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产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在产后康复训练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产后康复训练;应用效果
盆底肌肉群、筋膜、韧带及其神经构成复杂的盆底支持系统,其互相作用和支持以维持盆腔胜器的正常位置。盆底功能障碍,又称盆底缺陷,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底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女性生殖器官由于退化、创伤等因素,导致其盆底支持薄弱,是女性生殖器官与邻近的脏器发生移位,临床上表现为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疾病[1]。随着临床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盆底康复治疗得以广泛应用,对患者的疾病改善起到良好作用。现就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产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2~32岁,平均年龄29岁,婴儿体质量2.81~3.35kg,平均体质量3.04kg。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盆底康复治疗,首先应向每个患者解释盆底的基本解剖学知识和盆底肌肉收缩方法,运用图表或立体模形、阴道触诊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对于感觉不到肌肉收缩或只有微弱收缩的产妇,检查者应将食指放入阴道后穹隆下1.5 cm的位置,将盆底肌压向后外侧,如果阴道可以放入两个手指,则左右两侧都施加一定压力以刺激肌肉的牵张感受器,同时通过语言指导患者收缩耻骨阴道肌、肛提肌。如果肌肉收缩仍无改善,应考虑运用功能性电刺激。为唤醒和增强盆底肌肉收缩,采用刺激频率、脉冲强度等都应根据接受治疗的个体情况调整[2]。强化盆底肌肉收缩,应区分不同纤维类型进行。康复原则是先I类纤维后I类纤维。I类纤维强化训练需兼顾强度和收缩持续时间。其强化锻炼模式以50%左右的最大自主收缩强度收缩,尽可能维持更长的时间,休息时间与收缩时间相等。每次康复总时长为15min。当I类纤维收缩持续时间达到10秒,可以进行II类纤维强化训练。II类纤维强化训练时需兼顾强度和速率。每个单次收缩后休息2秒,每次康复总时长为5分钟。I类纤维和II类纤维强化训练后,可以训练协调性收缩。训练模式为在I类纤维持续收缩的基础上进行I类纤维的快速收缩,分卧位、坐位、蹲位等不同体位进行。正常情况下,腹压增高时,子宫、阴道上段、尿道、直肠被压向下后方,肛提肌的拉紧和上提归功于肌肉不自主的收缩。对于存在SUI的产妇,反射性收缩要训练产妇在咳嗽、提重物、大笑等原因诱发的腹内压增高前和增高过程中,有意识地主动地进行II类纤维收缩,增大尿道闭合压,避免漏尿。
1.3健康指导
常规使用缓泻剂,以预防便秘。避免提重物、长期站立、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因素。术后一般休息3个月,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禁止盆浴及性生活。术后定期到医院复查伤口愈合情况;待医生确认完全恢复以后,在医生的允许下方可进行性生活。阴道手术几个月内感觉减退或消失,出院随访时,需要注意阴道感觉是否恢复。膀胱膨出患者易导致尿路感染需要嘱患者多饮水,稀释尿液。排尿排便困难时,可将手伸到阴道,增加阴道前后壁的张力,协助排尿和排便[3]。
2、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二。具体结果如下所示。
3、讨论
在对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过程中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如患者年龄、月经史、婚育史,生育几胎。有无多胎怀孕,有无产程延长、阴道助产、盆底组织撕伤等病史。有无难产.会阴侧切术及剖宫手术、于宫切除手术、痔切除、痿切除修补手术史。既往有无导致腹压增加的疾病,如肺心病、慢性便秘、慢性咳嗽、腹盆腔肿瘤等。询问患者饮食和排泄习惯,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排尿困难、便秘或排便困难等。了解患者的性生活史。加强患者营养,卧床休息。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慢性咳嗽、便秘等,教会患者做盆底肌肉、肛门肌肉的运动锻炼。增强盆底肌肉、肛门括约肌的张力,各个年龄段的妇女都可以进行该项锻炼,尤其是产后或有尿失禁的患者。嘱咐患者行收缩肛门运动,用力使盆底肌肉持续收缩几秒后放松,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子宫阴道手术患者术前5天开始进行阴道准备,I度子宫脱垂患者应每天坐浴2次,一般采取1:5 000高锰酸钾或0.2‰的聚维酮碘液;对II度、III度子宫脱垂的患者,特别是有溃疡者,行阴道冲洗后局部涂40%紫草油或含抗生素的软膏,并勤换内裤[4]。因子宫颈无感觉,易导致患者局部烫伤,所以应特别注意冲洗液的温度,一般以41~43℃為宜,冲洗后戴上无菌手套将脱垂的子宫还纳于阴道内,让患者平卧于床上半小时;用清洁的卫生带或丁字带支托下移的子宫,避免子宫与内裤摩擦,减少异常分泌物;积极治疗局部炎症,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及局部涂含雌激素的软膏。肠道手术患者术前3天进无渣饮食,并按医嘱给肠道抗生素每日肥皂水洗肠1次或20%甘露醇200ml加等量水口服。大型手术,需于术前1日禁食,给予静脉补液。术前日晚及术晨行清洁灌肠。正常人阴道不是无菌环境,为防止术后感染,应在术前3日开始进行阴道准备,一般行阴道冲洗或坐浴,每日2次,常用1:5000高锰酸钾、0.2%的聚维酮碘或1:1000苯扎溴铵溶液等。术晨用消毒液行阴道消毒。
术后应卧床休息7~10天;采取平卧位,减轻对伤口的压力。术后留置尿管10~14天;做好留置导尿管的护理[5]。会阴部伤口可采用冰敷,减轻不适和水肿,有利于伤口愈合。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如蹲、咳嗽等;术后采用低渣饮食,用缓泻剂预防便秘;常规每天晚上使用润肠药;每日行外阴擦洗,并注意观察阴道分泌物的特点[6];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另外,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往往有烦躁情绪,护士应亲切地对待患者,对患者的疾苦表示理解;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疏导。讲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知识和预后;做好家属的工作,让家属理解患者,协助患者早日康复。
4、结论
综上所述,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玉清,裴慧慧,陈蓓,等.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3).
[2]刘海静,刘迎军,高淑凤,等.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3,(30).
[3]张艳,易念华,吴兰,等.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效果评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
[4]张珂,王澜静,焦玲洁,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与盆底肌收缩力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10).
[5]李晓霞,夏泳,郑琳.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疗法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效果观察[J].2012,(6).
[6]魏秀丽.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1,(1).
作者简介:黎彩(1973-8),籍贯:广西藤县,汉族,主治医师,专科,研究方向:产科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
关键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产后康复训练;应用效果
盆底肌肉群、筋膜、韧带及其神经构成复杂的盆底支持系统,其互相作用和支持以维持盆腔胜器的正常位置。盆底功能障碍,又称盆底缺陷,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底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女性生殖器官由于退化、创伤等因素,导致其盆底支持薄弱,是女性生殖器官与邻近的脏器发生移位,临床上表现为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疾病[1]。随着临床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盆底康复治疗得以广泛应用,对患者的疾病改善起到良好作用。现就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产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2~32岁,平均年龄29岁,婴儿体质量2.81~3.35kg,平均体质量3.04kg。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盆底康复治疗,首先应向每个患者解释盆底的基本解剖学知识和盆底肌肉收缩方法,运用图表或立体模形、阴道触诊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对于感觉不到肌肉收缩或只有微弱收缩的产妇,检查者应将食指放入阴道后穹隆下1.5 cm的位置,将盆底肌压向后外侧,如果阴道可以放入两个手指,则左右两侧都施加一定压力以刺激肌肉的牵张感受器,同时通过语言指导患者收缩耻骨阴道肌、肛提肌。如果肌肉收缩仍无改善,应考虑运用功能性电刺激。为唤醒和增强盆底肌肉收缩,采用刺激频率、脉冲强度等都应根据接受治疗的个体情况调整[2]。强化盆底肌肉收缩,应区分不同纤维类型进行。康复原则是先I类纤维后I类纤维。I类纤维强化训练需兼顾强度和收缩持续时间。其强化锻炼模式以50%左右的最大自主收缩强度收缩,尽可能维持更长的时间,休息时间与收缩时间相等。每次康复总时长为15min。当I类纤维收缩持续时间达到10秒,可以进行II类纤维强化训练。II类纤维强化训练时需兼顾强度和速率。每个单次收缩后休息2秒,每次康复总时长为5分钟。I类纤维和II类纤维强化训练后,可以训练协调性收缩。训练模式为在I类纤维持续收缩的基础上进行I类纤维的快速收缩,分卧位、坐位、蹲位等不同体位进行。正常情况下,腹压增高时,子宫、阴道上段、尿道、直肠被压向下后方,肛提肌的拉紧和上提归功于肌肉不自主的收缩。对于存在SUI的产妇,反射性收缩要训练产妇在咳嗽、提重物、大笑等原因诱发的腹内压增高前和增高过程中,有意识地主动地进行II类纤维收缩,增大尿道闭合压,避免漏尿。
1.3健康指导
常规使用缓泻剂,以预防便秘。避免提重物、长期站立、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因素。术后一般休息3个月,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禁止盆浴及性生活。术后定期到医院复查伤口愈合情况;待医生确认完全恢复以后,在医生的允许下方可进行性生活。阴道手术几个月内感觉减退或消失,出院随访时,需要注意阴道感觉是否恢复。膀胱膨出患者易导致尿路感染需要嘱患者多饮水,稀释尿液。排尿排便困难时,可将手伸到阴道,增加阴道前后壁的张力,协助排尿和排便[3]。
2、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二。具体结果如下所示。
3、讨论
在对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过程中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如患者年龄、月经史、婚育史,生育几胎。有无多胎怀孕,有无产程延长、阴道助产、盆底组织撕伤等病史。有无难产.会阴侧切术及剖宫手术、于宫切除手术、痔切除、痿切除修补手术史。既往有无导致腹压增加的疾病,如肺心病、慢性便秘、慢性咳嗽、腹盆腔肿瘤等。询问患者饮食和排泄习惯,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排尿困难、便秘或排便困难等。了解患者的性生活史。加强患者营养,卧床休息。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慢性咳嗽、便秘等,教会患者做盆底肌肉、肛门肌肉的运动锻炼。增强盆底肌肉、肛门括约肌的张力,各个年龄段的妇女都可以进行该项锻炼,尤其是产后或有尿失禁的患者。嘱咐患者行收缩肛门运动,用力使盆底肌肉持续收缩几秒后放松,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子宫阴道手术患者术前5天开始进行阴道准备,I度子宫脱垂患者应每天坐浴2次,一般采取1:5 000高锰酸钾或0.2‰的聚维酮碘液;对II度、III度子宫脱垂的患者,特别是有溃疡者,行阴道冲洗后局部涂40%紫草油或含抗生素的软膏,并勤换内裤[4]。因子宫颈无感觉,易导致患者局部烫伤,所以应特别注意冲洗液的温度,一般以41~43℃為宜,冲洗后戴上无菌手套将脱垂的子宫还纳于阴道内,让患者平卧于床上半小时;用清洁的卫生带或丁字带支托下移的子宫,避免子宫与内裤摩擦,减少异常分泌物;积极治疗局部炎症,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及局部涂含雌激素的软膏。肠道手术患者术前3天进无渣饮食,并按医嘱给肠道抗生素每日肥皂水洗肠1次或20%甘露醇200ml加等量水口服。大型手术,需于术前1日禁食,给予静脉补液。术前日晚及术晨行清洁灌肠。正常人阴道不是无菌环境,为防止术后感染,应在术前3日开始进行阴道准备,一般行阴道冲洗或坐浴,每日2次,常用1:5000高锰酸钾、0.2%的聚维酮碘或1:1000苯扎溴铵溶液等。术晨用消毒液行阴道消毒。
术后应卧床休息7~10天;采取平卧位,减轻对伤口的压力。术后留置尿管10~14天;做好留置导尿管的护理[5]。会阴部伤口可采用冰敷,减轻不适和水肿,有利于伤口愈合。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如蹲、咳嗽等;术后采用低渣饮食,用缓泻剂预防便秘;常规每天晚上使用润肠药;每日行外阴擦洗,并注意观察阴道分泌物的特点[6];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另外,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往往有烦躁情绪,护士应亲切地对待患者,对患者的疾苦表示理解;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疏导。讲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知识和预后;做好家属的工作,让家属理解患者,协助患者早日康复。
4、结论
综上所述,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玉清,裴慧慧,陈蓓,等.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3).
[2]刘海静,刘迎军,高淑凤,等.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3,(30).
[3]张艳,易念华,吴兰,等.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效果评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
[4]张珂,王澜静,焦玲洁,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与盆底肌收缩力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10).
[5]李晓霞,夏泳,郑琳.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疗法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效果观察[J].2012,(6).
[6]魏秀丽.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1,(1).
作者简介:黎彩(1973-8),籍贯:广西藤县,汉族,主治医师,专科,研究方向:产科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