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假新闻作为一种公害早已引起新闻界内外的不满和愤慨。虽然,虚假新闻与新闻报道总量相比,数量微乎其微,而且是偶然地分散地出现,但杀伤力颇强,危害甚大。新闻报道一旦失实,直接影响新闻媒体的形象,甚至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
《新闻记者》杂志从2001年至今,每年都评选“十大假新闻”,并予以评议,主要目的就是揭露虚假新闻的严重危害性,同时予以大力谴责。中央有关部门也曾就反对假新闻召开过专门会议。各地新闻管理机构和媒体也十分关注和高度重视,在防止虚假新闻的产生上,收到了一些成效,但并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从当今虚假新闻的产生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面对市场化的生存压力,部分媒体竞争失范,出现以丧失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为代价换取“注意力”的倾向,导致新闻传播的异化。
二是片面以发稿量为主的内部绩效考评机制产生负作用,发稿成为部分记者追求的唯一目标,功利思想泛滥,致使部分记者对新闻事实进行肢解或夸大。
三是部分报纸的扩张,致使新人仓促上岗,为新闻报道中问题的出现留下隐患。从记者职业构成和行业管理上看,记者的门槛降低和生存压力的增大,影响到记者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
四是商业利益的侵蚀,影响了新闻的公正。有些记者为了个人利益,动机不纯,迎合一些商业机构或个人为了自我宣传或其他目的,故意编造假新闻,蒙骗受众。
要杜绝虚假新闻的出现,关键是应有一套针对现实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制度及治理办法,并加以严格执行。
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倡导严谨的工作作风。哗众取宠,追求轰动,从而放弃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造成的后果极为恶劣。2005年7月初,《环球时报》根据一封匿名来信,披露95%的国产啤酒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致癌物质甲醛。此文一出,引起了许多媒体、网站和读者的关注,但一般媒体的反应主要以缩编转载为主,处理并不十分突出。7月12日,有关甲醛事件的报道突然升温,原因是某媒体在转载《环球时报》的稿件时,擅自将“95%中国啤酒含有甲醛”改成了“95%中国啤酒甲醛超标”,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整个啤酒行业乌云密布,人们对啤酒敬而远之,啤酒销量直线下降。直到7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对国内157种啤酒的甲醛含量检查结果,国产啤酒甲醛含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规定,消费者可放心饮用。然而,这场风波的后果是:包括青岛啤酒在内的15种国产啤酒在韩国被撤柜,中国啤酒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形象和信誉受到严重损害,啤酒股板块集体暴跌。①这样严重的后果,主要是编者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所致,不属于有意造假。但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的采访、编辑工作中,要在“严谨”二字上下工夫,提高识假、查假的能力,不能以“文责自负”就放松对来稿的甄别。
加强编辑把关制度建设。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采编工作态度,以及科学、规范的采编流程,对于虚假新闻应当有着较强的预防性。在假新闻的高发区,诸如体育新闻、娱乐新闻,新闻单位特别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与把关。
新闻报道的核对审阅,以及采编人员信用制度的建立,也是杜绝防范虚假新闻的有力措施。只要有规章制度,对人就有约束,虚假新闻之所以成灾,客观上讲主要是因为没有建章立制,缺乏惩罚措施。
实施虚假新闻道歉制度。虚假新闻在媒体上出现,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给刊登虚假新闻的媒体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是对受众的不负责任,有时还会给被报道者带来不利影响,甚至是伤害。2003年7月15日,在京城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北京某报,在一版刊登了一幅照片,图片说明为:“延庆珍珠泉乡一石灰石厂发现大面积的古植物化石,中科院院士孙洪烈到现场勘察,初步断定为1.4亿至1.8亿年前的藻类植物古植物化石,现已将样品送到南京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做进一步鉴定。此次古植物化石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北京原是一片汪洋。”这则新闻报道多处失实,第一,孙鸿烈院士的名字被写错;第二,孙鸿烈院士根本没有到现场勘察;第三,孙鸿烈院士也没有“初步断定为1.4亿至1.8亿年前的藻类植物古植物化石”,而且孙鸿烈院士表示自己是学土壤的,不懂古生物。此文刊出后,给孙鸿烈院士造成很坏的影响。②
事发后,孙鸿烈院士个人曾多次、以多种方式与报社联系,要求公开更正,但报社一直未刊登更正启事。后来,孙鸿烈院士将此事反映给人民网的人民热线,迫于人民网人民热线的影响力,该报才刊登了更正和道歉。
对于媒体来说,在新闻报道中偶尔出现新闻失实是难免的,只要媒体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设法加以改正和弥补,人们是可以原谅和理解的。这样,既对媒体自身树立良好的形象十分有利,更拉近了与读者的关系。
媒体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现在很多新闻单位对采编工作的考核都是实行量化的记分制度,这样的制度本身没有错。但是仅仅依靠这样的制度是不够的,而且过于依赖这样的制度容易引导一些年轻的记者、编辑出现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在坚持和完善现行的考核积分制度的同时,媒体还应该强调对记者、编辑全年的综合考核,在年度考核标准中,将记者、编辑在本年度是否写(编)了虚假新闻列入其中,若有,应该严厉处罚,决不姑息。
对有意制造虚假新闻并造成恶劣影响者,一经查实,应逐出新闻队伍。在西方国家,制造虚假新闻是绝对禁止的,制假者只能是自毁前程。
治乱需用重典,对有意制造虚假新闻,并造成恶劣影响者,一经查实,应立即逐出新闻队伍,让有意制造虚假新闻者付出应有的代价。让虚假新闻成为高压线,谁违规触动谁就自取灭亡。
注 释:
①薛兵:《“甲醛门”事件告诉我们什么》,《传媒观察》,2005(9)。
②《人民网》,2003年8月1日。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报社)
编校:郑 艳
《新闻记者》杂志从2001年至今,每年都评选“十大假新闻”,并予以评议,主要目的就是揭露虚假新闻的严重危害性,同时予以大力谴责。中央有关部门也曾就反对假新闻召开过专门会议。各地新闻管理机构和媒体也十分关注和高度重视,在防止虚假新闻的产生上,收到了一些成效,但并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从当今虚假新闻的产生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面对市场化的生存压力,部分媒体竞争失范,出现以丧失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为代价换取“注意力”的倾向,导致新闻传播的异化。
二是片面以发稿量为主的内部绩效考评机制产生负作用,发稿成为部分记者追求的唯一目标,功利思想泛滥,致使部分记者对新闻事实进行肢解或夸大。
三是部分报纸的扩张,致使新人仓促上岗,为新闻报道中问题的出现留下隐患。从记者职业构成和行业管理上看,记者的门槛降低和生存压力的增大,影响到记者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
四是商业利益的侵蚀,影响了新闻的公正。有些记者为了个人利益,动机不纯,迎合一些商业机构或个人为了自我宣传或其他目的,故意编造假新闻,蒙骗受众。
要杜绝虚假新闻的出现,关键是应有一套针对现实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制度及治理办法,并加以严格执行。
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倡导严谨的工作作风。哗众取宠,追求轰动,从而放弃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造成的后果极为恶劣。2005年7月初,《环球时报》根据一封匿名来信,披露95%的国产啤酒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致癌物质甲醛。此文一出,引起了许多媒体、网站和读者的关注,但一般媒体的反应主要以缩编转载为主,处理并不十分突出。7月12日,有关甲醛事件的报道突然升温,原因是某媒体在转载《环球时报》的稿件时,擅自将“95%中国啤酒含有甲醛”改成了“95%中国啤酒甲醛超标”,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整个啤酒行业乌云密布,人们对啤酒敬而远之,啤酒销量直线下降。直到7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对国内157种啤酒的甲醛含量检查结果,国产啤酒甲醛含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规定,消费者可放心饮用。然而,这场风波的后果是:包括青岛啤酒在内的15种国产啤酒在韩国被撤柜,中国啤酒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形象和信誉受到严重损害,啤酒股板块集体暴跌。①这样严重的后果,主要是编者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所致,不属于有意造假。但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的采访、编辑工作中,要在“严谨”二字上下工夫,提高识假、查假的能力,不能以“文责自负”就放松对来稿的甄别。
加强编辑把关制度建设。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采编工作态度,以及科学、规范的采编流程,对于虚假新闻应当有着较强的预防性。在假新闻的高发区,诸如体育新闻、娱乐新闻,新闻单位特别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与把关。
新闻报道的核对审阅,以及采编人员信用制度的建立,也是杜绝防范虚假新闻的有力措施。只要有规章制度,对人就有约束,虚假新闻之所以成灾,客观上讲主要是因为没有建章立制,缺乏惩罚措施。
实施虚假新闻道歉制度。虚假新闻在媒体上出现,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给刊登虚假新闻的媒体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是对受众的不负责任,有时还会给被报道者带来不利影响,甚至是伤害。2003年7月15日,在京城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北京某报,在一版刊登了一幅照片,图片说明为:“延庆珍珠泉乡一石灰石厂发现大面积的古植物化石,中科院院士孙洪烈到现场勘察,初步断定为1.4亿至1.8亿年前的藻类植物古植物化石,现已将样品送到南京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做进一步鉴定。此次古植物化石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北京原是一片汪洋。”这则新闻报道多处失实,第一,孙鸿烈院士的名字被写错;第二,孙鸿烈院士根本没有到现场勘察;第三,孙鸿烈院士也没有“初步断定为1.4亿至1.8亿年前的藻类植物古植物化石”,而且孙鸿烈院士表示自己是学土壤的,不懂古生物。此文刊出后,给孙鸿烈院士造成很坏的影响。②
事发后,孙鸿烈院士个人曾多次、以多种方式与报社联系,要求公开更正,但报社一直未刊登更正启事。后来,孙鸿烈院士将此事反映给人民网的人民热线,迫于人民网人民热线的影响力,该报才刊登了更正和道歉。
对于媒体来说,在新闻报道中偶尔出现新闻失实是难免的,只要媒体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设法加以改正和弥补,人们是可以原谅和理解的。这样,既对媒体自身树立良好的形象十分有利,更拉近了与读者的关系。
媒体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现在很多新闻单位对采编工作的考核都是实行量化的记分制度,这样的制度本身没有错。但是仅仅依靠这样的制度是不够的,而且过于依赖这样的制度容易引导一些年轻的记者、编辑出现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在坚持和完善现行的考核积分制度的同时,媒体还应该强调对记者、编辑全年的综合考核,在年度考核标准中,将记者、编辑在本年度是否写(编)了虚假新闻列入其中,若有,应该严厉处罚,决不姑息。
对有意制造虚假新闻并造成恶劣影响者,一经查实,应逐出新闻队伍。在西方国家,制造虚假新闻是绝对禁止的,制假者只能是自毁前程。
治乱需用重典,对有意制造虚假新闻,并造成恶劣影响者,一经查实,应立即逐出新闻队伍,让有意制造虚假新闻者付出应有的代价。让虚假新闻成为高压线,谁违规触动谁就自取灭亡。
注 释:
①薛兵:《“甲醛门”事件告诉我们什么》,《传媒观察》,2005(9)。
②《人民网》,2003年8月1日。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报社)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