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结合学校与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实际情况,重点从校企共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共同打造教学团队等方面,深入分析现代学徒制班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做法和取得的收获。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68-0069-03
【作者简介】许长兵,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连云港,222000)教师,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课程改革。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引进国内标杆企业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以建立“海尔智能化学院”平台为核心,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
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策略
(一)引進“海尔智能化学院”,搭建校企深度融合平台
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智能家居实训基地。该实训基地由企业文化展示、设备展示、体验活动、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践几个部分构成,与企业工作场景相同,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对接。通过签订“校企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以及“校企联合开发项目”等协议,主动将企业的文化、生产、开发、培训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紧密结合,搭建了“海尔智能化学院”这一优质平台,使海尔企业可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2014年6月,学校选择省品牌专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作为试点专业,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建立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分段育人、多方参与评价的校企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并建立了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如《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办法》《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监控实施管理办法》等,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学校根据校企双方的需要,改革招生就业方式,建立“招生招工一体化”联合招生运行机制。与青岛海尔企业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青岛海尔智能化学院”联合招生管理办法》,分类制定青岛海尔智能化学院学生(学徒)入学标准、考核方式、录取办法,依法签订招生招工协议,按照《“现代学徒制青岛海尔智能化学院”教学标准》,严格实行校企双方共同培养,逐步形成“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路径。校企联手,充分发挥学校的课程教学优势和企业培训的岗位优势,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更为清晰明确。校企联合实施培养,形成渐进式实岗育人模式和渐进式学徒培养方式,既符合职业教育的育人规律,又可以满足企业需求。
(三)探索实践“校企互动、分段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学校与青岛海尔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和教材,共同推进实践性教学环节实施。在联合培养过程中,学校主要承担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合作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弟,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协同育人。
学校现代学徒制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用“1.5 1 0.5”的分段培养模式。其中“1.5”指前3个学期以“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为主,学习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1”指第4和第5个学期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按专业技能方向进行专业课程和操作能力的学习,根据企业需求开展职业资格鉴定与考核,开展企业见习并进行师徒结对;“0.5”指最后1个学期到企业开展顶岗实习。经过“校企互动、分段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职业基础能力、职业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最终让学生能胜任企业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四)校企共同建设“基于智能家居施工工作过程”的模块化组合课程体系
以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进行真实项目任务驱动,对接青岛海尔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施工项目部的技术岗位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开发“基于智能家居施工工作过程”的模块化组合课程体系。
课程模块设计与架构:以青岛海尔智能家居有限公司项目部技术岗位职业标准为基础,把智能家居施工业务流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典型智能家居项目产品等转换为学习领域内容,同时引入“人工智能化 物联网技术化 信息化管理”的智能家居前沿技术,并结合学生个人发展,构建“基于智能家居工程施工工作过程”的模块化组合课程体系。开发核心课程标准,形成由文化基础课模块、专业平台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四部分构成的模块课程体系。
(五)推行“双证融通”课程建设模式
对接海尔智能家居职业岗位要求,推行“学历毕业证书 海尔智能化认证工程师证书”的“双证书”育人制度,实现“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机制,海尔智能化认证工程师证书作为海尔技术人员从业上岗的必要条件之一,反映持证人的工程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其培训的技术内容和严格的考试标准已经得到行业的高度认可,因而将获取该职业岗位资格证作为学生毕业条件之一。
(六)建立联合教学团队,完善双导师管理机制,协同开展人才培养
在项目建设的推进下,学校与企业始终坚持“合作双赢、职责共担”的原则,建立了以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为主体的联合教学团队,为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进一步建立有效的校企双方互聘共用的双导师管理机制,明确“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聘用、考核和奖励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探索激发学徒和企业主动参与、深度合作的管理举措。 (七)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考核评价与督查制度,将学徒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在评价方式上,着力构建“多元化、多角度、重过程”的评价体系,让评价嵌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评价过程,在做事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职业道德及合作能力。大力开展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认证工作,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学生开展过程性、阶段性评价。建立学校、社会、行业与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重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构建主体多元、指标多维、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内外结合、多元并举、客观公正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健全以行政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相关部门指导、第三方有效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二、開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与思考
在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试点现代学徒制后,学生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均得到了提高,学生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学习劲头更足,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学生积极性、参与度也得到提高。
(一)节省了学校教育资源和海尔的企业成本
在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校—企—生”联系紧密,各有明确的责任与义务。海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场所和设备,学校节省了购买实习设备的费用,减少了硬件投入的成本,根据海尔所需培养相应人才,降低海尔在人才培训与招聘方面的成本。同时,在教学中,企业培训人员及时将海尔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引入试点课堂,大大缩短了学生工作适应过程,学生毕业后即可按海尔要求投入工作,节省了海尔岗前培训所需的物力和财力。
(二)促进了校企深度融合
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后,海尔企业也成为学生(学徒,即准员工)的培养责任主体之一,因此,学校与企业都积极主动地投入专业建设。人力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了经验非常丰富的技术骨干(师傅);物力方面,企业捐赠了智能家居设备,支持专业硬件建设,参与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场地方面,企业提供足够的工位让学生实践。而学校也派驻专业骨干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学习企业的管理模式与技术,增强了学校教学团队的综合实力。企业实践场所的开发让学校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升了实践教学的质量,校企合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笔者认为,在本项目的未来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文件和政策,进一步统筹、协调、推进校企合作的高效实施;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加强过程管理;学校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形式,以丰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内涵。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68-0069-03
【作者简介】许长兵,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连云港,222000)教师,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课程改革。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引进国内标杆企业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以建立“海尔智能化学院”平台为核心,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
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策略
(一)引進“海尔智能化学院”,搭建校企深度融合平台
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智能家居实训基地。该实训基地由企业文化展示、设备展示、体验活动、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践几个部分构成,与企业工作场景相同,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对接。通过签订“校企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以及“校企联合开发项目”等协议,主动将企业的文化、生产、开发、培训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紧密结合,搭建了“海尔智能化学院”这一优质平台,使海尔企业可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2014年6月,学校选择省品牌专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作为试点专业,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建立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分段育人、多方参与评价的校企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并建立了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如《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办法》《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监控实施管理办法》等,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学校根据校企双方的需要,改革招生就业方式,建立“招生招工一体化”联合招生运行机制。与青岛海尔企业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青岛海尔智能化学院”联合招生管理办法》,分类制定青岛海尔智能化学院学生(学徒)入学标准、考核方式、录取办法,依法签订招生招工协议,按照《“现代学徒制青岛海尔智能化学院”教学标准》,严格实行校企双方共同培养,逐步形成“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路径。校企联手,充分发挥学校的课程教学优势和企业培训的岗位优势,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更为清晰明确。校企联合实施培养,形成渐进式实岗育人模式和渐进式学徒培养方式,既符合职业教育的育人规律,又可以满足企业需求。
(三)探索实践“校企互动、分段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学校与青岛海尔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和教材,共同推进实践性教学环节实施。在联合培养过程中,学校主要承担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合作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弟,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协同育人。
学校现代学徒制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用“1.5 1 0.5”的分段培养模式。其中“1.5”指前3个学期以“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为主,学习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1”指第4和第5个学期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按专业技能方向进行专业课程和操作能力的学习,根据企业需求开展职业资格鉴定与考核,开展企业见习并进行师徒结对;“0.5”指最后1个学期到企业开展顶岗实习。经过“校企互动、分段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职业基础能力、职业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最终让学生能胜任企业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四)校企共同建设“基于智能家居施工工作过程”的模块化组合课程体系
以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进行真实项目任务驱动,对接青岛海尔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施工项目部的技术岗位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开发“基于智能家居施工工作过程”的模块化组合课程体系。
课程模块设计与架构:以青岛海尔智能家居有限公司项目部技术岗位职业标准为基础,把智能家居施工业务流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典型智能家居项目产品等转换为学习领域内容,同时引入“人工智能化 物联网技术化 信息化管理”的智能家居前沿技术,并结合学生个人发展,构建“基于智能家居工程施工工作过程”的模块化组合课程体系。开发核心课程标准,形成由文化基础课模块、专业平台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四部分构成的模块课程体系。
(五)推行“双证融通”课程建设模式
对接海尔智能家居职业岗位要求,推行“学历毕业证书 海尔智能化认证工程师证书”的“双证书”育人制度,实现“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机制,海尔智能化认证工程师证书作为海尔技术人员从业上岗的必要条件之一,反映持证人的工程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其培训的技术内容和严格的考试标准已经得到行业的高度认可,因而将获取该职业岗位资格证作为学生毕业条件之一。
(六)建立联合教学团队,完善双导师管理机制,协同开展人才培养
在项目建设的推进下,学校与企业始终坚持“合作双赢、职责共担”的原则,建立了以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为主体的联合教学团队,为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进一步建立有效的校企双方互聘共用的双导师管理机制,明确“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聘用、考核和奖励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探索激发学徒和企业主动参与、深度合作的管理举措。 (七)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考核评价与督查制度,将学徒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在评价方式上,着力构建“多元化、多角度、重过程”的评价体系,让评价嵌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评价过程,在做事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职业道德及合作能力。大力开展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认证工作,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学生开展过程性、阶段性评价。建立学校、社会、行业与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重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构建主体多元、指标多维、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内外结合、多元并举、客观公正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健全以行政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相关部门指导、第三方有效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二、開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与思考
在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试点现代学徒制后,学生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均得到了提高,学生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学习劲头更足,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学生积极性、参与度也得到提高。
(一)节省了学校教育资源和海尔的企业成本
在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校—企—生”联系紧密,各有明确的责任与义务。海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场所和设备,学校节省了购买实习设备的费用,减少了硬件投入的成本,根据海尔所需培养相应人才,降低海尔在人才培训与招聘方面的成本。同时,在教学中,企业培训人员及时将海尔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引入试点课堂,大大缩短了学生工作适应过程,学生毕业后即可按海尔要求投入工作,节省了海尔岗前培训所需的物力和财力。
(二)促进了校企深度融合
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后,海尔企业也成为学生(学徒,即准员工)的培养责任主体之一,因此,学校与企业都积极主动地投入专业建设。人力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了经验非常丰富的技术骨干(师傅);物力方面,企业捐赠了智能家居设备,支持专业硬件建设,参与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场地方面,企业提供足够的工位让学生实践。而学校也派驻专业骨干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学习企业的管理模式与技术,增强了学校教学团队的综合实力。企业实践场所的开发让学校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升了实践教学的质量,校企合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笔者认为,在本项目的未来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文件和政策,进一步统筹、协调、推进校企合作的高效实施;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加强过程管理;学校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形式,以丰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