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现在的教学中,教学反思日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 教学反思是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进行总结思考. 教学反思是一个提升自身教学水平,获得更好教学效果的的过程,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学生;课堂效率
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过:反思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对于教师而言,关于“教”的反思,要贯穿于教学前、教学过程、教学后三个阶段. 关于学生的“学”方面的反思,包括作业反思和测验反思. 前者要求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及时反思总结反思,这有助于提高讲评的效率. 测验反思就是通过测验反映出的问题,及时审视自己在测验范围内教学的得失.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理论学习以及实际的教学经验,从教学前反思、教学过程反思以及教学后反思三个方面谈一下关于做好教学反思的看法.
一、在教学前的反思
在每一章的教学前进行反思,有助于我们使教学变成一种自觉的实践. 课前,认真研读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的内容,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案及课程设计的思路进行反思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精心准备的教案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和诉求,更容易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和乐趣,才能更好地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例如在“打折销售”“勾股定理”“图形的对称”等知识点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列举一些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打折销售的例子,总结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收集一些常见到的图案、图标. 把这些设计融进自己对教案设计的反思中,有意识引导学生多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反思我们教学前准备创设的问题情境,笔者认为还是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例如在探究“勾股定理”问题时,就让学生尽可能地收集自己看到的直角三角形,找一些简单的直角三角形进行实际测量,发现其中的规律. 从开放思考到理论归纳,从易到难,从生活发现到教材知识点,老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趣味和实际意义,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讲每节课之前,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的使用要进行认真反思. 这样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学过程中的反思,要及时、高效地在教学活动中反思.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教师在课前做了精心教学设计,但在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发生. 比如学生没能跟上教师的思路,提出新的问题,如果教师此时仍生搬硬套地按照自己的教案进行教学,强行打断学生的提问,这样会挤压学生的思考空间,甚至思维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学生还会因为自己的疑问没得到解降低课参与的热情. 在教学中的反思,要求教师及时调整思路,发散学生思维,透彻解决教学问题.
例如:在一次函数知识点的教学中,对于一次函数y = 2x - 1,当x1 < x2时,试比较其对应函数的值y1和y2的大小关系. 在给学生讲解这道题目时,笔者直接运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解题:“当k > 0时,在每个象限内,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在讲解过后,笔者发现很多同学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并没有很好地理解这个性质,笔者赶紧换一种更容易理解的方法解题,运用特殊值代入法,同学一下子就明白了,也深化了对反比例函数性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中的反思,笔者经常引导学生一起探讨多样性的解题策略,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笔者在教学时,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已知一次函数y = 2.5x + 4. 笔者将此题进行一题多变.
变式1:求 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是零?
变式2:求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始终小于零?
变式3:当函数图像在x轴的下方时,求x的取值范围.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发散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了一些错误,如解题思路不正确,教师可以不立刻要求学生转换思路,而是鼓励学生继续行探索,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能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这种思考与修正对提升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教师在上课时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以及回馈,关注自己采用的方法和使用的手段达到的效果,不断进行反思,使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把随时捕捉的教学灵感巧妙地融入教学中,让自己的教学思路更严密,方法更有效,进而能激发学生更多的潜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对教学后的反思
1. 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对自己的“得”与“失”都要进行反思. 在“得”的方面,主要反思在这堂教学中的闪光点. 例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学方法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新颖,是否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欲望,是否营造了平等和谐的、合作学习的氛围,等等. 在“失”的方面,也要多个方面去审视,查找问题,查找设计不合理的环节,设计不科学的问题,指导不得力的组织合作,等等. 反思如何改进教案设计,如何应对课堂上的突发问题.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思考如何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 通过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2. “见贤思齐”的反思
学无止境,教师自然也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虚心向别人学习,常听同行精英的课,经常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讨教,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再对照自己的教学,多多反思、总结、探究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
教师还应经常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让学生能客观地认识自己. 笔者经常让学生对自己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反思. 让学生反思:有什么办法能让作业完成得更好,完成作业自己究竟学到什么等,还要引导学生反思后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每一次的反思,笔者都会有收获,也深刻地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教师在每一次完成教学任务后,静下心来想一想:这节课设计是否合理,内容讲述的是否清晰,有没有突出重难点,有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的教学状态是否好. 把这些细细想想,总结、记录,这也是今后的教学很重要的经验,长期积累,就是我们宝贵的教学财富.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学生;课堂效率
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过:反思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对于教师而言,关于“教”的反思,要贯穿于教学前、教学过程、教学后三个阶段. 关于学生的“学”方面的反思,包括作业反思和测验反思. 前者要求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及时反思总结反思,这有助于提高讲评的效率. 测验反思就是通过测验反映出的问题,及时审视自己在测验范围内教学的得失.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理论学习以及实际的教学经验,从教学前反思、教学过程反思以及教学后反思三个方面谈一下关于做好教学反思的看法.
一、在教学前的反思
在每一章的教学前进行反思,有助于我们使教学变成一种自觉的实践. 课前,认真研读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的内容,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案及课程设计的思路进行反思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精心准备的教案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和诉求,更容易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和乐趣,才能更好地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例如在“打折销售”“勾股定理”“图形的对称”等知识点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列举一些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打折销售的例子,总结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收集一些常见到的图案、图标. 把这些设计融进自己对教案设计的反思中,有意识引导学生多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反思我们教学前准备创设的问题情境,笔者认为还是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例如在探究“勾股定理”问题时,就让学生尽可能地收集自己看到的直角三角形,找一些简单的直角三角形进行实际测量,发现其中的规律. 从开放思考到理论归纳,从易到难,从生活发现到教材知识点,老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趣味和实际意义,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讲每节课之前,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的使用要进行认真反思. 这样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学过程中的反思,要及时、高效地在教学活动中反思.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教师在课前做了精心教学设计,但在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发生. 比如学生没能跟上教师的思路,提出新的问题,如果教师此时仍生搬硬套地按照自己的教案进行教学,强行打断学生的提问,这样会挤压学生的思考空间,甚至思维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学生还会因为自己的疑问没得到解降低课参与的热情. 在教学中的反思,要求教师及时调整思路,发散学生思维,透彻解决教学问题.
例如:在一次函数知识点的教学中,对于一次函数y = 2x - 1,当x1 < x2时,试比较其对应函数的值y1和y2的大小关系. 在给学生讲解这道题目时,笔者直接运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解题:“当k > 0时,在每个象限内,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在讲解过后,笔者发现很多同学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并没有很好地理解这个性质,笔者赶紧换一种更容易理解的方法解题,运用特殊值代入法,同学一下子就明白了,也深化了对反比例函数性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中的反思,笔者经常引导学生一起探讨多样性的解题策略,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笔者在教学时,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已知一次函数y = 2.5x + 4. 笔者将此题进行一题多变.
变式1:求 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是零?
变式2:求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始终小于零?
变式3:当函数图像在x轴的下方时,求x的取值范围.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发散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了一些错误,如解题思路不正确,教师可以不立刻要求学生转换思路,而是鼓励学生继续行探索,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能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这种思考与修正对提升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教师在上课时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以及回馈,关注自己采用的方法和使用的手段达到的效果,不断进行反思,使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把随时捕捉的教学灵感巧妙地融入教学中,让自己的教学思路更严密,方法更有效,进而能激发学生更多的潜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对教学后的反思
1. 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对自己的“得”与“失”都要进行反思. 在“得”的方面,主要反思在这堂教学中的闪光点. 例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学方法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新颖,是否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欲望,是否营造了平等和谐的、合作学习的氛围,等等. 在“失”的方面,也要多个方面去审视,查找问题,查找设计不合理的环节,设计不科学的问题,指导不得力的组织合作,等等. 反思如何改进教案设计,如何应对课堂上的突发问题.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思考如何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 通过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2. “见贤思齐”的反思
学无止境,教师自然也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虚心向别人学习,常听同行精英的课,经常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讨教,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再对照自己的教学,多多反思、总结、探究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
教师还应经常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让学生能客观地认识自己. 笔者经常让学生对自己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反思. 让学生反思:有什么办法能让作业完成得更好,完成作业自己究竟学到什么等,还要引导学生反思后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每一次的反思,笔者都会有收获,也深刻地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教师在每一次完成教学任务后,静下心来想一想:这节课设计是否合理,内容讲述的是否清晰,有没有突出重难点,有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的教学状态是否好. 把这些细细想想,总结、记录,这也是今后的教学很重要的经验,长期积累,就是我们宝贵的教学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