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在规模建设上已取得巨大成果,跟普通教育平分秋色,已经基本占据我国教育的半壁江山。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由于生源的特性,决定了其学生素质。因此,在为国家培养全方位的技能型人才这个大目标下,教育者在做好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也应将加强学生的德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育;现状思考
1.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问题一:生源问题;①学生数量呈下降趋势。“普职生源大战”局面愈演愈烈,今后几年,职校招生数还会继续下降;初中毕业生的锐减、普高扩招、中职缺乏吸引力带来的“招生难”,无疑给职业学校带来巨大的生存危机。②学生综合素质低。淘汰分流机制下的职校考生不仅分数偏低,各个方面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但是,为了能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立足,一些职业学校不得不录取分数很低的学生;“考不上普高到职高”。把相当数量的不合格初中毕业生教成“学历加证书”的合格职校生谈何容易?“生源质量下降”是职校的又一现状!
问题二:模式问题;①办学功能“学历化”“普教化”。几乎都办成学历教育、正规教育。非学历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只是一种补充形式。②办学体制单一。当今职业学校绝大多数以公办为主,民办职业学校,私立职业学校所占比例极少,非公立职业教育生存空间小。③办学形式单一。职业教育在国际上主要有三种模式:以学校为主的模式、以企业为主的模式、以企业和学校相结合的模式。我国是比较典型的学校本位模式,企业和行业参与的力度和广度不甚平衡,其中有认识问题、有政策问题、有企业的困难,但关键还是制度和机制问题。四是教学制度单一。职业教育现行学制都比较长,三年制或是四年制。业内人士认为,若单纯从职业能力和岗前培训的角度看,许多岗位职业(工种)根本不需要3、4年的培养;另外,职业教育和培训主要是面向企业行业,固定而不灵活的教学制度也不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
问题三:教学质量存在问题较多;中等职教因为先天的不足和后天的不利因素影响,导致它的社会吸引力和认可度都不是很高。①文化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及实习的双重要求,在有限的学时下很难把握比重适当,二者的关系始终困扰着职校,畸轻畸重在所难免。②升学与就业两个目标两种标准,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如何兼顾,难免此消彼长。③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获得,孰轻孰重?道理上好说,实践中谈何容易!④“双师型”教师的需求与匮乏的矛盾。在职教形势迷茫,理论和技能人才奇缺,人事制度、教师培训机制和流动机制没有健全的形势下,如何扩充“双师型”师资?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比如质量观、课程、师资、教学模式等等,但是,上述矛盾有些是学校难以摆平的,需要靠外力来缓解。
2.如何改进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
2.1必须明确一个工作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学校要为企业培养德才兼备的劳动者,德育工作应该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各部门形成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宽基础,高技能,复合型,高素质”的新型技能人才。要认真总结本校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积极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走出一条适合本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打造属于本校德育工作品牌。
2.2德育师资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要制度化;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学生干部”两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教职工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担负起德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全员参与,言传身教的作用。
2.2.1建设一支以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德育师资队伍。
班主任是基层的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具体实施者。学生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职工担任班主任。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对班主任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积极帮助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班主任要更新教育观念,采取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要深入学生,深入班级,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班主任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及时发现、纠正和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德育课教师要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理论知识的讲授;要探索德育课教学新方法、新途径,工作务实求新。其他课程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
2.3实施多点教育,突出点面结合;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德育工作要分层次教育。课堂渗透、活动影响、法制教育、成长教育等很好地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
2.4教育方式要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多管齐下;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针对每个学校学生的特点,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通过教育熏陶、模范形象、情感凝聚等方式方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卫生习惯,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教育熏陶: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等教育。 塑造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模范激励:积极宣传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更要发现身边一些活生生的例子,激励他们崇尚先进、学习先进,激励学生更好的开发自己的潜力。
情感提升:实施情感教育,着力培养广大学生尊重人、关心人、宽容人的态度,使广大学生养成高尚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
针对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实施“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程”,设置“心晴驿站”,“咨询室”,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
2.5德育工作不是学校哪个群体的工作,是全体教师的任务。①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要求融入了以生为本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落在实处。②教师需终身学习,是学习性社会的基本要求,即使是相对稳定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出新要求,如电子商务,同样是讲求诚信的,同时也有了新要求—严格守时。自觉学习、掌握职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职业道德平台,要学习并且养成良好的师德,师德是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养成的。
总之,德育工作应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各级职业学校应把德育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教师既教学生,也教育自己;学生既接受教育,也要影响教师;只有在教学相长的德育氛围中,师生才能共同完善着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促使自己成为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职业人。为国家培养更多素质全面的全方位技能型人才。
收稿日期:2014-08-08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育;现状思考
1.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问题一:生源问题;①学生数量呈下降趋势。“普职生源大战”局面愈演愈烈,今后几年,职校招生数还会继续下降;初中毕业生的锐减、普高扩招、中职缺乏吸引力带来的“招生难”,无疑给职业学校带来巨大的生存危机。②学生综合素质低。淘汰分流机制下的职校考生不仅分数偏低,各个方面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但是,为了能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立足,一些职业学校不得不录取分数很低的学生;“考不上普高到职高”。把相当数量的不合格初中毕业生教成“学历加证书”的合格职校生谈何容易?“生源质量下降”是职校的又一现状!
问题二:模式问题;①办学功能“学历化”“普教化”。几乎都办成学历教育、正规教育。非学历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只是一种补充形式。②办学体制单一。当今职业学校绝大多数以公办为主,民办职业学校,私立职业学校所占比例极少,非公立职业教育生存空间小。③办学形式单一。职业教育在国际上主要有三种模式:以学校为主的模式、以企业为主的模式、以企业和学校相结合的模式。我国是比较典型的学校本位模式,企业和行业参与的力度和广度不甚平衡,其中有认识问题、有政策问题、有企业的困难,但关键还是制度和机制问题。四是教学制度单一。职业教育现行学制都比较长,三年制或是四年制。业内人士认为,若单纯从职业能力和岗前培训的角度看,许多岗位职业(工种)根本不需要3、4年的培养;另外,职业教育和培训主要是面向企业行业,固定而不灵活的教学制度也不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
问题三:教学质量存在问题较多;中等职教因为先天的不足和后天的不利因素影响,导致它的社会吸引力和认可度都不是很高。①文化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及实习的双重要求,在有限的学时下很难把握比重适当,二者的关系始终困扰着职校,畸轻畸重在所难免。②升学与就业两个目标两种标准,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如何兼顾,难免此消彼长。③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获得,孰轻孰重?道理上好说,实践中谈何容易!④“双师型”教师的需求与匮乏的矛盾。在职教形势迷茫,理论和技能人才奇缺,人事制度、教师培训机制和流动机制没有健全的形势下,如何扩充“双师型”师资?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比如质量观、课程、师资、教学模式等等,但是,上述矛盾有些是学校难以摆平的,需要靠外力来缓解。
2.如何改进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
2.1必须明确一个工作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学校要为企业培养德才兼备的劳动者,德育工作应该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各部门形成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宽基础,高技能,复合型,高素质”的新型技能人才。要认真总结本校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积极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走出一条适合本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打造属于本校德育工作品牌。
2.2德育师资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要制度化;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学生干部”两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教职工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担负起德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全员参与,言传身教的作用。
2.2.1建设一支以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德育师资队伍。
班主任是基层的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具体实施者。学生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职工担任班主任。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对班主任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积极帮助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班主任要更新教育观念,采取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要深入学生,深入班级,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班主任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及时发现、纠正和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德育课教师要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理论知识的讲授;要探索德育课教学新方法、新途径,工作务实求新。其他课程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
2.3实施多点教育,突出点面结合;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德育工作要分层次教育。课堂渗透、活动影响、法制教育、成长教育等很好地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
2.4教育方式要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多管齐下;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针对每个学校学生的特点,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通过教育熏陶、模范形象、情感凝聚等方式方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卫生习惯,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教育熏陶: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等教育。 塑造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模范激励:积极宣传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更要发现身边一些活生生的例子,激励他们崇尚先进、学习先进,激励学生更好的开发自己的潜力。
情感提升:实施情感教育,着力培养广大学生尊重人、关心人、宽容人的态度,使广大学生养成高尚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
针对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实施“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程”,设置“心晴驿站”,“咨询室”,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
2.5德育工作不是学校哪个群体的工作,是全体教师的任务。①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要求融入了以生为本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落在实处。②教师需终身学习,是学习性社会的基本要求,即使是相对稳定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出新要求,如电子商务,同样是讲求诚信的,同时也有了新要求—严格守时。自觉学习、掌握职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职业道德平台,要学习并且养成良好的师德,师德是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养成的。
总之,德育工作应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各级职业学校应把德育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教师既教学生,也教育自己;学生既接受教育,也要影响教师;只有在教学相长的德育氛围中,师生才能共同完善着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促使自己成为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职业人。为国家培养更多素质全面的全方位技能型人才。
收稿日期:201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