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新教材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安排紧这对已引起中职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矛盾,提出整合式教学这一解决方法,重点探讨学科内整合,即对新教材同一单元中“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就整合式教学的原则、要件及相关策略作一论述。
【关键词】职校语文 整合式教学 原则 要件 策略
2011年秋季学期,语文新教材投入使用,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这是一个挑战,因为在学校课程设置课时不变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任务繁重了。面对此种现状,大部分教师把教学重心放在“阅读与欣赏”部分,对于“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则采取了这样的“技术”处理:或者是用极短的课时勾画重点,或者是布置学生课后自学,或者是干脆不教。有的教师还将此种处理方式作为经验传授给其他教师。表面看来对于新教材的这些处理,似乎有些道理:一是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对教材内容作了筛选,解决了内容与时间之间的矛盾;二是突出了“阅读与欣赏”的教学重点(许多老师总认为“阅读与欣赏”是考试的重点,考试的重点就是教学的重点);三是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但细细深究却有诸多问题:一是不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新的语文教材的教学单元由“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部分构成,这三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教学整体,忽视或抛弃后两个部分的教学,就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二是削弱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相对于以往的旧版教材而言,后两部分的教学内容,更注重加强语文实践,更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总的说来,这些处理方式或多或少地背离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因此,不论是哪一种,都实不足取。但新教材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安排紧又是确实存在的矛盾,如何解决这对矛盾,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譬如说比较式教学,将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文本组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可以节省一定教学时数;前导后拓式教学,加强课前的预习指导,注重课后的延伸拓展,也可以赢得一些教学时间,等等。在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向大家介绍整合式教学。
所谓整合式教学是指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以教材提供的知识或由教材引发的相关内容与教材本身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其主题因素主要借鉴了教育学中的建构主义、多元智力理论。本文重点探讨学科内整合,即新教材中同一单元“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部分教学内容的整合。
一、整合式教学的原则
(一)以“整体”为架构
单元教学是一个整体,单元与单元的教学又合成了一册书的教学整体。在设计整合时,首先要树立一个立足教材的全局观,服从于整个单元的设计目标、教学任务。如第三册是按主题组织的,第五单元整个单元的构成内容均由“敬业人生”这一主题统率。那么,教师在整合单元的三块内容时,就要从“敬业人生”这个统一的主题出发,然后构建一个整体协调的教学单元。
(二)以“学生”为根本
既然整合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所以,在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切记从所教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学生学情,选择利于学生学习的切入口,整合各种教学内容,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提升为根本目标。如在教授“飞扬的诗情”时,整合的过程就要以十六七岁学生对诗歌本能的热爱为出发点,诵诗、品诗、写诗、荐诗,一一进行。
(三)以“效率”为生命
我们既然不满语文教学陷入“少、慢、差、费”的窘境,那么,追求高效率自然是我们做出整合教学决定的关键动因。而一旦离开了效率,整合教学也便失去了存在的必要。通过对单元三个部分的整合,我们的语文课将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最多的教学内容,取得最大的教学成果,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当然,这里所追求的效率并非是以学到书本知识的多寡来决定的。
二、整合式教学的要件
(一)内容的整合
教师要对教材有通透的认识,注重单元内容的整合:必学课文与自学课文整合;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我在教学第一册第四单元“千古流芳一诗心”时,用一道“结合《静女》《归园田居》《将进酒》,围绕‘城隅会面’‘采访陶渊明’‘杯酒聊人生’的话题,准备一次‘交谈’练习”的模拟题,将这一单元“阅读与欣赏”中几首古典诗歌,“表达与交流”中的交谈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古诗重读整合在一起,力图深化文本的学习、拓展交谈的素材,更为后续“古诗重读”活动的教学做铺垫,一石数鸟,较好地达成了单元目标。整合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堆砌、叠加,而是在通透教材的基础上掌握要领,寻找最佳切合点,对教学内容提要钩玄,去粗取精,使学习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得到提高、强化。
(二)方法的整合
教学内容整合之后,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还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整合适宜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的方法林林总总,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管什么教学方法都有长处与短处,内容决定形式,能够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加上整合后的教学内容与常态的教学情形发生了变化,整合式的教学要注重整体结构各元素的特点与相互之间的关联点,我们不能“一杆长枪舞到底”。信息时代,如能整合适当的现代信息技术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方法整合后在具体运用中还应注重一定的技巧:从整合的方式时间关系说,可以并行运用,也可以鱼贯运用;从角度关系说,可以主辅互补。并行运用,即如雁行而列,同时进行;鱼贯运用,即似鱼贯而入,先后有序;主辅互补,则有主有辅,主方法起主导作用,辅方法起辅佐作用,互为补充。
(三)能力的整合
职校语文教学与普中语文教学相比,也许更应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因为社会的变革,要求劳动者有更高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责无旁贷。整合式教学中对能力的整合不能忽视,教者在教学之先须将所整合内容中的语文能力梳理清楚并加以架构,形成一体,教学才会更具针对性、实效性。譬如“敬业人生”单元的语文能力我是这样来梳理架构的:素养能力:敬业乐业、积极乐观、与人共处——学习典范,培养敬业光荣,敬业才能成业的思想;应用能力:散文、小说的文体知识、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的手法——理解词句段的含义和作用、理解表现手法的作用、理解写作意图;实践能力:得体的洽谈技巧、求职应聘信的写作、模拟求职应聘实践等。并在单元教学中通盘考虑,合理布点。 三、整合式教学的策略
(一)激活情思,点燃智慧
在整合式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已整合的要件创设独特情境,激活学生情感思维,以教师的教学智慧点燃学生的学习智慧,使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形成磁场效应。教师可以通过现实关联、总括提要、案例切入等手段,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以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如我们在教学“自然的心迹”单元时可以这样来激活学生的情思:走进这一单元我们将体会几位大家写景抒情的高超技巧,朱自清抒发洁身自好、洁净无瑕、正直清高的情怀,从荷花绘就;刘白羽歌颂祖国、歌颂生活,从三峡描述;李乐薇寄寓情趣、理想,从小屋展开;德富芦花“回归自然、远离尘世”的禅意,向晚秋佳日倾诉;黄河浪回忆、思念故乡,从榕树引发,景由情遣,情随景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欣赏写景抒情散文最有效的方法是朗读,我们将通过口语交际中的朗读指导,以这些课文为素材,一方面训练朗读技巧,一方面更好地解读文本,并按照写作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安排,练习这类散文的写作。欣赏、朗读、表达与写作是我们学习这单元的主要任务。通过这一段总括提要将这单元所选散文的要点提炼了出来,也将本单元整合的内容明确地告诉了学生。诗意化的言语起到激活学生情思、点燃学生智慧的作用,师生间的对话又建构了单元教学的思路与内容。
(二)“两全”并举,联通知能
整合式教学的关键点是教师确定“坐标”,钩玄提要,从而调动学生原有贮存,实现知能整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到“两全”,一是全景视野,任何内容的学习只有纳入相应的系统,才能使学生实现有效的建构并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全景视野可以将单元内容纳入整体框架,具体教学时,由所教内容联想到问题的全景,可使师生的教学更具纵深感,而由全景再回到内容本身,则会进一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二是全程思考,对任何问题,师生都要全程思考,从起点到终点,从切入点到结合点,全程想透,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为我所用,联通知能,构建系统。如在进行“千古流芳一诗心”单元的整合教学时,教师将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鉴赏诗歌的诵读涵泳、想象还原、求同探异、咬文嚼字、知人论世、多元解读等方法整体熔铸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逐步掌握鉴赏诗歌的三个“步骤”(读熟/感知→读懂/分析→读透/领悟)、七个“项目”(标题、作者及写作背景、内容、意象意境、关键字词、思想情感、艺术手法),学会鉴赏诗歌。全景、全程的观念,在整合过程中,应各有侧重,又相与为一。
(三)思维碰撞,举一反三
整合式教学需要教师运用多种策略,引发师生间、生生间的思维碰撞,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周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展开思索。组织展开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形成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要为对话创设氛围,让学生亲近文本,激发学生产生对话的欲望,在多重对话过程中随时提供可能的帮助,力求做到人人“参与、体验、分享”。仍以“敬业人生”为例,教学时可从该单元口语交际洽谈的一道习题切入,引起学生的思考。这道习题是让学生以一位试用期员工的身份,因工厂减少自己一百元实习工资的事情找厂长洽谈,工厂给的理由已知:经营不善。教师组织学生模拟洽谈,情形也是不可预设的。由此引发师生对话,逐渐引向敬业这一话题,并切入阅读与欣赏,指向对敬业人生的理解、共鸣、向往,进而将求职信、应聘信的写作训练整合进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网,形成体系,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拓展空间,追求生成
在整合式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拓展思维空间,唤醒学生的创新激情,达成课堂生成。整合式教学法的结尾,强调开放性或未完成性。课堂教学从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开始,经过酣畅淋漓的整合与思辨,以一个更有价值、更有挑战性的问题收尾。学生在精神探险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一路的美景,不断受到更高境界的召唤,从而使学习活动不断地敞亮,力求使阅读、表达、交流、写作、活动化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受用它。
总之,新教材的教学呼唤着每一个语文教师更有智慧地开展教学活动,成长学生,也成长自己。
【参考文献】
[1]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杨骏.高中政治课“3 X”整合式教学法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7(9)
【关键词】职校语文 整合式教学 原则 要件 策略
2011年秋季学期,语文新教材投入使用,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这是一个挑战,因为在学校课程设置课时不变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任务繁重了。面对此种现状,大部分教师把教学重心放在“阅读与欣赏”部分,对于“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则采取了这样的“技术”处理:或者是用极短的课时勾画重点,或者是布置学生课后自学,或者是干脆不教。有的教师还将此种处理方式作为经验传授给其他教师。表面看来对于新教材的这些处理,似乎有些道理:一是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对教材内容作了筛选,解决了内容与时间之间的矛盾;二是突出了“阅读与欣赏”的教学重点(许多老师总认为“阅读与欣赏”是考试的重点,考试的重点就是教学的重点);三是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但细细深究却有诸多问题:一是不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新的语文教材的教学单元由“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部分构成,这三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教学整体,忽视或抛弃后两个部分的教学,就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二是削弱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相对于以往的旧版教材而言,后两部分的教学内容,更注重加强语文实践,更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总的说来,这些处理方式或多或少地背离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因此,不论是哪一种,都实不足取。但新教材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安排紧又是确实存在的矛盾,如何解决这对矛盾,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譬如说比较式教学,将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文本组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可以节省一定教学时数;前导后拓式教学,加强课前的预习指导,注重课后的延伸拓展,也可以赢得一些教学时间,等等。在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向大家介绍整合式教学。
所谓整合式教学是指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以教材提供的知识或由教材引发的相关内容与教材本身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其主题因素主要借鉴了教育学中的建构主义、多元智力理论。本文重点探讨学科内整合,即新教材中同一单元“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部分教学内容的整合。
一、整合式教学的原则
(一)以“整体”为架构
单元教学是一个整体,单元与单元的教学又合成了一册书的教学整体。在设计整合时,首先要树立一个立足教材的全局观,服从于整个单元的设计目标、教学任务。如第三册是按主题组织的,第五单元整个单元的构成内容均由“敬业人生”这一主题统率。那么,教师在整合单元的三块内容时,就要从“敬业人生”这个统一的主题出发,然后构建一个整体协调的教学单元。
(二)以“学生”为根本
既然整合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所以,在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切记从所教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学生学情,选择利于学生学习的切入口,整合各种教学内容,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提升为根本目标。如在教授“飞扬的诗情”时,整合的过程就要以十六七岁学生对诗歌本能的热爱为出发点,诵诗、品诗、写诗、荐诗,一一进行。
(三)以“效率”为生命
我们既然不满语文教学陷入“少、慢、差、费”的窘境,那么,追求高效率自然是我们做出整合教学决定的关键动因。而一旦离开了效率,整合教学也便失去了存在的必要。通过对单元三个部分的整合,我们的语文课将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最多的教学内容,取得最大的教学成果,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当然,这里所追求的效率并非是以学到书本知识的多寡来决定的。
二、整合式教学的要件
(一)内容的整合
教师要对教材有通透的认识,注重单元内容的整合:必学课文与自学课文整合;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我在教学第一册第四单元“千古流芳一诗心”时,用一道“结合《静女》《归园田居》《将进酒》,围绕‘城隅会面’‘采访陶渊明’‘杯酒聊人生’的话题,准备一次‘交谈’练习”的模拟题,将这一单元“阅读与欣赏”中几首古典诗歌,“表达与交流”中的交谈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古诗重读整合在一起,力图深化文本的学习、拓展交谈的素材,更为后续“古诗重读”活动的教学做铺垫,一石数鸟,较好地达成了单元目标。整合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堆砌、叠加,而是在通透教材的基础上掌握要领,寻找最佳切合点,对教学内容提要钩玄,去粗取精,使学习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得到提高、强化。
(二)方法的整合
教学内容整合之后,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还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整合适宜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的方法林林总总,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管什么教学方法都有长处与短处,内容决定形式,能够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加上整合后的教学内容与常态的教学情形发生了变化,整合式的教学要注重整体结构各元素的特点与相互之间的关联点,我们不能“一杆长枪舞到底”。信息时代,如能整合适当的现代信息技术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方法整合后在具体运用中还应注重一定的技巧:从整合的方式时间关系说,可以并行运用,也可以鱼贯运用;从角度关系说,可以主辅互补。并行运用,即如雁行而列,同时进行;鱼贯运用,即似鱼贯而入,先后有序;主辅互补,则有主有辅,主方法起主导作用,辅方法起辅佐作用,互为补充。
(三)能力的整合
职校语文教学与普中语文教学相比,也许更应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因为社会的变革,要求劳动者有更高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责无旁贷。整合式教学中对能力的整合不能忽视,教者在教学之先须将所整合内容中的语文能力梳理清楚并加以架构,形成一体,教学才会更具针对性、实效性。譬如“敬业人生”单元的语文能力我是这样来梳理架构的:素养能力:敬业乐业、积极乐观、与人共处——学习典范,培养敬业光荣,敬业才能成业的思想;应用能力:散文、小说的文体知识、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的手法——理解词句段的含义和作用、理解表现手法的作用、理解写作意图;实践能力:得体的洽谈技巧、求职应聘信的写作、模拟求职应聘实践等。并在单元教学中通盘考虑,合理布点。 三、整合式教学的策略
(一)激活情思,点燃智慧
在整合式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已整合的要件创设独特情境,激活学生情感思维,以教师的教学智慧点燃学生的学习智慧,使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形成磁场效应。教师可以通过现实关联、总括提要、案例切入等手段,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以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如我们在教学“自然的心迹”单元时可以这样来激活学生的情思:走进这一单元我们将体会几位大家写景抒情的高超技巧,朱自清抒发洁身自好、洁净无瑕、正直清高的情怀,从荷花绘就;刘白羽歌颂祖国、歌颂生活,从三峡描述;李乐薇寄寓情趣、理想,从小屋展开;德富芦花“回归自然、远离尘世”的禅意,向晚秋佳日倾诉;黄河浪回忆、思念故乡,从榕树引发,景由情遣,情随景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欣赏写景抒情散文最有效的方法是朗读,我们将通过口语交际中的朗读指导,以这些课文为素材,一方面训练朗读技巧,一方面更好地解读文本,并按照写作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安排,练习这类散文的写作。欣赏、朗读、表达与写作是我们学习这单元的主要任务。通过这一段总括提要将这单元所选散文的要点提炼了出来,也将本单元整合的内容明确地告诉了学生。诗意化的言语起到激活学生情思、点燃学生智慧的作用,师生间的对话又建构了单元教学的思路与内容。
(二)“两全”并举,联通知能
整合式教学的关键点是教师确定“坐标”,钩玄提要,从而调动学生原有贮存,实现知能整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到“两全”,一是全景视野,任何内容的学习只有纳入相应的系统,才能使学生实现有效的建构并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全景视野可以将单元内容纳入整体框架,具体教学时,由所教内容联想到问题的全景,可使师生的教学更具纵深感,而由全景再回到内容本身,则会进一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二是全程思考,对任何问题,师生都要全程思考,从起点到终点,从切入点到结合点,全程想透,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为我所用,联通知能,构建系统。如在进行“千古流芳一诗心”单元的整合教学时,教师将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鉴赏诗歌的诵读涵泳、想象还原、求同探异、咬文嚼字、知人论世、多元解读等方法整体熔铸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逐步掌握鉴赏诗歌的三个“步骤”(读熟/感知→读懂/分析→读透/领悟)、七个“项目”(标题、作者及写作背景、内容、意象意境、关键字词、思想情感、艺术手法),学会鉴赏诗歌。全景、全程的观念,在整合过程中,应各有侧重,又相与为一。
(三)思维碰撞,举一反三
整合式教学需要教师运用多种策略,引发师生间、生生间的思维碰撞,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周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展开思索。组织展开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形成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要为对话创设氛围,让学生亲近文本,激发学生产生对话的欲望,在多重对话过程中随时提供可能的帮助,力求做到人人“参与、体验、分享”。仍以“敬业人生”为例,教学时可从该单元口语交际洽谈的一道习题切入,引起学生的思考。这道习题是让学生以一位试用期员工的身份,因工厂减少自己一百元实习工资的事情找厂长洽谈,工厂给的理由已知:经营不善。教师组织学生模拟洽谈,情形也是不可预设的。由此引发师生对话,逐渐引向敬业这一话题,并切入阅读与欣赏,指向对敬业人生的理解、共鸣、向往,进而将求职信、应聘信的写作训练整合进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网,形成体系,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拓展空间,追求生成
在整合式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拓展思维空间,唤醒学生的创新激情,达成课堂生成。整合式教学法的结尾,强调开放性或未完成性。课堂教学从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开始,经过酣畅淋漓的整合与思辨,以一个更有价值、更有挑战性的问题收尾。学生在精神探险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一路的美景,不断受到更高境界的召唤,从而使学习活动不断地敞亮,力求使阅读、表达、交流、写作、活动化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受用它。
总之,新教材的教学呼唤着每一个语文教师更有智慧地开展教学活动,成长学生,也成长自己。
【参考文献】
[1]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杨骏.高中政治课“3 X”整合式教学法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