立的问题。由此可见,在这种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成了思考性的学习、研究性的学习,师生在这个互动交流中都得了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把课堂教学的解决问题设计成活动,就意味着人人参与,这就象师生篮球赛一样,意味着平等意义的建构。学生在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凸显,个性思维的活跃,使其收获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教师在活动中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促进着专业的成长。这种活动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角色的转变,促进了教法与学法的改变:教师的教法变成了指导预习——激励质疑——设计活动(教案)——参与活动;学生的学法变为:在学中问——在问中思——在思中学。也可称之为“四三式语文教学法”。
(作者单位:725700陕西省旬阳县①张河初中②金寨初中)
【关键词】教师角色 师生关系 学生提问 教学活动
语文课上,老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种教法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相悖,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课堂设计问题化”——时髦,也很对新课改的味口,老师设计问题,学生思考、研讨、回答。每节课上老是那么几个固定的学生在给老师“捧场”、“撑台”,其他学生只做看客和听众。他们的想法是:反正老师问的有人答,答不到点子上,老师最终还是要说出正面答案的,我们这些中下等生何必多嘴费脑筋呢。久而久之,这部分被动学习的学生既禁锢了思维,又对这门学科失去了兴趣,而常答不到“点子”上的学生同样也失去了兴趣,只好闭口静等老师的答案了。这样“撑台”的学生越来越少,最终冷场,老师只能落下个自问自答的尴尬局面。教者自觉乏味,学者怎么会有兴趣呢?如何走出这厌教厌学的困境?只有“走进新课程”一条路,去实践、探索:学生如何由学习的“奴隶”转变成学习的主人;教师如何由教学的“奴隶主”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
记得那是星期一,刚好进入新一单元——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早读时,我对学生说:“以前我们预习时只让大家在读课文时要查字(词)典自学要求掌握的字词;从今天起,我们的预习任务再加一点,就是读过课文后提出你不明白或最想问的问题,你的问题最好能把老师难住。”有很多同学听后就互递眼色,窃窃私语。
课堂上,在简单的单元导入后,我向学生提出了学习要求(即单元目标),并对其中的说明顺序(有哪几种)和说明方法(常用的)作了讲解,接着就转入本单元第一课《中国石拱桥》的学习。这次我是让语文课代表组织学生朗读课文,让两个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在黑板上记下读错的字。学生朗读结束后,语文课代表对朗读者分别进行了点评,我对语文课代表的组织进行了点评。接下来是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检查预习时自学字词的情况。
常规预习检查之后我说:“学习上想有所长进的同学请举手。”全班学生都举了手。“好!大家都想学习上有所长进,那老师告诉你几句话,你记住并时时落实到行动上,保证你节节课学有所得,学习天天都有长进!”学生个个聚精会神,不约而同地拿起了笔等待我的下文。“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不进。”我边说边让学生记下这几句话。学生个个情绪激动。我接着转入正题:“语文学习的上进,要从一个字的读音,一个词的意思开始积累,那么,就这一课而言,除了小黑板上的这些我们学会了的字词外,课文中你还有字的读音把握不准、词义不理解的,尽管提出来,大家共同学习。”接着就有学生举手提出对“陡坡”、“饮涧”等字的读音把握不准,还有对“悠久”、“独一无二”、“就地取材”的词义不清楚。举手的都是平时学习成绩差的,问题一出,就有同学给说了读音和词义。机不可失,我立即给予评价和激励:“某某同学可以说是一丝不苟,连这几个字的音调到底读第几声,要想搞清楚,其仔细认真的精神实在可嘉,同时,也可看出这几个同学在学习上很诚实,没有不懂装懂。你记住了这几个字的读音,这几个词的意思,就是你这节课的收获和长进。某某同学帮助那个同学解决了字音词义的疑问,是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的体现,这就叫做合作学习。”得到表扬的学生喜上眉梢,各得其乐。
“课文中字词没有问题了,下面请大家用几分钟时间就课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或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要求)提出你想要弄懂的问题。你说,我在黑板上记下关键词,其他同学请注意倾听别人发言,若有同样的问题说明英雄所见略同,就不再重复了。”我适时组织、指导着。
五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我一边在黑板上记下学生问题的关键,一边给予肯定,有些同学为了争先提问题,不但手举得高,还从座位上站起来了。看到这从未有过的课堂气氛,我当时很是激动。有个学生问:“书上说,两千年来,我们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这些惊人的杰作,除了最著名的赵州桥和卢沟桥外,还有哪些著名的石拱桥?”听到这个问题我当时一愣,这是我多次教这篇课文从未涉及的问题,怎么办?我灵机一动,话也随口说出:“某某同学对著名的石拱桥很感兴趣,提出这个问题不但不同一般,而且也很有深入探究的价值,它的深度在于把老师难住了。”接着教室突然爆发出一片掌声。我自然明白这掌声的含义。我接着说:“老师是人不是神,也是边学边教,走过去过的地方也极有限,再加上我们学校图书资料很少,暂时还不能上网,这个同学的问题,我暂时答不上来。”又是一片掌声。我表情从容,学生在为师生间的平等而鼓掌。掌声过后我说:“我建议某某同学将来上大学学桥梁专业,这样不但可以找到你今天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可以设计建造出更多更好更美的桥来。同时也希望将来走南闯北的同学,如果看到了很特别的石拱桥,一定要打电话告诉老师和同学,以弥补老师今天给大家留下的这个遗憾!”教室又是掌声一片。下课铃响了,还有很多举着手的。由于课前没有预计到,学生提问会这么踊跃,问题会这么多,这么多的问题怎么解决?我只好说:“提过问题的同学和还没来得及说出问题的同学,把你的问题都写在纸上,交给语文课代表,一起转交给我,下一节课我们一起讨论这些问题。”
收集到的问题有:(1)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什么?(2)课文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3)文中为什么先说形式优美,后说结构坚固?(4)文中引用《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的目的是什么?(5)赵州桥的雄伟表现在哪些方面?(6)在介绍赵州桥特点时为什么不先写大拱,而先写大拱上的小拱?(7)拱圈起什么作用?(8)赵州桥历史悠久,为什么还能保持原来的雄姿?(9)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有这样光辉的成就?(10)准确周密的语言体现在哪里?(11)作者想借中国石拱桥表达自己什么情感?
根据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提问的涵盖面,我又补充了三个问题:(12)赵州桥与卢沟桥有哪些异同点?(13)本文具体的说明顺序是什么?(14)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对这些问题如何处理,第二课时怎么上?经过反复思考,我把这些问题分成三个层次:1、看书自己找答案的:⑴⑵⑷⑸⑻⑼;2、同学或前后左右同学互相商讨的老师点拨讲解的⑶⑹⑽⑾⑿⒀⒁;3、小组探究讨论的:⑺。第一层次的问题在自学之后让差生回答,第二、三层次的问题在小组学习之后让小组发言人代表小组在全班交流、共同分享。不同类型的学生,各尽所能,都能得到老师的帮助指导、肯定激励,因材施教,各有所得。
桃李不言,自下成蹊!这是我完成这篇课文教学后最深刻的感言。
“角色”转变后的课堂气氛活跃,富有朝气,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想学的欲望明显,敢大胆质疑,不断地提出问题,争先恐后,抢着发言,教师富有激情,能随机应变,游刃自如。
基于上面的教学反思,经过实践与探索,我们有下面几点认识:
一、指导有效预习,让学生在学中问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基础性学科,“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要让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教是为了不教”。这“教”是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这“不教”是学生掌握了“方法”,具有了独立阅读的能力,在“不(无)教”的情形下,也能用“方法”去自主、广泛地阅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的教材只是一个载体,目的是让学生用这个载体在规定的“阶段”通过“过程与方法”来实现“总目标”。“方法”要在“过程”中逐步培养形成,怎样培养?我们认为,指导学生有效预习是第一步。怎么指导?用“目标”去指导。“预习”什么?首先是“独立识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语文学习的共性目标,也是学语文的最基本目标(要求)。其次,是要在学(预习)中提出疑问。“问”什么?教师要做“问”的引导者,指导学生“问”的范围、方向,这个“范围、方向”就是单元(课文)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中的“阶段目标”,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单元或每课时)的“三维目标”。其实人教版语文教材每单元“导语”中的两段话,就是该单元的学习主题和三维目标,其中第二段话就是学生提问的范围、方向。教师让学生明白了“这个”,学生就能在预习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营造和谐氛围,激励学生在问中思
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决定课堂气氛活跃与否的关键。当看到的是面孔严肃、居高临下的严师形象时,学生还怎么敢问!说错了挨训,问而不答会受讥讽,学生还如何想问!没有学生主动参与、质疑的课堂是“一潭绝望的死水”。实践证明,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学习,才敢说想问。构建温馨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责任在教师。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老师和学生真诚的心灵沟通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和谐、真诚、温馨的心理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真情付出,关心爱护、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字词的认识和理解或教学简单的问题多关注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同一个问题,众多的人举手,也应首先关顾他们;学生的问题若有不妥,教师要用心倾听让他将话说完,然后在鼓励中加以引导,让学生充分发现自己,相信自己的潜力,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要经常发现学生意外问题的闪光点,充分赏识这些闪光点是自己没想到的,承认自己的不足,改变教师权威的地位,“走下”高高在上的“讲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感觉到老师确实是他们学习中的帮助者,是促进他们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组织者。在民主中体现平等,在平等中营造和谐。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敢说想问,才会从问题的静听者、回答者转变成问题的提出者、探究者,才会由答案的“记者”、接收者转变成问题的思考者。学会发现问题,能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才是有效的学习;只读不思或无问题的学习,只是闲时的消遣,是无效劳动。
三、问题解决活动化,引导学生在思中学
初中学段的课文,一般都需要2—3课时才能学完。常规的教法是第一课时扫清障碍整体感知,第二(三)课时教师设问深入分析。任何改革都是在常规、传统的基础上做一些变动。我们现在将老师依据目标预设问题这一环节交给学生来完成,这就意味着第一课时要用一半的时间让学生提问,然后老师将这些问题收集在一起,进行整理分类,补充完善教学设计(备课),教学实施方案完全是建立在学生所提问题的基础上,要将学生的问题和老师补充的问题分成:学生看书独立思考的——需要同伴商量研讨的——需要老师讲解点拨的——需要学习小组探究的等不同的层次。按照问题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解决问题,去达成既定的课程目标,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为主体,教学目标问题化,课堂教学活动化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其实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学到《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先世为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时,有一个学生在课堂问道:“现在的衣着一年一个样,从秦到晋相隔四个朝代,历时几百年, ‘衣着’就没一点变化吗?”这是历次备课中从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的突然质疑让人猝不及防,使老师在为难和惊喜中受到启发。桃花源中的人淳朴好客,见渔人“便要还家”,皆“设酒杀鸡作食”招待他,“辞去”时,特别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而渔人为什么不讲诚信,“及郡下”马上就“诣太守,说如此”?这个在思考讨论的课堂活动中现场出现的问题是多么好的一个思想品质教育的契机点!这完全是预设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没有预想到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可能有不同的答案。怎么办?探究!我马上调整了预设的课堂活动计划。老师在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时受学生的启发(当时有一个学生说,文前的提示中告诉我们,《桃花源记》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我认为作者不这样设计情节就没有下文了),又立即来了灵感,这个问题的探究解决,不是正好转入到老师预设的那个问题??——“为什么说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了吗?我大为赞赏,因为我原来预设的这个对文章主题研讨的问题是一个孤立的问题。由此可见,在这种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成了思考性的学习、研究性的学习,师生在这个互动交流中都得了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把课堂教学的解决问题设计成活动,就意味着人人参与,这就象师生篮球赛一样,意味着平等意义的建构。学生在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凸显,个性思维的活跃,使其收获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教师在活动中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促进着专业的成长。这种活动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角色的转变,促进了教法与学法的改变:教师的教法变成了指导预习——激励质疑——设计活动(教案)——参与活动;学生的学法变为:在学中问——在问中思——在思中学。也可称之为“四三式语文教学法”。
(作者单位:725700陕西省旬阳县①张河初中②金寨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