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传有序 尽呈风流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世书画不仅是历史的载体,同时也体现着古典的艺术之美。人们通过收藏,可以丰富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鉴赏书画收藏品的真伪优劣,这不仅要掌握相关的技术,而且需要深厚的学识修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比如从收藏品的气韵神采、笔墨技巧、题跋和印章等方面入手,注重了解画家本身的经历、所处年代、创作过程、个性风格、笔墨程式等,对此作辨证分析和立体考证。
  书画鉴藏印在书画上不仅具有持信功用,而且在书画领域里也具有另一种表现形式。文人书画家在作品钤下表明自己身份的鉴藏印的同时,也在自己的作品上刻有名、号、斋、馆或词语为内容的印章,并加以辅署款和题句,以期达到持信、补充、平衡和增色画面的作用。一些收藏家大多眼力较高,对于用印较为讲究,钤盖的位置也较为妥当。所以,作品经他们之手加钤印章之后,一般都能为作品锦上添花。亦可以作为鉴定的凭证。下面本文就以王蒙《太白山图》为例,通过其曲折的递藏传承过程对鉴藏及鉴藏印在传统书画的传承中的作用进行一些探讨。
  一个故事
  公元1499年,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寅在经历了科场舞弊案后心情郁闷。为了排解他的忧郁,好友文徵明、祝枝山力邀唐寅去先师沈周家观赏字画,其时,沈周已逝,子沈云鸿、沈云鹄好继承衣钵,亦喜收藏,遇异书名画,往往倾囊以购。然沈氏留有遗言:“勿将古书藏画视作财物,若能读之必不易散,则吾所遗产厚矣……”
  当三人在沈云鹄的陪同下第一次在沈家的居竹居看到了元朝王蒙的《太白山图》,他们就被画中浙东宁波太白山天童寺二十里松林及周围的景物所深深吸引与折服。但见山峦起伏,湖水如镜,苍松丹槲,枝繁叶茂,溪流拱桥,曲径通幽,寺宇宏伟,林荫夹径。各色人等络绎不绝,人物尺寸虽小,而动态神情惟妙惟肖。全图章法严谨笔法细腻,以朱砂及花青点染,个别杂树施以重墨,可谓别创一格。
  更难能可贵的是,画后有洪武年间僧录司右善世宗泐禅师以及永乐年间一代国师道衍的的题跋。其中宗泐禅师的题跋曰:“小白市太白峰,二十里松居其中。一径阴阴翠羽盖,半空矗矗苍髯龙。太白之峰分九陇,壮哉千古之佛宫。香云不动梵呗合,楼阁倒影清池空。我初展卷欲大叫,海上涌出高巃嵷。云端飘渺下玉童,有路似与天相通。自怜平生再不到,吁嗟老矣将焉从。还君此图袖手坐,有目只送南飞鸿。”宗泐虽为僧人,但可从题诗中体味出其汹涌澎湃的激情。
  当沈云鹄请师兄们题跋钤印时,文徵明、祝枝山和唐寅踟蹰良久不愿动笔,因为他们深知王蒙绘画的价值,题跋出语不慎,易惹后人耻笑;鉴赏印钤不合,也要破坏了整幅画作的构图。最终,在主人的一再恳求下,三人才在所携带的印章中挑了尺寸最小最细的朱文,选了最不起眼的地方盖了印。唐寅的情绪果然振作不少。大家告辞后文徵明继续勤勤恳恳地作画写字,祝枝山继续潇洒地挥写草书。而唐寅则摒绝科举入仕之念,开始了他作为职业画家的人生之旅。谁也没有料到,那天在有居竹居二楼观赏《太白山图》的三位年轻人日后皆成为在艺术史上与王蒙并肩而立的书画家。
  故事至此并没有完,明朝嘉靖年间,沈家败落,此画被江南吴中三巨富之首的大富商安国买到,他专程请来著名山水画家谢时臣品鉴。并以自己擅长的小篆题写了《太白山图》,为画卷定名。安国之后,此画又转入江南第一大收藏家项元汴的天籁阁,被收藏了大约100年。明末清初,项家几代人的收藏尽被清军掠走,此画后又流入了河北“真定相国”梁清标与朝鲜裔的传奇性人物安岐之手。
  乾隆年间,安岐手中的《太白山图》被征召入宫,乾隆初见《太白山图》时也惊为天物,但他没如文徵明、唐寅般有所顾忌,在画卷起首处题写了长长的跋文,又大盖特盖鉴赏印。按其观赏一次钤一次印计算,乾隆观赏《太白山图》不会少于十次。此后的嘉庆帝也观赏过一次,盖上了“嘉庆御览之宝”。似乎后来就再没有哪位清朝皇帝观赏过画卷。画作又静静的躺了100年后才被末代皇帝溥仪盖上了“宣统御览之宝”,以赏赐的名义带出紫金城,辗转流落到天津、长春。
  上苍似乎为每位《太白山图》的持有者安排了了一条铺满荆棘之路。抗战胜被吉林省主席的郑洞国将军在长春够得。1948年郑洞国率部起义,身边的大批国宝级古书字画全部上交。1950年,在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的全力追查下,一代名画终于在乱纸堆中重见天日。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辽宁省博物馆的一级文物。
  几点启示
  实际上,每件字画的传藏都有一个或几个曲折的故事。《太白山图》绝非是个个案,它的经历代表了历代名家字画收藏中的所有要素。文物界鉴定古代字画有“一字二画三印章”之说。“一字”指的是落款,“二画”是指绘画风格,“三印章”是指书画完成后书画家所钤印章和传藏过程中所钤的鉴赏印和收藏印。
  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传世古卷上,印章加盖得越多,画面装饰性和可看性越强,所蕴涵的历史信息也越丰富,可资玩味的文化情绪也就越强。可以说,没有印鉴的中国文人画在构图上是不平衡的,在形式上也是不完整的,甚至在情绪和意味上也是缺乏和谐和统一的。尤其是明清以来,印章作为书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成定式。相对于书法作品上的印鉴与落款。同样的印鉴存在于绘画上则表现出更广泛的含义。
  此外,从欣赏美学的角度来说,印鉴在画面上是一种静态的力量,处于画面的角落,可以取得稳定画面的视觉效果。对干画面张力关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中国画注重绘画的动作与过程。绘画过程的轻盈动作,以加盖印章的沉稳力度作为结束。在此,印章体现了一种外来的制衡力量与动作完成的过程。
  中国文人绘画的清素淡雅不能承受华丽繁复的外框装裱,视觉表现以恬淡中和为美。在这种简洁微妙的画而构成中。红色的印鉴首先显得极为生动传神,既调结了相对单调的色彩。又因印鉴本身的材料硬度感而与氤氲流动的水墨韵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关系。
  但值得注意的是,收藏鉴赏印在铃用时,应从各方面加以注意,如形制、内容、位置、印泥、手法等均须用心揣磨,竭尽心力,务求精到。每见古代珍贵的字画,被一些自命风雅、好古而不识古者胡乱题跋、乱铃印章,使原作或局促窒息,或喧宾夺主而不堪入目。乾隆皇帝弘历与南宋权相韩化宵类似,同属好事者流,其于书画的兴趣相当浓厚,占有欲亦特别强烈。在他统治的60年里,全国传世的名迹基本上都进入内库,并进行鉴别整理。乾隆的收藏印也非常之多,达几十方,常用的有三玺、五玺、七玺。逊位后,又喜欢在书画上添铃“太上皇帝”、“古稀天子之宝”、“八微袭重之宝”等大玺。由于考据轻率,鉴别未精,往往真伪颠倒而贻笑大方。
其他文献
天堂里又多了一位智者,玉雕大师姜文斌。  之所以说姜大师是智者而不是单纯的艺术家,源自于我自身的感受。与大师相交十几载,所历事事每每忆及,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十六年前,我的老师曲石先生在北京报国寺举办了首届“中国收藏家协会民间玉器收藏展”,征集来的展品都是古代玉器,洋洋洒洒200余件,办个展览已是够了,但老师认为单单是古代玉器并不能展现中国玉器的全景,当代玉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是找到姜
期刊
中国的篆刻艺术之所以丰富多彩、流派纷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入印文字的形形色色与千变万化。中国的汉字经过千百年来的演变和发展,书体复杂多变,具有丰富的艺术性。从体式来看,分为真、草、隶、篆、行;从艺术来看,各种体式又有不同的书写风格。正因为中国文字具有这些特点,才使得篆刻这门以文字书写形式为表现内容的传统艺术,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自商周以来,古印玺的入印文字一般采用大篆、小篆和缪
期刊
近日,中国美术家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美协”)官网被黑了,据报道称,黑客篡改了会员名单,一些画家摇身一变成了美协会员。  6月3日,中国美协发出公告称:“根据举报,发现中国美协官网公布的会员名单和理事名单中,有被非法修改的痕迹,经技术侦查,是不法分子通过黑客技术手段攻击网站修改了部分会员和理事名单,造成入会假象并办假证,从中牟取暴利。此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使中国美协名誉受到严重伤害,干扰了中国美协的
期刊
苏富比将于10月24日在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推出当代艺术家李津的国画雕塑作品展售会。展品囊括了艺术家首次尝试的青铜与玻璃纤维雕塑作品及代表性水墨画作,描绘活色生香的日常生活。  对于李津来说,艺术与生活是浑然天成的一体。后者于他的画笔下散发出浓浓的感官之乐。艺术家将自己的奇思妙想、自我嘲讽与精妙技艺结合起来,为观者展现了自己的独特世界,邀请观众与其在宁静的花园同坐、共享盛宴。尽管画中人物肌丰肤润、菜
期刊
中国绘画是一门综合艺术,讲求“诗书画印”并举。这一传统的形成,滋养并产生了众多艺术大师。远的如赵孟、文彭,近代则更多,如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等。“诗书画印”作为四种艺术门类,各自有其前世今生,但作为姊妹艺术,不仅相互融合借鉴,而且最后共生共荣于一方宣纸之上。相对而言,绘画与诗、书结缘较早,与印的融合较晚。现在,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看看画与印是何时结缘,又是因何而结缘。当然,本文并不涉及题跋人
期刊
历代文人为何对小小的印章情有独钟?印章对于一幅书画作品来讲具有什么意义?文人用印有讲究吗?印风和画风如何搭配?当代印坛又呈现出哪些新特点?篆刻艺术未来会如何……作为西泠印社的副社长、当代最著名的篆刻家和印学家,童衍方先生在当代印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以来,童先生对于治印和印学的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本刊记者特地带着以上诸多疑问对童先生进行了专访。  印章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国收藏》:众所
期刊
在中国书画艺术中,随着文人画的兴起和繁盛,促使了闲章的出现与发展。闲章最早由何人开始使用,已无从稽考,据说与秦汉时期的吉语印不无关系。在书画中,作品起首位置的闲章称“起首章”,钤在左下角或右下角起协调稳定画面的叫“压角章”,一幅作品上,可以钤一枚闲章,也可以钤几枚闲章,多根据作者本人及画面本身的需要而定,并无定式。  明清文人印章数量庞大,品类多样,既有“文何派”、“浙派”、“皖派”等流派的名家治
期刊
中国的文化理想是“和”为贵的,文化核心是大“中”至正,其审美方式是仰“观”俯察,最终达到一种审美主体构成的“知足常乐”,而篆刻艺术的整体布局就正是一个融合以上思想的最精炼的视觉物化形态。印章,以文字为主要表现手段,自古以来就可按照用途划分为“实用印章”和“艺术印章”。而这两者,无论单字、两字、多字乃至百字,都是一个整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章法的结构编排是篆刻的万法之源,印章布局要经由多次安排推敲
期刊
虽然买卖的行为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在收藏与投资、实用相辅相成的今天,不少人既希望自己入手的翡翠物美价廉,又能具备一定的升值潜力。什么样的翡翠将来可能会流行,甚至成为“黑马”,看看专业人士是如何评述的。  材质的区别并不大  王朝阳(当代翡翠雕刻师):其实根据我的经验,对于哪一种材质的翡翠将来会走俏,区别并不大。人们最早认识翡翠,认的是“绿色”,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普及,民众的审美观念也开
期刊
篆法、章法与刀法为中国篆刻艺术的三要素。刀法犹如书法的笔法,是篆刻艺术的最终表现方法。印章的篆法、章法和线条,最后均要通过刀法去完成。不熟悉刀法是刻不出精美成功的作品来的。  刀法由执刀法、运刀法和基本刻法三部分组成。明朱简《印章要论》指出:“刀法者,所以传笔法者也。刀笔浑融无迹可寻,神品也;有笔无刀,妙品也;有刀无笔,能品也;刀、笔之外而有别趣者,逸品也。”清赵之谦说过:“古印有墨尤有笔,今人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