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应巧妙导入,先声夺人。巧妙的导入,能有效的诱导学生对课题产生对应的感情,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瞬时记忆得到提升,高效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及自主能动性,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开发学生的智力,促发学生的情感,巧妙的导入在课堂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无定法,贵在定法,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现归纳为一下几种:游戏导入,激发兴趣;问题导入,激发参与;故事导入,激发热情;操作导入,诱发参与。
关键词:数学;导入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它具有极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及严密性,并且普及到了人们的现实生活。然而学生该阶段的思维处于具体性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过程,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抽象具有逻辑性的数学问题,所以具体形象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问题,具体想象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重要媒介,是传递给学生有效的方法之一,是重要信息的来源。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因注意有具体到抽象,那么巧妙的导入就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及求知欲,融入数学的学习中,快速有效的获取知识,发散思维,提高实践探究的能力。
教师为了使学生对学习具有极高的求知欲,极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热情,需要对课程进行巧妙的导入。导入是开启课堂的第一步,是吸引学生的重中之重,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桥梁,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垫脚石 ,巧妙的导入能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兴趣是学生了解事物过程中产生的感官上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状态能有效的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积极主动的去探究数学中的奥妙,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感,获取新知识,掌握新知識。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我们知道,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的最爱,注意力难以集中是儿童该年龄段的特点。儿童一时还无法理解作为一名学生上课必须认真听讲、不能搞小动作、不能说话、不能乱动等行为,然而教师却不能把学生绑起来上课,那样学生从此对学习失去了兴趣,那样的课堂也就了无生趣了,教师因顺应学生该年龄段爱玩好动的特点,因材施教,吸引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及好奇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探究学习的知识。然而游戏的导入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极高的吸引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对学习具有孜孜不倦的精神。因此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好动爱玩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促进数学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比较大小》一课中,我巧妙地采用游戏导入为“打擂”,学生的角色分别为擂主、挑战者、裁判组。
师:第一场“打擂”游戏开始。
擂主1.29登场:“我的小数位数是最多的我是最大的。”
挑战者1.31登场:“我大,因为你的十分位是由2个0.1组成,而我的是由3个0.1组成。”
挑战者1.37登场:“我最大,你的百分位只有1个0.01,而我的却有7个0.01组成。”
裁判总结:挑战者1.37赢。
师;“在同学们激烈的比赛中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分组讨论分析)
第二场游戏开始。
擂组1.37登场:“我是最大的,比我大的请上来比拼。”
挑战者1.318登场:“我是最大的,我来比拼。”
裁判总结:1.318失败。
师: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挑战者1.318输了?
生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尺子,来找一下1.37和1.318着两位小数,看看它俩哪一个离0点远。”
生2:“我们来比较一下1.37与1.318百分位上的数字,1.37为7 也就是7个0.01,1.318百分为上是1也就是1个0.01,那么就是1.37最大。”
师:“在同学们两场激烈的比赛中,你们又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进过精彩有趣的打擂游戏导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入,激发参与
例如:在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的周长”一课中,我引用如下导入方法:
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身边的建筑也有很大的改变,就如我们校园的这个花园,就有了变化。(出示图片)这是老师画的我们校园的花园,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能从里面找到哪些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
生:有长方形的草地。
生:有圆形的水池。
师:如果我们沿着长方形的草地外围走一圈的路程是什么?
生:长方形的周长。
师:还能找到什么图形?
生:还有圆形的水池。
师:那么如果沿着这个圆形的水池外围走一圈的路程又是什么呢?
生:是这个圆形的水池的周长。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准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新的知识“圆的周长”。
这样问题的导入成功的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与老师同步,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题的探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探索意识。问题导入也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获得知识。一些外国教育研究者曾言:“教师的工作是通过向学生问问题来对学习和问题解决进行指导。”可见问题导入对教学的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故事导入,激发热情
对于教学而言“没有故事的课堂也必定是缺乏活力的课堂”,为了展现学生对学习的活力,故事的导入能够很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有助于诱发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紧扣课文主旨引入趣味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及主动能动性,启迪其思维,使学生全神贯注的探究学习,取得相应的学习成果。 例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统计”时,我是这样故事导入的:同学们听说过《巴拉拉小魔仙》的故事吗?大家喜欢魔仙小兰吗?瞧,老师今天把谁给带来了(课件演示:魔仙小兰和伙伴们在森林里做游戏,黑魔仙小月对魔仙小兰施了魔法,把她关在一座神秘的城堡里),小兰的伙伴们非常着急,想求小朋友的帮助,你们愿意去寻找魔仙小兰把她从城堡里就出来吗?(课件演示:這就是那座神秘的城堡,其实要打开城门也不难,只要同学们统计出磨盒中的哪一种图形最多,门就会自动打开了)我能够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以拯救魔仙小兰的故事作为导入,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正义感,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充满期待。
四、操作导入,诱发参与
动手操作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把猜想与假设转化为真理,可见动手操作对于学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有(1)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参与的提高;(2)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3)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4)动手操作可以增强学生战胜失败的勇气,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
如:人教版数学课题中的“圆的认识”一课中,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利用手边工具动手操作,每个小组的人都要一边体会,一边画出自己心中认识的圆,并且带着问题去探究圆是如何构成的,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沟通,每个小组代表分享各自的体会与感悟,总结操作之后的收获。
生1:首先准备一个硬币,把硬币放在一张白纸上,用铅笔沿着硬币的边缘画上一个圆。
生2:我把圆柱体的茶叶盒按在纸上,形成一个封闭圆形。
生3:我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白纸上,将绳子另一端系上一只铅笔并把绳子拉直,将铅笔的一端围绕另一端为中心旋转一圈,就形成了一个封闭圆形。
生4:哇!我画的圆可以这么圆,真是出乎我的想象。
由于学生3思路比较清晰,动手操作能力娴熟,因此我让他作为代表到黑板上用他的方法给同学们示范画上一个圆。再邀请一位同学模范他的画圆方法在黑板上再画一个圆,但是这位同学的绳子跟刚才哪位同学的绳子长短不一。
生5:呀!老师我发现黑板上两个圆不同。
生6:我发现绳子的长度就是圆的半径,所以导致上面两位同学的圆的大小不同。
紧接着我让各组同学利用剪刀把自己画的圆剪了下来,并且通过观察思考,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刚才剪的圆的不同。
生7:圆的边是弯的,剪的时候要弯弯地剪。
生8:我觉得圆是以固定长度围绕固定点旋转一圈形成的封闭图形。
生9:圆是由一条平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它与我们之前学习的图形有所差异......
动手操作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解放学生的双手,使学生操作运用灵活,能够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巧妙的导入,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能够使学生在短暂的课间休息之后回到课堂,让学生的思维、记忆、想象、等心理进入学习的状态。这样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巧妙的导入”是数学教学课堂最重要的一锤,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支柱,是教学过程进行的引导者,我们要抓住这样的开端,为过程做好铺垫,推动课程教学的进展。
参考文献:
[1]陈小英.浅谈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5(8).
关键词:数学;导入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它具有极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及严密性,并且普及到了人们的现实生活。然而学生该阶段的思维处于具体性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过程,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抽象具有逻辑性的数学问题,所以具体形象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问题,具体想象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重要媒介,是传递给学生有效的方法之一,是重要信息的来源。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因注意有具体到抽象,那么巧妙的导入就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及求知欲,融入数学的学习中,快速有效的获取知识,发散思维,提高实践探究的能力。
教师为了使学生对学习具有极高的求知欲,极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热情,需要对课程进行巧妙的导入。导入是开启课堂的第一步,是吸引学生的重中之重,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桥梁,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垫脚石 ,巧妙的导入能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兴趣是学生了解事物过程中产生的感官上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状态能有效的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积极主动的去探究数学中的奥妙,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感,获取新知识,掌握新知識。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我们知道,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的最爱,注意力难以集中是儿童该年龄段的特点。儿童一时还无法理解作为一名学生上课必须认真听讲、不能搞小动作、不能说话、不能乱动等行为,然而教师却不能把学生绑起来上课,那样学生从此对学习失去了兴趣,那样的课堂也就了无生趣了,教师因顺应学生该年龄段爱玩好动的特点,因材施教,吸引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及好奇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探究学习的知识。然而游戏的导入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极高的吸引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对学习具有孜孜不倦的精神。因此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好动爱玩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促进数学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比较大小》一课中,我巧妙地采用游戏导入为“打擂”,学生的角色分别为擂主、挑战者、裁判组。
师:第一场“打擂”游戏开始。
擂主1.29登场:“我的小数位数是最多的我是最大的。”
挑战者1.31登场:“我大,因为你的十分位是由2个0.1组成,而我的是由3个0.1组成。”
挑战者1.37登场:“我最大,你的百分位只有1个0.01,而我的却有7个0.01组成。”
裁判总结:挑战者1.37赢。
师;“在同学们激烈的比赛中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分组讨论分析)
第二场游戏开始。
擂组1.37登场:“我是最大的,比我大的请上来比拼。”
挑战者1.318登场:“我是最大的,我来比拼。”
裁判总结:1.318失败。
师: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挑战者1.318输了?
生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尺子,来找一下1.37和1.318着两位小数,看看它俩哪一个离0点远。”
生2:“我们来比较一下1.37与1.318百分位上的数字,1.37为7 也就是7个0.01,1.318百分为上是1也就是1个0.01,那么就是1.37最大。”
师:“在同学们两场激烈的比赛中,你们又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进过精彩有趣的打擂游戏导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入,激发参与
例如:在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的周长”一课中,我引用如下导入方法:
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身边的建筑也有很大的改变,就如我们校园的这个花园,就有了变化。(出示图片)这是老师画的我们校园的花园,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能从里面找到哪些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
生:有长方形的草地。
生:有圆形的水池。
师:如果我们沿着长方形的草地外围走一圈的路程是什么?
生:长方形的周长。
师:还能找到什么图形?
生:还有圆形的水池。
师:那么如果沿着这个圆形的水池外围走一圈的路程又是什么呢?
生:是这个圆形的水池的周长。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准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新的知识“圆的周长”。
这样问题的导入成功的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与老师同步,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题的探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探索意识。问题导入也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获得知识。一些外国教育研究者曾言:“教师的工作是通过向学生问问题来对学习和问题解决进行指导。”可见问题导入对教学的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故事导入,激发热情
对于教学而言“没有故事的课堂也必定是缺乏活力的课堂”,为了展现学生对学习的活力,故事的导入能够很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有助于诱发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紧扣课文主旨引入趣味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及主动能动性,启迪其思维,使学生全神贯注的探究学习,取得相应的学习成果。 例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统计”时,我是这样故事导入的:同学们听说过《巴拉拉小魔仙》的故事吗?大家喜欢魔仙小兰吗?瞧,老师今天把谁给带来了(课件演示:魔仙小兰和伙伴们在森林里做游戏,黑魔仙小月对魔仙小兰施了魔法,把她关在一座神秘的城堡里),小兰的伙伴们非常着急,想求小朋友的帮助,你们愿意去寻找魔仙小兰把她从城堡里就出来吗?(课件演示:這就是那座神秘的城堡,其实要打开城门也不难,只要同学们统计出磨盒中的哪一种图形最多,门就会自动打开了)我能够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以拯救魔仙小兰的故事作为导入,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正义感,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充满期待。
四、操作导入,诱发参与
动手操作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把猜想与假设转化为真理,可见动手操作对于学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有(1)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参与的提高;(2)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3)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4)动手操作可以增强学生战胜失败的勇气,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
如:人教版数学课题中的“圆的认识”一课中,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利用手边工具动手操作,每个小组的人都要一边体会,一边画出自己心中认识的圆,并且带着问题去探究圆是如何构成的,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沟通,每个小组代表分享各自的体会与感悟,总结操作之后的收获。
生1:首先准备一个硬币,把硬币放在一张白纸上,用铅笔沿着硬币的边缘画上一个圆。
生2:我把圆柱体的茶叶盒按在纸上,形成一个封闭圆形。
生3:我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白纸上,将绳子另一端系上一只铅笔并把绳子拉直,将铅笔的一端围绕另一端为中心旋转一圈,就形成了一个封闭圆形。
生4:哇!我画的圆可以这么圆,真是出乎我的想象。
由于学生3思路比较清晰,动手操作能力娴熟,因此我让他作为代表到黑板上用他的方法给同学们示范画上一个圆。再邀请一位同学模范他的画圆方法在黑板上再画一个圆,但是这位同学的绳子跟刚才哪位同学的绳子长短不一。
生5:呀!老师我发现黑板上两个圆不同。
生6:我发现绳子的长度就是圆的半径,所以导致上面两位同学的圆的大小不同。
紧接着我让各组同学利用剪刀把自己画的圆剪了下来,并且通过观察思考,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刚才剪的圆的不同。
生7:圆的边是弯的,剪的时候要弯弯地剪。
生8:我觉得圆是以固定长度围绕固定点旋转一圈形成的封闭图形。
生9:圆是由一条平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它与我们之前学习的图形有所差异......
动手操作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解放学生的双手,使学生操作运用灵活,能够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巧妙的导入,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能够使学生在短暂的课间休息之后回到课堂,让学生的思维、记忆、想象、等心理进入学习的状态。这样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巧妙的导入”是数学教学课堂最重要的一锤,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支柱,是教学过程进行的引导者,我们要抓住这样的开端,为过程做好铺垫,推动课程教学的进展。
参考文献:
[1]陈小英.浅谈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