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城市静悄悄的奥秘

来源 :文萃报·周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uange0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过欧洲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无论在非常知名的景点、博物馆,还是在人潮涌动的车站,乃至机场休息室,欧洲各种公共场合大都安静有序。这种安静传统,源于欧洲民众的公共意识,也与当地城市几十年来严格执行规定、使用先进的环保技术有关。
  大中城市都有“噪声地图”
   欧洲的安静传统已有上千年历史。为了表达对位于城市中心的教堂和市政厅的尊重,欧洲城市早就规定在公共场合人们需要保持安静,还推出相应的惩罚措施。
   到了20世纪70年代,欧洲国家陆续推出各种法规来对抗噪声。2002年,欧盟公布《欧盟噪声指引》,规定欧洲人口25万以上的聚居区都要绘制“噪声地图”。之后,英国伦敦、法国巴黎、西班牙马德里等城市纷纷绘制了官方噪声地图,方便居民上网查询。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研究者还开发了一款“噪声地图”App,可以把智能手机变成噪声测量器。使用者可以利用智能手机的GPS和麦克风搜集噪声信息,与其他使用者共同绘制“噪声地图”,这比官方版更全面且更有实操性。
   这些“噪声地图”通过不同颜色标注城市企业、机场、道路和铁路等制造的噪声水平。噪声超过75分贝的地区被列入最高级别,标注为深红色。噪声越低,颜色越浅。许多欧洲人买房租房时,会根据“噪声地图”选址,尽量远离市中心、机场、工厂等地点。
  晚10点后自觉静音
   推出“噪声地图”只是欧洲各城市减噪的第一步。对许多城市政府来说,怎样对城市公共场合进行噪声管理才是问题所在。
   在德国,除了周末,城市居民晚上10点后都不准在家里大声讲话、放音乐、搞聚会,否则邻居可以向警察投诉。即使在周末,搞聚会也要征得邻居同意。平时,无论在街头,还是在商店,德国人说话声都很轻,生怕影响别人。欧洲学校和家长从小对孩子进行静音教育。孩子进入幼儿园,老师就会要求孩子说话要轻、有礼貌,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等。如果孩子突然大喊大叫,家长会耐心开导孩子,并给孩子一本书或他心爱的玩具等。文化学者佩特兰德尔说:“静音传统是民众公共意识的体现。”
   德国许多城市街道使用的混凝土可以“消声”,能“吞食”車轮滚动时发出的声响。在居住区附近,公路旁都会广设隔声屏障。车辆噪声检测也被列入每年的车检。机场周边必须给民众8小时睡安稳觉的时间。居民家里使用“消音外墙”“吸声墙纸”等材料来减少噪声。
   英国在减噪上也有自己的一套。一些城市严格禁止在街上以娱乐为目的使用扩音设备。还有一些城市用“声景观”治理噪声,比如先用大型不锈钢板将噪声区和火车站隔开,并在站前广场建造大型喷泉,以喷泉的水声遮蔽嘈杂声。
   西班牙塞维利亚夜晚曾热闹非凡。民众每晚都能听到不远处飘来的弗拉明戈舞乐曲声,一些酒吧顾客深夜醉醺醺地跑到马路上高声喊叫……后来,当地通过了一项法案:任何个人与场所深夜制造噪声,将会被罚款300欧元至30万欧元不等。而巴塞罗那则在市区设立许多感应器,对抗“永恒的派对”。音量超过100分贝,就会受到惩罚。
   捷克布拉格、意大利威尼斯、荷兰阿姆斯特丹等欧洲城市则因为“过度旅游”而烦恼。前不久,布拉格制定了强硬对待游客扰民行为的规定。若游客晚上10点以后上街不保持安静,将面临400欧元的罚款。
  每个城市都有“发泄区”
   在严格处罚噪声扰民行为的同时,欧洲各国政府也出台一揽子政策,合理规划城市空间。比如制定合理的城市功能分区,设立“发泄区”,在特定地区或特定时间,民众可以发出噪声,发泄情绪。足球场是最受年轻人青睐的“发泄区”。在欧洲,几乎所有城市都有足球俱乐部。每当周末举行联赛时,球迷们就会在足球场把压抑一周的情绪发泄出来。2006年世界杯比赛时,被称为“首席球迷”的默克尔也在贵宾席上“不顾形象”地大喊大叫,为德国队进球忘情欢呼。
  (摘自《中年读者》 青木/文)
其他文献
相遇,是始料未及  “一见钟情”在我看来是一个特别美好的词语。它不是不负责任的见色起意,也不是三分钟热度的心猿意马。世间好看的皮囊有千万,为何这个人偏会引起你的“贼心”?只是因为二人有缘、命中注定罢了。  朱生豪与宋清如的相遇便是戏剧化的“一见钟情”。1929年,朱生豪高中毕业后被保送到杭州的之江大学。大四时,他在“之江诗社”遇到宋清如,因诗结缘,自此开始了他那长达10年的追妻之旅。  朱生豪于1
期刊
童年的我住在大院里,周围都是引车卖浆者之流,大家生活不大富裕,日子各有各的过法。  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冰凉如铁,家里那时连个热水袋都没有。母亲有主意,中午的时候,她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晾到太阳底下。其实,这样的法子很古老,几乎各家都会这样做。有意思的是,母亲把晒好的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并立刻把被子叠好,铺成被窝状,留着晚上睡觉时我好钻进去。这样被子里就暖乎乎的了,
期刊
朱光潜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美学家。在欧洲留学期间,他以书信的形式,写出一本亲切自在的《谈美》小册子。出版时,为使读者将其与先前他著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相联系,便在《谈美》封面上附注“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字样。书出版后受到广泛欢迎。  可是,就在《谈美》出版后不久的1936年年初,上海书摊上出现了一本署名“朱光潸”、题为《致青年》的书。与《谈美》书名接近、姓名难辨不说,该书竟也有一个副标题—给青年的十
期刊
2020年12月14日,中央三套热播的文化综艺《国家宝藏》第三季推出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专场”,节目播出后,有一个人意外上了“热搜”。他的故事,被千万网友关注,就连央视新闻也为他点赞,他就是给兵马俑拍摄“证件照”的文物摄影师赵震。  由于父亲在博物馆工作,所以小时候的赵震寒暑假都待在秦俑村。受父亲的影响,赵震自小对兵马俑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小时候,他最大的快乐就是趴在兵马俑一号坑栏杆上,看着父辈们
期刊
在意大利工作生活了3年多,我对意大利人的生活品质深有感触,无论穿着、美食,还是各类艺术、体育活动,意大利人从来不将就,可以说,意大利人活得很精致。行走于罗马街头,总能不时看见穿着得体套装,踩着精致小高跟,手提名牌小包,化着精致妆容的老太太从身边走过。不禁感慨,她们的优雅与从容是刻入骨子里的,若要找一个精致的代名词,“意大利老太太”当之无愧。  在乎时尚外表  意大利老太太大都化妆、戴首饰,举止得体
期刊
如今,3D打印房屋技术其实已經被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最近,为解决赤道附近一些贫困地区的住房问题,一家位于意大利博洛尼亚的工作室Mario Cucinella Architects与3D打印公司WASP合作,就地取材,利用黏土和泥沙,建起了一系列漂亮的3D房屋。这种简单房屋不仅成本低、取材容易,也是一种易于快速复制的低碳家居,可大批量推广使用。  这种房屋的墙壁其实就是用简单的沙质黏土,通过一种巨
期刊
2021年春节期间,外甥从广州为母亲带回一个可以语音对话的智能屏。这个智能屏是银灰色的,七八寸见方,上窄下宽,最厚处大约10厘米。乍看上去,其屏幕微微朝后倾斜,外形时尚而又大气,色泽婉约而又不失美感。  连上Wi-Fi后,外甥就用触摸、语音和手势三种方式将其主要功能演示了一番。母亲一见这个新鲜玩意儿,笑得嘴都合不拢了。仅仅一个下午,她就掌握了智能屏的大部分功能。从第二天开始,她就带着它去广场上显摆
期刊
宛若琉璃的细碎阳光落满一地,我在厨房做羹汤。  往瓦钵的圆肚子里依次放入嫩鸡、干贝、螺片、玉米、大葱、胡萝卜、大白菜;然后注入清水,以文火烹煮。“身怀六甲”的瓦钵,任重道远,倾尽全力,酝酿精华。  缓缓散开的香气,像八爪鱼细细长长的触手,温柔地延伸到屋子里的每一个角落。在大厅里执卷而读的我,浸在氤氲的香气里,心神恍恍惚惚的,不知有人间、有魏晋。  汤在炉子上咕嘟咕嘟地熬了3个小时后,香气如海奔腾,
期刊
2021年5月10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我为群众办实事”便民利企措施有关情况。此次改革,公安部推出12项便利措施,包括优化驾驶证考试内容和程序等4项简政放权措施、便利老年人办理交管业务等 3 项定制服务措施、试点交通事故证据材料网上查阅等5项互联網服务措施,进一步提升交管服务便利化。  据介绍,自2021年6月1日起,在天津、成都、苏州3个城市试点机动车驾驶证电子化
期刊
6月中旬,法国60万高中毕业生迎来了“高考”—中学毕业会考(Bac)。因为法国普通大学入学没有专门的考试,只要有Bac文凭就可以申请大学,所以法国中学毕业会考相当于中国的高考。  按19世纪以来形成的惯例,中学毕业会考的第一门是考生最怵的科目—哲学。说是哲学,其实也涉及美学、社会学,形式很像中国高考的命题作文,考生要在4小时内写出一篇论文。因此,法国几乎每个人都在中学时代有“背哲学”的经历,这有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