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要体现数学味道、探究活动要突出数学思考、练习设计要关注知识内在本质、总结反思要提炼数学思想方法.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本质和联系,揭示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特有的思维方式,追求数学理性精神,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本真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17年开放课题《小学本真数学课堂的研究》(K课题编号:C—2017046)成果论文.
所谓“本真数学”,就是要从数学的学科本质出发,准确把握数学的性质,遵循了数学学习的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对数学学科本质做了如下的归纳:“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对数学美的鉴赏、对数学精神(理性精神与探究精神)的追求”.如何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于儿童需要,让数学回归本真,以数学本真之美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呢?
一、情境创设要体现数学味道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有“数学味”的情境,充分运用直观的方法,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成为学生常见的生活原型,成为学生能亲身体验的东西,这样可以给学生探索的方向,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炼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
如,教学“买文具(认识人民币)”一课,创设了如下的情境:
师:今天是笑笑妈妈的生日,她想买一枝花(1元)送给妈妈,她拿出一张人民币(1角钱),你猜售货员阿姨会卖给她吗?为什么?(课件演示)
生1:不会,因为她的钱不够.
生2:她把1角钱当作1元了.
师:你能教教笑笑怎样认识人民币吗?
对人民币的认识,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快乐、有效”的学习,而“教教笑笑怎样认识人民币”就是本節课的知识目标.因此,所创设的情境应是回归“数学本真”的情境,是基于学生已有经验、有助于学生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的情境,是为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及生活问题的“数学化”提供可能的情境.学生认识了人民币之后,教师又创设了一个“超市购物”的模拟情境,让学生扮演售货员、顾客,进行学习用品的买卖,让学生体验到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数学情境以亲历生活体验为出发点,以回归生活应用为落脚点,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探究活动要突出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思考”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四大目标之一,离开了思考谈数学教学,就会使数学教学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材料:四根小棒(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一张表格,让学生分组探索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第一根小棒的长度(厘米)第二根小棒的长度(厘米)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厘米)能否围成三角形
1.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任选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把结果填写在表格里.
2.探究思考:(1)为什么选10厘米、6厘米、5厘米和6厘米、5厘米、4厘米能围成三角形?
(2)为什么选10厘米、6厘米、4厘米和10厘米、5厘米、4厘米不能围成三角形?
3.分析发现:(1)6 5
【关键词】本真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17年开放课题《小学本真数学课堂的研究》(K课题编号:C—2017046)成果论文.
所谓“本真数学”,就是要从数学的学科本质出发,准确把握数学的性质,遵循了数学学习的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对数学学科本质做了如下的归纳:“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对数学美的鉴赏、对数学精神(理性精神与探究精神)的追求”.如何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于儿童需要,让数学回归本真,以数学本真之美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呢?
一、情境创设要体现数学味道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有“数学味”的情境,充分运用直观的方法,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成为学生常见的生活原型,成为学生能亲身体验的东西,这样可以给学生探索的方向,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炼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
如,教学“买文具(认识人民币)”一课,创设了如下的情境:
师:今天是笑笑妈妈的生日,她想买一枝花(1元)送给妈妈,她拿出一张人民币(1角钱),你猜售货员阿姨会卖给她吗?为什么?(课件演示)
生1:不会,因为她的钱不够.
生2:她把1角钱当作1元了.
师:你能教教笑笑怎样认识人民币吗?
对人民币的认识,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快乐、有效”的学习,而“教教笑笑怎样认识人民币”就是本節课的知识目标.因此,所创设的情境应是回归“数学本真”的情境,是基于学生已有经验、有助于学生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的情境,是为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及生活问题的“数学化”提供可能的情境.学生认识了人民币之后,教师又创设了一个“超市购物”的模拟情境,让学生扮演售货员、顾客,进行学习用品的买卖,让学生体验到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数学情境以亲历生活体验为出发点,以回归生活应用为落脚点,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探究活动要突出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思考”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四大目标之一,离开了思考谈数学教学,就会使数学教学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材料:四根小棒(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一张表格,让学生分组探索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第一根小棒的长度(厘米)第二根小棒的长度(厘米)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厘米)能否围成三角形
1.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任选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把结果填写在表格里.
2.探究思考:(1)为什么选10厘米、6厘米、5厘米和6厘米、5厘米、4厘米能围成三角形?
(2)为什么选10厘米、6厘米、4厘米和10厘米、5厘米、4厘米不能围成三角形?
3.分析发现:(1)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