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环境保护对规划建筑设计的影响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r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不仅能够使城市和建筑发挥它本来的作用,而且能够平衡城市、建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进一步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规划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的现状,然后说明了规划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的特点及结构,最后详细阐述了规划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关键词:规划建筑设计;环境保护;关系;协调;绿色建筑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规划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
  在现在的一些城市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垃圾,噪声,堵车,热岛效应等等,这些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另外,在建筑施工的时候,采取粗暴的施工方式,污染大,能耗大,噪声大。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城市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或者不重视以及不了解规划建筑设计对环境的影响。解决这些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让相关的部门足够的重视规划建筑设计工作,清楚的了解规划建筑设计工作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往往人们对规划建筑设计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就会对规划建筑设计工作不了了之,这样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由于不重视规划建筑设计工作而引起的一系列的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用更加先进的眼光和思想来看待规划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重视规划建筑设计工作,同时,这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如此才能缓解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达到理想的平衡。
  二、规划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的特点及结构
   (一)规划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的特点
  1、这种协调发展关系的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即规划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存在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及社会背景条件之下。
  2、协调发展有一定的可控性,在遵循客观发展规律的前提之下,可采取各种措施,包括政治手段、经济手段及法律手段等,对规划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做一定的宏观调控。
  3、协调关系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及动态性。在短期内这种协调关系是不变的,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也不断发展中。
   (二)规划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的结构
  1、结构协调,即是指使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各要素之问按照一定的数量及结构组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及功能的一个有机的整体。
  2、层次协调,指的是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两者内部的协调统一。
  3、空间协调,指的是城市建设发展与环境保护在各个区域及部门的组合。
  4、时间协调,指的是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由协调、不协调再到协调发展的周期循环的过程。
  三、规划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规划建筑设计工作必须重视环境的承载力
  环境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近年来随着地球人口的不断增长,我所认知的环境容量不断的受到挑战,而一次次的得到进一步的刷新,当地球上都是人类的时候那会是怎样的恐怖情况,更别说人们拥有的资源和生活质量问题了。其实,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能够有效的调节生态环境。但是由于庞大的
  人口,众多的建筑都大大的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只有人们在满足环境容量要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才能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所以我们的规划建筑设计工作必须重视环境的承载力,只有在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我们的规划建筑设计工作才有意义,我们的城市和建筑才能发挥他们的功能,我们的生活质量才能进一步的得到保证。
   (二)规划建筑设计工作应该重视城市建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建筑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同时生态环境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上面已经提到我们应该转变我们与环境之间相处的关系,不应该是斗争和征服,应该是平衡。只有达到平衡,才能既满足了人们生活方面的需求又保证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不遭到破坏。当然,我们的生活环境一直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自然状态,我们要达到规划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就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这个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加以控制和协调。城市中的各种事物数量上的变化,比例上的变化以及种类上的变化等等,促进和维持城市环境的平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工作。城市环境的平衡是保证城市建筑与环境保护之间平衡的基础。
   (三)重视城市建筑环境的发展
  城市的建筑环境是人们对建筑领域的一大进步,它是建立在城市建筑与环境保护相平衡和协调的基础上的。只有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又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们才能进一步的探讨城市建筑环境的发展。
  重视城市建筑环境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的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有利于促进人们的居住环境进一步的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进一步的促进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的功能更加的健全。建筑环境是传统的建筑领域的一大进步,从关注量到越来越关注建筑的质量。
   (四)相关的解决措施
  1、建筑物的平面形式与节能节地密切相关
   (1)建筑体形系数
  所谓的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的散热面积和建筑体积的比值。体形系数如果越小,则节能效果越好。就建筑平面的形式来看,圆形的节能效果更好,其次是
  正方形,而对于耗能型平面的建筑,其周边的长度比较长,占地比较多,其围护结构所需的材料、消耗的人工量都相对较高。
   (2)太阳能建筑的体形系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的提高,太阳能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对于太阳能建筑,体型系数需考虑其方向性,即不同方向的外围面积和建筑体积的比值与建筑节能之问的关系。在不同的方向,太阳能所获得的热能是不同的,方向考虑得科学合理,更有利于节能。
   (3)建筑容积系数
  在太阳能建筑当中,除了要考虑太阳能建筑的体形系数,还应该考虑太阳能建筑的容积系数,即建筑物的散热外表的面积和建筑的内部容积之问的比值。在
  体形系数相同时,容积系数越大,其使用空间反而越小、围护结构的体积越大,即使用面积较小,结构面积较大,因此,这种构造方案不合理。
  2、集中和分散布置在节能、节地上的比较
   (1)通常情况下,在面积和体积相同时,其分散布置的建筑外墙面积远远大于集中布置的建筑外墙面积,由此可见,分散布置的建筑能耗更多。
   (2)分散布置方式,其缺陷在于人流与物流的路线都比较长,因此,交通运输所需要消耗的能源也比较多。而相比较之下,集中布置的建筑其在用地、耗材以及造价等方面均更低。
   (3)两种布置方式在噪声控制以及通风效果上的差异并不大,因此,综合来看,集中布置能够获得更好的效益。
   (4)集中布置与分散布置相比,显然前者的占地面积更小,因此,其绿地面积就更充足,污染性能源的消耗量更小,所以集中布置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3、推行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体系是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原则,以绿色环境为标志,以绿色经济为基础,以绿色技术为支撑,从而建立起来的全新的建筑体系。绿色建筑将人与自然纳入到统一的研究视野之中,把规划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进而研究人、自然以及建筑之问的相互关系,以达到协调发展的状态。就城市建筑来说,以生态建设为基本标准,采用高新技术手段,在高效、节能、节水以及低能耗的基础上来进行建筑,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以市场引导为手段,推广绿色建筑,结合政府的财政政策以及企业的投资宣传,来提高绿色建筑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林峰. 民用建筑設计中的节能设计技术[J].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5(03)
  [2]郭欣. 浅谈规划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联系与协调[J]. 山西建筑. 2007(01)
  [3]韦鲁苹. 规划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的关系[J]. 科技资讯. 2007(16)
其他文献
摘要:混凝土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水利、交通等工程的建设之中,在工程结构里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其质量与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息息相关。掌握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切实控制混凝土的质量,进而促进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对结构物的安全和造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混凝土 外加剂 强度 措施 质量 控制  中图分类号:TV3
期刊
摘要:路基光面爆破是公路建设在深挖方石质路堑边坡最常见的一种开挖方式,其特点是在开挖限界的周边,适当排列一定间隔的炮孔,在有侧向临空面情况下,用控制抵抗线和炸药量的方法进行爆破,使之形成一个光滑平整的边坡。本文对路基光面爆破施工关键工艺进行阐述。     关键词:路基 光面爆破 工艺  中图分类号:U213文献标识码: A      一、光面爆破的优点  (1)隧道围岩不产生或很少产生炮震裂缝,保
期刊
摘要:绿色工程管理是一项在当代社会中被广泛推崇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理念,它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人类健康的关注,为人类的居住、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并且在最近几年的工程管理中被提上日程,本文通过对绿色工程管理的涵义的阐述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地提出了加强绿色工程管理的措施,希望给绿色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以指导。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3/view-449797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经济的突飞猛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带动了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筑企业一方面为了迎合人们的要求所需,另一方面为了扩展自身的发展前景,也愈发地开始重视建筑物的质量水平。而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水平,因而广受建筑企业的关注。本文就将针对建筑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进行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建筑 施工技术 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建筑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控制成本就成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根本手段。而幕墙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又是工程全过程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减少及避免资源浪费,最大程度地实现投资效益是幕墙工程成本管理的重点和关键。本文着重结合幕墙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对幕墙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做简要的叙述。   关键词:幕墙工程;
期刊
摘要:所谓的湿陷性黄土,指的是黄土在一定压力即土自重压力或土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下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现象。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管道的施工是一项挑战性非常大的工作,如何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施工,是值得大家关注的一个课题,基于此,文章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管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管道工程;设计;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张家口至涿州高速公路第9合同段AK0+222~AK0+546段左侧预应力锚索框架施工,主要介绍了高边坡治理工程中预应力锚索的应用,阐明预应力锚索在边坡加固中的原理和破坏形式,对预应力锚索框架的施工工艺做了详尽的阐述。并对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边坡;锚索;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U755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1.1
期刊
摘要:市政工程的质量对于我国的城市生活的正常展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探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特点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其相关管理要点。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一些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管理中推广了“工程项目管理”,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从工程质量的“人、机械、材料、方法、环境”五要素着手,分析
期刊
摘要:现浇预应力箱梁不仅线形美观,而且刚度大,整体性能强,目前在大型构筑物、高速公路、大型桥梁等方面被广泛运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水利工程现浇预应力箱梁施工的工艺以及措施,然后对施工中如意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的措施,以保证水利桥梁工程现浇预应力箱梁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水利桥梁工程;现浇预应力箱梁施工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现浇预应力箱梁由于具有线形美观、刚度以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建筑行业当中的施工技术水平也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其中,民用建筑作为我国建筑行业的特殊类型,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用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建筑施工公是一项复杂、周期长、投资大的工程,它需要理论和实际经验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施工中的技术技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