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理发为啥爱去街头小摊儿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yl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街边理发摊儿从早忙到晚
  3把电推子、1把剃刀、1件白大褂……早上8点,70岁的老吴带着工具出门了。他先到丰台区右安门桥边的一个小卖铺,跟老板打个招呼,拿起存放在店里的一面大梳妆镜,再到自己平时摆摊儿的小花园,解开拴在绿化带里的折叠椅,将理发的家伙什一一摆好。理发这个活儿,他要从早忙到晚。
  “给我推个头,还是老样子。”不一会儿,第一个顾客上门了。老吴给客人披上围布,右手拿电推,左手拿尖尾梳,双手上下翻飞,5分钟不到,一个平头剪好了。“不错!”客人就着镜子上下打量新发型,满意地递上钱,抖落身上的碎发离开了。
  “圆寸、平头、背头、青皮(板寸),这些传统的发型我都能剪。像刚才那位老先生,头发硬、脑勺圆,就适合剪平头,显得人精神,这些年他来我这儿都是剪这个发型。”老吴边扫地上的碎发,边介绍他的理发手艺。
  比起正规理发店,老吴的摊位太简陋了:不知从哪儿拆下来的梳妆镜、两三把折叠椅、一台旧收音机。但就是这样的小摊儿,顾客仍然不断,一上午,老吴就为6个人剪了头发。
  除了街头理发,在东四、北新桥等一些胡同区域,还有一些没有门牌却被街坊四邻口口相传的理发小店,是老年人日常理发的选择。
  老人不愿去正规理发店
  现在街面上的美发店越来越多,装修精致,免费茶水、空调冷气、按摩等配套服务齐全,还有各式发型设计,老人却很少光顾。
  “我只想简简单单推个头。”家住北京市西城区南菜园的沈大爷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原来,老人最需要的传统服务—剃头、刮脸,在现在的美发店里渐渐被各种韩式造型、日式剪发所取代,再加上高昂的价格,让老人望而却步。
  “美发店太贵了,剪一次头发够我在六里桥边儿剪三四次的。”一位老人说。美发店不光贵,等待的时间也很长。“动作太慢了,一撮头发来回折腾,剪一次半个多小时没了,花钱多还浪费时间。街头理发,我遛个弯儿的工夫就解决了。”
  “装修越气派的店,我越不敢进。几乎每个店都放闹腾的音乐,老人受不了。美发店的年轻小伙儿,不是让我办卡,就是不太重视、看不起老年顾客,弄得人很不自在,所以我不喜欢去。”另一位老人说。
  街头理发成本低、挣钱少
  “现在的美容美发把本来很简单的事情搞得很复杂。”老吴说,他从15岁干理发,到现在快50多年了,退休之后就一直在做街头理发。
  老吴说:“我们这儿离南站近,生意还不错,我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6点支摊儿,一天能给20来个人理发。还有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打电话预约,让我去他们家里理发。”除了老吴,在右安门桥附近,还有6位60岁左右的理发师也在摆摊儿理发,大家已提前商量好了价钱。“原来我理发是5块钱一次,后来涨到8块,现在是10块钱了。刮胡子再加2块,剃光头最贵,要15块。”
  街头理发成本低,半年左右花100多元换个新的电推子是最大的投入。老吴一天挣100多元,再加上退休金,日子過得也算自在。和老吴一样,老刘在六里桥客运枢纽站附近支了个理发摊儿。20年来,他早出晚归,悉心经营着。“除了刮风下雨,我都会出摊儿。冬天太冷,手不灵活,就会给自己放个寒假。”
  老人需要舒服和尊重
  在北京市西城区牛街街道枫桦社区,老人没有“理发难”的烦恼,每月的最后3天,大家都排着号去西砖胡同8号院一处玻璃房子理发,不用花一分钱。给老人理发的是老党员马桂连。
  2010年,美发界的资深前辈、燕华美容城的经理马桂连退休了。正巧赶上社区招募敬老助残志愿者,她没多想就报了名。“在枫桦社区,近半数的居民都是退休老人。我们走访调查发现,老人最需要的就是‘一头一脚’的服务。”马桂连通过以前的工作关系,联系上了华清池,为居民提供修脚的上门服务,理发则由她亲自上阵,为大家义务理发,这一干就是11年。
  多年的理发经验让马桂连体会到,老年人需要的理发服务无非就两点:舒服和尊重。马桂连认为,解决老年人理发难的问题,首先社区、社会要重视老人的需求。“街头理发的人们,在卫生消毒上并不规范,不应该被鼓励。但如果社区能够和这些街头理发师商量,给他们一点儿补助,提供个场地,请他们定期来为老人理发,也能够解决老人理发的实际问题,不失为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其他文献
童年的我住在大院里,周围都是引车卖浆者之流,大家生活不大富裕,日子各有各的过法。  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冰凉如铁,家里那时连个热水袋都没有。母亲有主意,中午的时候,她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晾到太阳底下。其实,这样的法子很古老,几乎各家都会这样做。有意思的是,母亲把晒好的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并立刻把被子叠好,铺成被窝状,留着晚上睡觉时我好钻进去。这样被子里就暖乎乎的了,
期刊
朱光潜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美学家。在欧洲留学期间,他以书信的形式,写出一本亲切自在的《谈美》小册子。出版时,为使读者将其与先前他著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相联系,便在《谈美》封面上附注“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字样。书出版后受到广泛欢迎。  可是,就在《谈美》出版后不久的1936年年初,上海书摊上出现了一本署名“朱光潸”、题为《致青年》的书。与《谈美》书名接近、姓名难辨不说,该书竟也有一个副标题—给青年的十
期刊
2020年12月14日,中央三套热播的文化综艺《国家宝藏》第三季推出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专场”,节目播出后,有一个人意外上了“热搜”。他的故事,被千万网友关注,就连央视新闻也为他点赞,他就是给兵马俑拍摄“证件照”的文物摄影师赵震。  由于父亲在博物馆工作,所以小时候的赵震寒暑假都待在秦俑村。受父亲的影响,赵震自小对兵马俑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小时候,他最大的快乐就是趴在兵马俑一号坑栏杆上,看着父辈们
期刊
在意大利工作生活了3年多,我对意大利人的生活品质深有感触,无论穿着、美食,还是各类艺术、体育活动,意大利人从来不将就,可以说,意大利人活得很精致。行走于罗马街头,总能不时看见穿着得体套装,踩着精致小高跟,手提名牌小包,化着精致妆容的老太太从身边走过。不禁感慨,她们的优雅与从容是刻入骨子里的,若要找一个精致的代名词,“意大利老太太”当之无愧。  在乎时尚外表  意大利老太太大都化妆、戴首饰,举止得体
期刊
如今,3D打印房屋技术其实已經被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最近,为解决赤道附近一些贫困地区的住房问题,一家位于意大利博洛尼亚的工作室Mario Cucinella Architects与3D打印公司WASP合作,就地取材,利用黏土和泥沙,建起了一系列漂亮的3D房屋。这种简单房屋不仅成本低、取材容易,也是一种易于快速复制的低碳家居,可大批量推广使用。  这种房屋的墙壁其实就是用简单的沙质黏土,通过一种巨
期刊
2021年春节期间,外甥从广州为母亲带回一个可以语音对话的智能屏。这个智能屏是银灰色的,七八寸见方,上窄下宽,最厚处大约10厘米。乍看上去,其屏幕微微朝后倾斜,外形时尚而又大气,色泽婉约而又不失美感。  连上Wi-Fi后,外甥就用触摸、语音和手势三种方式将其主要功能演示了一番。母亲一见这个新鲜玩意儿,笑得嘴都合不拢了。仅仅一个下午,她就掌握了智能屏的大部分功能。从第二天开始,她就带着它去广场上显摆
期刊
宛若琉璃的细碎阳光落满一地,我在厨房做羹汤。  往瓦钵的圆肚子里依次放入嫩鸡、干贝、螺片、玉米、大葱、胡萝卜、大白菜;然后注入清水,以文火烹煮。“身怀六甲”的瓦钵,任重道远,倾尽全力,酝酿精华。  缓缓散开的香气,像八爪鱼细细长长的触手,温柔地延伸到屋子里的每一个角落。在大厅里执卷而读的我,浸在氤氲的香气里,心神恍恍惚惚的,不知有人间、有魏晋。  汤在炉子上咕嘟咕嘟地熬了3个小时后,香气如海奔腾,
期刊
2021年5月10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我为群众办实事”便民利企措施有关情况。此次改革,公安部推出12项便利措施,包括优化驾驶证考试内容和程序等4项简政放权措施、便利老年人办理交管业务等 3 项定制服务措施、试点交通事故证据材料网上查阅等5项互联網服务措施,进一步提升交管服务便利化。  据介绍,自2021年6月1日起,在天津、成都、苏州3个城市试点机动车驾驶证电子化
期刊
6月中旬,法国60万高中毕业生迎来了“高考”—中学毕业会考(Bac)。因为法国普通大学入学没有专门的考试,只要有Bac文凭就可以申请大学,所以法国中学毕业会考相当于中国的高考。  按19世纪以来形成的惯例,中学毕业会考的第一门是考生最怵的科目—哲学。说是哲学,其实也涉及美学、社会学,形式很像中国高考的命题作文,考生要在4小时内写出一篇论文。因此,法国几乎每个人都在中学时代有“背哲学”的经历,这有些
期刊
到过欧洲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无论在非常知名的景点、博物馆,还是在人潮涌动的车站,乃至机场休息室,欧洲各种公共场合大都安静有序。这种安静传统,源于欧洲民众的公共意识,也与当地城市几十年来严格执行规定、使用先进的环保技术有关。  大中城市都有“噪声地图”   欧洲的安静传统已有上千年历史。为了表达对位于城市中心的教堂和市政厅的尊重,欧洲城市早就规定在公共场合人们需要保持安静,还推出相应的惩罚措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