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园丁隐喻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ka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方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园丁”被引入教育领域是近现代以来的事情。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著名的“种子说”,即“学问、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自然存在我们身上的”[1]。在种子隐喻中,“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2]由此引申出来的教师与园丁之间的类比成为后世“园丁说”的缘起。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人的发现在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反映就是儿童的发现,儿童的独特性和主体性得到确认和强调,正如卢梭的名言“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所传达的那样。裴斯泰洛齐明确地提出了园丁隐喻,“什么是那种正确的教育呢?它如同园丁的艺术,成千上万棵树木在园丁的照料下开花、成长”[3]。而“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则将他开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命名为kindergarten,福禄贝尔曾经跟随裴斯泰洛齐学习,受到裴斯泰洛齐的深刻影响,继承了其园丁说的思想。
  但在当下中国教育学界,关于园丁隐喻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解读与结论。有些论者认为园丁隐喻的提出是一大进步,是文艺复兴时代以来人的发现带来的对儿童的发现,拉开了现代教育的序幕;而另有论者显然对园丁隐喻极为不满,质疑园丁隐喻是“一个现代性的谋划”[4],以园丁类比教师,突出了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控制和支配地位,扼制了儿童天性的自由发展。甚至有人声称,我们应该抛弃园丁隐喻——“教师不做园丁”[5]。还有一种意见值得注意,即断言教师是园丁这一隐喻乃是深入人心的“常识”,“不需要、也不能够被颠覆”[6],这类论者试图以常识为由拒绝对园丁隐喻进行不同的解读,抱持此种态度显然无助于真实问题的解决。
  对上述对立的解读及观点,应该如何评析?两种看法之间的对立是真实的问题抑或只是思维上的迷雾?在教育领域中,面对同样或者类似的困境,又该如何对待?本文试图通过对园丁隐喻的研究,诠释其中隐藏的涵义,思考教师角色的情境性和多样性。
  一、隐喻及教育隐喻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7]在传统修辞学中,隐喻本是一种润饰辞藻、增加文采的修辞手段,属于比喻的一种,本身并没有特别的意义。但隐喻之为隐喻,正在于其文化意义。由于人类语言的天然局限性,许多思想并不能被明白清晰地表达出来,只能借助于比喻,这时的比喻不仅具有修辞效果,更是一种组织和表达晦涩而玄妙的思想的一种途径。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赋、比、兴的手法,比就是比喻。隐喻的大量使用以及日益精致化,使许多隐喻成为常识的一部分。因此隐喻渐渐从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主体本身的一种心理现象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隐喻背后隐藏着一定的社会结构、文化心理等宏大背景。隐喻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彼类事物、此类事物、两者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臆想的。由此,两类原本不相干的事物经由喻词的联系而产生出新的意义。教育隐喻作为隐喻之一,具有隐喻的一般特征。在教育隐喻的深处,体现了深刻的教育理论和哲思。
  美国教育哲学家伊士列尔
其他文献
教育能使人终身受益,文化能使人的道德更加高尚,艺术能使人的生活更加精彩。校园有了文化,就有了深厚的文明底蕴,校园有了艺术,就有了灵动的精神升华。近几年,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实施艺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大力度,扩张其内涵。在抓好文化课基础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并注意遴选艺术苗子,组建艺术特色班,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艺术见长的办学特色。    一、更新观念,健全艺术教育领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农村教育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面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全面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成为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为此,福建省教育厅于2008年9月启动了福建省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由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以下称学院)承担。笔者以该项目为研究个案,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的总体状况,站在教师
《中国教师》:您曾经做过关于中小学校长的权力行为失范的社会学分析,根据您的研究,您觉得校长流动能解决权力行为失范这个问题吗?校长任期制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曾庆伟:校长的流动机制并非是一副能包治百病、完全治愈校长权力行为失范现象的良药,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才能既保证校长充分发挥个人的管理才能,又能有效促进校长构建富有特色、充满民主氛围的校园文化。相比之下,国外对校长的任命、考核、
职业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发展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澳大利亚职业教师专业化体系主要包括职前教师教育培养、职业教师资格鉴定以及职业教师的管理与培训。职前教师教育培养是职业教师专业化的基础,教师资格鉴定是职业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教师管理与培训是职业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保障。    一、职前职业教师培养    澳大利亚职业教师的培养经历了培养机构层次不断提升到培养模式逐步统一的过程。  
这是一个当前许多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一个历久弥新而又沉重的话题——“后进生”的教育。  这里的“后进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和学校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和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笔者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有切身的体会和思考:教育帮助“后进生”,应该从行为规范,转向思想引导,做到多信任
作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继续,是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用“打锭子、背范文”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所谓写作能力,但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收效甚微。纵观当前小学生的作文,内容千篇一律、语言空洞抽象、抒情无病呻吟等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传统的作文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也不利于学生良好情感的养成。   因此,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思想观念,确
校本培训以其特有的经济有效性,日益成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在职培训模式。然而,以往的校本培训往往关注国家、学校的需要,关注教师教育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强调教师的业务进修等培训活动依赖于“外力”的推动,注重外部规章制度的约束和诸如分数、证书和评定职称等外部诱因的利用,更多的是把培训看成是学校的一项工作任务与内容来开展。[1]当前,随着以研究型学习、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和发
《中国教师》:请简单地谈一谈你对女子篮球运动的认识。  任冰洁:我觉得通过参与篮球这样的集体项目对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特别重要,尤其对独生子女,它会让你认识到每个人不是独立的,有些事情要靠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做好。我个人认为女子篮球最重要的是扎实的基本功,然后是顽强的作风与良好的身体素质。女生之间身体条件的差别不像男生那么明显,例如跳起的高度不会差很多,所以我觉得顽强的作风非常重要。  《中国教师》:通
1891年10月18日(农历九月十六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钟灵毓秀皖南黄潭源村诞生。对现实生活中贫病与痛苦的切身体验使他产生行医济世思想,参与辛亥革命地方议会与武装暴动的经历以及金陵大学的学习生活,使他开始思考更深层的社会问题,终成为医治人心而非人身的教育巨匠。  一、止于人民幸福选择终生从教  陶行知在人生中选择教育,是由于他主张民主共和,反对专制横威,认为“自由、平等、民胞,共和之三大信条也
根据教育部实施“教师网联计划”的部署,广州在2003年正式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开展远程培训工作。2007年教育部在广州召开现场会之后,广州的教师远程培训又实现了新的突破,形成“全员培训以远程培训为主,骨干培训以面授培训为主,个性化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的三头并举的培训模式,积极开展大规模、广覆盖的教师培训。五年来,广州市本级共投入超过8 000万元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培训已经实现全过程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