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有余必中不足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h644894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个道学家生性乖僻,好以苛刻的礼法来约束学生,学生们因此很讨厌他。一天晚上,道学家在月下散步,看见花丛中隐约有人影,他怀疑是邻家偷菜的,便逼过去质问,却是一个美人藏在树后。美人跪着回答:“我是狐女,因为你是个正人君子,不敢靠近,所以夜里来折花。不料被先生看见了,请饶恕我。”她言词柔婉,顾盼之间风情万种。道学家被迷住了,用话挑逗她,她便宛转娇羞、半推半就地投向了道学家的怀抱中。
   接下来发生的事是不难揣度的,两人一直缠绵亲热到快天亮。道学家生怕被人发现,于是催狐女快走。狐女说:“外面有人声,我能从窗缝里出去,你不必担心。”不一会儿,朝阳满窗,学生们拿着经书都来了,狐女仍然放下帐子躺在床上。道学家心神不安,满心期望别人看不见,可忽然听外面说某某老奶奶接女儿来了。狐女披上衣服径直出来,坐在讲席上,理了一下头发,整了整衣襟,致歉说:“我没带梳妆用具,暂时回去梳洗,有时间再来探望您,请把昨夜陪睡的酬金付给我。”——原来她是新来的艺妓,几个学生买通了她演出了这场戏。
   这是清人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中讲述的一则故事。这故事中的男主角道学家,平时道貌岸然,对自己的学生要求甚为严格,但非常不幸的是,在他道貌岸然的背后,竟然是男盗女娼——一个新来的艺伎并没有太费周折,竟然就将他骗到了。而在道学家如此轻易地就被艺伎骗到的背后,是男人的弱点,更是道学家的虚伪——我们能够想到的是,既然在讲学的场所,在他跟学生讲礼法之事的时候,都能发生这样事儿,那么,在别的场所,别的时间,即便发生更加出格的事儿,恐怕也算不得奇怪吧?
   作为道学家,其自身应该有比之一般人更高的道德自觉;当你要求你的学生做到的时候,首先你自己就要做到,对于礼法心存敬畏。那么,这位道学家到底如何呢?艺伎也不过是耍了一个小小的手段,自称狐女,并在他面前稍稍卖弄了一下风情,道学家便心旌摇曳,把道德礼法之类全甩在脑后了!而透过这位道学家的假面具,纪昀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堪称经典:外有余必中不足,岂不信乎?——其大意,一个人如果外表装得过分,那么,其心中必然有所欠缺,这话很有道理。为什么?因为今天在我们身边,并不乏与故事中的道学家类似的人物,比如说,某些人动辄受贿索贿数以百万计、千万计、上亿计,可却喜欢在公眾面前装出一副清明廉洁的模样,甚至大讲反腐倡廉之类。故此,我们不能不说,纪昀真的眼光很毒。
   “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恰恰可能真的有 “鬼”!所以,对于此类表演显然超出一定限度的人,我们是不是该保持应有的警惕?
  陈明贵/图
其他文献
前些日,拜读了张蓬云先生的《不惹小人》一文。作者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把历史上的几个小人物,羊斟、范疆、张达都拉入了“小人”的“朋友圈”,我觉得张蓬云先生恨小人的牙印是咬错了地方。   先说“车夫羊斟”,华元被任命为宋国的主帅去迎战郑国,战前杀羊置酒慰劳将士,唯独怠慢了为自己驾戰车的车夫羊斟。有人建议华元给车夫羊斟一块肉吃,华元撇了撇嘴说:“打仗又不靠他!”第二天宋军与郑军决战,车夫羊斟就把战车赶
期刊
天理大概是弱者的朋友,或一个人在失意的时候求告的对象。很少有成功的人,或一个人在顺境的时候,会想起天理。这样的人或一个人在这样的时候,大多愿意将成功或顺意的原因,归功于自己的天资和努力。这使得天理总是带有悲剧的色彩。我想如果将天理拟人化,大概会长着一副苦瓜脸。   甚至天理本身,就是一个弱者。在你呼叫“我这样努力还不成功,还有天理吗”的时候,或者“他那样的人却成功了,天理何在”之际,不是天理不愿
期刊
从前,一位大法官非常仰慕皇后的美貌,皇后性感的嘴唇令他神魂颠倒,做梦都想亲一亲。但他只是妄想,因为他知道,如果胆敢冒犯皇后,必定会被国王送上断头台。   这天,大法官忍不住把他的秘密告诉了御医。御医笑了笑,神秘地说:“我可以帮你实现这个愿望,如果你……”大法官马上答应,如得偿所愿,他付给御医一万金币。   御医配制了一种发痒的药水,买通了皇后的贴身侍女。侍女趁皇后洗澡时把药水涂在了皇后的口红上。皇
期刊
一次,与朋友交谈,谈起了生活中的“内疚与悔恨”,朋友向我吐露了这样的一件事情。三十多年前的一天,朋友乘火车去沈阳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火车车厢里,朋友的座位临近车门,与朋友斜对面的四个年轻人正在打扑克。他们玩得很高兴,很投入,个个兴致盎然。这时,从另一节车厢走进来一个高个子中年男人。只见他用眼睛扫视了一下附近的乘客,然后前胸趴在玩扑克年轻人座椅的靠背上,假装看玩扑克,却把手悄悄地伸进了年轻人挂在衣帽
期刊
我先声明,说“开卷有害”这话,不是反对读书。我也很不情愿抛出“开卷有害”的概念,觉得它有伤我崇拜了一辈子的书。但现在情况比较复杂,“卷”,可以是书卷,也可以是网文。况且对于“书”,我近时发现,大文豪们早就说过很不客气的话。  叶圣陶先生说:“不要盲从‘开卷有益’的成语,也不要相信‘为读书而读书’的迂谈。”(《读书的态度》)现代诗人何其芳阐释孟子的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时说:“问题在于是什么样的书
期刊
不去打扰别人的幸福,似乎不难做到,但不去打扰别人的痛苦,恐怕有时还真的容易“越界”。除了我们有同情弱者的天生气场外,还有种误区:“我是在帮助他,谈何打扰呢?”其实不然。   每年高考揭榜时,也是朋友亲戚间见面交谈、电话通话、微信会话分数的最多时刻。但这几年我逐渐养成了一种习惯,从不去主动打电话或微信问别人家孩子高考分数,哪怕是再好的朋友。考得很好的,即使你不去问也会有渠道获悉,事实上,一般人家对
期刊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而今已经是“读网时间”日益蚕食着“读书时间”的时代。认真静下来读书的人变得越来越少,而报纸读书版也越来越成为“珍稀动物”。   当然,郁闷之余,我们也想得明白这个理儿——   生活多彩,理念多元,时光碎片,节奏加快。即使想读书,总感觉时间似乎不够。   不过,在这样的气氛下,仍有一些喜爱读书的人,无论外面的世界怎么变化,无论网络多么发达,无论网文多么“鸡汤”,无论
期刊
实事求似,是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当年就历史研究和历史剧创作的根本区别,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我们通过一首古诗的创作,来看一看何为“实事求似”。   唐朝诗人杜牧的《赤壁》系七言绝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一首咏史诗。说的是一直深埋在泥沙里的断戟,虽历时久远,但并未完全锈蚀。把它捡起来磨洗干净,还能认出是三国赤壁之战的遗物。作者由此联
期刊
“共同富裕”四字,可谓百听不厌,就像恋人口中的“我爱你”,引无数英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更令无数草根心潮澎湃如醉如痴,甘愿为之竭尽所有。是何故?因为它道出了无数人求而不得的心声,勾画出人类渴盼了数千年的一张蓝图一个梦。特别是曾经品尝过不公,经受过贫困,或者富于济世情怀的人,更是难以抵挡对它的向往——试想,谁不想舒舒坦坦堂堂正正像个“人”样地活着,谁愿意自己或所爱的亲友沦落到食物链或者“鄙视链”的最底
期刊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打人莫打脸,揭人莫揭短”。因为,“面子”常与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尊严相联系,凡“生而有欲”的人都很看重面子。   爱“面子”好不好呢?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凡事皆一分为二的。一方面,太看重了“面子”容易出问题。说错了话,别人指出来了,你改过来就行了呗,可为了面子,硬是强词夺理,煮熟了的鸭子——嘴还硬,就是不改;做错了事怪别人,像那个“巧舌媳妇”,把饭烧糊了还有砂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