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民歌产自于民间,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口头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河南民歌作为传统民歌的一大体系,在我国民歌界独树一帜。本文就从方言对民歌的旋律、节奏、歌词三方面的影响入手,来解析河南方言与传统民歌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河南方言;传统民歌
一、传统民歌简述
(一)传统民歌的定义
传统民歌是相对于创作民歌而言的,它指的是一般意义上的民歌,是人民群众在劳动生活中,为表达情感、反映生活或传授知识而口头创作、口头传唱的一种歌曲形式。由于它的产生和传播方式的特殊性,故而它的音乐在形式上有着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在情感方面也较为真挚、自然、粗朴、直率。
(二)方言与民歌的关系
“两地不同俗,异乡不同音”,我国地域广阔,语系丰富,民歌形式也丰富多彩,各地区民歌都独具特色。所谓“言为心声,歌为言之补充”,而传统的民歌又都是由方言来演唱,可见民歌与方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民歌的旋律、节奏及重音都与当地的方言一脉相承,民歌的情感非方言不能表达,很多音乐研究着都认为把任何地方的方言加以抑扬顿挫,节奏与音调加以控制地读出来,就与当地的民歌十分相像。
二、河南民歌的地方性色彩
河南地属平原地带,地域广阔,素有中华民族的摇篮之称。河南方言在民族共同语(即“雅言”)基础方言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与我们平时所说的普通话的咬字吐词以及语调上都十分相似,很多人都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普通话词都是在河南方言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但除去这些共性,两者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河南方言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与魅力。河南的民歌资源丰富,风格众多,演唱内容也包罗万象,记录着百姓日常和生活情感,由于在歌曲中加入了方言的因素,使其在歌词结构、韵律上体现出极强的口头程式,带有了更加浓厚的乡土气息。河南民歌在其旋律节奏以及歌词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是我国传统民歌中的一大亮点。下面我就对河南民歌的旋律、节奏以及歌词特点与河南方言的关系进行阐述。
(一)河南方言对传统民歌旋律的影响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的生命之根,而人类的语言是人表达情谊的高级信号,是旋律产生的本源。旋律在音乐中具有始祖性、主导性和重要性。从早期的《诗经》上看,歌曲的旋律是完全依附于语言音调的,基本上是在四声音调的基础上进行,它不能脱离语言语调而独立存在。
1.音调影响旋律
河南民歌按体裁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灯歌、等等。这些民歌都是根据当时劳动娱乐的情景,在语言基础上自发而成的,但是歌曲字音的变化相当明显,歌曲的感情与韵味都是通过音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这跟戏曲音乐创作中一贯遵循的“按字行腔”的方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如河南民歌《编花篮》中的第一句“编”、“摘”、“三”这些字,在普通话中本来是读一声,而在这首地道的河南民歌中,它却给人二声上扬的感觉,记谱时也加入了倚音,来突出特色,这正和河南北方地区说话的腔调是一致的。而唱词“三朵两朵摘一篮”中的“朵”,在普通话中念三声,而在这首歌演绎出来的却是加重音四声,并且还唱成河南人习惯用语中的儿化音“朵儿”,更给这首歌赋予了欢快活泼的情绪。把三声唱成四声造成下滑,和上述的一声唱成二声是一样的,整首歌下来给人的感觉跟河南人说话的音调一致,简直就是音乐化了的河南话。
2.语调影响旋律
人们说话时的声调语气和抑扬顿挫,被称为语调。它与每个字的音调密不可分,而且从语调的高低、长短、强弱、断连中我们还能体会出感情色彩的变化,例如喜、怒、哀、乐等等,河南人说话语调多往上扬。
新蔡县的《王大嫂卖饺子》是比较典型的句句上扬的的例子,它是一首以农村人的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叙事性歌曲。描写的是村妇王大嫂早起梳妆打扮,去集市赶会,捎带着去做卖饺子生意的故事。歌曲各乐句的后半部分开始上扬,其两段的结尾处都是的落音规律,歌手第一人称的叙述性演唱与这种上扬的曲调相配合,更能突出农民朴实质朴的性格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这种曲子结尾处上扬的落音规律在河南民歌中比较普遍,例如安阳民歌《哥嫂贤惠》与《王大嫂卖饺子》相同,其落音都是和等等,这是河南民歌的一大特点——句尾语调上扬。河南民歌语言中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语调重音,河南方言用语比较重,声音洪亮,这一特点在歌曲《编花篮》中最能体现,歌曲开头的连续三个“编”“摘”以及曲中的“银”、“开”、“好”等字,无论是节奏上还是旋律上都明显的加重表现。歌曲从这些方言字上刻画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像在用河南话讲故事一样生动有趣。但如果我们按机械的四声语气去演绎这些歌曲,就会显得呆板干枯,毫无故事意义了。诸如此类的河南特色民歌还有很多,例如正阳县的《十二时辰》、《王大娘钉缸》等等。
(二)河南方言的节奏在传统民歌中的体现
赖先刚先生说过:“语言的音乐美重要在节奏上,而音乐的节奏美与语言的节奏美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4]。在给中文歌曲配旋律时,同一句子在不同单音上加以强调,就会使句子的潜在意义发生变化,形成独特的节奏。陈雅先先生在编著的《乐理与视唱练耳》第二册教科书中写到:在歌曲中要突出强调某个字,往往用以下几种方法:1、将这个音安排到强拍上,2、提高这个音的音调,3、加强该音节对应的音符时值(如切分音),4、采用一字多音的“花腔式”或旋律上行。而民歌是自然形成的,它不经过加工,也不经过刻意的雕琢,因此它的节奏往往更接近当地的方言。河南民歌由于方言的影响大都为2/4拍或4/4拍,散拍子与复合拍子都比较少见,结构简单规整,节奏明显,且强弱对比鲜明。例如河南民歌《纺纱》。
这首歌是一首典型的叙事小调,节奏上采用的河南民歌惯用的节拍形式2/4拍,节奏简单又富于规律。歌曲的第一句歌词中的“本性韩”中的“韩”,与“韩家湾”中的“湾”,以及“没有家产”中的“产”,在河南方言中都应是加重音,陈述时通过第一人称对这些字的强调,将自己的姓氏,住址,以及生活状况更加清晰地陈述出来,因此在演唱上歌曲中的这三个字所在位置也都自然地被放在了各小节的强拍上,音调都有明显的提高,并且全部用了的切分节奏型,很自然的將陈雅先先生提出的节奏谱写手法融入其中,不但没有破坏歌曲的节奏美感,又匠心独运的散发出浓郁的河南乡土气息。
1.民歌中方言特征词的使用
方言中的特征词最能体现一个地区的方言特点,它也是区分各地方言的重要依据。河南民歌中方言特征词运用到民歌中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在信阳商城民歌《八段锦》中,歌词“小小鲤鱼压红腮,头摇尾巴摆”,“尾巴”的“尾”不念普通话中的“wei”,而是说成多念“yi”;而乐句“你要想妹子”,“上江子游到下江子来”,中的“子”都要带儿话音,读作“子儿”。这些都与商城方言特征一脉相称。
参考文献:
[1]顾之川.河南方言词考释[J].许昌师专学报,1990,(01).
[2]李晋东.方言色彩区与民族色彩区的共性探讨[J].黄河之声,2011,(12).
[3]杨荫浏.语言音乐学初探[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关键词】:河南方言;传统民歌
一、传统民歌简述
(一)传统民歌的定义
传统民歌是相对于创作民歌而言的,它指的是一般意义上的民歌,是人民群众在劳动生活中,为表达情感、反映生活或传授知识而口头创作、口头传唱的一种歌曲形式。由于它的产生和传播方式的特殊性,故而它的音乐在形式上有着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在情感方面也较为真挚、自然、粗朴、直率。
(二)方言与民歌的关系
“两地不同俗,异乡不同音”,我国地域广阔,语系丰富,民歌形式也丰富多彩,各地区民歌都独具特色。所谓“言为心声,歌为言之补充”,而传统的民歌又都是由方言来演唱,可见民歌与方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民歌的旋律、节奏及重音都与当地的方言一脉相承,民歌的情感非方言不能表达,很多音乐研究着都认为把任何地方的方言加以抑扬顿挫,节奏与音调加以控制地读出来,就与当地的民歌十分相像。
二、河南民歌的地方性色彩
河南地属平原地带,地域广阔,素有中华民族的摇篮之称。河南方言在民族共同语(即“雅言”)基础方言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与我们平时所说的普通话的咬字吐词以及语调上都十分相似,很多人都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普通话词都是在河南方言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但除去这些共性,两者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河南方言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与魅力。河南的民歌资源丰富,风格众多,演唱内容也包罗万象,记录着百姓日常和生活情感,由于在歌曲中加入了方言的因素,使其在歌词结构、韵律上体现出极强的口头程式,带有了更加浓厚的乡土气息。河南民歌在其旋律节奏以及歌词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是我国传统民歌中的一大亮点。下面我就对河南民歌的旋律、节奏以及歌词特点与河南方言的关系进行阐述。
(一)河南方言对传统民歌旋律的影响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的生命之根,而人类的语言是人表达情谊的高级信号,是旋律产生的本源。旋律在音乐中具有始祖性、主导性和重要性。从早期的《诗经》上看,歌曲的旋律是完全依附于语言音调的,基本上是在四声音调的基础上进行,它不能脱离语言语调而独立存在。
1.音调影响旋律
河南民歌按体裁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灯歌、等等。这些民歌都是根据当时劳动娱乐的情景,在语言基础上自发而成的,但是歌曲字音的变化相当明显,歌曲的感情与韵味都是通过音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这跟戏曲音乐创作中一贯遵循的“按字行腔”的方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如河南民歌《编花篮》中的第一句“编”、“摘”、“三”这些字,在普通话中本来是读一声,而在这首地道的河南民歌中,它却给人二声上扬的感觉,记谱时也加入了倚音,来突出特色,这正和河南北方地区说话的腔调是一致的。而唱词“三朵两朵摘一篮”中的“朵”,在普通话中念三声,而在这首歌演绎出来的却是加重音四声,并且还唱成河南人习惯用语中的儿化音“朵儿”,更给这首歌赋予了欢快活泼的情绪。把三声唱成四声造成下滑,和上述的一声唱成二声是一样的,整首歌下来给人的感觉跟河南人说话的音调一致,简直就是音乐化了的河南话。
2.语调影响旋律
人们说话时的声调语气和抑扬顿挫,被称为语调。它与每个字的音调密不可分,而且从语调的高低、长短、强弱、断连中我们还能体会出感情色彩的变化,例如喜、怒、哀、乐等等,河南人说话语调多往上扬。
新蔡县的《王大嫂卖饺子》是比较典型的句句上扬的的例子,它是一首以农村人的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叙事性歌曲。描写的是村妇王大嫂早起梳妆打扮,去集市赶会,捎带着去做卖饺子生意的故事。歌曲各乐句的后半部分开始上扬,其两段的结尾处都是的落音规律,歌手第一人称的叙述性演唱与这种上扬的曲调相配合,更能突出农民朴实质朴的性格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这种曲子结尾处上扬的落音规律在河南民歌中比较普遍,例如安阳民歌《哥嫂贤惠》与《王大嫂卖饺子》相同,其落音都是和等等,这是河南民歌的一大特点——句尾语调上扬。河南民歌语言中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语调重音,河南方言用语比较重,声音洪亮,这一特点在歌曲《编花篮》中最能体现,歌曲开头的连续三个“编”“摘”以及曲中的“银”、“开”、“好”等字,无论是节奏上还是旋律上都明显的加重表现。歌曲从这些方言字上刻画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像在用河南话讲故事一样生动有趣。但如果我们按机械的四声语气去演绎这些歌曲,就会显得呆板干枯,毫无故事意义了。诸如此类的河南特色民歌还有很多,例如正阳县的《十二时辰》、《王大娘钉缸》等等。
(二)河南方言的节奏在传统民歌中的体现
赖先刚先生说过:“语言的音乐美重要在节奏上,而音乐的节奏美与语言的节奏美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4]。在给中文歌曲配旋律时,同一句子在不同单音上加以强调,就会使句子的潜在意义发生变化,形成独特的节奏。陈雅先先生在编著的《乐理与视唱练耳》第二册教科书中写到:在歌曲中要突出强调某个字,往往用以下几种方法:1、将这个音安排到强拍上,2、提高这个音的音调,3、加强该音节对应的音符时值(如切分音),4、采用一字多音的“花腔式”或旋律上行。而民歌是自然形成的,它不经过加工,也不经过刻意的雕琢,因此它的节奏往往更接近当地的方言。河南民歌由于方言的影响大都为2/4拍或4/4拍,散拍子与复合拍子都比较少见,结构简单规整,节奏明显,且强弱对比鲜明。例如河南民歌《纺纱》。
这首歌是一首典型的叙事小调,节奏上采用的河南民歌惯用的节拍形式2/4拍,节奏简单又富于规律。歌曲的第一句歌词中的“本性韩”中的“韩”,与“韩家湾”中的“湾”,以及“没有家产”中的“产”,在河南方言中都应是加重音,陈述时通过第一人称对这些字的强调,将自己的姓氏,住址,以及生活状况更加清晰地陈述出来,因此在演唱上歌曲中的这三个字所在位置也都自然地被放在了各小节的强拍上,音调都有明显的提高,并且全部用了的切分节奏型,很自然的將陈雅先先生提出的节奏谱写手法融入其中,不但没有破坏歌曲的节奏美感,又匠心独运的散发出浓郁的河南乡土气息。
1.民歌中方言特征词的使用
方言中的特征词最能体现一个地区的方言特点,它也是区分各地方言的重要依据。河南民歌中方言特征词运用到民歌中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在信阳商城民歌《八段锦》中,歌词“小小鲤鱼压红腮,头摇尾巴摆”,“尾巴”的“尾”不念普通话中的“wei”,而是说成多念“yi”;而乐句“你要想妹子”,“上江子游到下江子来”,中的“子”都要带儿话音,读作“子儿”。这些都与商城方言特征一脉相称。
参考文献:
[1]顾之川.河南方言词考释[J].许昌师专学报,1990,(01).
[2]李晋东.方言色彩区与民族色彩区的共性探讨[J].黄河之声,2011,(12).
[3]杨荫浏.语言音乐学初探[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