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处四川,摄影创作便有了一种天然优势。雪山、草原、森林、江河、湖泊、湿地等众多的自然风光,藏、羌、彝等多样的民族风情,以及各地的特色古镇、乡村的民俗生活等,皆是值得拍摄的题材。于是,这些题材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我的摄影创作的表达对象。
对于自然风光题材,我更钟情于藏地的大山大水。伟岸的雪山、浩渺的湖泊、辽阔的草原,带给我的是从视觉到心灵的震撼。雄浑的藏地风光能赋予人无形的力量,不知不觉中让人的胸襟变得更加宽广。当站在雪山脚下仰望珠峰时,当飞上高空俯瞰冰川时,那种感觉远远超越了古人“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概。那些奇特的地貌、魔幻的光影、浓烈的色彩,加上原始古朴的人文、随处可见的雪域精灵,构成了藏地神秘、多彩的独特画卷,也让我拍摄到了一幅幅属意的藏域题材作品。
我曾30多次往返于川藏线,4次环绕阿里南北线,因此无论是川藏线错落起伏的多变景观,还是阿里无人区一望无际的远山远水,它们都是我最喜欢的摄影题材。阿里地区和可可西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无数的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以及高原禽鸟等在这里栖居,构成了充满生机的野性世界。在这些地区,野生动物们才是真正的主人。虽然它们是我摄影创作中的重要内容,但我在拍摄时往往不忍心惊扰它们,因此常常是远远地用长焦镜头摄取。它们那些呆萌可爱的形象不仅丰富了我的摄影内容,更增添了我对自然界的保护意识,或许这正是应证了那句话:“多一个摄影家,就多一个自然保护主义者”。
航拍是一种特殊的摄影方式,充满奇趣,往往给人以意料之外的惊喜。看似平淡无奇的地面景观在航拍中变换一个视角,立刻便呈现出妙趣无穷的线条、图案,展示出大自然宏大壮美的一面。2000年前后的十余年间,我曾多次乘坐直升机和军用运输机飞越西部大地,从空中尽情拍摄山水田林。其中拍摄最多的还是川藏航线,因为它地域海拔高,拍摄距离相对较近,能够捕捉到许多画质清晰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此航线上山川地貌变幻多样,蜿蜒的江河、道路,巍峨的群峰,壮阔的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层层叠叠的山脊褶皱,这一切构成了如诗如画的秀丽景色。一幅好的航拍作品并非仅仅得益于拍摄视角的改变,而更在于摄影师对画面的框定。面对苍茫大地,以什么为视觉中心、如何取舍景物等,皆检验着摄影师的审美水平。
有人说风光摄影缺少内涵,拍摄简单,容易雷同,其实不然。真正的风光摄影首先源于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崇敬,源于大自然的魅力对摄影者内心的感召。一幅好的风光摄影作品一定是寄托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抒发了作者的胸臆,营造了某种不同的意境,表达了摄影者独特的审美取向,有的还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不少风光作品因捕捉到难得一见的光影瞬间,或是运用了高超的技术、技巧而不可多得。
古镇是四川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四川农耕文明的重要遗存,古镇民生就是一部活态的历史。因此,古镇一直是我比较倾心的创作题材。20多年间,我寻访拍摄了四川数十个知名或不知名的古镇,力图通过持续性的拍摄比较完整地记录四川古镇的发展变化,留下四川傳统民俗生活的影像。我拍古镇不局限于记录古镇的老街小巷、古刹名楼、建筑外观,而是更留心古镇丰富的人文生活,把人作为表现的重点和主体,反映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喜怒哀乐。那些看似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影像往往饱含着悠长的意味,更加贴近生活的本质。
拍摄时我更多的是抓取古镇中不同人物之间自然生动的生活瞬间,并注意兼顾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力求准确传达古镇的生活气息和文化特质。对于古镇题材的拍摄,我认为要保持平静的心态,以平视的角度和平实的手法去客观、冷静地记录,避免浮躁和猎奇,不能一味追求形式大于内容的所谓的“奇妙光影”和“视觉冲击力”。
近十几年来,古镇的商业价值逐渐被人们发现、利用,随着一轮又一轮的拙劣打造、商业开发,古镇的传统文化正在快速消失。若是按照当下的消失速度,未来3到5年后,我们将再也见不到那些原汁原味的古镇风貌了。这一惊人的事实,加剧了我拍摄古镇的紧迫感。作为一名摄影人,我无力改变局面,只愿在古镇完全消失之前,我能够为四川古镇留下这最后的影像资料。
这便是摄影,拍的是客体,传达的却是思想和情怀。
对于自然风光题材,我更钟情于藏地的大山大水。伟岸的雪山、浩渺的湖泊、辽阔的草原,带给我的是从视觉到心灵的震撼。雄浑的藏地风光能赋予人无形的力量,不知不觉中让人的胸襟变得更加宽广。当站在雪山脚下仰望珠峰时,当飞上高空俯瞰冰川时,那种感觉远远超越了古人“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概。那些奇特的地貌、魔幻的光影、浓烈的色彩,加上原始古朴的人文、随处可见的雪域精灵,构成了藏地神秘、多彩的独特画卷,也让我拍摄到了一幅幅属意的藏域题材作品。
我曾30多次往返于川藏线,4次环绕阿里南北线,因此无论是川藏线错落起伏的多变景观,还是阿里无人区一望无际的远山远水,它们都是我最喜欢的摄影题材。阿里地区和可可西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无数的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以及高原禽鸟等在这里栖居,构成了充满生机的野性世界。在这些地区,野生动物们才是真正的主人。虽然它们是我摄影创作中的重要内容,但我在拍摄时往往不忍心惊扰它们,因此常常是远远地用长焦镜头摄取。它们那些呆萌可爱的形象不仅丰富了我的摄影内容,更增添了我对自然界的保护意识,或许这正是应证了那句话:“多一个摄影家,就多一个自然保护主义者”。
航拍是一种特殊的摄影方式,充满奇趣,往往给人以意料之外的惊喜。看似平淡无奇的地面景观在航拍中变换一个视角,立刻便呈现出妙趣无穷的线条、图案,展示出大自然宏大壮美的一面。2000年前后的十余年间,我曾多次乘坐直升机和军用运输机飞越西部大地,从空中尽情拍摄山水田林。其中拍摄最多的还是川藏航线,因为它地域海拔高,拍摄距离相对较近,能够捕捉到许多画质清晰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此航线上山川地貌变幻多样,蜿蜒的江河、道路,巍峨的群峰,壮阔的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层层叠叠的山脊褶皱,这一切构成了如诗如画的秀丽景色。一幅好的航拍作品并非仅仅得益于拍摄视角的改变,而更在于摄影师对画面的框定。面对苍茫大地,以什么为视觉中心、如何取舍景物等,皆检验着摄影师的审美水平。
有人说风光摄影缺少内涵,拍摄简单,容易雷同,其实不然。真正的风光摄影首先源于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崇敬,源于大自然的魅力对摄影者内心的感召。一幅好的风光摄影作品一定是寄托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抒发了作者的胸臆,营造了某种不同的意境,表达了摄影者独特的审美取向,有的还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不少风光作品因捕捉到难得一见的光影瞬间,或是运用了高超的技术、技巧而不可多得。
古镇是四川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四川农耕文明的重要遗存,古镇民生就是一部活态的历史。因此,古镇一直是我比较倾心的创作题材。20多年间,我寻访拍摄了四川数十个知名或不知名的古镇,力图通过持续性的拍摄比较完整地记录四川古镇的发展变化,留下四川傳统民俗生活的影像。我拍古镇不局限于记录古镇的老街小巷、古刹名楼、建筑外观,而是更留心古镇丰富的人文生活,把人作为表现的重点和主体,反映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喜怒哀乐。那些看似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影像往往饱含着悠长的意味,更加贴近生活的本质。
拍摄时我更多的是抓取古镇中不同人物之间自然生动的生活瞬间,并注意兼顾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力求准确传达古镇的生活气息和文化特质。对于古镇题材的拍摄,我认为要保持平静的心态,以平视的角度和平实的手法去客观、冷静地记录,避免浮躁和猎奇,不能一味追求形式大于内容的所谓的“奇妙光影”和“视觉冲击力”。
近十几年来,古镇的商业价值逐渐被人们发现、利用,随着一轮又一轮的拙劣打造、商业开发,古镇的传统文化正在快速消失。若是按照当下的消失速度,未来3到5年后,我们将再也见不到那些原汁原味的古镇风貌了。这一惊人的事实,加剧了我拍摄古镇的紧迫感。作为一名摄影人,我无力改变局面,只愿在古镇完全消失之前,我能够为四川古镇留下这最后的影像资料。
这便是摄影,拍的是客体,传达的却是思想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