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涉及知识面广,科学性强。小学科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也逐渐受到重视,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及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使得教学方法的策略选擇更加重要。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探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科学课程逐步取代了自然课程,成为目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基础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中国科学的未来发展。如何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一、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系统的认识程度不足。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不能与其他教学方法分开,也不是一种独立的教学方法,更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内容的叠加,而是一种复杂的教学探究体系。在主要的科学教学方法中,教师没有意识到小学科学的教学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不能与其他课程独立开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往往采用简单的机械式教学方法,表明教师并不能理解科学的教学方法的本质。
2、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落实不到位。小学科学是一门充满乐趣、实践性操作强的课程,他们渴望探知,渴望每节课都能带来不同的体验,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没有关注学生的内心想法,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科学教育课堂缺乏兴趣,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关注到这些问题,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3、教师的创新能力上存在不足。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小学科学教育对教师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的束缚,创新能力不足,他们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仍然是照本宣科,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重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他们来说,完成教学任务才是最重要的。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资源的整合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他们很少开展实验操作活动,偶尔的活动也是利用简单、落后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学生已经很熟悉了,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1、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的科学教育课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际操作,不断寻找新知识,通过个人的努力去理解和吸收知识,以加深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小学科学教育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注重优化科学教育的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和学习,同时,教师应还可以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吸引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例如在学习水蒸气时,可以让学生对着玻璃或镜子吹气,这时候提出问题,为什么呼出的气遇到玻璃会变成小水珠,教师接下来可以引入气体遇冷变成水珠的原理,既让学生体验到探索学习的乐趣,也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2、组织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比较学习。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比较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学生可以发现所学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异同,从而深化自己的应用技能。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比较研究的教学方法,通过比较,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总结能力等。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在科学知识的比较研究中发现知识的联系与差异,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教授动植物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实地观察动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发育规律,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详细记录,并让他们描述观察到的与书本上学到的有何不同,同时结合其他学科中学到类似的知识,找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实际知识与教材知识的比较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对比,可以让学生了解的知识更全面,更深刻。
3、充分发挥科学实验教学的功能作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补充和解释,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理论知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多开展实践操作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可以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科学教育的关键在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既要让学生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学生的实验参与性。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体验探究的乐趣。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设计实验,让学生操作。实践教学既能让学生学到理论和实践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值得广大教师重点对待。
4、创新实验,让学生自主设计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让他们对教学实验进行充分的自主创新设计。例如,在四年级下册《摆》一课教学中,原教材里,在本节实验上选择了单摆来进行。但这其实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一是延长了活动时间;二是不利于学生进行精确的科学观测。而且两次试验的设计也略显不人性化,在操作上具有较高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课堂上的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设计,对过程进行改进,结果很多学生创新性地采用了双摆形式,一次性完成。相对来说,实验时间缩短一半,提高了效率,很好地实现了对教学过程的改进,完成了学生的自主化学习。
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积极吸取和借鉴其他优秀教学经验,加强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前提下,优化小学科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郑国强,刘露,杨小竹:新媒体技术给广告带来的巨大影响[J/OL].艺术科技,2012,9.
[2] 索南措:浅析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择与应用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7,(08):99.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东黄花川乡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科学课程逐步取代了自然课程,成为目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基础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中国科学的未来发展。如何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一、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系统的认识程度不足。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不能与其他教学方法分开,也不是一种独立的教学方法,更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内容的叠加,而是一种复杂的教学探究体系。在主要的科学教学方法中,教师没有意识到小学科学的教学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不能与其他课程独立开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往往采用简单的机械式教学方法,表明教师并不能理解科学的教学方法的本质。
2、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落实不到位。小学科学是一门充满乐趣、实践性操作强的课程,他们渴望探知,渴望每节课都能带来不同的体验,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没有关注学生的内心想法,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科学教育课堂缺乏兴趣,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关注到这些问题,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3、教师的创新能力上存在不足。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小学科学教育对教师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的束缚,创新能力不足,他们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仍然是照本宣科,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重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他们来说,完成教学任务才是最重要的。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资源的整合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他们很少开展实验操作活动,偶尔的活动也是利用简单、落后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学生已经很熟悉了,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1、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的科学教育课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际操作,不断寻找新知识,通过个人的努力去理解和吸收知识,以加深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小学科学教育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注重优化科学教育的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和学习,同时,教师应还可以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吸引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例如在学习水蒸气时,可以让学生对着玻璃或镜子吹气,这时候提出问题,为什么呼出的气遇到玻璃会变成小水珠,教师接下来可以引入气体遇冷变成水珠的原理,既让学生体验到探索学习的乐趣,也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2、组织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比较学习。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比较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学生可以发现所学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异同,从而深化自己的应用技能。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比较研究的教学方法,通过比较,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总结能力等。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在科学知识的比较研究中发现知识的联系与差异,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教授动植物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实地观察动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发育规律,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详细记录,并让他们描述观察到的与书本上学到的有何不同,同时结合其他学科中学到类似的知识,找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实际知识与教材知识的比较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对比,可以让学生了解的知识更全面,更深刻。
3、充分发挥科学实验教学的功能作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补充和解释,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理论知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多开展实践操作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可以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科学教育的关键在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既要让学生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学生的实验参与性。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体验探究的乐趣。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设计实验,让学生操作。实践教学既能让学生学到理论和实践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值得广大教师重点对待。
4、创新实验,让学生自主设计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让他们对教学实验进行充分的自主创新设计。例如,在四年级下册《摆》一课教学中,原教材里,在本节实验上选择了单摆来进行。但这其实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一是延长了活动时间;二是不利于学生进行精确的科学观测。而且两次试验的设计也略显不人性化,在操作上具有较高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课堂上的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设计,对过程进行改进,结果很多学生创新性地采用了双摆形式,一次性完成。相对来说,实验时间缩短一半,提高了效率,很好地实现了对教学过程的改进,完成了学生的自主化学习。
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积极吸取和借鉴其他优秀教学经验,加强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前提下,优化小学科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郑国强,刘露,杨小竹:新媒体技术给广告带来的巨大影响[J/OL].艺术科技,2012,9.
[2] 索南措:浅析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择与应用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7,(08):99.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东黄花川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