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具有用数学思想的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要实现数学教学的这一根本目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素质.
【关键词】 初中数学;能力;数学素质
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自身的历史重任,对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素质意义重大. 本文围绕这个热点课题,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数学能力及素质作一探讨.
一、数学素质的内涵
何谓数学素质?从素质的定义与数学学习活动相结合来讲,数学素质就是学生以先天遗传因素为机体,在从事数学学习与应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不断认识和实践的影响,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在主体发展中内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化”思维意识与“数学化”地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是一种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观念、能力、语言、思维、心理等五个方面.
二、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1.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数学意识的培养
数学要面向全体,就是要对每一名学生负责,在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数学观. 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了,他们会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处理各种现实问题,也会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上去似乎与数学无关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 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当今世界数学教育的改革热点是讨论“如何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不仅要注意具体的解题技能方法,更应注意数学知识发生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优良数学品质. 数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 它是基本数学能力之一,也是数学素质的核心. 高考改革内容强调:“继续发挥数学等基础学科的作用,强调基础性、通用性、工具性,将考查重点放在思考和推理上. ”因此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师的一大根本任务.
3. 加强思想方法的教学,教会学生猜想,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与精髓,是核心,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联系各项知识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它比知识更具有普通适用性和抽象概括性. 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更快捷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并能终身受益. 中学数学涉及的思想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技巧型(如特殊、一般、消元、换元、降次、配方、待定系数法等)、逻辑型(如类比、归纳、分析、综合、演绎、反证法等)、宏观型(如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归纳猜想、整体化归、数学模型等).
三、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把学生引入身临其境的环境条件中去,使他们由衷地产生情感和想象,从而自然地获得知识和能力.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 ”教学规律的发现需要观察;数学知识的关联,需要观察. 只有通过观察,才能有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辨析能力以及归纳能力,因此需要教学生学会观察对象,学会观察方法,通过观察,探索本质,揭示规律. 学习目的在于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得的知识用于解决现实世界的各种自然和社会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数学知识问题化,关键是把重点、难点、关键的知识问题化,抓住这些重要的目标,注重揭露这些问题的本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 让学生独立地、自由地进行思考
数学学习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 人的思维是他人所不能替代的.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在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往往问题提出后,教师很少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即要求学生立即作出回答,生怕出现“冷场”局面. 一旦学生答不出来,教师又急于启发引导,且不顾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状态,把学生引入教师早已为之设计好的“思维圈”内. 这种不给学生足够时间独立思考,教师超前引导、越俎代庖的教法,往往使学生的思维不能与老师同步,甚至被教师抑制,学生的思维跟不上,导致事倍功半.
3. 给学生以具有思考性的指导
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有时难免会有困难,有的思考方法是不完善的,有的思考方法是错误的. 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究竟如何指导,才能有利于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发展呢?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具有思考性的指导,即不是直接给出具体方法上的提示,而是设计好有助于学生继续进行思考的提问. 如:你以前见过吗?你是否见过相同的问题而形式稍有不同?你是否知道与此有关的问题?你是否知道一个可能用得上的定理、公式?
4. 让学生充分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解答问题不只是为了求出一个答案,更重要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 因为正是这个思考过程展示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这样做有以下优点:(1)经常地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整理表达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概括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化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2)让学生展示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发现学生思考中的不足之处,并适时给以针对性的指导.
因此,加强中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培养他们“爱学”态度、“乐学”情绪、“会学”技巧、“自学”能力,突出“优化思维品质,培养思维能力”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 我们深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素质教育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 届时,我们的学校将成为一个培养和造就新时代人才的理想摇篮.
【关键词】 初中数学;能力;数学素质
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自身的历史重任,对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素质意义重大. 本文围绕这个热点课题,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数学能力及素质作一探讨.
一、数学素质的内涵
何谓数学素质?从素质的定义与数学学习活动相结合来讲,数学素质就是学生以先天遗传因素为机体,在从事数学学习与应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不断认识和实践的影响,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在主体发展中内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化”思维意识与“数学化”地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是一种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观念、能力、语言、思维、心理等五个方面.
二、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1.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数学意识的培养
数学要面向全体,就是要对每一名学生负责,在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数学观. 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了,他们会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处理各种现实问题,也会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上去似乎与数学无关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 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当今世界数学教育的改革热点是讨论“如何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不仅要注意具体的解题技能方法,更应注意数学知识发生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优良数学品质. 数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 它是基本数学能力之一,也是数学素质的核心. 高考改革内容强调:“继续发挥数学等基础学科的作用,强调基础性、通用性、工具性,将考查重点放在思考和推理上. ”因此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师的一大根本任务.
3. 加强思想方法的教学,教会学生猜想,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与精髓,是核心,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联系各项知识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它比知识更具有普通适用性和抽象概括性. 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更快捷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并能终身受益. 中学数学涉及的思想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技巧型(如特殊、一般、消元、换元、降次、配方、待定系数法等)、逻辑型(如类比、归纳、分析、综合、演绎、反证法等)、宏观型(如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归纳猜想、整体化归、数学模型等).
三、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把学生引入身临其境的环境条件中去,使他们由衷地产生情感和想象,从而自然地获得知识和能力.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 ”教学规律的发现需要观察;数学知识的关联,需要观察. 只有通过观察,才能有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辨析能力以及归纳能力,因此需要教学生学会观察对象,学会观察方法,通过观察,探索本质,揭示规律. 学习目的在于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得的知识用于解决现实世界的各种自然和社会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数学知识问题化,关键是把重点、难点、关键的知识问题化,抓住这些重要的目标,注重揭露这些问题的本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 让学生独立地、自由地进行思考
数学学习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 人的思维是他人所不能替代的.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在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往往问题提出后,教师很少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即要求学生立即作出回答,生怕出现“冷场”局面. 一旦学生答不出来,教师又急于启发引导,且不顾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状态,把学生引入教师早已为之设计好的“思维圈”内. 这种不给学生足够时间独立思考,教师超前引导、越俎代庖的教法,往往使学生的思维不能与老师同步,甚至被教师抑制,学生的思维跟不上,导致事倍功半.
3. 给学生以具有思考性的指导
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有时难免会有困难,有的思考方法是不完善的,有的思考方法是错误的. 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究竟如何指导,才能有利于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发展呢?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具有思考性的指导,即不是直接给出具体方法上的提示,而是设计好有助于学生继续进行思考的提问. 如:你以前见过吗?你是否见过相同的问题而形式稍有不同?你是否知道与此有关的问题?你是否知道一个可能用得上的定理、公式?
4. 让学生充分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解答问题不只是为了求出一个答案,更重要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 因为正是这个思考过程展示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这样做有以下优点:(1)经常地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整理表达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概括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化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2)让学生展示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发现学生思考中的不足之处,并适时给以针对性的指导.
因此,加强中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培养他们“爱学”态度、“乐学”情绪、“会学”技巧、“自学”能力,突出“优化思维品质,培养思维能力”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 我们深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素质教育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 届时,我们的学校将成为一个培养和造就新时代人才的理想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