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杜甫的诗歌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真实客观地记述了唐代的民俗风情,其中对于异族民俗风情的描绘,为我们研究唐代的历史和异域民风民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关键词:杜诗唐代异族民俗风情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民俗是人类在生存活动中为持续发展生命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一种生活文化,它有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特征,并成为特定民族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文学作为对现实生活或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民俗文化已悄然渗透其间,并沉淀成为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唐代浩如烟海的诗歌作品中,杜甫的诗歌以其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记录了那个强大王朝的由盛而衰的历史,记录了社会巨大变迁中普通百姓的苦与乐,因而被称为“诗史”。杜甫的一生颠沛流离,漂泊了大半个中国,因而更多地接触到了底层的普通百姓,更多地亲历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俗风情。也正因此,杜诗中民俗内容丰富繁多,对于传统时令民俗的描绘,几乎涵盖了唐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杜诗众多的民风民俗的描写中,对于异族民俗风情的描绘是其中极具特色的部分。
唐代是中华民族古代历史上的一个繁盛时期,基于其强大的社会经济基础,唐朝人有着强烈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开放的胸襟。白居易、元结、元稹、李白等都有着少数民族血统,同时唐代诗人普遍向往边塞生活,他们亲往边疆游览、谋职、生活,这样在他们的诗作中有着大量异族民俗民风的描写。杜甫虽然不具备少数民族的血统,但是他的一生颠沛飘零,尤其是安史之乱时期的举家漂泊,使得他广泛接触到不同地域的百姓,亲身感受了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清明两首》(其一)便是其描绘异族民风民俗的代表作品之一。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作者旅居湖南长沙期间。清明时节的长沙春光明媚,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分享春光。“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长沙城的少年们身穿胡服,少女们腰肢苗条美丽。“楚女腰肢亦可怜”写的是长沙的民俗风情,长沙古代处于楚地,楚女细腰就是古代楚国的风俗,有许多文献对此都有记载,如“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后汉书》),“楚王好士细腰”(墨子),“楚地黔首好细腰”(荀子)。这些都表明,崇尚细腰是楚国的社会风尚。后来楚地女子多细腰成为其独特的民俗风情。
“胡童结束还难有”,“胡童”指身穿胡服的长沙少年,胡服本是北方胡人的服饰,唐人也多喜欢穿胡服。李唐兼有胡汉的血统,据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考证,李渊母亲独孤氏、妻窦氏,李世民皇后长孙氏都是鲜卑族,所以李渊父子都是胡汉混血。血统上的胡汉混血因素,势必对唐代社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时的首都长安是国际化大都市,很多胡风胡俗也进入到唐人的生活,比如穿胡服、食胡饼(烧饼)、奏胡乐、观胡舞等,远在楚地的长沙少年清明也穿胡服便充分说明了当时胡风的盛行。句中“还难有”是指不愿意有,即厌恶这种装扮。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安禄山本人就是胡人,因此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诗人,杜甫看到长沙少年的胡服装束,联想到带给百姓巨大灾难的安史之乱,内心的厌恶之情是可以理解的。
杜甫避乱客居秦州(今天水)期间,写下了《秦州杂诗》二十首,在鞭挞现实、揭露百姓疾苦的同时,西域各族百姓的独特民俗风情,自然也进入到了杜甫的诗中。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年少临洮子,西来亦自夸。鼓角缘边郡,川原欲夜时。”——《秦州杂诗》二十首之一
“一县蒲萄熟,秋山苜蓿多。关云常带雨,塞水不成河。羌女轻烽燧,胡儿制骆驼。自伤迟暮眼,丧乱饱经过。”——《寓目》
苍茫的戈壁古驿道,鼓角争鸣中,匈奴少年翩然马上,纵马戈壁的英姿栩栩如生,《秦州杂诗》从一个方面展现了西域壮丽的风光和西域人骁勇彪悍的性情。《寓目》一首则描绘秦州地区葡萄成熟季节的绚丽画面。满眼的葡萄和采摘葡萄的羌女,牵着骆驼远行运送葡萄的胡儿。只是这绚丽的场景背后,是饱经战乱之苦的无奈和悲愤。
“闻道花门破,和亲事却非。人怜汉公主,生得渡河归。秋思抛云髻,腰支胜宝衣。群凶犹索战,回首意多违。”——《即事》
此诗也写于杜甫携家投奔秦州亲戚期间,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与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回纥又与吐蕃连兵,攻掠奉天、同州等地。肃宗决定用和亲借兵之策,将幼女宁国公主下嫁回纥可汗,得以借回纥兵力助唐军平叛收京。第二年四月,可汗病死,按照回纥的习俗,宁国公主应当殉葬,为了重回故乡,宁国公主以割面为代价获得生还,当时杜甫正在秦州,目睹了此事。诗中以凄凉的笔触描绘了宁国公主的形象,“秋思抛云髻,腰支胜宝衣”,对肃宗的卖女求安予以批判,表现了可贵的民族意识。诗中虽没有直接写到回纥的习俗,但回纥用活人殉葬的丧葬习俗还是从诗歌的写作背景中可以了解到。杜甫目睹了唐王朝的盛衰之变,因宁国公主事而动忧国忧民情怀,这首《即事》也是诗人爱国忧民情怀的袒露。
傅璇琮先生在陈贻先生所著《杜甫评传》序中说:“从诗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来说,杜甫也可以说是唐朝安史之乱前后几十年的生活的‘百科全书’。”作为“诗史”,杜甫的诗歌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真实客观地记述了那个时代民风民俗的风貌,其对西域各族民俗风情的描绘,为我们研究唐代以及西域各族的历史和民俗风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参考文献:
[1] 张忠纲:《杜甫诗选》,中华书局。
[2] 曾亚兰、赵季:《杜甫议降公主借回纥申说》,《杜甫研究学刊》,1998年9月。
作者简介:马兰,女,1971—,河北唐县人,河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前秦文学,工作单位:保定学院。
关键词:杜诗唐代异族民俗风情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民俗是人类在生存活动中为持续发展生命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一种生活文化,它有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特征,并成为特定民族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文学作为对现实生活或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民俗文化已悄然渗透其间,并沉淀成为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唐代浩如烟海的诗歌作品中,杜甫的诗歌以其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记录了那个强大王朝的由盛而衰的历史,记录了社会巨大变迁中普通百姓的苦与乐,因而被称为“诗史”。杜甫的一生颠沛流离,漂泊了大半个中国,因而更多地接触到了底层的普通百姓,更多地亲历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俗风情。也正因此,杜诗中民俗内容丰富繁多,对于传统时令民俗的描绘,几乎涵盖了唐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杜诗众多的民风民俗的描写中,对于异族民俗风情的描绘是其中极具特色的部分。
唐代是中华民族古代历史上的一个繁盛时期,基于其强大的社会经济基础,唐朝人有着强烈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开放的胸襟。白居易、元结、元稹、李白等都有着少数民族血统,同时唐代诗人普遍向往边塞生活,他们亲往边疆游览、谋职、生活,这样在他们的诗作中有着大量异族民俗民风的描写。杜甫虽然不具备少数民族的血统,但是他的一生颠沛飘零,尤其是安史之乱时期的举家漂泊,使得他广泛接触到不同地域的百姓,亲身感受了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清明两首》(其一)便是其描绘异族民风民俗的代表作品之一。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作者旅居湖南长沙期间。清明时节的长沙春光明媚,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分享春光。“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长沙城的少年们身穿胡服,少女们腰肢苗条美丽。“楚女腰肢亦可怜”写的是长沙的民俗风情,长沙古代处于楚地,楚女细腰就是古代楚国的风俗,有许多文献对此都有记载,如“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后汉书》),“楚王好士细腰”(墨子),“楚地黔首好细腰”(荀子)。这些都表明,崇尚细腰是楚国的社会风尚。后来楚地女子多细腰成为其独特的民俗风情。
“胡童结束还难有”,“胡童”指身穿胡服的长沙少年,胡服本是北方胡人的服饰,唐人也多喜欢穿胡服。李唐兼有胡汉的血统,据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考证,李渊母亲独孤氏、妻窦氏,李世民皇后长孙氏都是鲜卑族,所以李渊父子都是胡汉混血。血统上的胡汉混血因素,势必对唐代社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时的首都长安是国际化大都市,很多胡风胡俗也进入到唐人的生活,比如穿胡服、食胡饼(烧饼)、奏胡乐、观胡舞等,远在楚地的长沙少年清明也穿胡服便充分说明了当时胡风的盛行。句中“还难有”是指不愿意有,即厌恶这种装扮。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安禄山本人就是胡人,因此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诗人,杜甫看到长沙少年的胡服装束,联想到带给百姓巨大灾难的安史之乱,内心的厌恶之情是可以理解的。
杜甫避乱客居秦州(今天水)期间,写下了《秦州杂诗》二十首,在鞭挞现实、揭露百姓疾苦的同时,西域各族百姓的独特民俗风情,自然也进入到了杜甫的诗中。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年少临洮子,西来亦自夸。鼓角缘边郡,川原欲夜时。”——《秦州杂诗》二十首之一
“一县蒲萄熟,秋山苜蓿多。关云常带雨,塞水不成河。羌女轻烽燧,胡儿制骆驼。自伤迟暮眼,丧乱饱经过。”——《寓目》
苍茫的戈壁古驿道,鼓角争鸣中,匈奴少年翩然马上,纵马戈壁的英姿栩栩如生,《秦州杂诗》从一个方面展现了西域壮丽的风光和西域人骁勇彪悍的性情。《寓目》一首则描绘秦州地区葡萄成熟季节的绚丽画面。满眼的葡萄和采摘葡萄的羌女,牵着骆驼远行运送葡萄的胡儿。只是这绚丽的场景背后,是饱经战乱之苦的无奈和悲愤。
“闻道花门破,和亲事却非。人怜汉公主,生得渡河归。秋思抛云髻,腰支胜宝衣。群凶犹索战,回首意多违。”——《即事》
此诗也写于杜甫携家投奔秦州亲戚期间,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与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回纥又与吐蕃连兵,攻掠奉天、同州等地。肃宗决定用和亲借兵之策,将幼女宁国公主下嫁回纥可汗,得以借回纥兵力助唐军平叛收京。第二年四月,可汗病死,按照回纥的习俗,宁国公主应当殉葬,为了重回故乡,宁国公主以割面为代价获得生还,当时杜甫正在秦州,目睹了此事。诗中以凄凉的笔触描绘了宁国公主的形象,“秋思抛云髻,腰支胜宝衣”,对肃宗的卖女求安予以批判,表现了可贵的民族意识。诗中虽没有直接写到回纥的习俗,但回纥用活人殉葬的丧葬习俗还是从诗歌的写作背景中可以了解到。杜甫目睹了唐王朝的盛衰之变,因宁国公主事而动忧国忧民情怀,这首《即事》也是诗人爱国忧民情怀的袒露。
傅璇琮先生在陈贻先生所著《杜甫评传》序中说:“从诗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来说,杜甫也可以说是唐朝安史之乱前后几十年的生活的‘百科全书’。”作为“诗史”,杜甫的诗歌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真实客观地记述了那个时代民风民俗的风貌,其对西域各族民俗风情的描绘,为我们研究唐代以及西域各族的历史和民俗风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参考文献:
[1] 张忠纲:《杜甫诗选》,中华书局。
[2] 曾亚兰、赵季:《杜甫议降公主借回纥申说》,《杜甫研究学刊》,1998年9月。
作者简介:马兰,女,1971—,河北唐县人,河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前秦文学,工作单位:保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