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8-0147-01
一、前言
“学生分组、任务驱动”式教学是指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互助学习过程。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方式。
二、分组教学的利与弊
事物的发展总有其两面性,分组教学在彰显其优势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矛盾和问题:首先随着教学重心的下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完成小组探究、交流、评价等活动往往需要一定的过程,相比过去的教师直接讲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影响了教学进度,导致总体课时不足;其次在分组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参与状态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小组学习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
三、分组教学课堂管理策略
1.营造良好的分组环境。
教室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室环境可能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也可能通过对教师行为的影响而间接作用于学生。传统的教室课桌安排采用“秧田式”,全部学生面向教师,这样的排列方式,暗示着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听教师讲解,而且直排的座位使学生无法进行课堂讨论和交流,直接妨碍了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学生会觉得座位的安排表示教师并不是真正想让学生之间互动,从而影响了分组教学的实施。
2.设计恰当的分组任务。
(1)资源要丰富。
分组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学生获取的知识不再主要来源于课本和教师,还有阅读材料、组内同学和互联网等。如果小组任务是学习、交流和讨论共同的阅读材料,学生从组内同学中获得的信息资源较少,容易产生不平等参与的现象,即小组中的一个人做完所有的工作,而其他人可能会什么都不用做。有效地促进小组合作的解决方法是教师给予组内学生不同的阅读材料,丰富每个组内学生的信息资源,促使学生必须彼此依赖获取信息,共同努力完成任务。
(2)时间要充足。
分组活动要经历个别学习、交流分享、总结评价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仅仅由教师讲出来,更多的是靠学生悟出来,因此教师设计分组教学任务时要注意时间的分配,給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思考、理解、交流、调整。但另一个问题可能会产生:时间不足,导致分组教学出现虎头蛇尾、草草收场的现象出现。在反复的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时间预算的重要性,设计任务的同时应该规划每个阶段的完成时间,并在向学生布置任务的时候明确提出,而且在学生分组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时地提醒学生注意时间,督促学生调整进度,这样才能保证依时完成小组任务。
3.合理优化分组团队。
(1)确定小组类型。
根据分组任务的要求及学生分组学习的方式,我通常采用的小组类型有以下三种:
不同类型的小组适用于不同的任务活动要求,学生所需的技巧也不相同。完全合作型小组除了协作型和合作型小组所需要的懂得如何请人帮助;如何解释和演示;以及如何提供支持和鼓励的技巧、如何总结和综合意见外;还必须懂得如何制订行动计划;如何为了共同的目标协调彼此的努力;如何向着小组目标调控个人的进步;如何总结和综合个人的努力,所以完全合作型小组在活动中会遇到更大的挑战。
在平时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分组教学,将学习内容设计成不同的任务,选择适当的小组学习方式。(2)决定小组人数
分组教学中小组的人数往往取决于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虽然国外的教育工作者推荐4到5人小组,因为小组人数越多,意味着有更多的头脑来思考问题,更多的双手来完成任务。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小组人数越多,合理制定行动计划、分配任务、分享材料、汇总成果、达成共识的难度也就越大。
由于课堂中布置的任务一般难度不大,我在信息技术教学最多的是采用2至3人小组合作形式,因为这样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的机会,同时不需要太多的合作技巧,学生也更容易适应这种类型的合作学习。此外,小组人数越少,教师就越好管理,能有效地避免出现组内“寄生虫”现象,即组内个别学生独揽所有的任务,而其他人只是坐着闲聊或做些与任务无关的事情。
(3)分配小组成员。
确定了小组的类型和人数后,要使分组合作效果取得最优化,还需要合理配置小组的成员。
在分组教学实践的初期,由于学生新分班,彼此不熟悉,同时为了配合计算机室设备的管理,我首先采用教师指定,按学号分组的方式,也就是强制的拉郞配式组合。这种分组方式适用于新教师对班内学生状况不太了解的情况下进行快速分组,但这种随机分组的方式存在较大的弊端:首先组间水平分布不均,甚至高低悬殊,有的组在短短时间内就已高效完成任务,而有的组却丝毫不为所动,无从下手。此外随机分组的组内成员之间的隔阂较深,经过若干次合作活动后一般会消除,但有个别小组成员间存在的矛盾会难以消除,影响课堂分组活动的开展,甚至导致合作的失败。因此,教师在分组活动时要注意巡视,对出现矛盾的小组加以协调和指引,必要时可对其再调整。
4.采用多样的分组评价。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它发挥着激励、规范、引导等一系列作用。评价的过程也是个管理的过程,在分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合作互助精神,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高质按时地完成小组任务,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学有所获。
这是我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与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还会不断努力提高。
一、前言
“学生分组、任务驱动”式教学是指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互助学习过程。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方式。
二、分组教学的利与弊
事物的发展总有其两面性,分组教学在彰显其优势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矛盾和问题:首先随着教学重心的下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完成小组探究、交流、评价等活动往往需要一定的过程,相比过去的教师直接讲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影响了教学进度,导致总体课时不足;其次在分组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参与状态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小组学习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
三、分组教学课堂管理策略
1.营造良好的分组环境。
教室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室环境可能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也可能通过对教师行为的影响而间接作用于学生。传统的教室课桌安排采用“秧田式”,全部学生面向教师,这样的排列方式,暗示着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听教师讲解,而且直排的座位使学生无法进行课堂讨论和交流,直接妨碍了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学生会觉得座位的安排表示教师并不是真正想让学生之间互动,从而影响了分组教学的实施。
2.设计恰当的分组任务。
(1)资源要丰富。
分组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学生获取的知识不再主要来源于课本和教师,还有阅读材料、组内同学和互联网等。如果小组任务是学习、交流和讨论共同的阅读材料,学生从组内同学中获得的信息资源较少,容易产生不平等参与的现象,即小组中的一个人做完所有的工作,而其他人可能会什么都不用做。有效地促进小组合作的解决方法是教师给予组内学生不同的阅读材料,丰富每个组内学生的信息资源,促使学生必须彼此依赖获取信息,共同努力完成任务。
(2)时间要充足。
分组活动要经历个别学习、交流分享、总结评价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仅仅由教师讲出来,更多的是靠学生悟出来,因此教师设计分组教学任务时要注意时间的分配,給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思考、理解、交流、调整。但另一个问题可能会产生:时间不足,导致分组教学出现虎头蛇尾、草草收场的现象出现。在反复的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时间预算的重要性,设计任务的同时应该规划每个阶段的完成时间,并在向学生布置任务的时候明确提出,而且在学生分组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时地提醒学生注意时间,督促学生调整进度,这样才能保证依时完成小组任务。
3.合理优化分组团队。
(1)确定小组类型。
根据分组任务的要求及学生分组学习的方式,我通常采用的小组类型有以下三种:
不同类型的小组适用于不同的任务活动要求,学生所需的技巧也不相同。完全合作型小组除了协作型和合作型小组所需要的懂得如何请人帮助;如何解释和演示;以及如何提供支持和鼓励的技巧、如何总结和综合意见外;还必须懂得如何制订行动计划;如何为了共同的目标协调彼此的努力;如何向着小组目标调控个人的进步;如何总结和综合个人的努力,所以完全合作型小组在活动中会遇到更大的挑战。
在平时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分组教学,将学习内容设计成不同的任务,选择适当的小组学习方式。(2)决定小组人数
分组教学中小组的人数往往取决于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虽然国外的教育工作者推荐4到5人小组,因为小组人数越多,意味着有更多的头脑来思考问题,更多的双手来完成任务。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小组人数越多,合理制定行动计划、分配任务、分享材料、汇总成果、达成共识的难度也就越大。
由于课堂中布置的任务一般难度不大,我在信息技术教学最多的是采用2至3人小组合作形式,因为这样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的机会,同时不需要太多的合作技巧,学生也更容易适应这种类型的合作学习。此外,小组人数越少,教师就越好管理,能有效地避免出现组内“寄生虫”现象,即组内个别学生独揽所有的任务,而其他人只是坐着闲聊或做些与任务无关的事情。
(3)分配小组成员。
确定了小组的类型和人数后,要使分组合作效果取得最优化,还需要合理配置小组的成员。
在分组教学实践的初期,由于学生新分班,彼此不熟悉,同时为了配合计算机室设备的管理,我首先采用教师指定,按学号分组的方式,也就是强制的拉郞配式组合。这种分组方式适用于新教师对班内学生状况不太了解的情况下进行快速分组,但这种随机分组的方式存在较大的弊端:首先组间水平分布不均,甚至高低悬殊,有的组在短短时间内就已高效完成任务,而有的组却丝毫不为所动,无从下手。此外随机分组的组内成员之间的隔阂较深,经过若干次合作活动后一般会消除,但有个别小组成员间存在的矛盾会难以消除,影响课堂分组活动的开展,甚至导致合作的失败。因此,教师在分组活动时要注意巡视,对出现矛盾的小组加以协调和指引,必要时可对其再调整。
4.采用多样的分组评价。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它发挥着激励、规范、引导等一系列作用。评价的过程也是个管理的过程,在分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合作互助精神,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高质按时地完成小组任务,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学有所获。
这是我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与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还会不断努力提高。