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蝗虫致富的MBA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07124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天津大学读研究生的于红雨,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利用课余时间及假期到一些外资企业实习,而是选择了回老家养蝗虫。如今,于红雨已成了“致富明星”。
  一边做学生,一边当老板,在于红雨眼里并不冲突。他把养殖昆虫变成了自己的事业,他准备在毕业后,全面发展自己的昆虫养殖事业。
  
  结缘蝗虫
  
  于红雨老家在山东潍坊,2001年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在天津上班。他在中建八局做了5年的建筑工程师。后来,由于对管理感兴趣,他辞职报考了MBA。
  2005年夏天,于红雨休假在家。“后来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报道,有个老人就在养殖蝗虫,我立马就动心了,觉得这里面大有商机。”于红雨说。“山东人向来就有进食蝗虫的习惯,如果在家里承包一些土地,能人工养殖蝗虫,销路一定会很不错。”
  说干就干,于红雨很快便风尘仆仆地赶到电视中报道的那个老人那里,虚心向养殖师傅请教学习。在养殖场住了四天,于红雨认真观察了蝗虫的养殖环境,并且记录下每一个阶段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带着满满一本养殖经验,于红雨回到了老家。
  
  初遇挫折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直到今天,于红雨提起那些难忘的经历,仍然会有一些激动。
  回到家后,于红雨在姐夫的支持下说服了家人。之后,他们便开始征地建起了5个养殖大棚。于红雨把从外地引进来的种子像宝贝一样一颗一颗种在棚里。指望着不多久,就会蹦出很多的小蝗虫,为此,于红雨每天大部分时间都会待在大棚里,仔细地查看棚里的温度、湿度,小心翼翼地侍奉着这些即将出来的“小家伙”。
  天有不测风云。7月底的一天夜里,狂风暴雨突然袭击整个潍坊。暴雨过后,于红雨就急忙沿着泥泞的小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基地赶。尽管做足了思想准备,但是到了基地,还是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大跳:搭建的大棚有一半不见了踪影,剩下的几个也被吹得东倒西歪,不成样子。一些引进的种子早就被水淹得一塌糊涂,根本不可能再出来了。
  怎么办呢?于红雨一个人坐在地头,有了想放弃的念头。反反复复想了一上午,他最终决定重新开始。找回了被吹走的网子后,他到市场上买来最结实的竹竿,把那些东倒西歪的架子全部换掉。整整忙活了两天,终于又把5个大棚重新建了起来。
  之后,他又千里迢迢到外地,重新引进种子,这一次他更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来之不易的小蝗虫。在随后两周时间里,于红雨每天都蹲在棚里,测试温度、湿度,尽量为这些蝗虫宝宝创造最佳的生存条件。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第15天的时候,第一茬的蝗虫成功出土了。好几个月的辛苦奔波终于换来了收获,于红雨用欣喜若狂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
  
  打开销路
  
  随着蝗虫一天天长大,笑容渐渐从这个年轻人脸上隐去,因为新的、更大的问题——蝗虫的销路摆在眼前了。不认识多少人,也没有多少关系的于红雨这回是真的犯难了。
  想来想去于红雨决定去当地的饭店推销自己养殖的蝗虫,但是,当他兴致勃勃地把蝗虫拿到饭店去的时候却吃了个闭门羹。饭店说虽然都知道野生的蝗虫可以吃,但是谁也不敢保证真的拿到饭店就会有人买,况且自己养殖的东西,质量上谁敢保证呢?万一有顾客吃完蝗虫有过敏之类的反映,不光是赔偿医药费,饭店的生意肯定也完了。
  虽然遭到了饭店的拒绝,于红雨并不灰心。因为他坚信这种绿色食品一定能够走上人们的餐桌。
  跑了十几家饭店后,于红雨想出一个新办法:先和一家饭店达成协议,免费供应一部分,让饭店尝试着去做去卖。饭店很犹豫地答应了。谁也没有想到,这种稀罕的食品一到餐桌就受到了顾客的青睐。这家饭店也高兴地和于红雨签订了一年的供应合同。
  很快好消息就传到了多家饭店,于红雨的蝗虫销路打开之迅速、销售之好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
  
  打造产业链
  
  2006年,于红雨顺利考取了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研究生。
  一边做学生,一边当老板,在于红雨眼里并不冲突。一开学,于红雨就把养殖基地交给父母和姐夫打理,而他则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参与基地的建设规划和蝗虫的销售。
  于红雨还开发了不少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一条完美的“养蝗产业链”:包括销售虫卵、提供养殖技术等,就连基地里暂时闲置的土地,于红雨也干脆种上了树。
  那片原则上五年后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树林,于红雨也派上了用场:在北边的那片小树林里建了一个养蝉基地,三年可以见到回报;而东、北边的两片林子,他也用网围起来,办了一个开放式的养鸡场。
  如今三年多过去了,于红雨的飞蝗腾达养殖基地已成为山东潍坊地区最大、最早的昆虫养殖基地。他们也由专养蝗虫发展到了养殖各种昆虫及昆虫深加工,年产值20多万元。
  “到今年年底,基地的年产量差不多能达到一万斤,但这还远远不够,我的目标是建150个大棚、年产量要达到20吨。现在市场上的蝗虫产量不高,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我要把我们的基地做成最大的蝗虫生产和养殖基地。”于红雨说,现在不仅潍坊的不少酒店、饭店来联系蝗虫,烟台、青岛、济南等地的客户也络绎不绝,市场需求旺盛。(编辑/会闯)
其他文献
中日近30年的交往中,最活跃的部分在企业界,日本企业管理理念为一代中国企业家所推崇,这种影响一直持续至今。这是一段激情、冲突、理性、拥抱、排斥等各种情绪激荡的30年。    改革年代的对接    记者:尽管中日两国如此不同,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这个邻居又在长时间内受到我们的追捧,就你观察,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吴晓波:是随着政治大门的打开而开始的。1978年第三次复出后,邓小平第一个出访的发达
期刊
一、唐纳.卡兰    唐纳·卡兰出生于纽约长岛,与卡尔文·克莱恩、拉尔夫·劳伦并称美国三大设计师。“对我而言,时装设计就是一种自我表达,一种作为妻子、母亲、朋友和商人的情感宣泄与个性表达。”这段话准确印证了唐纳·卡兰的设计心态。首先,唐纳·卡兰是一名女性。她说:“我与其他妇女有相同的问题,因此,我是一个晴雨表,如果能为自己的问题找到一种解决方法,那么这种办法也适用于其他妇女。”她把自己的服装语言概
期刊
Aldi被德国人解释为“所有穷人感谢你”,这句话里的四个德语单词的头一个字母合起来正是Aldi。   《福布斯》曾评价说,折扣超市巨人阿尔迪(Aldi-Market)所有者——哥哥卡尔·阿尔布莱希特和弟弟特奥·阿尔布莱希特如果不是均已年过八旬,再过些年就会超过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    有一个关于中产阶层的笑话:什么地方男人都去,但从来不说?红灯区。什么地方女人都去,但从来不说?阿尔迪。根据德
期刊
转眼间,北京奥运会就在眼前。借着奥运的概念,不少投资者对今年的投资市场仍然抱有较高的希望,但是,受到人民币升值加速、美国次级债危机等种种影响,资本市场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大。那么投资者在奥运年应该如何进行理财,使自己的财富实现保值和增值呢?    奥运收藏放长线     有关奥运的收藏早已风生水起,尤其是随着前一阶段黄金价格的不断飙升,沪上投资奥运金条、金银币的热情也空前高涨。  目前,人们最熟悉的
期刊
想赚钱一定要学习洛克菲勒,他的赚钱本领确实高超!他的赚钱语录,是我们赚钱的成功宝典!   众所周知,洛克菲勒是一位伟大的实业家、慈善家,也是一个凶狠的商战屠夫,一位有争议的人类第一位依靠白手起家的“实业家”。这样的人一定有他独特的人生观和经营理念,谓之“洛克菲勒思想中的某些精华”。   一、光明正大赚钱  我一直财源滚滚,心如天助,这是因为神知道我会把钱返还给社会的。   上帝为我们创造双脚,是要
期刊
清朝末期,上海闸北区有一家梨膏店名叫“天知道”,生意做得很大。“天如道”梨膏店的对面是一家姓于的水果店,这梨膏店的发迹就是因为这家水果店。   光绪八年,于家水果店从山东莱阳运到上海闸北区50篓梨。因为路途遥远,梨皮被颠破。经雨一淋,运到目的地就开始烂。不管怎样晾晒和削皮,还是卖不出去。   对门有个小店,里面住着夫妻二人,正没有粮食吃。见于家扔掉了许多烂梨,就拾来削去皮。挖掉烂眼,一吃发现梨很甜
期刊
城区、郊区、远郊区,区区相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入机。网民不出门,就知天下事,手机、电话、互联网,你想了解什么,应知尽知,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人们的联系变得如此的丰富多彩。通信的变迁,令我们感受到中国巨大的变化和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飞腾年代。    在现代生活中,电话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然而30年前,它可是件稀罕物。改革开放,我国已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
期刊
有这样一个游戏:假设可乐2元钱一罐,两个空罐可以换一罐可乐,如果给你6元钱,你最多能喝几罐可乐?  这个游戏,我们问过身边很多人,包括同事和朋友,当然还有亲人,你最多能喝几罐?几乎90%的人经过推演,然后对我说:是5罐吗?……我们为什么不再问一下自己,如果这时候我们再有一个“空罐”,能不能喝得更多呢?   这个游戏,让我们发现了“空罐”就是那些闲置的资源,发现空罐就是发现价值;每个人都有空罐,都有
期刊
大灾有大爱。  面对突然而至的大地震,面对如此百年不遇的大灾难,面对灾区人民遭受的巨大痛苦,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表现出了空前的凝聚力与大爱之心,表现出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坚强意志与坚毅勇敢的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在100多年前发出的声音,从没像今天这样强烈地回荡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中。  在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里,国家领导人不顾余震威胁,迅速赶赴灾区现场
期刊
在80后渐成社会主流的当下,企业管理者此前多年积累下的管理利器,法力全失。怎样管理80后,已成为管理者极为揪心的命题。  工业时代的思维是管理员工的屁股,所以只得到屁股;同理,如果你尝试管理大脑,将得到大脑。    针对“狂妄”的80后员工  曾有个新来的员工,挺聪明。我便吹嘘他很厉害,专门培养提高他的技术专长,三四个月他就成长起来了,大家也肯定了他的技能。于是,我提拔他做了个小干部,领导一个小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