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随着我国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现代电力营销发展战略框架,出台了电力营销现代化建设指导意见。特高压电网以及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改革。
策略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智能电网建设 电力营销 模式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9-231-01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推进传统的电力营销已很难满足智能电网建设的需要,为充分发挥未来智能能源供应体系的作用,优化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系统,提高电力市场运行效率实现客户与电网企业高度信息化的实时互动,本文提出了智能电网背景下的智能化电力营销体系。
一、电力营销基本概念
电力营销的核心是供电企业必须面向市场、面向消费,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使供电企业真正成为客户满意的电力提供者和服务者,争取用最少的费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最优的价格将电力送到客户。供电企业只能在客户的满意中实现自己的各项目标。因此,营销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社会性、服务性、技术性和经营的统一性、生产和经营的整体性等。电力营销工作的基本内容:①办理业务扩充。解决客户新装、增容用电。②办理变更用电业务。电力营销工作的基本思路及意义:国家电力公司印发的《关于面向21世纪电力营销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基本思路是:为积极推进营销工作面向21世纪的改革与发展,加快电力营销工作市场化、法制化、现代化的改革步伐,在2010年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开拓、竞争、创新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电力营销管理体系,以合理的成本和高质量的服务满足全社会对电力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社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二、智能电网的实施对中国电力运营模式的作用
首先,改变目前独家购电的状况中国现有的电力交易模式主要是电网集中供电和部分大用户直接供电模式,前者占主导地位。这是由目前的电力结构决定的。中国火电的一大特点就是煤炭资源产地离主要电力负荷中心较远,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华北、西北地区,而主要能源消费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决定了长距离输电成为火电的主要输送方式,在这方面国家电网的集中购电和输电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高压、特高压输电适应这种长距离输电方式。而智能电网成功建立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分布式清洁能源。在中国要实施智能电网,必然要大力发展分布式清洁能源,中国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储量十分丰富,这为发展分布式清洁能源奠定了基础。分布式能源使得发电中心与负荷中心的距离缩短,为用户直接向发电厂商购电提供了方便,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用户的电力选择途径,为用户进行成本控制,选择最低成本的电力提供了可能。智能电网的实时、高速、双向的特点使用户能够实时了解自己的用电量及用电支出,以便进行合理的电力消费。其次,分布式能源体制的建立必然进一步打破垄断,加强电力市场的竞争如前所述,智能电网的实施通常以分布式清洁能源的发展为基础,而分布式清洁能源的发展必然促进多种能源的有效利用,缩短发电厂与能源负荷中心的距离。距离缩短一方面可以降低电网的输电成本,另一方面也方便发电厂向普通用户直接供电。用户用电选择权的增加不仅可以打破火电的相对垄断地位,促进其他清洁能源的发展,从而促进电源领域的竞争,同时由于距离的缩短使得直接供电成本相对降低,因而输电环节的垄断地位将会被打破。此外,智能电网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一场系统的制度革命。智能电网的局部实施可能只是IT和电力部门的事,但全面实施还涉及除以上两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如消费者、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群体。智能电网技术将改变电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状况,调高电力市场的制度效率。
三、我国智能电网的实施及其存在的瓶颈与优势条件
智能电网建设对我国的电力交易模式具有重要影响。我国在建设智能电网上存在制度瓶颈,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首先,存在的瓶颈,①中国的电力市场制度安排导致目前推进智能电网的艰难中国的电力市场制度安排是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强制性制度变迁是一种由上而下的变迁,其优势在于政府的力量强大,从而使政策推出的时间短,由政府的强制力来保证执行。强制性制度变迁不是微观经济主体基于潜在获利性动机自发推动的,从而存在制度变迁动力缺乏的问题。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微观经济主体主动寻求潜在获利机会的自发行为导致的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动力较强。中国的电力市场制度由于是政府按既定目标推动的,在改革到达一定阶段会形成各种既得利益集团,从而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阻力。②缺乏法律和政策扶持在IBM曾经发布的未来5年中改变生活的5项创新中,以智能电网为代表的“智慧能源”首当其冲。诚然,在全球资源逐渐稀缺的今天,智能电网的出现无疑是一场令人欣喜的革命。然而,当技术准备好的时候,更大的阻力也许来自体制。为有效促进智能电网建设,美国于2007年12月颁布“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2007”,确立了国家层面的电网现代化政策,设立新的专责联邦委员会,并界定其职责与作用,建立问责机制,同时建立激励机制,促进股东投资。在政策层面,智能电网成为美国政府的振兴经济计划的一部分。相比之下,中国的各种关于能源及电力方面的法律没有这方面的表述,政策上也缺少相应安排。其次,中国实施智能电网的优势除了建设瓶颈以外,中国建设智能电网也有自己的优势。如IBM公司中国区高级电力专家MartinHauske认为,与美国相比,中国电力行业的基础建设要先进得多,美国有的变电器用了40a,没有收集数据的功能,中国的变电器却有,而且很新。他认为,中国电网起点高,实现智能化更容易。
总之,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急需相关配套智能化管理体系的支持不断完善的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将在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构建新型电力营销理念、实现供电企业与客户双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建立在高度信息化平台上的電力营销智能化系统不仅需要先进硬件基础设施的支撑以实现客户知识的实时分析、数据挖掘、智能响应以及数据库更新还需要制定合理的客户知识管理模式、客户负荷管控策略、客户信用评价标准、客户关系管理策略以及客户资源价值评价准则以确保电力营销智能化系统的有效落地和高效执行。
策略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智能电网建设 电力营销 模式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9-231-01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推进传统的电力营销已很难满足智能电网建设的需要,为充分发挥未来智能能源供应体系的作用,优化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系统,提高电力市场运行效率实现客户与电网企业高度信息化的实时互动,本文提出了智能电网背景下的智能化电力营销体系。
一、电力营销基本概念
电力营销的核心是供电企业必须面向市场、面向消费,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使供电企业真正成为客户满意的电力提供者和服务者,争取用最少的费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最优的价格将电力送到客户。供电企业只能在客户的满意中实现自己的各项目标。因此,营销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社会性、服务性、技术性和经营的统一性、生产和经营的整体性等。电力营销工作的基本内容:①办理业务扩充。解决客户新装、增容用电。②办理变更用电业务。电力营销工作的基本思路及意义:国家电力公司印发的《关于面向21世纪电力营销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基本思路是:为积极推进营销工作面向21世纪的改革与发展,加快电力营销工作市场化、法制化、现代化的改革步伐,在2010年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开拓、竞争、创新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电力营销管理体系,以合理的成本和高质量的服务满足全社会对电力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社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二、智能电网的实施对中国电力运营模式的作用
首先,改变目前独家购电的状况中国现有的电力交易模式主要是电网集中供电和部分大用户直接供电模式,前者占主导地位。这是由目前的电力结构决定的。中国火电的一大特点就是煤炭资源产地离主要电力负荷中心较远,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华北、西北地区,而主要能源消费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决定了长距离输电成为火电的主要输送方式,在这方面国家电网的集中购电和输电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高压、特高压输电适应这种长距离输电方式。而智能电网成功建立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分布式清洁能源。在中国要实施智能电网,必然要大力发展分布式清洁能源,中国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储量十分丰富,这为发展分布式清洁能源奠定了基础。分布式能源使得发电中心与负荷中心的距离缩短,为用户直接向发电厂商购电提供了方便,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用户的电力选择途径,为用户进行成本控制,选择最低成本的电力提供了可能。智能电网的实时、高速、双向的特点使用户能够实时了解自己的用电量及用电支出,以便进行合理的电力消费。其次,分布式能源体制的建立必然进一步打破垄断,加强电力市场的竞争如前所述,智能电网的实施通常以分布式清洁能源的发展为基础,而分布式清洁能源的发展必然促进多种能源的有效利用,缩短发电厂与能源负荷中心的距离。距离缩短一方面可以降低电网的输电成本,另一方面也方便发电厂向普通用户直接供电。用户用电选择权的增加不仅可以打破火电的相对垄断地位,促进其他清洁能源的发展,从而促进电源领域的竞争,同时由于距离的缩短使得直接供电成本相对降低,因而输电环节的垄断地位将会被打破。此外,智能电网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一场系统的制度革命。智能电网的局部实施可能只是IT和电力部门的事,但全面实施还涉及除以上两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如消费者、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群体。智能电网技术将改变电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状况,调高电力市场的制度效率。
三、我国智能电网的实施及其存在的瓶颈与优势条件
智能电网建设对我国的电力交易模式具有重要影响。我国在建设智能电网上存在制度瓶颈,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首先,存在的瓶颈,①中国的电力市场制度安排导致目前推进智能电网的艰难中国的电力市场制度安排是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强制性制度变迁是一种由上而下的变迁,其优势在于政府的力量强大,从而使政策推出的时间短,由政府的强制力来保证执行。强制性制度变迁不是微观经济主体基于潜在获利性动机自发推动的,从而存在制度变迁动力缺乏的问题。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微观经济主体主动寻求潜在获利机会的自发行为导致的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动力较强。中国的电力市场制度由于是政府按既定目标推动的,在改革到达一定阶段会形成各种既得利益集团,从而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阻力。②缺乏法律和政策扶持在IBM曾经发布的未来5年中改变生活的5项创新中,以智能电网为代表的“智慧能源”首当其冲。诚然,在全球资源逐渐稀缺的今天,智能电网的出现无疑是一场令人欣喜的革命。然而,当技术准备好的时候,更大的阻力也许来自体制。为有效促进智能电网建设,美国于2007年12月颁布“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2007”,确立了国家层面的电网现代化政策,设立新的专责联邦委员会,并界定其职责与作用,建立问责机制,同时建立激励机制,促进股东投资。在政策层面,智能电网成为美国政府的振兴经济计划的一部分。相比之下,中国的各种关于能源及电力方面的法律没有这方面的表述,政策上也缺少相应安排。其次,中国实施智能电网的优势除了建设瓶颈以外,中国建设智能电网也有自己的优势。如IBM公司中国区高级电力专家MartinHauske认为,与美国相比,中国电力行业的基础建设要先进得多,美国有的变电器用了40a,没有收集数据的功能,中国的变电器却有,而且很新。他认为,中国电网起点高,实现智能化更容易。
总之,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急需相关配套智能化管理体系的支持不断完善的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将在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构建新型电力营销理念、实现供电企业与客户双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建立在高度信息化平台上的電力营销智能化系统不仅需要先进硬件基础设施的支撑以实现客户知识的实时分析、数据挖掘、智能响应以及数据库更新还需要制定合理的客户知识管理模式、客户负荷管控策略、客户信用评价标准、客户关系管理策略以及客户资源价值评价准则以确保电力营销智能化系统的有效落地和高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