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渗透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从中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出发,陈述了跨文化交际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跨文化交际的含义。其次着重讨论了跨文化交际与中学英语教学的关系和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最后概括性地提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渗透;文化差异
  1.引言
  众所周知,发展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虽然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交际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受到文化制约的。但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一味传授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只强调语言的正确性,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常常犯“文化错误”(即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觉得不合适或者不能接受的言语行为),一开口,常常是“汉语思维+英语形式”,不顾场合、时间、交际对象及其它的文化因素,从而失去了跨文化交际交际意义。在此,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跨文化交际做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2.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加强,对外交往日益频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跨文化交际也越来越显得重要,英语做为世界性的语言,跨文化交际对我们中学英语教学意义更加重大。语言学家沃尔森说过:“在与外国人的接触当中,讲本族语的人一般能容忍语音或语法错误,相反,对于讲话规则的违反常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会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也就是说,如果违背了非本族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就会冒犯对方,甚至引起文化冲突,造成双方感情上的不愉快。因此,我们应把中学英语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之中,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把跨文化交际列为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样,中学英语教学才不失其完整性,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跨文化交际的含义
  跨文化交际学(“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本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各种交际中涉及到的文化诸方面。或者说跨文化交际就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在这一交际过程中,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来自不同的文化环境,分别受到其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因而产生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语境因素。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因此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作出不准确的推断,从而产生冲突和故障。为避免这种冲突和故障,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本身的同时还应该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跨文化交际的语境因素,这样才能正真做到和谐而愉快的跨文化交际。
  4.跨文化交际与中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4.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参见胡文仲:《文化与交际》,1994)。因此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体现在语言之中,正是人类学家克拉克洪所说,离开语言,人类文化是不可想象的;另一方面,离开了文化,语言也失去了内容和意义。语言与文化互为条件又互相依存,它们在互相影响与互相作用中共同发展。这给英语教学带来更新的教学理念和认识。
  4.2 中学英语教学的任务;中学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的词汇并不意味着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若不能融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正如托马斯(Thomas)指出(赖招仁:龙岩师专学报 1998年9月第16卷第3期):“语法错误从表层上就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象语法失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为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 由此可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是多么的重要。
  4.3 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在以往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跨文化交际知识对语言的重要作用,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尽管掌握的词汇量很大,语法知识也很好,但却缺乏正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别人隐私(privacy),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 (“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这主要是由于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所致,即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一差异,即使掌握了正确的词汇和语法,在交际中运用也会出现差错。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就谈不上正真意义上的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4.4 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的可行性;现行的九年义务中学英语新教材不仅具有知识性,而且还具有趣味性,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对于这样的好教材,应打破传统意义上每节课只教单词、发音、语法等应付考试的教学法。打好英语的基础,这些自然很重要。但是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交际能力是现代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为此,我认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采取适当的语言交际教学法。语言交际教学法的语言理论基础是它把语言看作是交际。既然语言是作为交际的一种手段,那么教师就有责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   5.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跨文化交际
  5.1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步了解,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作用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應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文化,因此不了解文化,就无法正确了解并运用这种语言进行交际。同时,教师应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并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
  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5.2 教学中渗透中西文化差异;中英文化差异范围很广,大致社会阶层、家庭结构、职业活动等,小致约会、打电话、饮食起居等。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应只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语用教学。如果忽视了语言文化环境,特别是语言文化的差异,在交际中学生就会不能正确表达自己,导致交际失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学生注意主要的语用差异。例如,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而且还应同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掌握正确运用英语的方法。
  5.3 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跨文化交际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所学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如: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和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做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把英语教“活”。
  5.4 开展研究性课程,拓展学生文化知识面;研究性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课题,独立开展研究、主动获取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广大英语教师不要转换教学观念,即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为语言、文化并重的模式,同时这种观念的转变又对我们教师的文化素质及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结束语
  语言与文化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必须与跨文化交际集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而中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大面积地,全面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跨世纪中学英语教学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引起广大中学英语教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1994.
  [2] 杨平泽 《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国外外语教学 1995.1.
  [3] 陈舒 《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国外外语教学 1997.
  [4] 赖招仁 《试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与外语教学》 龙岩师专学报 1998年9月第16卷第3期.
  [5] 杜现臣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中学英语教学参考?,2001.6.
  [6] 林大津 《跨文化交际研究》.
  收稿日期:2014-08-05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意志品质得不到体现。按现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情感教育成为教学的三大任务之一,可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也是数学教学任务之一。  1.情感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向信息交流,这种交流是以信任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的。只有构建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情真意
期刊
【摘要】面对目前各大院校扩招,职业学校招生日益困难、学生年龄小起点低,整体素质相对较低的情况,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是笔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注重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职校生;教学;心理探索  在职校招生日益困难,学生起点低、厌学现象较突出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显得较为困难,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何改善、改进教学方法,使之适应学生的
期刊
【摘要】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其时,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实力逐渐强大,他们要求获得政治上的权利,并废除贵族的特权。商鞅变法与生产力的发展有何关系?商鞅变法结果为什么会这样?  【关键词】商鞅变法;生产力发展;富国强兵  商鞅变法是我国战国时代一次非常重要的变法,它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改变了中国历史前进的方向,是一次名垂千古的著名变法,为后人所称颂,所研究。一直以来,商鞅变法被认为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分
期刊
在教學中常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有思维,但无智慧;有行动,但无热情。因为老师没有把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引入课堂。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  1.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生活初中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从现实的语文课堂看,教师比较注重教材内容
期刊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基于现代教学理念的普及,从而产生了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归根结底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怎样让孩子们更好地领悟课堂知识。现代教学理念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为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领悟、创新的  新思路上一路前行。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学”,而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引导、带动,让学生们从根本上
期刊
物理合作学习可以是师生合作的形式,也可以是生生合作的形式。为了实现物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依照物理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并且有效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情况,进而制定出科学的合作学习的活动计划。本文旨在对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阐述和探析,提出有效的合作学习策略,有效实现高中物理合作学习的质量,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合作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真正掌握物理的相
期刊
1.多媒体直观教学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
期刊
【摘要】本文重点论述了高中数学创新能力与高中数学教学,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师应当创造一个活泼轻松的教学环境;教师应充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兴趣。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能力;教学观念  高中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贯穿于高中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之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
期刊
1.外语有用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学习,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是有利于对外经济技术与文化的交流的。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有利于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但不是人人必学,个个必用的。应根据不同人群的发展需求,来制定外语教学的的规划。  2.外语有用,但不是人人必用  外语有用,但不是人人必用。这点我想应该成为我国教育决策部门的一种重要的认识。正如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俞敏洪先生所
期刊
学校是文化的摇篮、教育的基地,是孩子们最爱的地方。学校的 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跟本学校教师与领导的素质、教育和组织能力、领导艺术有极大的关系。尤其是带领 全体教职工的校长的知识结构、领导艺术工作经验及能力,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上起关键作用。现如今,“好的领导=好的学校”,这句话一次次的被证明,换句话说也就是对校长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  1.要重视校长的继续教育  众所周知,在知识概念的更新日益加快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