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方式给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论述了强化问题意识对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意义及作用,并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提出了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数学课堂 培养 问题意识
笔者曾观摩过“平面向量(第一课时)”的一节课,由于执教老师课前的认真准备及课堂上教师极富亲和力的表达,整堂课学生配合较好,师生一问一答,课堂氛围甚是热烈。但是,我对课中的一些问题却总感觉不是很到位,大概过程如下: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阅读第82~85页,回答下列问题(多媒体演示):
1、什么是向量? 2、怎么表示向量?
3、什么是向量的模? 4、有哪些特殊的向量?
5、什么是相等向量? 6、什么是平行向量、共线向量?
学生阅读5分钟后,教师就问题逐个提问了6位学生,同时详细板书所有概念,此环节共用时23分钟,自始至终,学生与老师都照本宣科、机械克隆课本文字。这里问题设置的特点是:把本节内容中的新概念分解为六个小问题,通过学生自学完成。这样的问题设置合理吗?这种问题极少有创造性、批判性,这种做法的直接结果将导致学生思考力水平下降,学生也就失去了自我组织、自我创新的能力和机会。在必备知识的前提下,如何在问题解决中激活学生自身的问题意识是教师在有效教学中的研究重点。
那么,什么是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从而达到激发求知欲望和活跃思维的效果。它表现为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际问题,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强烈的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人们个体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中学数学教学在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一、传统的提问方式给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已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提问的原则:典型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等,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提问方式:正问和反问,逆问与曲问,追问与连环问等。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传统”存在着缺陷、弊端——学生处在一种“待问”的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论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多么高超,提问的方式如何的巧妙,训练的只是学生的一种机械的“应答性行为”,教师牢牢把握着课堂教学的“提问权”。究其原因: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备课时主要思考的是“问什么”、“怎么问”、“何时问”;没有认真的思考“谁来问”、“哪些是学生可由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基本上是处于被动的“应答”状态。更严重的是,我们有一种普遍的看法:作为一名好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把所教的内容都“讲深讲透”,不给学生课后留下疑难。这势必导致教师对所讲内容的每个细节都作详尽的解说,占去了绝大部分的教学时间,因而学生几乎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及提出问题的空间。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硬把学生的思路套入预想的教案中,对超出预想的问题不予正面回答,使得提问成了引学生入“洞”的“圈套”,从而淡化了学生提问的意识。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将弱化,阻碍其提出问题能力的发展。
二、强化问题意识对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意义及作用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心理学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是: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平行公理能否证明”这一问题把人们引入非欧几何的新天地,并启迪人们对公理化方法作深入的探讨;“高次方程有没有求根公式”的问题导致了群论的诞生。这些理论与实践,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简单却是十分重要的命题: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
同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活动,而并非对于知识的被动接受。因此,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处于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促使他们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内在关键
笔者认为,多数教师为学生的“学”是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而对“问”则很少关心,很少要求,因此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会学不会问,只学不问。这是常见的教学弊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问”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善于“问”,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
1.引导学生辨析错解,在辨析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实践证明,经常让学生辨析错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性和批判性,有利于提高学生问问题的能力。如在课堂的教学中,经常留一些漏洞,促使学生提高警惕性,养成批判的眼光看问题,因而有助于激活学生内部的问题意识。
例 已知α为实数,对于一切实数x,函数f(x)=x2-4ax+2a+6的值域为[0,+∞],求函数g(a)=2-a|a+3|的值域。
让学生评判:对这一解法你能提出有关的问题吗?这一解法对吗?理由是什么?若不对,正确的解法是什么?先看已知条件是什么?它等价于△≤0吗?能否借助于图像?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已知条件等价于△=0。
2.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学生学习数学离不开问题解决。 克莱因常常对学生讲:“用新方法来解老问题,可以推动纯粹数学的发展。当我们对老问题有了更好理解,自然就会提出新问题。”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或之后,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变换问题。常用的方法有: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编拟新题等。
例:AB 为过定椭圆左焦点F的弦,求AB中点的轨迹方程。
该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求解。解后比较其利弊。进而还可以提出问题:大家能否运用有关知识,将上述题目改编,学生通过讨论,提出了以下一些问题:
①将题中的椭圆分别改成双曲线、抛物线,求相应的轨迹;
②将题目中的焦点改为坐标平面上一定点,曲线分别改为圆、双曲线、抛物线,求相应的轨迹;
③将题中的结论改为:求弦 的一个定比分点(如三等分点)的轨迹;
④将过定点的弦改为定向的弦(即平行线)或具有定长的弦,求弦的中点的轨迹。
3.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提出问题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求实、说理、批判、质疑等理性思维的习惯",使课堂成为"既有教师讲授和指导,也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场所,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成为主动的富有个体创造意识的认知过程。学习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敢于批判质疑、活跃问题意识、优化思维品质。在在高三复习数列时我举了一道高考题:设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且S3+S6=2S9,求数列的公比q。略解:若q=1,则由条件S3+S6=9a1,2S9=18a1,有S3+S6≠2S9,所以q≠1。代入公式得(2q3+1)此答案跟标准答案是一致的,是将此数列作为实数列。可是有学生就对标准答案提出异议,认为还应考虑公比为复数的情况,这位学生的质疑在班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事实上对于公比为实数或为复数的争论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培养了问题意思,克服了思维定势,这不能不说是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次展现。
4.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在个人日常思维中,含有不少数学运算和关系。发现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良好的数学素质之一。因此,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生在身边的现象,然后概括成数学问题。如生活中的储蓄利率问题、购物容量问题;生产中的成本问题,合理用料问题,最佳决策问题等等。在平时结合所教内容,渗透应用题的教学,并收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加以解决,给学生以示范作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
此外,还有很多找问题的方法,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采用各种方法,激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尽可能让学生独立解答问题。
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外在方法和策略
1、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于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观,为学生大胆提问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问。同时,要把“提问权”还给学生,在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创设新的师生关系,敢于放下架子,勇于丢掉面子,给学生创造一种敢想、敢说、敢做的开放氛围,切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信任他们,尊重其提问的权利,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是教师意想不到的,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教师也得到了解放。即使学生提的“问题”是多么幼稚,甚至离奇,毕竟是他们头脑思维活动的结果,教师可以了解、掌握以便调整教学。一旦学生形成了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品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潜力,激发出发现力和创造力,创新精神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2、优化问题萌生的土壤,让学生有问题“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要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环境,为学生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方法。有的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里给学生提很多问题,而这些所谓的“问题”,多数不具备问题的价值,实质上仍然是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巧妙地设疑、激疑和质疑,科学地释疑、解疑,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最终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笔者在“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复习课)的教学中,曾设计一例:已知直线y=2x+m与抛物线y=x2相交于A 、B两点,若 (请你添加条件),求m的值。显然这是一个条件开放题,有较大的思维空间,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层次的施展,课堂上发现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补充的条件形形的知识有韦达定理、弦长公式、中点坐标公式、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两直线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等等, 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3、设置悬念留下疑点,“诱”学生问
孔子说:“疑,思之始,学之端”。有疑问,才能产生学习的需要。例如,曾经有教师利用错误“范例”教学,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能力,达到的效果竟比正确的范例更为“光彩夺目”。
课堂上,开始时的平静被打破了,由“窃窃私语”发展到有人“躁动”。教师适时鼓动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解法互相交流讨论,究竟哪种解法正确?对在哪里?错在哪里?课堂气氛顿时“热闹”起来,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就此展开。经过师生共同努力,最后学生提出本题为错题。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学生能够大胆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当然,我们并不能频繁使用错误“范例”教学,但是偶然的几次,却能够很好的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知识经济和科技发展对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因而,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引导和培养。惟有如此,才能突破学生思维定势的局限,增强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盛群力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心理学原理——重构和改革学校的架构(美国1997)
[2]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 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11
[3]镇方岳.一堂用错误“范例”教学课的纪实. 数学通报,2006,3
(浙江省乐清中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 培养 问题意识
笔者曾观摩过“平面向量(第一课时)”的一节课,由于执教老师课前的认真准备及课堂上教师极富亲和力的表达,整堂课学生配合较好,师生一问一答,课堂氛围甚是热烈。但是,我对课中的一些问题却总感觉不是很到位,大概过程如下: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阅读第82~85页,回答下列问题(多媒体演示):
1、什么是向量? 2、怎么表示向量?
3、什么是向量的模? 4、有哪些特殊的向量?
5、什么是相等向量? 6、什么是平行向量、共线向量?
学生阅读5分钟后,教师就问题逐个提问了6位学生,同时详细板书所有概念,此环节共用时23分钟,自始至终,学生与老师都照本宣科、机械克隆课本文字。这里问题设置的特点是:把本节内容中的新概念分解为六个小问题,通过学生自学完成。这样的问题设置合理吗?这种问题极少有创造性、批判性,这种做法的直接结果将导致学生思考力水平下降,学生也就失去了自我组织、自我创新的能力和机会。在必备知识的前提下,如何在问题解决中激活学生自身的问题意识是教师在有效教学中的研究重点。
那么,什么是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从而达到激发求知欲望和活跃思维的效果。它表现为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际问题,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强烈的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人们个体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中学数学教学在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一、传统的提问方式给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已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提问的原则:典型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等,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提问方式:正问和反问,逆问与曲问,追问与连环问等。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传统”存在着缺陷、弊端——学生处在一种“待问”的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论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多么高超,提问的方式如何的巧妙,训练的只是学生的一种机械的“应答性行为”,教师牢牢把握着课堂教学的“提问权”。究其原因: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备课时主要思考的是“问什么”、“怎么问”、“何时问”;没有认真的思考“谁来问”、“哪些是学生可由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基本上是处于被动的“应答”状态。更严重的是,我们有一种普遍的看法:作为一名好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把所教的内容都“讲深讲透”,不给学生课后留下疑难。这势必导致教师对所讲内容的每个细节都作详尽的解说,占去了绝大部分的教学时间,因而学生几乎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及提出问题的空间。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硬把学生的思路套入预想的教案中,对超出预想的问题不予正面回答,使得提问成了引学生入“洞”的“圈套”,从而淡化了学生提问的意识。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将弱化,阻碍其提出问题能力的发展。
二、强化问题意识对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意义及作用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心理学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是: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平行公理能否证明”这一问题把人们引入非欧几何的新天地,并启迪人们对公理化方法作深入的探讨;“高次方程有没有求根公式”的问题导致了群论的诞生。这些理论与实践,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简单却是十分重要的命题: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
同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活动,而并非对于知识的被动接受。因此,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处于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促使他们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内在关键
笔者认为,多数教师为学生的“学”是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而对“问”则很少关心,很少要求,因此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会学不会问,只学不问。这是常见的教学弊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问”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善于“问”,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
1.引导学生辨析错解,在辨析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实践证明,经常让学生辨析错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性和批判性,有利于提高学生问问题的能力。如在课堂的教学中,经常留一些漏洞,促使学生提高警惕性,养成批判的眼光看问题,因而有助于激活学生内部的问题意识。
例 已知α为实数,对于一切实数x,函数f(x)=x2-4ax+2a+6的值域为[0,+∞],求函数g(a)=2-a|a+3|的值域。
让学生评判:对这一解法你能提出有关的问题吗?这一解法对吗?理由是什么?若不对,正确的解法是什么?先看已知条件是什么?它等价于△≤0吗?能否借助于图像?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已知条件等价于△=0。
2.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学生学习数学离不开问题解决。 克莱因常常对学生讲:“用新方法来解老问题,可以推动纯粹数学的发展。当我们对老问题有了更好理解,自然就会提出新问题。”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或之后,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变换问题。常用的方法有: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编拟新题等。
例:AB 为过定椭圆左焦点F的弦,求AB中点的轨迹方程。
该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求解。解后比较其利弊。进而还可以提出问题:大家能否运用有关知识,将上述题目改编,学生通过讨论,提出了以下一些问题:
①将题中的椭圆分别改成双曲线、抛物线,求相应的轨迹;
②将题目中的焦点改为坐标平面上一定点,曲线分别改为圆、双曲线、抛物线,求相应的轨迹;
③将题中的结论改为:求弦 的一个定比分点(如三等分点)的轨迹;
④将过定点的弦改为定向的弦(即平行线)或具有定长的弦,求弦的中点的轨迹。
3.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提出问题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求实、说理、批判、质疑等理性思维的习惯",使课堂成为"既有教师讲授和指导,也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场所,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成为主动的富有个体创造意识的认知过程。学习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敢于批判质疑、活跃问题意识、优化思维品质。在在高三复习数列时我举了一道高考题:设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且S3+S6=2S9,求数列的公比q。略解:若q=1,则由条件S3+S6=9a1,2S9=18a1,有S3+S6≠2S9,所以q≠1。代入公式得(2q3+1)此答案跟标准答案是一致的,是将此数列作为实数列。可是有学生就对标准答案提出异议,认为还应考虑公比为复数的情况,这位学生的质疑在班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事实上对于公比为实数或为复数的争论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培养了问题意思,克服了思维定势,这不能不说是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次展现。
4.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在个人日常思维中,含有不少数学运算和关系。发现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良好的数学素质之一。因此,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生在身边的现象,然后概括成数学问题。如生活中的储蓄利率问题、购物容量问题;生产中的成本问题,合理用料问题,最佳决策问题等等。在平时结合所教内容,渗透应用题的教学,并收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加以解决,给学生以示范作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
此外,还有很多找问题的方法,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采用各种方法,激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尽可能让学生独立解答问题。
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外在方法和策略
1、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于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观,为学生大胆提问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问。同时,要把“提问权”还给学生,在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创设新的师生关系,敢于放下架子,勇于丢掉面子,给学生创造一种敢想、敢说、敢做的开放氛围,切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信任他们,尊重其提问的权利,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是教师意想不到的,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教师也得到了解放。即使学生提的“问题”是多么幼稚,甚至离奇,毕竟是他们头脑思维活动的结果,教师可以了解、掌握以便调整教学。一旦学生形成了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品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潜力,激发出发现力和创造力,创新精神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2、优化问题萌生的土壤,让学生有问题“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要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环境,为学生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方法。有的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里给学生提很多问题,而这些所谓的“问题”,多数不具备问题的价值,实质上仍然是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巧妙地设疑、激疑和质疑,科学地释疑、解疑,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最终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笔者在“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复习课)的教学中,曾设计一例:已知直线y=2x+m与抛物线y=x2相交于A 、B两点,若 (请你添加条件),求m的值。显然这是一个条件开放题,有较大的思维空间,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层次的施展,课堂上发现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补充的条件形形的知识有韦达定理、弦长公式、中点坐标公式、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两直线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等等, 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3、设置悬念留下疑点,“诱”学生问
孔子说:“疑,思之始,学之端”。有疑问,才能产生学习的需要。例如,曾经有教师利用错误“范例”教学,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能力,达到的效果竟比正确的范例更为“光彩夺目”。
课堂上,开始时的平静被打破了,由“窃窃私语”发展到有人“躁动”。教师适时鼓动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解法互相交流讨论,究竟哪种解法正确?对在哪里?错在哪里?课堂气氛顿时“热闹”起来,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就此展开。经过师生共同努力,最后学生提出本题为错题。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学生能够大胆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当然,我们并不能频繁使用错误“范例”教学,但是偶然的几次,却能够很好的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知识经济和科技发展对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因而,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引导和培养。惟有如此,才能突破学生思维定势的局限,增强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盛群力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心理学原理——重构和改革学校的架构(美国1997)
[2]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 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11
[3]镇方岳.一堂用错误“范例”教学课的纪实. 数学通报,2006,3
(浙江省乐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