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楼梦》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和相互间的复杂关系,是全书情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研究人物性格对小说情节的影响。
关键词:《红楼梦》人物性格点评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人物是小说的中心,情节的要素之一。宝、黛、钗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他们的性格冲突和相互间的复杂关系,是全书情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这些情节表现着他们的性格,另一方面,他们的性格又支配着这些情节的发展,二者之间是和谐统一的。
小说第29回“痴情女情重愈斟情”中,宝黛有一场大闹。宝玉赌气摔玉、砸玉,黛玉剪了玉上的穗子,急得贾母直抱怨。其实,宝黛平日口角不断,原有因由。宝玉天生有痴病,从小与黛玉耳鬓厮磨,如今对黛玉“早存一段心事,只不好说出来,故每每或喜或怒,变尽法子暗中试探”。黛玉偏生也有些痴病,也每用假情试探。
此番大闹,作者从宝玉一边先起,陈其泰的分析则是从黛玉一边落实的。他说:
“黛玉日前听凤姐之言,方谓他日必归宝玉,越要嫌疑引避,礼防自持,故一闻宝玉随口说出曲文二句,不得不着急。黛玉深知人人心向宝钗,所可恃者,宝玉之心不动耳。故每于言语中时带讥刺,又冷眼看宝玉待宝钗神情,深恐宝玉亦为金玉之说所惑。积虑生疑,因疑成恨,而宝玉之真心,未能剖以相示。此时两人心中煞是难过,宜有下回大闹之事矣。”
黛玉性格中最可贵的就是她的痴情。观其一生:
“似乎不知道除恋爱以外,人生还有其它更重要的生活内容,也看不到恋爱以外还存在着一个客观的世界。她把全部自我沉浸在感情的深海中,呼吸着咀嚼着这里边的一切, 从这里面酿造出她自己的思想,性格,情绪,嗜好,以及她精巧的语言与幽美的诗歌;以后,就在这里面消灭了她自己。”
因此,每次和宝玉发生口角,黛玉所求于宝玉的,无非是要他表示出对自己的那种特殊的、与对他人全然不同的关系。只要宝玉表明和她的关系绝对胜过他与宝钗的关系,黛玉就心满意足。宝黛原本同心,因有金玉之说,黛玉忧疑时起,亦因黛玉常提金玉,宝玉烦恼顿生,以致两人口角不断。
寄人篱下的生存境遇使黛玉的性格中有太多的敏感和自尊,也因此并不见好于王夫人,与众姐妹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大观园里,宝玉是她唯一知己。不过,对宝玉的“但论姐妹,则黛玉固好,宝钗亦未尝不好。若论婚姻,则既有黛玉,我自然不再想宝钗,然正为心中只有黛玉却不肯昧其爱姐妹之本心”的真实想法,黛玉总是看不透、识不真,不能了解宝玉之心必无游移而与宝玉、众姐妹坦然相处。
陈其泰认为,薛家蓄意造出金玉之说,为的是扰乱宝玉之心、迷惑贾母之听、耸动合家之耳目,逐步达到宝钗与宝玉成婚的最终目的。黛玉的痴情与敏感使她深恶金玉之说,又深恐宝玉亦为金玉之说所惑,纵有宝玉之心不动可恃,亦难免“积虑生疑,因疑成恨”。因此,这段亲极反疏的争闹,从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来看,原是黛玉“愈想愈左”、“积虑生疑”而“渐致激成”的。
所谓“一片哭声,总因情重”,如果这段心事本不存在,如果不是寄人篱下的处境,哪来恁多哭声。可见,第29回的这场大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黛玉的性格促成的,或者说,是黛玉与宝玉之间的性格冲突,黛玉性格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冲突,推动了甚或决定了大闹情节的发生。陈其泰评语中“宜有下回大闹之事”之“宜”,既恰切地表达了性格对情节的这种作用,也突出了二者之间应有的和谐关系。这在《红楼梦》评点中是绝无仅有的,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例如,第89回“蛇影杯弓颦卿绝粒”中,雪雁告诉紫鹃宝玉定亲之事,黛玉听了便一心求死,立意自戕。正当黛玉恹恹一息的时候,侍书说与雪雁宝玉亲事其实未定,老太太心里早有了人了,那人就住在园子里。此时,病势沉重的黛玉“竟好了许多”。这件事情的转机,是在侍书之言句句是说宝钗,在黛玉听来却句句关乎自己。从这个“病且几死”的情节中,可以见出黛玉乃生而可以死、死而可以复生的“情之至者”,不可谓不深刻。
孤洁沉静之性,出以这种方式未免拘于行迹,如此浅露的举动实在有损黛玉身分。因为:黛玉求死,必存诸心。要死得泯然无迹。岂肯显然露出因雪雁之言而然。致人人皆知其故。但作书者以为不如此做,则下文无解救之法。殊不知一闻此言,而呕血垂气。在紫鹃雪雁,自可揣知其因有所闻,以致发病。而外人只不过谓其旧病复发而已。岂不圆到入情耶。即这个情节不是黛玉的性格使然,于情理不合。
理论上说,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情节,人物性格决定情节的构成与发展。此处作者为了“解救下文”而不惜“殊失黛玉身分”地牵事就人,如此“硬嵌”会“圆到入情”吗?能准确表现人物性格吗?当然不会也不能,因为这样的情节已经背离了人物的性格逻辑,失去了真实性。所以,他主张对这些地方要加以改削,别成妙文。
那么,改削的依据是什么呢?就“病且几死”而言,陈其泰从黛玉性格出发否定了书中所写,表示不如由黛玉一听宝玉定亲,登时勾起旧病,以致沈绵待尽入情入理。这样不但纠正了黛玉“不应如此浅露”的性格表现,而且使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之间变得和谐统一起来。
情节的形成与发展一定要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丝毫的背离都会影响到情节艺术功能的正常发挥。陈其泰的这番见解,比其他人更能反映出《红楼梦》评点就这一命题所达到的理论深度。在《红楼梦》评点之前,金圣叹曾从武松、李逵的性格出发,评析武松打虎和李逵打虎是“各自兴奇作怪”,较早地论到了人物性格对故事情节的决定作用。但陈其泰的论述显示出来的无疑是一种更加深入的分析和富有理论性的阐发。
参考文献:
[1] 《红楼梦》(三家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2] 黄小田:《评红楼梦》,黄山书社,1994年。
作者简介:胡倩茹,女,1979—,河北灵寿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大学。
关键词:《红楼梦》人物性格点评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人物是小说的中心,情节的要素之一。宝、黛、钗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他们的性格冲突和相互间的复杂关系,是全书情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这些情节表现着他们的性格,另一方面,他们的性格又支配着这些情节的发展,二者之间是和谐统一的。
小说第29回“痴情女情重愈斟情”中,宝黛有一场大闹。宝玉赌气摔玉、砸玉,黛玉剪了玉上的穗子,急得贾母直抱怨。其实,宝黛平日口角不断,原有因由。宝玉天生有痴病,从小与黛玉耳鬓厮磨,如今对黛玉“早存一段心事,只不好说出来,故每每或喜或怒,变尽法子暗中试探”。黛玉偏生也有些痴病,也每用假情试探。
此番大闹,作者从宝玉一边先起,陈其泰的分析则是从黛玉一边落实的。他说:
“黛玉日前听凤姐之言,方谓他日必归宝玉,越要嫌疑引避,礼防自持,故一闻宝玉随口说出曲文二句,不得不着急。黛玉深知人人心向宝钗,所可恃者,宝玉之心不动耳。故每于言语中时带讥刺,又冷眼看宝玉待宝钗神情,深恐宝玉亦为金玉之说所惑。积虑生疑,因疑成恨,而宝玉之真心,未能剖以相示。此时两人心中煞是难过,宜有下回大闹之事矣。”
黛玉性格中最可贵的就是她的痴情。观其一生:
“似乎不知道除恋爱以外,人生还有其它更重要的生活内容,也看不到恋爱以外还存在着一个客观的世界。她把全部自我沉浸在感情的深海中,呼吸着咀嚼着这里边的一切, 从这里面酿造出她自己的思想,性格,情绪,嗜好,以及她精巧的语言与幽美的诗歌;以后,就在这里面消灭了她自己。”
因此,每次和宝玉发生口角,黛玉所求于宝玉的,无非是要他表示出对自己的那种特殊的、与对他人全然不同的关系。只要宝玉表明和她的关系绝对胜过他与宝钗的关系,黛玉就心满意足。宝黛原本同心,因有金玉之说,黛玉忧疑时起,亦因黛玉常提金玉,宝玉烦恼顿生,以致两人口角不断。
寄人篱下的生存境遇使黛玉的性格中有太多的敏感和自尊,也因此并不见好于王夫人,与众姐妹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大观园里,宝玉是她唯一知己。不过,对宝玉的“但论姐妹,则黛玉固好,宝钗亦未尝不好。若论婚姻,则既有黛玉,我自然不再想宝钗,然正为心中只有黛玉却不肯昧其爱姐妹之本心”的真实想法,黛玉总是看不透、识不真,不能了解宝玉之心必无游移而与宝玉、众姐妹坦然相处。
陈其泰认为,薛家蓄意造出金玉之说,为的是扰乱宝玉之心、迷惑贾母之听、耸动合家之耳目,逐步达到宝钗与宝玉成婚的最终目的。黛玉的痴情与敏感使她深恶金玉之说,又深恐宝玉亦为金玉之说所惑,纵有宝玉之心不动可恃,亦难免“积虑生疑,因疑成恨”。因此,这段亲极反疏的争闹,从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来看,原是黛玉“愈想愈左”、“积虑生疑”而“渐致激成”的。
所谓“一片哭声,总因情重”,如果这段心事本不存在,如果不是寄人篱下的处境,哪来恁多哭声。可见,第29回的这场大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黛玉的性格促成的,或者说,是黛玉与宝玉之间的性格冲突,黛玉性格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冲突,推动了甚或决定了大闹情节的发生。陈其泰评语中“宜有下回大闹之事”之“宜”,既恰切地表达了性格对情节的这种作用,也突出了二者之间应有的和谐关系。这在《红楼梦》评点中是绝无仅有的,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例如,第89回“蛇影杯弓颦卿绝粒”中,雪雁告诉紫鹃宝玉定亲之事,黛玉听了便一心求死,立意自戕。正当黛玉恹恹一息的时候,侍书说与雪雁宝玉亲事其实未定,老太太心里早有了人了,那人就住在园子里。此时,病势沉重的黛玉“竟好了许多”。这件事情的转机,是在侍书之言句句是说宝钗,在黛玉听来却句句关乎自己。从这个“病且几死”的情节中,可以见出黛玉乃生而可以死、死而可以复生的“情之至者”,不可谓不深刻。
孤洁沉静之性,出以这种方式未免拘于行迹,如此浅露的举动实在有损黛玉身分。因为:黛玉求死,必存诸心。要死得泯然无迹。岂肯显然露出因雪雁之言而然。致人人皆知其故。但作书者以为不如此做,则下文无解救之法。殊不知一闻此言,而呕血垂气。在紫鹃雪雁,自可揣知其因有所闻,以致发病。而外人只不过谓其旧病复发而已。岂不圆到入情耶。即这个情节不是黛玉的性格使然,于情理不合。
理论上说,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情节,人物性格决定情节的构成与发展。此处作者为了“解救下文”而不惜“殊失黛玉身分”地牵事就人,如此“硬嵌”会“圆到入情”吗?能准确表现人物性格吗?当然不会也不能,因为这样的情节已经背离了人物的性格逻辑,失去了真实性。所以,他主张对这些地方要加以改削,别成妙文。
那么,改削的依据是什么呢?就“病且几死”而言,陈其泰从黛玉性格出发否定了书中所写,表示不如由黛玉一听宝玉定亲,登时勾起旧病,以致沈绵待尽入情入理。这样不但纠正了黛玉“不应如此浅露”的性格表现,而且使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之间变得和谐统一起来。
情节的形成与发展一定要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丝毫的背离都会影响到情节艺术功能的正常发挥。陈其泰的这番见解,比其他人更能反映出《红楼梦》评点就这一命题所达到的理论深度。在《红楼梦》评点之前,金圣叹曾从武松、李逵的性格出发,评析武松打虎和李逵打虎是“各自兴奇作怪”,较早地论到了人物性格对故事情节的决定作用。但陈其泰的论述显示出来的无疑是一种更加深入的分析和富有理论性的阐发。
参考文献:
[1] 《红楼梦》(三家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2] 黄小田:《评红楼梦》,黄山书社,1994年。
作者简介:胡倩茹,女,1979—,河北灵寿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