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发展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anwan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起于19世纪初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蓬勃发展于20世纪,不仅成为发达国家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也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目前,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专业合作社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成为解决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竞争矛盾的重要途径,必将对垦区经济快速、健康、平稳发展具有助推作用。
  关键词:合作社发展;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1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颁布实施八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引导、支持和规范下,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到2013年末,依法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5万多家、覆盖全国91%的村和27%的农户,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随着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职工群众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需求逐年增大,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为发展地方经济、富裕职工群众的一个重要抓手。
  一、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为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垦区国有农场经营体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由数量扩张向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重的方向转变,由注重生产联合向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方向转变,由单一要素合作向劳动、技术、资金、土地等多要素合作方向转变。
  目前,垦区国有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有不少国有农场依托农业、畜牧、农机、旅游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垦区宝泉岭管理局共青农场为例,按照国家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标准,共青农场通过宣传发动、政策驱动、利益联动和标准带动,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从法人治理结构、经营和财务管理等方面明确了规范性和示范性合作社的标准,通过批量购进农业生产资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有机衔接,形成了一批名、特、优农产品,扩大了产品知名度,促进了农产品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截止去年年底,共青农场在工商部门登記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2家,总注册资本5411万元,资产总额6021万元,社员人数134人,耕地面积4.1万亩,养殖业存栏1.5万头,净利润高达500万元。其中:牧友合作社与双汇北大荒肉业建立合作关系,并成为北京301医院和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定点供肉单位;新宇合作社的“北润”有机米远销北京、上海等地,并成为垦区驰名商标,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实践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很好地解决家庭经营与市场经济的衔接问题,有效地解决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干”不了的难题,是对农村经营体制的丰富、发展、完善和创新。
  二、制约黑龙江省国有农场合作社发展的瓶颈
  目前,国有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成效显著,成果丰硕。但还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区域发展不平衡,服务功能没有充分发挥等实际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不相适应,在发展质量、人才素质、运行程序、制度体系等方面仍有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不统一,观念认识不够。由于多年来国有农场农业发展以家庭农场为主,导致部分干部职工思想观念狭隘,缺乏超前思维,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认同能力较差,同时还存在对合作社发展意识薄弱的现象,这些都成为发展合作社的最大障碍。
  (二)素质不一致,专业人才缺乏。近几年,虽然各乡镇企业大力引进各类高端人才,但是缺乏合作社发展需要的经营管理类高级人才,尤其是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经营合作社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三)体系不健全,扶持力度不够。虽然国家明确具体部门负责牵头服务指导合作社发展,但是在扶持发展的政策上还不够详实、具体,缺乏明确依据和具体操作规则,以及各项优惠政策,也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推进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
  三、加快推进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合作社发展的对策研究
  黑龙江垦区地广人稀,可耕地多,规模经营优势明显。从加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着眼,黑龙江垦区各国有农场亟需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尤其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要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更是迫切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深刻认识发展农业合作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抓紧抓好农工专业合作社建设,把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落到实处。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兴产业,垦区国有农场要想加快合作社发展步伐,就要充分认清国家实施“合作社”战略的重要性,破除落后守旧意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整合本地区所有适宜发展合作社的各类资源,利用国家相关政策,充分利用新闻、广播、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民合作社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广大职工群众和领导干部掌握和运用相关精神,充分调动发展合作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快成立各类合作社,打造符合自身资源禀赋的亮点、强势合作社发展集群。
  (二)强化引导,推动发展。按照发展合作社的要求,国有农场应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出台适合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按照“农场服务、职工参与”的发展要求,成立农场服务合作社发展协调机构,明确分工职责,定期组织召开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合作社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及时总结宣传优秀合作社、示范合作社及带头人的好经验,为职工群众树立榜样,让社会各界广泛知晓,不断增强职工群众创办合作社的信心和动力,吸引更多的组织和能人带头领办合作社,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到合作社。
  (三)创新模式,建立机制。合作社是当前国家发展最快、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垦区国有农场应积极推广完善“合作社 农户”、“企业 合作社 农户”、“市场 合作社 农户”等经营模式,将产业化经营各主体有机联合起来,完善合作社经济组织与成员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分配关系,探索保底分红、按股分红、二次返利、收益分成等利益联结机制,保证社员公平合理的收益,促进产业一体化发展,带动农民参与经营、获得更多收益。
  (四)汇聚创意,培养人才。发展合作社要坚持人才领先战略,坚持立足需要、着眼发展、重在实用的用人原则,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提供岗位,提高待遇,增强各类人才投身国有农场合作社发展的积极性。针对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现有合作社管理者和社员的文化水平,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重点对合作社社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会管理、懂技术、善经营的合作社骨干人才,不断加强对合作社的研究,能源源不断提供支持的创意智库,积极开展创意头脑风暴等活动,使其能“带头致富、带动致富、带领致富”。
  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发展合作社是是解决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竞争矛盾的重要途径,是助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垦区各国有农场要紧跟国家发展合作社的步伐,及时了解最新动态和相关政策,认真学习合作社发展的相关理论,加深对合作社的理解,用创新的思路开展对合作社发展知识的研究和讨论,进一步推进垦区国有农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民市场主体地位,推进农村民主管理。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超声雾化吸入治疗120例小儿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住院部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 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
本文介绍了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从“长期整体规划、按需分步建设、推进两化融合”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对中小型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思维导图(TheMindMap)是由东尼·博赞创始的一种实用性思维工具,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既可以帮助高中生客服学习障碍,还可以让高中生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激
每当党的节日来临,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爷爷,他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爷爷弟兄五人,全都参过军,扛过枪,保卫过边疆。而爷爷又是党员,身先士卒,从小到大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地震过后全国人民立刻支援汶川,身为共产党员的爷爷当然也不例外。那天,我放学回家看见爷爷的屋子里有好多的书包,我高兴地跑过去问那是不是给我的。爷爷和蔼地说:“乖孙女,汶川现在发生了地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对促进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企业要想得到
我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成为单位健康发展的基础。但是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由于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重视程度不足,没有针对员工的
装饰艺术是人类的早期文明之一,是人类的意识,思想与情感和精神信仰的反映和视觉表现.随着文明的发展,装饰艺术有了更加精确的分界点,一方面是更看重美学价值的精神境界的美
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以甘肃广播电视大学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团队为例,介绍教学团队建设的运行情况,分析运行效果.
吉林省大安市安广镇永富村现有8个村民小组,386个农户,农业人口1466人,农村劳动力77个,全村耕地面积846.55公顷,草地面积300公顷,林地面积30公顷,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500元
我们利用问卷调查法对贵州城乡居民城乡进行调查,深入了解城乡居民对物价变化的真实感受,发现农村居民感受到的物价上涨幅度低于城市居民,但农村居民收入低,应对物件上涨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